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江南账册中有提到北边商队分一成。”
走远以后,珈宁看四周没有巡视的人,小声提醒胤禛道。
“嗯,老八的目的,就是让爷从席布尔勒着手,查出他背后的人……”
“他想让您做出头鸟和螳螂?”
“珈儿越来越聪明了,不过这场戏到最后不一定谁是黄雀。”
胤禛没再说话,揽过珈宁的肩膀往寝帐走去。
老八以为他会因为一次金雕袭击就坐不住,那可太低估他了。
回到寝帐,胤禛让珈宁先去休息,自己则召来暗一:“查得如何?”
“启禀主子,奴才已查到些眉目。”
暗一压低声音:“噶礼被处罚前,最后见的,是一个右手缺指的蒙古商人,而金雕脚环上的纹样……”
他展开一张羊皮纸:“与席布尔勒家族徽记有七分相似。”
暗一看胤禛没有说话,继续道:“太子和席布尔勒私下有书信往来,而且属下探查时还看到了八爷的人……”
胤禛似想到什么,对暗一低语嘱咐道:“你把消息透漏给大阿哥身边的……”
“嗻,属下这就去办。”
暗一离开后,胤禛端起茶杯静静品茶。
高手博弈的真正布局,往往就是要让对手以为这局是他自己设下的。
翌日御帐之内,香熏袅袅,胤禛正跪坐在御案之侧,与康熙对弈。
康熙执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关键之处,截断白棋的退路。
见四阿哥面露沉思,他捋了捋胡须,目光如炬,似不经意间说道:“前几日的伤势如何了?”
“多谢皇阿玛关心,敷了几天药,好多了。”
“还是要多休息,听闻你近日在编撰《悦心集》,还读了《洪范》?”
“是,儿子刚读至《洪范五行》。”
康熙直视自己的四儿子,眸光含有几分探究,声音却一如平常:“洪范五行中,水象征智慧,你可参悟其深意?”
康熙一黑子落下,形成连式的瞬间,西北角一片白子被团团围住。
胤禛微微一顿,眸光微漾,就猜老爷子叫自己下棋肯定不仅仅只是为了对弈。
他稳稳在棋盘上落一白子,不动声色化解掉眼前困局,恭声道:
“回皇阿玛,水利万物而不争,正如我大清实干之臣,应以智以能辅国,尽心尽力,不可居功自傲。”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不动声色落下一枚黑棋,减弱了白棋盘活之势。
“那依你之见,今日我大清,何处需行水之智慧?”
胤禛略一沉吟“:儿臣现接手户部三所,私以为国之钱粮一事,或以水之灵动,开源节流,辅以律法约束,应能使国库充盈。”
康熙点头,继续盯着棋盘,良久后开口道:“国库亏空,朕不是没有察觉……朕近些年御下有时可能过于宽仁。这几年,西北旱,黄河涝,国事多艰啊……”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昨夜,老大过来跟朕讲,江南贪腐一案背后的既得利者是太子,扎萨克图部的贵族也参与其中。老四,你之前是巡查钦差,你来说说。”
康熙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探针,试图抵达胤禛一枚最幽微的角落。
胤禛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一下,仿佛在斟酌如何表述一件令人隐忧却又不便深言的事情。
“此事儿臣不知,但儿臣之前先去黄淮办差,后又领皇命筹集修河工款,在扬州附近盘桓数日,所见所闻……确实颇有感触。”
康熙捻动翡翠扳指的动作停了下来,目光示意胤禛继续下文。
“江南富甲于天下,本是朝廷根基。然奢靡之风,近岁尤炽,商贾巨富,一席之费可抵普通百姓之家数年之资。富商官绅园林之间,竞相攀比,逾越规制者并非孤例。”
胤禛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向康熙深邃的审视。
“儿臣奉命稽查噶礼贪腐一案时,曾派线人密入盐会、和漕帮“过江龙”麾下探查,发现有些盐商竟以重金购得前朝内库流出的‘贡品’作礼,献于……京中‘某些’贵人门下,只为打通关节,谋求盐引。”
“某位贵人,你查的这位贵人是谁?”
“儿臣无能,想深度探查时,‘过江龙’已被人刺杀,只查到了噶礼这条线,当时具体内容已汇总上书给皇阿玛。且当时皇阿玛下旨做了处置,召儿臣回京,儿臣便再未深查。”
“你未深查,是否猜测到跟太子有关?”
“国之储君,臣不敢妄自揣测。”
“回京之后,保成召你去毓庆宫见了一次,因何不欢而散?”
“二哥斥责儿臣筹款手段过于强硬了一些,臣谏言太子,商贾狡黠,官绅袒护,其心难测,所献之物看似珍贵,实则包藏祸心。君子慎独,储君更当远离阿谀钻营之徒。奈何……”
胤禛轻叹一声,流露几分惋惜与力不从心。
“二哥似有难处……太子言道,江南乃财富重地,有些应酬往来,亦是维系地方、体察民情之必要,况且……”
胤禛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艰涩。
“太子之意,似觉得儿臣……多虑了。”
康熙脸上的肌肉似乎僵硬了一瞬,那捻着扳指的手指因骨节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紧抿的唇线微微松动,发出一声极轻、却又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的叹息。
“老四……”
康熙的声音比先前低沉了很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如同沙砾摩挲:
“你修河工款筹措这事办的不错,确是个……肯做实事的。”
肯做实事!一字一顿,重若千钧。
胤禛起身跪下,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如既往的恭谨:
“为皇阿玛分忧,为江山社稷尽忠,此乃臣子本分,儿臣不敢言功。”
“起吧,朕看的是言行和结果,你为朝廷办实事没错。《洪范五行》之说,金为决断,有时候宽仁怀柔手段用久了,就会让不少人忘却了本分,当断则断,雷厉风行,亦是为君之道。”
胤禛明白这既是皇帝的敲打,也是阿玛的提点,立即正色道:
“儿臣明白,儿臣愿为我大清江山社稷做好孤臣直臣!”
康熙眼眸中掠过一丝欣慰:“朕知道你一心为公,不必如此谨慎。”
走远以后,珈宁看四周没有巡视的人,小声提醒胤禛道。
“嗯,老八的目的,就是让爷从席布尔勒着手,查出他背后的人……”
“他想让您做出头鸟和螳螂?”
“珈儿越来越聪明了,不过这场戏到最后不一定谁是黄雀。”
胤禛没再说话,揽过珈宁的肩膀往寝帐走去。
老八以为他会因为一次金雕袭击就坐不住,那可太低估他了。
回到寝帐,胤禛让珈宁先去休息,自己则召来暗一:“查得如何?”
“启禀主子,奴才已查到些眉目。”
暗一压低声音:“噶礼被处罚前,最后见的,是一个右手缺指的蒙古商人,而金雕脚环上的纹样……”
他展开一张羊皮纸:“与席布尔勒家族徽记有七分相似。”
暗一看胤禛没有说话,继续道:“太子和席布尔勒私下有书信往来,而且属下探查时还看到了八爷的人……”
胤禛似想到什么,对暗一低语嘱咐道:“你把消息透漏给大阿哥身边的……”
“嗻,属下这就去办。”
暗一离开后,胤禛端起茶杯静静品茶。
高手博弈的真正布局,往往就是要让对手以为这局是他自己设下的。
翌日御帐之内,香熏袅袅,胤禛正跪坐在御案之侧,与康熙对弈。
康熙执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关键之处,截断白棋的退路。
见四阿哥面露沉思,他捋了捋胡须,目光如炬,似不经意间说道:“前几日的伤势如何了?”
“多谢皇阿玛关心,敷了几天药,好多了。”
“还是要多休息,听闻你近日在编撰《悦心集》,还读了《洪范》?”
“是,儿子刚读至《洪范五行》。”
康熙直视自己的四儿子,眸光含有几分探究,声音却一如平常:“洪范五行中,水象征智慧,你可参悟其深意?”
康熙一黑子落下,形成连式的瞬间,西北角一片白子被团团围住。
胤禛微微一顿,眸光微漾,就猜老爷子叫自己下棋肯定不仅仅只是为了对弈。
他稳稳在棋盘上落一白子,不动声色化解掉眼前困局,恭声道:
“回皇阿玛,水利万物而不争,正如我大清实干之臣,应以智以能辅国,尽心尽力,不可居功自傲。”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不动声色落下一枚黑棋,减弱了白棋盘活之势。
“那依你之见,今日我大清,何处需行水之智慧?”
胤禛略一沉吟“:儿臣现接手户部三所,私以为国之钱粮一事,或以水之灵动,开源节流,辅以律法约束,应能使国库充盈。”
康熙点头,继续盯着棋盘,良久后开口道:“国库亏空,朕不是没有察觉……朕近些年御下有时可能过于宽仁。这几年,西北旱,黄河涝,国事多艰啊……”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昨夜,老大过来跟朕讲,江南贪腐一案背后的既得利者是太子,扎萨克图部的贵族也参与其中。老四,你之前是巡查钦差,你来说说。”
康熙的目光如同无形的探针,试图抵达胤禛一枚最幽微的角落。
胤禛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一下,仿佛在斟酌如何表述一件令人隐忧却又不便深言的事情。
“此事儿臣不知,但儿臣之前先去黄淮办差,后又领皇命筹集修河工款,在扬州附近盘桓数日,所见所闻……确实颇有感触。”
康熙捻动翡翠扳指的动作停了下来,目光示意胤禛继续下文。
“江南富甲于天下,本是朝廷根基。然奢靡之风,近岁尤炽,商贾巨富,一席之费可抵普通百姓之家数年之资。富商官绅园林之间,竞相攀比,逾越规制者并非孤例。”
胤禛抬起眼,目光坦然地迎向康熙深邃的审视。
“儿臣奉命稽查噶礼贪腐一案时,曾派线人密入盐会、和漕帮“过江龙”麾下探查,发现有些盐商竟以重金购得前朝内库流出的‘贡品’作礼,献于……京中‘某些’贵人门下,只为打通关节,谋求盐引。”
“某位贵人,你查的这位贵人是谁?”
“儿臣无能,想深度探查时,‘过江龙’已被人刺杀,只查到了噶礼这条线,当时具体内容已汇总上书给皇阿玛。且当时皇阿玛下旨做了处置,召儿臣回京,儿臣便再未深查。”
“你未深查,是否猜测到跟太子有关?”
“国之储君,臣不敢妄自揣测。”
“回京之后,保成召你去毓庆宫见了一次,因何不欢而散?”
“二哥斥责儿臣筹款手段过于强硬了一些,臣谏言太子,商贾狡黠,官绅袒护,其心难测,所献之物看似珍贵,实则包藏祸心。君子慎独,储君更当远离阿谀钻营之徒。奈何……”
胤禛轻叹一声,流露几分惋惜与力不从心。
“二哥似有难处……太子言道,江南乃财富重地,有些应酬往来,亦是维系地方、体察民情之必要,况且……”
胤禛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艰涩。
“太子之意,似觉得儿臣……多虑了。”
康熙脸上的肌肉似乎僵硬了一瞬,那捻着扳指的手指因骨节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紧抿的唇线微微松动,发出一声极轻、却又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的叹息。
“老四……”
康熙的声音比先前低沉了很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如同沙砾摩挲:
“你修河工款筹措这事办的不错,确是个……肯做实事的。”
肯做实事!一字一顿,重若千钧。
胤禛起身跪下,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如既往的恭谨:
“为皇阿玛分忧,为江山社稷尽忠,此乃臣子本分,儿臣不敢言功。”
“起吧,朕看的是言行和结果,你为朝廷办实事没错。《洪范五行》之说,金为决断,有时候宽仁怀柔手段用久了,就会让不少人忘却了本分,当断则断,雷厉风行,亦是为君之道。”
胤禛明白这既是皇帝的敲打,也是阿玛的提点,立即正色道:
“儿臣明白,儿臣愿为我大清江山社稷做好孤臣直臣!”
康熙眼眸中掠过一丝欣慰:“朕知道你一心为公,不必如此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