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闲适安逸-《清穿复仇,大佬助我谋禛心》

  二人扭头一看,见沅芷迈着小短腿乐呵呵跑了过来。

  珈宁迎上去,接住女儿:“怎么跑那么急,当心摔了。”

  “四哥在习字,不陪我玩,五哥嫌我小,让我跟秦嬷嬷一道来找额娘。”

  沅芷挥舞着小手,兴奋地说着。

  “我们沅芷这么可爱,哥哥们要做学问,额娘和阿玛陪你一起玩好不好?”

  “好!”沅芷拍了拍手,转身跑去胤禛怀里蹭了蹭“阿玛,沅芷也要穿漂亮衣服。”

  胤禛抱起小女儿,眼里满是宠溺怜爱:“咱们沅芷想穿哪件?”

  沅芷瞅了一圈,指了指远处那个带小尾巴的毛绒绒皮套和面具:

  “阿玛,那个是小猴子,沅芷认识!”

  “好,那阿玛就陪小泼猴玩闹一番。”

  于是下一幅画,胤禛穿着蒙古西藏王公服饰,手持蟠桃,伸手去喂调皮可爱的小灵猴。

  那“小猴”一手抓树一手想去抓桃,机灵俏皮,胤禛眼里的喜爱和纵容之情都要溢出来了。

  珈宁站在郎世宁背后看着这温馨一幕,内心感慨:

  果然,坊间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 人是有道理的,没有男人能拒绝一个机灵软萌的可爱小女儿,四爷也不例外。

  午后,走近园子东面一片竹林间,胤禛又扮起了魏晋竹林抚琴的文人,带笠锄田归来的隐士。

  画毕,胤禛看着画中形象忽然感慨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若真能与珈儿如此闲适度日,也有一番趣味。”

  珈宁看着苦笑的胤禛,知他内心此刻矛盾煎熬,他虽向往闲适,骨子里确是工作狂的性格。

  况且以他的境遇,若不成功,也难保一定能善终。

  她轻轻执起胤禛的手,故作轻松道:

  “这有何难,珍惜当下便好。大丈夫能屈能伸,达时心怀天下,安时乐居田园,如此真性情,方得大自在。”

  “珈儿也这么想?”

  珈宁点头:“入府多年,难得见四爷如此闲暇,虽然珈宁知道四爷这是故意做给外人看得,但私下里,还是希望这样简单的日子越多越好……”

  见胤禛想说什么,珈宁立刻用手捂住了他的嘴,轻声道:“珈宁知道不可能,所以只想和你珍惜当下的时光。”

  胤禛把她搂在怀里,轻叹一声:“这何尝不是我的愿望,只是……”

  胤禛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珈宁明白了他的未尽之言。

  夺嫡之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今日岁月静好,或许明日危机便至。

  胤禛不知道最终的结局,他在这样的煎熬里一隐忍就是数十年。而珈宁,若不是了解历史的结局,也可能做不到如此淡定。

  四目相对,已彼此了然。心存桃源,逐鹿高坛,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不如自己掌握。

  安逸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康熙六十年悄然而至。

  皇帝登基六十年大庆之际,康熙从畅春园搬回紫 禁城小住,众皇子也随之回到了府邸。

  往年整数典礼中尤其重要的盛京三陵大祭,今年却因康熙年迈多病,不能长途跋涉,亲自前行。

  他思及再三,召了张廷玉觐见,商量拟旨让雍亲王胤禛代自己前去盛京祭陵。

  “皇上只让雍亲王一人前去?”

  张廷玉有些诧异,不禁疑问出声。

  康熙看张廷玉一脸惊诧,这才发觉此举似有不妥,当下的节点,胤禛独去,太扎眼了,而且恐会引起朝堂上下多想。

  “衡臣提醒的有理,那便派雍亲王胤禛携带十二阿哥胤祹、诚亲王世子弘晟前往盛京三陵祭奠。”

  胤禛接到圣旨后,前往主院对那拉氏交代安排了离府以后的事宜。

  正陪那拉氏用晚膳的时候,年氏的贴身婢女碧莲来主院禀报,说年氏身体不舒服,太医诊断后确诊了一个月的身孕。

  “今个儿晌午碧莲来找我说年妹妹病了,我让她拿着府里的牌子请了太医,没想到是有好消息呢。”

  那拉氏让碧莲先回去,然后转头温婉地看着胤禛:“爷明早就得启程前往盛京祭祖,等会儿要去看看年妹妹吗?”

  “不必了,今日府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交代。年氏这胎就按府里惯例送些东西,照料关注着吧。”

  他顿了顿,似想起什么,那拉氏嘱咐道:

  “亮工前天来了封家书,爷正好今日回他,有劳福晋在府库里挑两样东西,就说爷送的,让年氏给她哥哥简短回封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爷可以帮她一道送去。”

  “爷,您不懂女儿家的心思,这事从我这说出去不如您自己跟年妹妹讲。您若是事忙去不了,要么就让高福代您跑一趟。高福机灵,嘴巴也会说,您看呢?”

  胤禛闻言一怔:“还是福晋考虑周到,那就这么办吧。高福,你按福晋说得,挑两件东西去年侧福晋那边走一趟。若有家书,直接带回书房。”

  “嗻。”高福领命离去。

  胤禛给那拉氏夹了些菜放进碗里:

  “这么些年,府里诸事你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了。”

  那拉氏微微一笑:“这都是身为嫡妻的责任,我甘之如饴,不敢言苦。”

  胤禛淡淡点头,默默夹了一口菜,没再说话。

  那拉氏八旗世勋家族出身,虽至她阿玛这代有些没落,但得到的教导依然是贵女嫡妻掌权齐家。

  虽然生弘晖时伤了身子,晖儿又早殇。但这么多年自己与她,各取所需,默契如一。

  也因此,胤禛敬重那拉氏,他在一日,便允她一日掌家的权利。

  用完晚膳,他径直去了书房。不多会儿,高福便带了年氏的手书回来。

  胤禛搁笔,接过年氏的书信看了看,见她说了些家长里短以及怀孕喜讯,然后提了自己对她的关爱。

  他在自己给年羹尧的手谕里又加了些家常话,然后一起装入信封,递给高福:

  “爷看过了,没什么问题,安排发出去吧。”

  待高福走后,胤禛望了望窗外的月色,虽知时间不早,但临行之前还是想见见那丫头。

  他打开密道,走进梧桐院房间,见灯火已息,蹑手蹑脚走到床边,从后面圈住珈宁。

  珈宁迷迷糊糊间闻到熟悉的沉水香味道,翻身往胤禛怀里蹭了蹭,声音带着刚醒的喑哑:“四爷,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明天一早爷要启程去盛京,估计得一两个月才能回,趁这会儿有空,来看看你。”

  珈宁闻言瞌睡醒了大半:“又要出远门啊?”

  胤禛顺势在珈宁额头轻吻了一下:“嗯,这次,每隔十日给爷写一封信,让高福安排人送来,不能再偷懒。否则等爷回来,看怎么罚你……”

  “好……”你个大头鬼? .?.? ?

  珈宁腹诽,这还有强行布置任务的?!不过后半句话,她惜命,说不出来。

  “好了,睡吧,爷等你睡着了再走。”

  温柔又磁性的声音让珈宁心头一软,她伸手回拥着胤禛,听着他的心跳,轻声道:

  “一路平安。”

  十日后,珈宁收到胤禛的书信,打开,只有一首小诗: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字迹比以往仓促,应是在驿站小憩所写,珈宁嘴角含笑,心里涌现一丝欣喜,这首诗,她在现代就读过。

  当时还感慨说雍正的诗写的比乾小四好多了。

  就是不知他心里思念的是谁,情寄的是谁……

  如今,她知道了。???????。

  珈宁铺平信纸,叫青鸾拿来笔墨纸砚,洋洋洒洒回了两大张笔墨。

  接下来的时光,珈宁逗逗闺女,陪陪儿子,偶尔翻翻医书,打理打理书房小菜园,再回复回复胤禛的书信,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胤禛从盛京回来时,正逢三月十八日万寿节,人还没回府,康熙又命其代自己去祭祀太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