裴元一手拉着一个,像个渣男一样,雨露均沾的对严嵩热情道,“早就听小弟说起过你,裴某也早知道严先生的大才。”
“要是从小弟这里论,我也该叫一声姐夫的。”
严嵩见裴元这般热情,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严嵩这次过来,乃是仗着目前是在野身份,立场比较灵活,所以跑来看看裴元是何许人物的。
他本以为双方初次沟通,不免会有些陌生。
这种不近不远的距离,也正适合他现在身份。
结果没想到,这裴元竟然像话本里的某个人物一样热情。
严嵩顾忌多些,不好接这个话,求助般的看了欧阳必进一眼。
欧阳必进虽然瞧见了,但是眼珠子滴溜转着,硬是没敢接腔。
严嵩只得硬着头皮笑道,“这肯定是内弟言过其实了,严某庸人一个,实在当不得这样的赞誉。”
裴元笑着扯了两人落座。
他也不去堂上,而是挨着两人坐下,口中则悠悠道,“我这智化寺虽然也接受百姓香火,但若严先生真是庸人一个,只怕还踏不上这公堂的门槛。”
严嵩闻言,脸上虽然容色不变,但也对这家伙忽然如此无礼,微觉不快。
却见裴元脸上又笑,“纵然小弟先前有些夸大之词,但王伯安和我生死之交,总不至于骗我吧。”
王伯安乃是王守仁的字。
王守仁在贬去江西做官的时候,就和辞职回家的严嵩时常有些往来。
裴元这话,显然又是有些套近乎的。
严嵩刚进京的时候,就是在王守仁家借住了几天。欧阳必进为了避嫌,没敢住进礼部尚书的宅子,这才被霍韬拉了去。
严嵩被裴元这变化不定的性情,弄得有些心里没底。
只得说道,“想不到千户和伯安兄还有这样的交情。我和伯安兄也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这次入京,倒是发现伯安兄的学问越发精深了。”
裴元闻言笑而不语,在这家伙上门的时候,他就对严嵩的来意,大致有数了。
严嵩这家伙,怎么说呢。
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前期发育时有多猥琐,他后期跪舔夏言时就有多狼狈。
刘瑾是正德五年被斗倒的,严嵩这家伙是正德十年,也就是从现在算,三年后,才正式出来做官的。
那么这个正德十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为何严嵩这个本该在正德五年平反的老六,猥琐发育了那么久,才在这个时候果断出手呢?
因为就是在这时候。
杨一清和杨廷和的争斗,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和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先是杨廷和打的杨一清系溃不成军,然后杨廷和力推自己的学生靳贵入阁,成为了内阁的第四阁老。
接着,入阁失败的吏部尚书杨一清不堪其辱,向朝廷屡屡称病请辞。
此时的内阁阵容,就变为了首辅是杨廷和,次辅是名声败坏的梁储,三辅是老实人费宏,四辅是杨廷和的学生靳贵。
当此之时,杨廷和的权势,可谓滔天。
一直猥琐观察朝局的严嵩认为,这局面已经不是一般的清晰了,必须重注出击!
于是,严嵩立刻北上谋求起复。
就在他清晰的tea廷和的时候,杨廷和阵营再接再厉,又取得了新的成果。
那就是杨廷和在放行了宁王三卫之后,为了办成铁案,又果断地赶走了反对为宁王恢复三卫的大学士费宏。
然而就在杨廷和权势滔天 1的时候,一件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
杨廷和的父亲忽然在这一年去世了……
然后,杨廷和只能按照惯例辞去首辅的官职,回家丁忧。
由于同时少了首辅杨廷和以及三辅费宏,内阁中只剩下了毫无威望的梁储,以及新晋的大学士靳贵。
梁储就不必说了,因为“梁次摅案”被朝野上下骂成了狗,他能坚持活着,全靠脸皮厚。
那靳贵是个标准的翰林清贵官员。
他的仕途经历非常的简单,主要就是担任词臣,偶尔迁转的时候,才在詹事府和太常寺兼任个官职打酱油。
对于朝廷的庶务,不能说一窍不通吧,但也是停留在四书五经的水平上。
而且身为内阁大学士,靳贵缺少最重要的臂助,那就是,能在外朝和他形成呼应的强力七卿。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超级弱的文官政府。
然后,屡屡称病请辞的杨一清身上忽然爆发了医学奇迹,当天就乐呵呵的来上朝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朝野都认为应该由杨一清入阁,重振朝纲。
这就让严嵩的心态有些崩了。
踏马的老子苟了五年,结果你们和我玩这个?
你们这么大的两个庄家,不会偷偷盯着我吧?
这要是换在五年前,那么严嵩就得羞红着脸皮,赶紧又称病回乡了。
这要是换在十五年后,严嵩就会跟着杨廷和一起去守孝了。
但是现在的严嵩,仍旧相信自己有操作。
他微微一笑,潇洒转身,神情间带着三分通透、三分决然、三分凛冽和一分的漫不经心。
谁是杨廷和?
谁他妈是杨廷和?
——tea一清!
杨一清见严嵩是自己的江西基本盘,倒也、倒也没说什么。
很快,杨一清顺利入阁,并且凭借着良好的名声和深厚的资历,压得梁储和靳贵不敢多话。
眼看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只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盯上这个最弱内阁的,不但有各派各系的文官势力,还有早就虎视眈眈的武人们。
一向不和的边军和锦衣卫罕见的联手出击,在杨一清刚刚坐稳文渊阁的时候,就向他发动猛攻。
那么在这个时候,杨一清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张永呢?
这时候“弘治旧人”的影响正好退潮,张永和谷大用等人正在纷纷起复。
张永作为带罪之身,无法直接重掌司礼监,正在北方提督宣府、大同、延绥等地的军务,根本帮不上杨一清。
偏偏面对武人们对杨一清的围攻,梁储和靳贵这两个弱渣,都揣着手选择了冷眼旁观。
对于朱厚照来说,这样的局面也不是不能接受。
——杨廷和不在了,那你杨一清也最好是先回家去。
于是很快,杨一清在弹劾下,只能致仕离开。
内阁再次换上了新的大学士,蒋冕,以及刚刚丁忧回来的毛纪。
接下来,大明迎来了最好的两年。
天子全力以赴的补充着军备,纵马在边境来回奔波,鼓舞每一支军队的士气。等到蒙古小王子大规模南下的时候,就勇猛的迎了上去,打出了意义重大的应州之战。
与此同时,全程丝滑操作的严嵩,也回到了他心爱的翰林院。
——南京翰林院。
南京的六部还承担着一定的事务,有着不小的权力。
但是翰林院作为直接为天子服务的文学机构,可想而知,这个南京的翰林院会是何等的多余。
裴元之前还寻思着,现在的小严,感觉还不是很成熟。
没有正德十年的人生起落,和在南京十五年的沉淀,总感觉这样的严阁老少那么点意思。
但是现在严嵩自己都找上门来了,裴元也不介意自己打磨打磨。
只是该打磨成什么样子呢?
是猥琐发育的严嵩,是我有操作的严嵩,还是跪舔夏言的严嵩?
好难选啊。
裴元打量着严嵩的时候,严嵩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向裴元笑道,“这次严某过来,是特意来感谢裴千户的。”
“哦?”裴元有些意外。
我还没有出手,你就开始感谢了?
却听严嵩不动声色道,“这次小弟侥幸考上了贡士,其中多赖千户之力。严某既然知道了此事,岂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平白受了千户的恩惠。”
裴元闻言,下意识看了欧阳必进一眼。
欧阳必进的眼珠动了下,又眼观鼻鼻观心的老实坐在那里。
严嵩见状,连忙对裴元解释道,“上次小弟回来之后,对我说起,我才知道,他以前结交的那些举子全都榜上有名。”
“严某问过这一科的考题,知道这一次想要上榜,恐怕是夹缝里求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裴千户这边能有十余人同时上榜,可见并非偶然。”
说着,严嵩看了裴元一眼,想要观察他的神色。
裴元也瞧见了,不过只是笑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分辩什么。
严嵩便继续道,“于是严某便向小弟询问当初和霍韬等举子交往的始末,还让他回忆了当初千户让人递给他看的一些卷子。”
严嵩瞧了瞧欧阳必进,笑道,“好在我这内弟有过目不忘之能,虽然过去了些日子,依旧能笔录下来。”
“我仔细瞧过,看出其中的关窍,才明白千户的一番苦心。”
“所以,这次才特意带着内弟来相谢。”
裴元听完,想了想,却是笑了起来。
严嵩拿这样的事情跑来交浅言深,显然是有着亲近的想法。
不然的话,光是他说的这些东西,都足够裴元安排人解决掉这个麻烦的。
严嵩听说过当初裴元和欧阳必进在南直隶的那些事,也早知道他裴千户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可严嵩依旧这么说,就让裴元有一种,他愿意信任裴元,并且愿意为这信任托付性命的想法。
只要裴元有了此念,就会不免对他有很强烈的好感。
那么这里面有多大风险呢?裴元会为了保守秘密干掉他们吗?
当然不会。
当初裴元在南直隶的时候,就没有干掉知晓了天大秘密的欧阳必进。而且这次在京中重逢,裴元还很大度的为欧阳必进点拨了这次科举的关窍。
在科举后,欧阳必进在严嵩的撺掇下和裴元主动拉开距离,这次裴元见了欧阳必进,也没有为此发怒。
裴元甚至还很热情的牵着欧阳必进的手,引入堂中。
所以严嵩当然有理由在这件事上赌一把,用“我会替你保守秘密”这种心理暗示,来空手套白狼的博取好感。
裴元平静的想着。
这么一看,他确实很有操作啊。
好在裴元对严嵩这个前翰林院编修很有兴趣,也不计较什么。
说起来,当初霍韬和田赋这两个家伙也没少整活,只不过裴元知道人才的重要,一向对他们异常的宽容。
裴元略想了下。
和严嵩快速增进友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咬住他的饵,并且如严嵩所料的,对他的这份愿意托付性命的信任,表示好感啦。
于是,裴元喟然说道,“我今日方信王伯安所言不虚,惟中兄真乃君子也。”
“实不相瞒,我这镇邪千户所也是个虎狼衙门。惟中兄能够安步而来,坦率相告,乃是信任裴某的为人。裴某心中既感怀,又欢喜。”
“惟中兄既然相信裴元,愿以性命相托真诚相待,那裴元也当剖明肺腑,对的起惟中兄的这份信任。”
“我也不怕告诉你,别说这次和我交好的举子们了,就连这次恩科,也是裴某一力促成的。”
裴元说着,像是觉察到有所失言一般,连忙闭上了嘴。
随后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严嵩。
来,继续你的表演。
老子让你看看什么叫做不扫兴,懂配合的主君。
快快动用你严阁老的聪明才智,来发掘我的秘密吧!
严嵩听了裴元的话,心中吓了一跳,脸上很快也给出了吓了一跳的表情。
他连忙像是要阻止裴元一样,慌张道,“千户噤声,切莫多言。刚才的话,严某没有听过,等出了这个门,严某也没有来过。”
见严嵩一副作势要走的样子,裴元摆手道,“不必如此,惟中兄以诚待我,我也没必要在惟中兄面前遮遮掩掩。”
又玩笑般的说道,“再说,我裴元就这一个脑袋,朝廷又不能砍上两次。惟中兄连我操纵科举的事情都帮我担待了,我还有什么对你不放心的呢。”
严嵩有些不太想接这句话。
毕竟他虚空造牌跑来空手套白狼也就罢了,反正双方没把话点透,这些事情无非是自由心证。
但是这个连操纵科举的事情都帮着担待是什么意思?
这特么不就把自己套里面去了?
“要是从小弟这里论,我也该叫一声姐夫的。”
严嵩见裴元这般热情,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严嵩这次过来,乃是仗着目前是在野身份,立场比较灵活,所以跑来看看裴元是何许人物的。
他本以为双方初次沟通,不免会有些陌生。
这种不近不远的距离,也正适合他现在身份。
结果没想到,这裴元竟然像话本里的某个人物一样热情。
严嵩顾忌多些,不好接这个话,求助般的看了欧阳必进一眼。
欧阳必进虽然瞧见了,但是眼珠子滴溜转着,硬是没敢接腔。
严嵩只得硬着头皮笑道,“这肯定是内弟言过其实了,严某庸人一个,实在当不得这样的赞誉。”
裴元笑着扯了两人落座。
他也不去堂上,而是挨着两人坐下,口中则悠悠道,“我这智化寺虽然也接受百姓香火,但若严先生真是庸人一个,只怕还踏不上这公堂的门槛。”
严嵩闻言,脸上虽然容色不变,但也对这家伙忽然如此无礼,微觉不快。
却见裴元脸上又笑,“纵然小弟先前有些夸大之词,但王伯安和我生死之交,总不至于骗我吧。”
王伯安乃是王守仁的字。
王守仁在贬去江西做官的时候,就和辞职回家的严嵩时常有些往来。
裴元这话,显然又是有些套近乎的。
严嵩刚进京的时候,就是在王守仁家借住了几天。欧阳必进为了避嫌,没敢住进礼部尚书的宅子,这才被霍韬拉了去。
严嵩被裴元这变化不定的性情,弄得有些心里没底。
只得说道,“想不到千户和伯安兄还有这样的交情。我和伯安兄也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这次入京,倒是发现伯安兄的学问越发精深了。”
裴元闻言笑而不语,在这家伙上门的时候,他就对严嵩的来意,大致有数了。
严嵩这家伙,怎么说呢。
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前期发育时有多猥琐,他后期跪舔夏言时就有多狼狈。
刘瑾是正德五年被斗倒的,严嵩这家伙是正德十年,也就是从现在算,三年后,才正式出来做官的。
那么这个正德十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为何严嵩这个本该在正德五年平反的老六,猥琐发育了那么久,才在这个时候果断出手呢?
因为就是在这时候。
杨一清和杨廷和的争斗,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和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先是杨廷和打的杨一清系溃不成军,然后杨廷和力推自己的学生靳贵入阁,成为了内阁的第四阁老。
接着,入阁失败的吏部尚书杨一清不堪其辱,向朝廷屡屡称病请辞。
此时的内阁阵容,就变为了首辅是杨廷和,次辅是名声败坏的梁储,三辅是老实人费宏,四辅是杨廷和的学生靳贵。
当此之时,杨廷和的权势,可谓滔天。
一直猥琐观察朝局的严嵩认为,这局面已经不是一般的清晰了,必须重注出击!
于是,严嵩立刻北上谋求起复。
就在他清晰的tea廷和的时候,杨廷和阵营再接再厉,又取得了新的成果。
那就是杨廷和在放行了宁王三卫之后,为了办成铁案,又果断地赶走了反对为宁王恢复三卫的大学士费宏。
然而就在杨廷和权势滔天 1的时候,一件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
杨廷和的父亲忽然在这一年去世了……
然后,杨廷和只能按照惯例辞去首辅的官职,回家丁忧。
由于同时少了首辅杨廷和以及三辅费宏,内阁中只剩下了毫无威望的梁储,以及新晋的大学士靳贵。
梁储就不必说了,因为“梁次摅案”被朝野上下骂成了狗,他能坚持活着,全靠脸皮厚。
那靳贵是个标准的翰林清贵官员。
他的仕途经历非常的简单,主要就是担任词臣,偶尔迁转的时候,才在詹事府和太常寺兼任个官职打酱油。
对于朝廷的庶务,不能说一窍不通吧,但也是停留在四书五经的水平上。
而且身为内阁大学士,靳贵缺少最重要的臂助,那就是,能在外朝和他形成呼应的强力七卿。
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个超级弱的文官政府。
然后,屡屡称病请辞的杨一清身上忽然爆发了医学奇迹,当天就乐呵呵的来上朝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朝野都认为应该由杨一清入阁,重振朝纲。
这就让严嵩的心态有些崩了。
踏马的老子苟了五年,结果你们和我玩这个?
你们这么大的两个庄家,不会偷偷盯着我吧?
这要是换在五年前,那么严嵩就得羞红着脸皮,赶紧又称病回乡了。
这要是换在十五年后,严嵩就会跟着杨廷和一起去守孝了。
但是现在的严嵩,仍旧相信自己有操作。
他微微一笑,潇洒转身,神情间带着三分通透、三分决然、三分凛冽和一分的漫不经心。
谁是杨廷和?
谁他妈是杨廷和?
——tea一清!
杨一清见严嵩是自己的江西基本盘,倒也、倒也没说什么。
很快,杨一清顺利入阁,并且凭借着良好的名声和深厚的资历,压得梁储和靳贵不敢多话。
眼看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只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盯上这个最弱内阁的,不但有各派各系的文官势力,还有早就虎视眈眈的武人们。
一向不和的边军和锦衣卫罕见的联手出击,在杨一清刚刚坐稳文渊阁的时候,就向他发动猛攻。
那么在这个时候,杨一清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张永呢?
这时候“弘治旧人”的影响正好退潮,张永和谷大用等人正在纷纷起复。
张永作为带罪之身,无法直接重掌司礼监,正在北方提督宣府、大同、延绥等地的军务,根本帮不上杨一清。
偏偏面对武人们对杨一清的围攻,梁储和靳贵这两个弱渣,都揣着手选择了冷眼旁观。
对于朱厚照来说,这样的局面也不是不能接受。
——杨廷和不在了,那你杨一清也最好是先回家去。
于是很快,杨一清在弹劾下,只能致仕离开。
内阁再次换上了新的大学士,蒋冕,以及刚刚丁忧回来的毛纪。
接下来,大明迎来了最好的两年。
天子全力以赴的补充着军备,纵马在边境来回奔波,鼓舞每一支军队的士气。等到蒙古小王子大规模南下的时候,就勇猛的迎了上去,打出了意义重大的应州之战。
与此同时,全程丝滑操作的严嵩,也回到了他心爱的翰林院。
——南京翰林院。
南京的六部还承担着一定的事务,有着不小的权力。
但是翰林院作为直接为天子服务的文学机构,可想而知,这个南京的翰林院会是何等的多余。
裴元之前还寻思着,现在的小严,感觉还不是很成熟。
没有正德十年的人生起落,和在南京十五年的沉淀,总感觉这样的严阁老少那么点意思。
但是现在严嵩自己都找上门来了,裴元也不介意自己打磨打磨。
只是该打磨成什么样子呢?
是猥琐发育的严嵩,是我有操作的严嵩,还是跪舔夏言的严嵩?
好难选啊。
裴元打量着严嵩的时候,严嵩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向裴元笑道,“这次严某过来,是特意来感谢裴千户的。”
“哦?”裴元有些意外。
我还没有出手,你就开始感谢了?
却听严嵩不动声色道,“这次小弟侥幸考上了贡士,其中多赖千户之力。严某既然知道了此事,岂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平白受了千户的恩惠。”
裴元闻言,下意识看了欧阳必进一眼。
欧阳必进的眼珠动了下,又眼观鼻鼻观心的老实坐在那里。
严嵩见状,连忙对裴元解释道,“上次小弟回来之后,对我说起,我才知道,他以前结交的那些举子全都榜上有名。”
“严某问过这一科的考题,知道这一次想要上榜,恐怕是夹缝里求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裴千户这边能有十余人同时上榜,可见并非偶然。”
说着,严嵩看了裴元一眼,想要观察他的神色。
裴元也瞧见了,不过只是笑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分辩什么。
严嵩便继续道,“于是严某便向小弟询问当初和霍韬等举子交往的始末,还让他回忆了当初千户让人递给他看的一些卷子。”
严嵩瞧了瞧欧阳必进,笑道,“好在我这内弟有过目不忘之能,虽然过去了些日子,依旧能笔录下来。”
“我仔细瞧过,看出其中的关窍,才明白千户的一番苦心。”
“所以,这次才特意带着内弟来相谢。”
裴元听完,想了想,却是笑了起来。
严嵩拿这样的事情跑来交浅言深,显然是有着亲近的想法。
不然的话,光是他说的这些东西,都足够裴元安排人解决掉这个麻烦的。
严嵩听说过当初裴元和欧阳必进在南直隶的那些事,也早知道他裴千户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可严嵩依旧这么说,就让裴元有一种,他愿意信任裴元,并且愿意为这信任托付性命的想法。
只要裴元有了此念,就会不免对他有很强烈的好感。
那么这里面有多大风险呢?裴元会为了保守秘密干掉他们吗?
当然不会。
当初裴元在南直隶的时候,就没有干掉知晓了天大秘密的欧阳必进。而且这次在京中重逢,裴元还很大度的为欧阳必进点拨了这次科举的关窍。
在科举后,欧阳必进在严嵩的撺掇下和裴元主动拉开距离,这次裴元见了欧阳必进,也没有为此发怒。
裴元甚至还很热情的牵着欧阳必进的手,引入堂中。
所以严嵩当然有理由在这件事上赌一把,用“我会替你保守秘密”这种心理暗示,来空手套白狼的博取好感。
裴元平静的想着。
这么一看,他确实很有操作啊。
好在裴元对严嵩这个前翰林院编修很有兴趣,也不计较什么。
说起来,当初霍韬和田赋这两个家伙也没少整活,只不过裴元知道人才的重要,一向对他们异常的宽容。
裴元略想了下。
和严嵩快速增进友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咬住他的饵,并且如严嵩所料的,对他的这份愿意托付性命的信任,表示好感啦。
于是,裴元喟然说道,“我今日方信王伯安所言不虚,惟中兄真乃君子也。”
“实不相瞒,我这镇邪千户所也是个虎狼衙门。惟中兄能够安步而来,坦率相告,乃是信任裴某的为人。裴某心中既感怀,又欢喜。”
“惟中兄既然相信裴元,愿以性命相托真诚相待,那裴元也当剖明肺腑,对的起惟中兄的这份信任。”
“我也不怕告诉你,别说这次和我交好的举子们了,就连这次恩科,也是裴某一力促成的。”
裴元说着,像是觉察到有所失言一般,连忙闭上了嘴。
随后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严嵩。
来,继续你的表演。
老子让你看看什么叫做不扫兴,懂配合的主君。
快快动用你严阁老的聪明才智,来发掘我的秘密吧!
严嵩听了裴元的话,心中吓了一跳,脸上很快也给出了吓了一跳的表情。
他连忙像是要阻止裴元一样,慌张道,“千户噤声,切莫多言。刚才的话,严某没有听过,等出了这个门,严某也没有来过。”
见严嵩一副作势要走的样子,裴元摆手道,“不必如此,惟中兄以诚待我,我也没必要在惟中兄面前遮遮掩掩。”
又玩笑般的说道,“再说,我裴元就这一个脑袋,朝廷又不能砍上两次。惟中兄连我操纵科举的事情都帮我担待了,我还有什么对你不放心的呢。”
严嵩有些不太想接这句话。
毕竟他虚空造牌跑来空手套白狼也就罢了,反正双方没把话点透,这些事情无非是自由心证。
但是这个连操纵科举的事情都帮着担待是什么意思?
这特么不就把自己套里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