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皇父肯定-《清穿复仇,大佬助我谋禛心》

  果然,当晚马进泰就便装进雍亲王府悄悄求见,带给胤禛一盒东珠:

  “王爷连日以来甚是辛苦,下官的这点心意,不成敬意。”

  胤禛看都没看那盒珍珠,只冷冷地说道:“马大人这是何意?本王奉旨查案,你这是公然行贿?!”

  马静泰扑通跪地冷汗直流:“下官不敢……下官只是……只是想说太妃丧仪事物繁杂,有些差错也在所难免。

  满大人的意思是,只要王爷能高抬贵手,日后定有重谢!”

  “哦?重谢?如何重谢?”

  胤禛冷笑一声:“莫非尔等以为大清的王法是可以买卖的不成?”

  他猛地起身,厉声道:“来人将马进泰拿下!”

  几个护卫随即进来,马静泰被压下去的时候,还在嘶声大喊:

  “雍亲王,何至于此啊?!官场上的规矩您不懂吗?这么查下去,那牵扯出来的人可就多了!”

  胤禛心中一动,他何尝不知道这些人蛇鼠一窝?

  马进泰这话暗示了此案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手,他立刻着人提审了工部相关的小吏,各个击破。

  在胤禛一番审问及心理攻势下,一个叫王屉的工部书吏,最先扛不住了,招认了实情:

  “去……去年修缮奉先殿,实际花费不过3万,两账上各项加价,共报了8万。”

  王屉哆哆嗦嗦颤声道:“那些……多出来的银子和盘扣省下来的银子,满大人,马大人,还有内务府的赫大人,光禄寺的马大人,都……都分了……”

  胤禛震惊不已:“这帮奴才好大的胆子,先帝爷的祭殿都敢动手脚!”

  “不……不止这些……”

  王屉眼一闭,心一横,索性都招了:

  “河工、军需、宫苑修缮,但凡经手工部的工程,满大人几乎没有不盘剥几层的……

  据小人所知,光禄寺祭品采买一只鸡对内务府上报是二两银子,实际市价不过3钱。

  这些年来,几位大人……王爷,小人所知的都交代了,小人愿戴罪立功,请饶小人一命啊!”

  胤禛立刻派人去搜查满笃、马良等几个主犯的府邸,在满笃家中搜出白银20余万两、田产地契无数,马进泰宅中墙壁内藏有黄金千两。

  最夸张的是光禄寺卿马良家里,他的厨房里竟堆着上百只火腿,地窖里光是藏酒就价值数万两的白银。

  证据确凿,满笃等人无从抵赖,只能承认贪墨了淑惠太妃丧仪费用。

  然而,在审讯中,满都却突然讽刺大笑:

  “雍亲王,你以为满朝上下,只有我们几个贪官吗?”

  他看胤禛都没正眼瞧他,也不气馁,不服气地嚷道:

  “实话告诉您,去打听打听,好好查查!”

  满笃肆意嚣张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牢房:“这官场上下,哪个不贪,哪个不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您查的过来,抄得过来吗?哈哈哈……”

  “查不过来?”

  胤禛冷哼一声,薄唇抿成一线,眸光威严,眼底却仿佛隐含碎冰:

  “呵,是你小看了爷的耐心,还是高看了他们的脑袋?哪怕满朝只剩一个人,本王只要看到了,就要帮朝廷把这‘贪’字连根剜了!”

  满笃微怔,当世居然有如此刚正的亲王?

  “那王爷可知?水至清则无鱼乎?”

  胤禛的脸在大牢昏暗灯光下若明若暗,冷峻的侧颜让人望而生畏,说出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

  “尔言‘水至清则无鱼’,本王便教天下人知‘贪一文即有一文之罪’,纵是池水干涸,也不能给百姓留一尾害鱼!”

  满笃闻言震惊了一瞬,他从胤禛的脸上看到了王者的霸气和决心。

  他知道再辩驳无用,雍亲王定会法办自己,不留任何情面。

  他有些颓然亦有些玩味地期待,由衷道:“既如此,那罪臣无话可说,就祝雍亲王能早日实现海晏河清了。”

  康熙看着胤禛送来的汇报奏折,脸色阴沉。

  奏折上详细列明了满笃、马进泰、马良等人的罪状:

  侵盗官银、虚报价格、以次充好、收受贿赂……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好……好好!”

  康熙连说了三个好字,气得手都在发 抖。

  “先帝妃嫔的丧事,奉先殿的修缮,甚至西山锐健营的军用物资,他们都敢下手,这些奴才眼里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朝廷?”

  康熙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对李德全厉声道:

  “你去传指!满笃、马进泰、赫奕、马良等一干人等,全部革职审问、三堂会审、其家产全部抄没、务必从重之罪!

  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太妃的丧事竟然牵连出了如此大案。

  更没有想到,最近两年一直参禅拜佛,自诩闲人的雍亲王居然如此雷厉手段,干脆利索就得将一群二三品的大官直接拉下了马。

  三堂会审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

  面对铁证如山,满笃、马进泰等人不得不承认其他贪墨罪状。

  最终判决满笃、马进泰斩立决,赫奕、马良斩监候,其余涉案的低品官吏根据协助办案和以往政绩表现,或留或革,共计处分了三十余人。

  行刑的当日,北京城内万人空巷,当满笃等人的人头被砍下去的时候,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

  这些年来,他们深受贪官污吏之害,今日总算是出了口恶气。

  康熙将胤禛召到御书房,欣慰道:“老四,你这次案子查得很好,看来当时跟你聊《洪范五行》,朕的话,你是听进去了。”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

  “朕老了,有时候念及老臣旧情,总会宽宥,但朕知道,江山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肃清清吏治,惩治贪腐。此等重任,朕寄厚望于来者。”

  康熙说完颇有深意地看了胤禛一眼,后者面部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恭敬躬身听着。不由道:“这些年你倒是越发沉稳了。”

  说完他似想到什么,笑道:“你三哥最近在带人编《御制律吕正义》的音律部分,朕已派人去请教朱四美老先生。

  但他毕竟年逾八十,朕觉得还是叫个明白些的,问好琵琶内共有几调,每调名色原是怎么起的?

  还有大石调、小石调、沉随、黄鹂等调,一并问了逐一写来比较好。

  朕刚才突然想到,胤禛你少时音律在诸位阿哥中属于上乘,又记性颇佳,可以去问问朱四美,写来给朕。”

  “儿臣遵旨。”

  “哦,对了,上次让你写的扇面朕送人送得没几幅了,你得空再写一些呈上来。”

  “嗻。”

  康熙看着胤禛沉稳离去的背影,心想,老四骑射武功虽然一般,但是内政、书法、文艺在阿哥中属于翘楚。

  他合不合适那个位置,还是再多观察考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