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远远地就望见了门口的马车,于是赶忙快步上前,隔着老远便俯身跪拜在地,口中高呼道:“下官俞通渊,恭迎王驾,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樉听到声音,掀起马车的帘子,露出了自己的面容。
他满脸笑容地指着车上的另一人,对俞通渊说道:“俞指挥使,你看,孤的十一弟蜀王也在此呢!”
俞通渊闻言,连忙抬起头,定睛一看。
只见马车上坐着另一人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圆润,头戴翼善冠,身穿四爪金纹大红色蟒袍,看起来威风凛凛,分明是个半大的孩子。
然而,蜀王朱椿也在仔细观察他,却发现,此人的眼神有些呆滞,表情也显得十分僵硬。
过了好一会儿,大约有一刻钟那么久,俞通渊才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一般。
“蜀王?蜀王殿下,他怎么会在此处?”俞通渊满脸狐疑地问道。
秦王领兵出征,然而,他还并未前往自己的藩地就封,秦王四处游荡,这让俞通渊勉强能理解。
毕竟,秦王没有就藩,大军所在的贵州也与湖广接壤。
然而,更令俞通渊惊讶的是,蜀王竟然也突然出现在了荆州。
要知道,成都与荆州之间相隔千里之遥,蜀王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跑到这里来呢?
面对俞通渊的疑惑,朱樉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着反问道:“怎么?朝廷律令难道还规定了咱们兄弟之间不能相互走动、串串门吗?”
俞通渊见状,连忙高声回答道:“《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藩王若无皇帝诏令,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前往京城。”
朱樉听后,嘴角依然挂着笑容,解释道:“我们可没有前往京城哦。
而且,我如今担任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此次前来湖广,乃是奉了圣上旨意,督查一起谋逆大案。”
俞通渊闻言,心中越发纳闷,不禁脱口而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行谋反之事?”
朱樉呵呵一笑,缓缓说道:“此人便是湘王朱柏!”
俞通渊面色一惊,心中暗叫不好,这秦王朱樉来者不善啊!
但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油条,瞬间便恢复了镇定,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反问道:“殿下手上可有陛下的旨意?”
朱樉见状,心中暗骂这老狐狸果然狡猾,但脸上却露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回答道:“没有!”
俞通渊心中冷哼一声,这秦王果然是有恃无恐,没有圣旨竟然也敢如此放肆。他嘴角的冷笑更甚,嘲讽道:“殿下没有圣旨,莫不是把下官当成了傻子?”
朱樉却是不慌不忙,他遥指不远处那座所谓的“皇城”,冷冷一笑:“孤看是你们这帮人尸位素餐,纵容湘王僭越犯上,把孤的父皇当成了白痴一样糊弄吧!”
俞通渊脸色一僵,他没想到这秦王如此伶牙俐齿,竟然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他们这些官员。他扯了扯嘴角,强自镇定地说道:“既然如此,还请秦王殿下就此打住,打道回府,如若不然,下官只好动粗了……”
朱樉却是呵呵一笑,完全不把俞通渊的威胁放在眼里,他挑衅地说道:“不然,怎样?难道你俞通渊还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一出刺王杀驾的大戏,不成?”
说罢,朱樉根本不给俞通渊反应的时间,突然抬起腿,一脚踹在了趴在窗边的蜀王的屁股上。
只听“哎哟”一声,蜀王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踹得直接从窗边摔了下来,狼狈不堪。
正当小胖子朱椿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这出好戏时,突然间,他毫无防备地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给提了起来。
他还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已经腾空而起,像一颗肉球一样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的终点,竟然是越过了车顶,然后继续向前,越过了桥上的石栏!朱椿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完全无法停止这可怕的飞行。
终于,随着一声沉闷的水花溅起声,朱椿的头朝下、脚朝上,一头扎进了三米深的“金水河”里。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他,他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
在水中,朱椿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浮出水面。
然而,他那肥胖的身体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压住了一样,怎么也无法挣脱。
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离开这冰冷的河水。
与此同时,岸上的人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朱樉满脸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变得尖锐起来:“大事不好啦,俞指挥使行刺王爷,把蜀王爷给推下水啦!”
听到朱樉的呼喊,俞通渊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直跳。
他怒骂一声:“无耻,无耻至极!”显然,他对朱樉的诬陷感到非常愤怒。
说罢,俞通渊来不及多想,迅速地脱掉了上衣,准备跳入河中去救朱椿。
然而,就在他准备跳水的一瞬间,秦王不知何时已经下了马车,走到了他的旁边。
秦王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表情,他发出一声怪叫:“俞指挥,我错了,我什么都没看见,你千万别杀人灭口,求求你大发慈悲,饶过我一命吧?”
说罢,朱樉肩膀猛地一耸,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跌跌撞撞,他的半边身子突然歪斜到河边。
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朱樉的身体如同炮弹一般,狠狠地砸进了河里,溅起了巨大的水花。
站在门口的侍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目瞪口呆,他们离得老远,却仍然能够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冲击力。
一时间,众人都面色惨白,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而此时,车上的平安却突然行动了起来。
他一个箭步跳下马车,如疾风般冲到了俞通渊的身旁。
平安嘴角挂着一丝戏谑的笑容,露出了那两排洁白的大牙,对着俞通渊说道:“俞指挥使,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你一日之内竟然连刺两位王爷,这本事,端的是只手遮天呐!”
朱樉听到声音,掀起马车的帘子,露出了自己的面容。
他满脸笑容地指着车上的另一人,对俞通渊说道:“俞指挥使,你看,孤的十一弟蜀王也在此呢!”
俞通渊闻言,连忙抬起头,定睛一看。
只见马车上坐着另一人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圆润,头戴翼善冠,身穿四爪金纹大红色蟒袍,看起来威风凛凛,分明是个半大的孩子。
然而,蜀王朱椿也在仔细观察他,却发现,此人的眼神有些呆滞,表情也显得十分僵硬。
过了好一会儿,大约有一刻钟那么久,俞通渊才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一般。
“蜀王?蜀王殿下,他怎么会在此处?”俞通渊满脸狐疑地问道。
秦王领兵出征,然而,他还并未前往自己的藩地就封,秦王四处游荡,这让俞通渊勉强能理解。
毕竟,秦王没有就藩,大军所在的贵州也与湖广接壤。
然而,更令俞通渊惊讶的是,蜀王竟然也突然出现在了荆州。
要知道,成都与荆州之间相隔千里之遥,蜀王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跑到这里来呢?
面对俞通渊的疑惑,朱樉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着反问道:“怎么?朝廷律令难道还规定了咱们兄弟之间不能相互走动、串串门吗?”
俞通渊见状,连忙高声回答道:“《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藩王若无皇帝诏令,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前往京城。”
朱樉听后,嘴角依然挂着笑容,解释道:“我们可没有前往京城哦。
而且,我如今担任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此次前来湖广,乃是奉了圣上旨意,督查一起谋逆大案。”
俞通渊闻言,心中越发纳闷,不禁脱口而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行谋反之事?”
朱樉呵呵一笑,缓缓说道:“此人便是湘王朱柏!”
俞通渊面色一惊,心中暗叫不好,这秦王朱樉来者不善啊!
但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油条,瞬间便恢复了镇定,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反问道:“殿下手上可有陛下的旨意?”
朱樉见状,心中暗骂这老狐狸果然狡猾,但脸上却露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回答道:“没有!”
俞通渊心中冷哼一声,这秦王果然是有恃无恐,没有圣旨竟然也敢如此放肆。他嘴角的冷笑更甚,嘲讽道:“殿下没有圣旨,莫不是把下官当成了傻子?”
朱樉却是不慌不忙,他遥指不远处那座所谓的“皇城”,冷冷一笑:“孤看是你们这帮人尸位素餐,纵容湘王僭越犯上,把孤的父皇当成了白痴一样糊弄吧!”
俞通渊脸色一僵,他没想到这秦王如此伶牙俐齿,竟然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他们这些官员。他扯了扯嘴角,强自镇定地说道:“既然如此,还请秦王殿下就此打住,打道回府,如若不然,下官只好动粗了……”
朱樉却是呵呵一笑,完全不把俞通渊的威胁放在眼里,他挑衅地说道:“不然,怎样?难道你俞通渊还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一出刺王杀驾的大戏,不成?”
说罢,朱樉根本不给俞通渊反应的时间,突然抬起腿,一脚踹在了趴在窗边的蜀王的屁股上。
只听“哎哟”一声,蜀王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踹得直接从窗边摔了下来,狼狈不堪。
正当小胖子朱椿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这出好戏时,突然间,他毫无防备地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给提了起来。
他还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已经腾空而起,像一颗肉球一样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道弧线的终点,竟然是越过了车顶,然后继续向前,越过了桥上的石栏!朱椿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完全无法停止这可怕的飞行。
终于,随着一声沉闷的水花溅起声,朱椿的头朝下、脚朝上,一头扎进了三米深的“金水河”里。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了他,他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
在水中,朱椿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浮出水面。
然而,他那肥胖的身体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压住了一样,怎么也无法挣脱。
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着离开这冰冷的河水。
与此同时,岸上的人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朱樉满脸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变得尖锐起来:“大事不好啦,俞指挥使行刺王爷,把蜀王爷给推下水啦!”
听到朱樉的呼喊,俞通渊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直跳。
他怒骂一声:“无耻,无耻至极!”显然,他对朱樉的诬陷感到非常愤怒。
说罢,俞通渊来不及多想,迅速地脱掉了上衣,准备跳入河中去救朱椿。
然而,就在他准备跳水的一瞬间,秦王不知何时已经下了马车,走到了他的旁边。
秦王的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表情,他发出一声怪叫:“俞指挥,我错了,我什么都没看见,你千万别杀人灭口,求求你大发慈悲,饶过我一命吧?”
说罢,朱樉肩膀猛地一耸,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跌跌撞撞,他的半边身子突然歪斜到河边。
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朱樉的身体如同炮弹一般,狠狠地砸进了河里,溅起了巨大的水花。
站在门口的侍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目瞪口呆,他们离得老远,却仍然能够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冲击力。
一时间,众人都面色惨白,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而此时,车上的平安却突然行动了起来。
他一个箭步跳下马车,如疾风般冲到了俞通渊的身旁。
平安嘴角挂着一丝戏谑的笑容,露出了那两排洁白的大牙,对着俞通渊说道:“俞指挥使,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你一日之内竟然连刺两位王爷,这本事,端的是只手遮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