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长乐县县丞,因看不惯府丞吴存礼贪污受贿、纵容家人强占良田,耿直出言谏言了几句,被他怀恨在心,找个由头罢免了学生县丞之位,只保留了监生身份。”
田文镜接过小厮递过来的茶水,握紧了杯子:“学生咽不下这口气,收集了吴存礼在任期间贪污受贿的证据,准备进京告御状。”
田文镜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但因学生囊中羞涩,只能靠双脚走路,行了数月,刚走一半,便听闻吴存礼已调任扬州知府,恰巧圣上又派了钦差前来巡视河道,筹集河款,我便转道至此,想着是否能有幸见到钦差一面,把贪官绳之以法!”
田文镜话声刚落就见胤祥大大咧咧从门外进来。
“哎!四哥,我说给您说这个吴知府家里哇,那真是奢华呵……”
见到半躺在床上的田文镜,稍愣一下笑道:“噗~四哥当真心善,还真把这书生给捡回来啦。”
“差事办完了?”
胤禛眸色淡淡地慢饮了口茶,瞥了老十三一眼。
珈宁赶紧上前,笑着给胤祥倒了杯水。
“十三爷喝口水,慢慢说。”
“怪不得那小子那么狂傲呢!区区知府衙门,后堂装饰,家具气派,不比京中一品大员差。四哥,需不需要弟弟好好查查?
胤祥眼中露出几分期待。
“可能用不着十三爷费心了。”
珈宁俏皮一笑,对胤祥指了指田文镜:“证据已经自己送上门了。”
胤祥不解地看着胤禛,只听胤禛慢悠悠说道:“那吴知府名字可叫吴存礼?”
胤祥惊讶—— ? ????
“四哥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我们这些日子一直在河堤和盐道的事上忙活儿,想不到您对地方官员也这么了如指掌。”
老十三眼中又多了一分敬佩。??????????)?
田文镜看着这一幕也反应过来:
“你们……你们是……”
他猛地掀开被子,艰难起身跪下恭声道:
“学生参见四爷、参见十三爷。”
胤禛眼神示意李卫扶他起来:“你刚才说的那些证据何在?”
“就在学生随身携带的背包里。”
他把布包打开,从几本书中,拿出一本账目。
“这是吴存礼任长乐府丞时贪墨的账目,件件属实,新记的几笔,是踏入扬州以后,坊间听来,还未查实,但据学生对吴存礼为人了解,应当假不了。”
胤禛拿着账本翻看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黑,他把账本递给胤祥:
“十三弟,此事交给你去查,如果属实,吴存礼这个蛀虫当真死不足惜!”
胤祥略翻账本看了几眼,忍不住一手锤在桌子上:
“这个王八蛋,收收贿赂、侵吞民脂民膏,强占良田,霸占良家妇女,怪不得能教出那样的儿子!”
经过胤祥暗中调查,发现吴存礼虽调任扬州知府不久,但是收受不少贿赂,还插手了部分河道、盐道事务,不仅纵容私盐藏匿、还买通了官员,挪用河工因伤的抚恤款项。
胤禛汇总桩桩件件,为吴存礼拟了三十条罪状,以密旨奏报康熙。
康熙着人核对证据,发现一一属实,于是下旨赐吴存礼凌迟处死,家人流放岭南,家产充公。
田文镜养伤期间,胤禛与他交谈了几次,发现此人虽然性格执拗,但为人正直清廉、心怀百姓,便收其为幕僚属官。
在田文镜伤好之际,为他谋了一个宁乡知县的空缺。
上任之时,胤禛又亲自赠送了田文镜银两、马车和仆从,并嘱咐车夫将人一路安全护送到宁乡。
田文镜感动不已:“四爷放心,臣定肝脑涂地,以报主子救命、知遇之恩!”
“嗯,到任后凡事以民生社稷为重,务实办差,勿忘初心!”
“嗻,臣牢记于心!”田文镜恭声道。
胤禛扶起他,语重心长道:“处事多思自斟,不可过于执拗,冲动行事,如有不决之处可以遣密信送爷。”
“嗻。”
望着田文镜远去的背影,胤禛负手而立,面容沉静,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片富庶却暗流汹涌的土地。
河道偷工,盐税积弊,太子、八爷、各处势力盘根错节,如同一张无形大网,以他现在的势力,想要清除弊政,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主子!”
李卫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十三爷今天外出办事回来,带回一个叫戴铎的人,已在府衙行署等候多时了。”
胤禛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淡淡应了一声:“嗯。”
戴铎,之前十三弟从泰山回来提到的才子。如今文风鼎盛,才子如过江之鲫,但多为吟风弄月,空谈误国之辈。
他倒要看看,老十三口中这“颇有见识”之人,究竟有几分成色。
府衙内——
“四哥,你回来啦,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过的戴先生。”
胤禛微微点头,目光掠过众人,落在那个陌生的青衫男子身上:
面容清瘦,姿态不卑不亢,一双眼睛沉静锐利,透着一股洞悉世事的了然和独醒于事的孤傲。
“草民戴铎,叩见四爷。”
声音清朗,自有风骨。
胤禛颔首:“免礼。”
抬眼又看了看周围属官:“既然都到了,昨日呈上来那个河道贪墨的案子,便议一议吧”
几位官员陈词滥调,说了很多多冠冕堂皇的话语互相推诿,什么“水至清则无鱼”、“皇上宽仁,太子仁厚……”、“圣人之道……”
胤禛面无表情地听着,不做评价,只指尖在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
下首的官员们见四爷不发话,额角渐渐渗出冷汗,刚刚还七嘴八舌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凝滞。
“四爷——”
一个声音打破宁静。
戴铎起身拱手,目光坦荡:“草民斗胆,窃以为此案症结,不在水清与否,而在网破何处。”
他声音不高,字字清晰她。
“此网看似庞杂,实则核心枢纽不过二三。其一,江南巡抚噶礼,此乃源头;二、掌控漕运关键节点的盐帮把头“过江龙”,此乃臂膀;三、户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兼任苏州知府钱仲答,坐镇中枢,为贪墨所得洗白输送。此三人勾结,方成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见胤禛目光专注,无打断之意,继续道:
“欲破此局,当效‘庖丁解牛’,寻其间隙,断其筋骨。噶礼位高权重,动之不易,然其贪婪成性,必有破绽可循。‘过江龙’虽凶悍,其手下乃乌合之众,并非铁板一块,可分化瓦解。”
“至于户部……江南只是分点,根基必在京城,江南所得,定急于运回京师,想瞒天过海,必混在贡粮物资之中,此乃断其命脉钱粮之机!”
一席话说完,书房内落针可闻……
田文镜接过小厮递过来的茶水,握紧了杯子:“学生咽不下这口气,收集了吴存礼在任期间贪污受贿的证据,准备进京告御状。”
田文镜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但因学生囊中羞涩,只能靠双脚走路,行了数月,刚走一半,便听闻吴存礼已调任扬州知府,恰巧圣上又派了钦差前来巡视河道,筹集河款,我便转道至此,想着是否能有幸见到钦差一面,把贪官绳之以法!”
田文镜话声刚落就见胤祥大大咧咧从门外进来。
“哎!四哥,我说给您说这个吴知府家里哇,那真是奢华呵……”
见到半躺在床上的田文镜,稍愣一下笑道:“噗~四哥当真心善,还真把这书生给捡回来啦。”
“差事办完了?”
胤禛眸色淡淡地慢饮了口茶,瞥了老十三一眼。
珈宁赶紧上前,笑着给胤祥倒了杯水。
“十三爷喝口水,慢慢说。”
“怪不得那小子那么狂傲呢!区区知府衙门,后堂装饰,家具气派,不比京中一品大员差。四哥,需不需要弟弟好好查查?
胤祥眼中露出几分期待。
“可能用不着十三爷费心了。”
珈宁俏皮一笑,对胤祥指了指田文镜:“证据已经自己送上门了。”
胤祥不解地看着胤禛,只听胤禛慢悠悠说道:“那吴知府名字可叫吴存礼?”
胤祥惊讶—— ? ????
“四哥你这么快就知道啦!我们这些日子一直在河堤和盐道的事上忙活儿,想不到您对地方官员也这么了如指掌。”
老十三眼中又多了一分敬佩。??????????)?
田文镜看着这一幕也反应过来:
“你们……你们是……”
他猛地掀开被子,艰难起身跪下恭声道:
“学生参见四爷、参见十三爷。”
胤禛眼神示意李卫扶他起来:“你刚才说的那些证据何在?”
“就在学生随身携带的背包里。”
他把布包打开,从几本书中,拿出一本账目。
“这是吴存礼任长乐府丞时贪墨的账目,件件属实,新记的几笔,是踏入扬州以后,坊间听来,还未查实,但据学生对吴存礼为人了解,应当假不了。”
胤禛拿着账本翻看了几页,脸色越来越黑,他把账本递给胤祥:
“十三弟,此事交给你去查,如果属实,吴存礼这个蛀虫当真死不足惜!”
胤祥略翻账本看了几眼,忍不住一手锤在桌子上:
“这个王八蛋,收收贿赂、侵吞民脂民膏,强占良田,霸占良家妇女,怪不得能教出那样的儿子!”
经过胤祥暗中调查,发现吴存礼虽调任扬州知府不久,但是收受不少贿赂,还插手了部分河道、盐道事务,不仅纵容私盐藏匿、还买通了官员,挪用河工因伤的抚恤款项。
胤禛汇总桩桩件件,为吴存礼拟了三十条罪状,以密旨奏报康熙。
康熙着人核对证据,发现一一属实,于是下旨赐吴存礼凌迟处死,家人流放岭南,家产充公。
田文镜养伤期间,胤禛与他交谈了几次,发现此人虽然性格执拗,但为人正直清廉、心怀百姓,便收其为幕僚属官。
在田文镜伤好之际,为他谋了一个宁乡知县的空缺。
上任之时,胤禛又亲自赠送了田文镜银两、马车和仆从,并嘱咐车夫将人一路安全护送到宁乡。
田文镜感动不已:“四爷放心,臣定肝脑涂地,以报主子救命、知遇之恩!”
“嗯,到任后凡事以民生社稷为重,务实办差,勿忘初心!”
“嗻,臣牢记于心!”田文镜恭声道。
胤禛扶起他,语重心长道:“处事多思自斟,不可过于执拗,冲动行事,如有不决之处可以遣密信送爷。”
“嗻。”
望着田文镜远去的背影,胤禛负手而立,面容沉静,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片富庶却暗流汹涌的土地。
河道偷工,盐税积弊,太子、八爷、各处势力盘根错节,如同一张无形大网,以他现在的势力,想要清除弊政,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主子!”
李卫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十三爷今天外出办事回来,带回一个叫戴铎的人,已在府衙行署等候多时了。”
胤禛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淡淡应了一声:“嗯。”
戴铎,之前十三弟从泰山回来提到的才子。如今文风鼎盛,才子如过江之鲫,但多为吟风弄月,空谈误国之辈。
他倒要看看,老十三口中这“颇有见识”之人,究竟有几分成色。
府衙内——
“四哥,你回来啦,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过的戴先生。”
胤禛微微点头,目光掠过众人,落在那个陌生的青衫男子身上:
面容清瘦,姿态不卑不亢,一双眼睛沉静锐利,透着一股洞悉世事的了然和独醒于事的孤傲。
“草民戴铎,叩见四爷。”
声音清朗,自有风骨。
胤禛颔首:“免礼。”
抬眼又看了看周围属官:“既然都到了,昨日呈上来那个河道贪墨的案子,便议一议吧”
几位官员陈词滥调,说了很多多冠冕堂皇的话语互相推诿,什么“水至清则无鱼”、“皇上宽仁,太子仁厚……”、“圣人之道……”
胤禛面无表情地听着,不做评价,只指尖在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
下首的官员们见四爷不发话,额角渐渐渗出冷汗,刚刚还七嘴八舌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凝滞。
“四爷——”
一个声音打破宁静。
戴铎起身拱手,目光坦荡:“草民斗胆,窃以为此案症结,不在水清与否,而在网破何处。”
他声音不高,字字清晰她。
“此网看似庞杂,实则核心枢纽不过二三。其一,江南巡抚噶礼,此乃源头;二、掌控漕运关键节点的盐帮把头“过江龙”,此乃臂膀;三、户部江南清吏司郎中兼任苏州知府钱仲答,坐镇中枢,为贪墨所得洗白输送。此三人勾结,方成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见胤禛目光专注,无打断之意,继续道:
“欲破此局,当效‘庖丁解牛’,寻其间隙,断其筋骨。噶礼位高权重,动之不易,然其贪婪成性,必有破绽可循。‘过江龙’虽凶悍,其手下乃乌合之众,并非铁板一块,可分化瓦解。”
“至于户部……江南只是分点,根基必在京城,江南所得,定急于运回京师,想瞒天过海,必混在贡粮物资之中,此乃断其命脉钱粮之机!”
一席话说完,书房内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