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七月七日。
六月徂暑,三诊已经结束,普遍存在的是二诊和三诊考下来都比一诊好的情况,张晨在三诊甚至考到了640。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诊考试最接近高考的水平,二诊三诊因为难度问题都会和实际产生偏离。
其实也必然是如此,一诊来个正常高考难度检验,二诊三诊就不能打击信心了,否则临到高考,还来当头一棒,学校方面也承受不起那种后果。
整体学校形成了一种外松內紧的氛围。
《七日约定》那边,节目的三四集已经播出。第三集的高潮,发生在所有嘉宾围坐在露天烧烤后的夜色里,分享一件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这是一个向内探索的环节,在观众对四位嘉宾产生好奇、窥探欲最盛的阶段,安排这样挖掘过往与性格的流程,注定会掀起话题。
杨小乐果不其然是搞笑担当,她分享的是一个自己设计的卡通麦克风防喷罩。讲述了第一次主持时紧张得口水喷到麦克风上,还破了音的过往,自此她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东西,提醒自己“无论多囧都要保持微笑”又兼具实用性的幸运物。故事搞笑又心酸,活跃了气氛。
陈星睿拿出的是一个老式随身听和一卷磁带。
“随身听高中时我用来听英语听力……磁带是一卷擦洗带,里面录了一些我自己存下来的诗。”
“诗?”杨小乐都快笑出声了,“你还作诗?”
陈星睿窘红了脸,“我也想过……当做日记,记录我当时经历的一些事情,心情。”
“那你不能写日记吗?”杨小乐接口。
众人也点点头,“对啊,写下来不就行了。”
陈星睿嗓音沉了一下,说道:“我有一次碰巧录下来,后面才发现,声音…有时候比文字更真实,也更难面对。”
“写下来的东西,你可以斟酌、修改,甚至骗自己。但声音不会——它录下你每一秒的颤抖,每一次呼吸里的犹豫,甚至你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它逼你听见那个最赤裸、最慌张的自己。”
他说完,轻轻放下了随身听。
火光跳跃在他安静的侧脸上,没有人再笑。
氛围瞬间变得安静而走心。杨小乐看他的眼神多了探究。
杨静分享的是一枚磨损严重的旧镜头盖。是她的第一个相机上的,陪她闯荡过很多地方。“它提醒我,最好的设备是好奇心,最美的风景在取景框之外。这也是我日后锻炼审美的来源。”
她这么说的时候,马洪瑞多看了她一眼。
然后轮到马洪瑞,他分享的是一个破损后又粘好的陶瓷杯。
“这是我们创业初期团队一起加班时,合伙人和我吵,我当时有些情绪,把这个马克杯摔碎了。“
“第二天,我看到它在了台面上,是合伙人偷偷粘好的。“
“它不值钱,但提醒我,一起走过的路和担过的责任,最珍贵。”
经历这场夜会,四人的性格和过往经历通过物品得以具象化,彼此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观众留言和来信来电中,有人问陈星睿那盘磁带到底录了什么令他感觉赤裸,慌张的内容,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去。马洪瑞呼声也比较高,普遍收到了对他展现出来责任感的赞美。
第四集是嘉宾全体去福利院,为孩子布置图书角举办小型故事会。
只看杨小乐身穿斑点五颜六色的连衣裙,穿花蝴蝶一样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主持天赋尽显,组织游戏井井有条,是绝对的氛围担当。
而放在陈星睿这边,他反倒出乎意料地受孩子欢迎。
安静地坐在角落给几个孩子念绘本,声音温柔,表情专注。
杨小乐在一旁看到,内心OS泡泡:“哇…有点帅?”
杨静则是展现了美术天赋,把现场的很多画面直接素描了出来,然后添几笔彩墨,画面顿时就无比动人,无数孩子都“哇!”得惊呼出声。
而霸道总裁马洪瑞,才是最委屈的一个,全程布置现场,展现了他独立设计室“主理人”强大的动手能力,组装书架、搬书,搬凳子,全程打下手忙忙碌碌,一身西装都脱了,挽起袖子穿着衬衫,弄得全身脏兮兮。
而且还试图给一个哭闹的孩子“讲道理”,把对方弄得大哭,被杨静一个“闪开我来”的眼神推开。
这两集播出后,收视率维持在了2.3%上下。
这可是面对全国的黄金档流量大潮,能稳定在2.3左右,仅次于王牌电视剧《大宅门》。连重播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都给超了。
也首次让人对省台杀出来的这个“真人秀”节目产生了兴趣和重视。
广告部那边的数据反馈,现在一集节目的广告时段单价比开播前翻了接近一倍,还有广告商排队,甚至加价“插队”的情况。
当然,目前收视率在全国黄金时段的排名是十八位。虽说还是比较落后,但这已经是和湖南卫视这种台在一张榜单了。
虽然收视率峰线没有再向上突破,但这种高开稳走,在省台高层会议上判断为这档节目具备“长尾效应”,也就是说这将会是省台未来一个大众的记忆点,只要稳住,稳中有升,那么等到播出结束后,收视率和口碑都会双丰收。
而同一时间,这个收视率一出来,吴悦那边基本就只剩下抱怨了。刘奇则是抽了好些烟,因为吴悦节目“整改”后复播,效果大不如前。黄金档是没有理由再去占了,而且吴悦整改后的制作,整个《金牌调解》一片混乱,收视率直接大降,更没有广告商问津,问津的都是一些歪药片广告。
以前吴悦打算给江蓉的“待遇”,现在则是全落回了自己的头上。
再加上吴悦打听到的广告商那边给《七日约定》的报价,她整个人都直接心态失衡了,在会议室里就大发雷霆。不过这次项目组没惯着她,大家一拥而散,根本不打算看她的脸色,演都不演了。
六月徂暑,三诊已经结束,普遍存在的是二诊和三诊考下来都比一诊好的情况,张晨在三诊甚至考到了640。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诊考试最接近高考的水平,二诊三诊因为难度问题都会和实际产生偏离。
其实也必然是如此,一诊来个正常高考难度检验,二诊三诊就不能打击信心了,否则临到高考,还来当头一棒,学校方面也承受不起那种后果。
整体学校形成了一种外松內紧的氛围。
《七日约定》那边,节目的三四集已经播出。第三集的高潮,发生在所有嘉宾围坐在露天烧烤后的夜色里,分享一件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这是一个向内探索的环节,在观众对四位嘉宾产生好奇、窥探欲最盛的阶段,安排这样挖掘过往与性格的流程,注定会掀起话题。
杨小乐果不其然是搞笑担当,她分享的是一个自己设计的卡通麦克风防喷罩。讲述了第一次主持时紧张得口水喷到麦克风上,还破了音的过往,自此她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东西,提醒自己“无论多囧都要保持微笑”又兼具实用性的幸运物。故事搞笑又心酸,活跃了气氛。
陈星睿拿出的是一个老式随身听和一卷磁带。
“随身听高中时我用来听英语听力……磁带是一卷擦洗带,里面录了一些我自己存下来的诗。”
“诗?”杨小乐都快笑出声了,“你还作诗?”
陈星睿窘红了脸,“我也想过……当做日记,记录我当时经历的一些事情,心情。”
“那你不能写日记吗?”杨小乐接口。
众人也点点头,“对啊,写下来不就行了。”
陈星睿嗓音沉了一下,说道:“我有一次碰巧录下来,后面才发现,声音…有时候比文字更真实,也更难面对。”
“写下来的东西,你可以斟酌、修改,甚至骗自己。但声音不会——它录下你每一秒的颤抖,每一次呼吸里的犹豫,甚至你自己都没察觉的哽咽……它逼你听见那个最赤裸、最慌张的自己。”
他说完,轻轻放下了随身听。
火光跳跃在他安静的侧脸上,没有人再笑。
氛围瞬间变得安静而走心。杨小乐看他的眼神多了探究。
杨静分享的是一枚磨损严重的旧镜头盖。是她的第一个相机上的,陪她闯荡过很多地方。“它提醒我,最好的设备是好奇心,最美的风景在取景框之外。这也是我日后锻炼审美的来源。”
她这么说的时候,马洪瑞多看了她一眼。
然后轮到马洪瑞,他分享的是一个破损后又粘好的陶瓷杯。
“这是我们创业初期团队一起加班时,合伙人和我吵,我当时有些情绪,把这个马克杯摔碎了。“
“第二天,我看到它在了台面上,是合伙人偷偷粘好的。“
“它不值钱,但提醒我,一起走过的路和担过的责任,最珍贵。”
经历这场夜会,四人的性格和过往经历通过物品得以具象化,彼此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观众留言和来信来电中,有人问陈星睿那盘磁带到底录了什么令他感觉赤裸,慌张的内容,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去。马洪瑞呼声也比较高,普遍收到了对他展现出来责任感的赞美。
第四集是嘉宾全体去福利院,为孩子布置图书角举办小型故事会。
只看杨小乐身穿斑点五颜六色的连衣裙,穿花蝴蝶一样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主持天赋尽显,组织游戏井井有条,是绝对的氛围担当。
而放在陈星睿这边,他反倒出乎意料地受孩子欢迎。
安静地坐在角落给几个孩子念绘本,声音温柔,表情专注。
杨小乐在一旁看到,内心OS泡泡:“哇…有点帅?”
杨静则是展现了美术天赋,把现场的很多画面直接素描了出来,然后添几笔彩墨,画面顿时就无比动人,无数孩子都“哇!”得惊呼出声。
而霸道总裁马洪瑞,才是最委屈的一个,全程布置现场,展现了他独立设计室“主理人”强大的动手能力,组装书架、搬书,搬凳子,全程打下手忙忙碌碌,一身西装都脱了,挽起袖子穿着衬衫,弄得全身脏兮兮。
而且还试图给一个哭闹的孩子“讲道理”,把对方弄得大哭,被杨静一个“闪开我来”的眼神推开。
这两集播出后,收视率维持在了2.3%上下。
这可是面对全国的黄金档流量大潮,能稳定在2.3左右,仅次于王牌电视剧《大宅门》。连重播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都给超了。
也首次让人对省台杀出来的这个“真人秀”节目产生了兴趣和重视。
广告部那边的数据反馈,现在一集节目的广告时段单价比开播前翻了接近一倍,还有广告商排队,甚至加价“插队”的情况。
当然,目前收视率在全国黄金时段的排名是十八位。虽说还是比较落后,但这已经是和湖南卫视这种台在一张榜单了。
虽然收视率峰线没有再向上突破,但这种高开稳走,在省台高层会议上判断为这档节目具备“长尾效应”,也就是说这将会是省台未来一个大众的记忆点,只要稳住,稳中有升,那么等到播出结束后,收视率和口碑都会双丰收。
而同一时间,这个收视率一出来,吴悦那边基本就只剩下抱怨了。刘奇则是抽了好些烟,因为吴悦节目“整改”后复播,效果大不如前。黄金档是没有理由再去占了,而且吴悦整改后的制作,整个《金牌调解》一片混乱,收视率直接大降,更没有广告商问津,问津的都是一些歪药片广告。
以前吴悦打算给江蓉的“待遇”,现在则是全落回了自己的头上。
再加上吴悦打听到的广告商那边给《七日约定》的报价,她整个人都直接心态失衡了,在会议室里就大发雷霆。不过这次项目组没惯着她,大家一拥而散,根本不打算看她的脸色,演都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