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宁心中惊疑,再次掀帘细看。
果然见人群中间,一个身着青衫长袍马褂的中年男子垂首坐在椅上,不是多罗郡王允祹,又是哪个?
他身旁的管家带着几个下人大声叫卖着各式古画、器物、家具。
那些家具,红木和楠木的,都是上等木材,至于旁边的物件,虽不是御赐之物,却也精致非常,显然是王府珍藏多年的。
围观人群里,很多都是京中富商权贵,好东西虽见得多了,但也不免被其中一些精巧物件吸引,纷纷上前观赏郡王府出来的宝贝,议论纷纷。
“天潢贵胄的郡王爷也出来变卖家当了?真是稀奇!”
“听说是当今的亲兄弟,欠了国库银子,卖家当还账呐!”
“皇室子弟也会欠债?国库不是他们想取就取吗?”
“这你就不懂了,如今皇上严查国库亏空,文武百官,一视同仁,亲王郡王这些亲兄弟都不能例外……”
珈宁在马车内听着外面三三两两的议论声,面色虽然沉静,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青鸾,去请十二爷到前面酒楼的雅间一叙。”珈宁放下车帘“小心些,别惊动了旁人。”
青鸾领命而去,珈宁让车夫继续行驶,在酒楼附近停下。
等青鸾回来后,珈宁戴好帷帽,走到酒楼门口她忽然觉得这店面有些熟悉,抬头一看匾额:金聚德。
果然……这缘分大概是,旧地重游,却恍若隔世。珈宁心中感慨着上了二楼雅间。
进到屋内,珈宁摘下半边帷帽,坐在桌边,小二随之上了一壶茶水,几份糕点。不多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允祹推门而入。
待看清了眼前人的样貌,他怔了一瞬,揉了揉眼睛,脱口而出:“竟真的是你!你不是该在……”
反应过来失仪后,立刻躬身行礼:“臣弟……参见熹妃娘娘……”
未待珈宁说话,他急切之中又有些担心地继续问:“你今日怎么出宫了,也不随身带些侍卫,皇上可知道?”
“自然是皇上准许了才出得宫。”
珈宁直接开门见山道:“莫说我了,刚才途径大街,见十二爷在街头……您何至于此?”
允祹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他面容间已不复往常的儒雅之态,平添了几分岁月沧桑。
“臣...”他声音哽咽,有些说不下去了。
珈宁示意他坐下,又让青鸾递上一杯茶水。
“究竟怎么回事?”珈宁语气中带着几分疑问:“十二爷好好地一个郡王,怎会当街变卖家当?这若是让皇上知道了……”
允祹听到珈宁提起皇上,立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臣...臣弟前几年管理内务府的时候,因公挪用款项,欠了国库的亏空,如今凑不足数目。听...听下面人说,卖些家当能凑些银子...”
珈宁闻言微微蹙眉:“十二爷欠了多少?”
“三……三万两。”允祹声音低若蚊蚋“之前先帝在世的时候,曾一次性赏赐了四千两现银给我,但爷府内盈余不多,补偿不了债务。”
珈宁静静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允祹喜爱收集古玩孤本,但俸禄有限,十二福晋估摸着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府公账入不敷出,恐怕已非一日两日。
“十二爷为何不先用福晋嫁妆垫补一番应个急?”珈宁试探性问道。
“爷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动用妻族嫁妆?如此丢脸之事我做不出来。”允祹的话语中隐忍着几分羞怒。
“应急而已,又不是不还。这些你们夫妻之间可以私下商议,或是再想其他办法,总不至于让外人笑话。”
珈宁语气骤然转厉:“再说,似您如今这般当街变卖家当,就不丢脸了?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丢的又是谁的脸面?”
珈宁一席话,让允祹霎时浑身一颤。
“唉,十二爷,您这事办得着实糊涂啊!”
珈宁有些无语地看着允祹,面容带着几分严肃:“皇上清查国库亏空,为的是整肃朝纲,并非要逼死宗亲。你若有难处,大可密折陈情上奏,何须听信小人谗言,行此荒唐之事?”
允祹似此时才想到沿街叫卖可能带来的后果,面色惨白:“我……当时没想那么多。”
“十二爷,珈宁虽然与您接触不多,但我信您不会想到如此荒唐的主意,这般行事,到底是何人帮您出的这主意?”珈宁问。
“是...是王府包衣奴才伊贵。”允祹低声道“他说这样能显示臣弟倾家补还亏空的决心,皇上知道了,或许会网开一面...”
珈宁一阵无语,允祹多大的人了,他四哥是个什么脾气,自己心里没点数吗?(;?_?)
“好个‘网开一面’!这奴才是把你往火坑里推呢!皇上若知你当街叫卖家当,只会龙颜震怒!”
唉,允祹如此糊涂,但自己当年欠他一饭之恩,却不能不报,珈宁随即提点他道:
“十二爷,您现在立刻回去,把摊子撤了!那些已卖的物件,能赎回的尽量赎回。至于伊贵,此人断不能再留!”
允祹慌忙起身,深深看了珈宁一眼,郑重道:“是,多谢熹妃娘娘指路,臣弟这就去办。”
珈宁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轻轻摇头。
她道十二爷温和儒雅,谁知遇到大事却是个怯懦无主见的性子,比起胤禛终究是少了份担当。
怪不得康熙最后两年,给了允祹上三旗掌兵之权,他也未曾生出夺嫡之心,老爷子当初莫不是就是看中了他的老实?
回到景仁宫,珈宁尚未换衣,便有太监来报,皇上传熹妃娘娘去养心殿见驾。
珈宁猜想许是十二阿哥当街售卖家当之事已传至宫中,忙换了衣服,整理仪容,带着苏培盛前往养心殿。
出乎珈宁意料,胤禛见到珈宁进来只是淡淡问道:“圆明园改制的进展如何了?”
“匾额大多都已经换好,就是有些翻新的地方似还有些气味,新建的两个小水榭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胤禛颔首,抿了口茶:“你
果然见人群中间,一个身着青衫长袍马褂的中年男子垂首坐在椅上,不是多罗郡王允祹,又是哪个?
他身旁的管家带着几个下人大声叫卖着各式古画、器物、家具。
那些家具,红木和楠木的,都是上等木材,至于旁边的物件,虽不是御赐之物,却也精致非常,显然是王府珍藏多年的。
围观人群里,很多都是京中富商权贵,好东西虽见得多了,但也不免被其中一些精巧物件吸引,纷纷上前观赏郡王府出来的宝贝,议论纷纷。
“天潢贵胄的郡王爷也出来变卖家当了?真是稀奇!”
“听说是当今的亲兄弟,欠了国库银子,卖家当还账呐!”
“皇室子弟也会欠债?国库不是他们想取就取吗?”
“这你就不懂了,如今皇上严查国库亏空,文武百官,一视同仁,亲王郡王这些亲兄弟都不能例外……”
珈宁在马车内听着外面三三两两的议论声,面色虽然沉静,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青鸾,去请十二爷到前面酒楼的雅间一叙。”珈宁放下车帘“小心些,别惊动了旁人。”
青鸾领命而去,珈宁让车夫继续行驶,在酒楼附近停下。
等青鸾回来后,珈宁戴好帷帽,走到酒楼门口她忽然觉得这店面有些熟悉,抬头一看匾额:金聚德。
果然……这缘分大概是,旧地重游,却恍若隔世。珈宁心中感慨着上了二楼雅间。
进到屋内,珈宁摘下半边帷帽,坐在桌边,小二随之上了一壶茶水,几份糕点。不多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允祹推门而入。
待看清了眼前人的样貌,他怔了一瞬,揉了揉眼睛,脱口而出:“竟真的是你!你不是该在……”
反应过来失仪后,立刻躬身行礼:“臣弟……参见熹妃娘娘……”
未待珈宁说话,他急切之中又有些担心地继续问:“你今日怎么出宫了,也不随身带些侍卫,皇上可知道?”
“自然是皇上准许了才出得宫。”
珈宁直接开门见山道:“莫说我了,刚才途径大街,见十二爷在街头……您何至于此?”
允祹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他面容间已不复往常的儒雅之态,平添了几分岁月沧桑。
“臣...”他声音哽咽,有些说不下去了。
珈宁示意他坐下,又让青鸾递上一杯茶水。
“究竟怎么回事?”珈宁语气中带着几分疑问:“十二爷好好地一个郡王,怎会当街变卖家当?这若是让皇上知道了……”
允祹听到珈宁提起皇上,立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臣...臣弟前几年管理内务府的时候,因公挪用款项,欠了国库的亏空,如今凑不足数目。听...听下面人说,卖些家当能凑些银子...”
珈宁闻言微微蹙眉:“十二爷欠了多少?”
“三……三万两。”允祹声音低若蚊蚋“之前先帝在世的时候,曾一次性赏赐了四千两现银给我,但爷府内盈余不多,补偿不了债务。”
珈宁静静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允祹喜爱收集古玩孤本,但俸禄有限,十二福晋估摸着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府公账入不敷出,恐怕已非一日两日。
“十二爷为何不先用福晋嫁妆垫补一番应个急?”珈宁试探性问道。
“爷堂堂七尺男儿,岂能动用妻族嫁妆?如此丢脸之事我做不出来。”允祹的话语中隐忍着几分羞怒。
“应急而已,又不是不还。这些你们夫妻之间可以私下商议,或是再想其他办法,总不至于让外人笑话。”
珈宁语气骤然转厉:“再说,似您如今这般当街变卖家当,就不丢脸了?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丢的又是谁的脸面?”
珈宁一席话,让允祹霎时浑身一颤。
“唉,十二爷,您这事办得着实糊涂啊!”
珈宁有些无语地看着允祹,面容带着几分严肃:“皇上清查国库亏空,为的是整肃朝纲,并非要逼死宗亲。你若有难处,大可密折陈情上奏,何须听信小人谗言,行此荒唐之事?”
允祹似此时才想到沿街叫卖可能带来的后果,面色惨白:“我……当时没想那么多。”
“十二爷,珈宁虽然与您接触不多,但我信您不会想到如此荒唐的主意,这般行事,到底是何人帮您出的这主意?”珈宁问。
“是...是王府包衣奴才伊贵。”允祹低声道“他说这样能显示臣弟倾家补还亏空的决心,皇上知道了,或许会网开一面...”
珈宁一阵无语,允祹多大的人了,他四哥是个什么脾气,自己心里没点数吗?(;?_?)
“好个‘网开一面’!这奴才是把你往火坑里推呢!皇上若知你当街叫卖家当,只会龙颜震怒!”
唉,允祹如此糊涂,但自己当年欠他一饭之恩,却不能不报,珈宁随即提点他道:
“十二爷,您现在立刻回去,把摊子撤了!那些已卖的物件,能赎回的尽量赎回。至于伊贵,此人断不能再留!”
允祹慌忙起身,深深看了珈宁一眼,郑重道:“是,多谢熹妃娘娘指路,臣弟这就去办。”
珈宁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轻轻摇头。
她道十二爷温和儒雅,谁知遇到大事却是个怯懦无主见的性子,比起胤禛终究是少了份担当。
怪不得康熙最后两年,给了允祹上三旗掌兵之权,他也未曾生出夺嫡之心,老爷子当初莫不是就是看中了他的老实?
回到景仁宫,珈宁尚未换衣,便有太监来报,皇上传熹妃娘娘去养心殿见驾。
珈宁猜想许是十二阿哥当街售卖家当之事已传至宫中,忙换了衣服,整理仪容,带着苏培盛前往养心殿。
出乎珈宁意料,胤禛见到珈宁进来只是淡淡问道:“圆明园改制的进展如何了?”
“匾额大多都已经换好,就是有些翻新的地方似还有些气味,新建的两个小水榭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胤禛颔首,抿了口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