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君心难测-《清穿复仇,大佬助我谋禛心》

  当天,胤禛进宫将十三阿哥确诊鹤膝风的消息汇报给康熙,祁嘉钊也详细说了病况。

  康熙听完眉头微锁,对祁嘉钊:“十三阿哥此症如此严重,你当悉心为胤祥好好诊治调理。”

  此后一年多,祁嘉钊每隔几日都到胤祥府上换药治疗。

  胤禛未得康熙明旨虽避嫌未在前去,但是依旧会偷偷让人送些药材或是书信。

  胤祥的病时常反复,腿疾时痛时止,祁太医用了好几种方法,终究只是改善未能根治,他无奈上奏康熙道:

  “臣屡经此症,皆不能速效。”

  康熙批复曰“此症终属不好。”

  “衡臣,十三阿哥的病太医院不能痊治,朕想让他游历寻医,你觉得如何?”

  康熙批完递给一旁的张廷玉,询问道。

  张廷玉快速看了一眼折子,合上恭敬回道:“皇上慈父仁心。”

  “但不能公开的走,面上朕要再加些兵力,任何人不得见他。但愿他能治好腿疾,磨平性子,以后……唉,罢了,图里深!”

  “臣在!”

  一个身穿黄马褂的影子瞬间闪入。

  “传朕密旨,派一队人马暗中护卫老十三两口子离京寻医,无诏不得回京。

  十三阿哥府门加几个人手,就说胤祥于府中静修养病,任何人不得探视,顺便再问问……”

  “嗻。”

  图里深退下后,康熙转眼看到闭目仿似沉睡的张廷玉:“衡臣?”

  张廷玉似从梦中猛然惊醒:“皇上恕罪,微臣这两夜在赶吏部事项进度,未曾合眼,不曾想刚才睡着了……您刚说到哪了?”

  康熙似笑非笑打量了一下他,终是一叹:“既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嗻。”张廷玉恭敬退下,出了殿门,才敢拿出毛巾,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心中不禁腹诽,这几年御前机要文书的差事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翌日,胤禛给德妃请安回府,走进梧桐院时身边多了一个小团子。

  珈宁看清小团子的面貌时,有些惊喜:“弘暾?你怎么跟四伯父一起过来啦?”

  她抱起小团子亲了亲,疑惑地看向胤禛。

  “今日去给额娘请安,见到了弘暾和弘晈。额娘说是皇上身边的侍卫送去的,在宫里养一段时间。

  爷记得你说跟弘暾投缘,便求额娘允暾儿来府上玩几天。

  不知怎地,听闻皇阿玛突然加强了十三弟府上的防卫,还明令任何人不得探访。我担心……”

  “四爷不用担心,也许您是关心则乱呢?”

  说完珈宁屏退下人,温和地对弘暾笑道:“暾儿,你阿玛和额娘在你出府前有跟你说什么吗?”

  “要听话~”

  “还有吗?”

  弘暾想了想,小声对珈宁说:“有机会单独给四伯父背首诗。”

  “这句话给其他人说过吗?”

  “没有,额娘说进宫少说话。”

  “如今怎么说了?”

  “额娘说单独见到珈姨或四伯可以说真话。”

  珈宁看着这个聪慧的三岁孩子,内心有些复杂,也有些心疼。

  正欲说话,见胤禛蹲下身子,对弘暾柔声问道:“你阿玛让你给四伯背什么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听完,珈宁和胤禛皆是一愣,四目相对,他们又从彼此眼中确认了相似的想法。

  老爷子这一出,是什么意思呢?

  “暾儿,近些日子就在四伯府中,与你弘历弟弟待在一起玩耍,好不好?”

  “好~”

  胤禛看着弘暾明亮有神的眼睛,与胤祥儿时几乎一样的面容,仿佛时光倒流回十三弟小时候一般。

  他情不自禁揉了揉弘暾的脑袋,只说了一个字:“乖。”

  珈宁让青鸾带着弘暾去找弘历玩。

  “四爷,您觉得皇上此举何意?”

  胤禛不语,兀自沉思,手轻轻敲击着桌面,良久后长叹一声:“君心难测……”

  锦书何寄?“云深不知处”他们现在竟真是书信都无法相通了。

  御书房内,太监总管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进来,低声禀报:“万岁爷,寿安宫传来消息,先帝的那位淑惠太妃过世了。”

  皇帝笔尖一顿:“什么时候的事?前几日太医不是说只是风寒?”

  “回皇上话,淑惠太妃年岁已高,今年入秋便一病不起,今早宫女发现时,人已经凉透了……”

  李德全声音越说越低。

  康熙放下朱笔,沉吟片刻:“按妃礼治丧安葬吧,下旨此事交由工部和内务府共同办理。”

  “嗻。”李德全领旨退下。

  内务府总管赫奕收到任务后,内务府很快拟订了日程,做了预算奏折报呈康熙。

  大意是说按照大清会典,先帝妃嫔丧仪往期自有定例,金丝楠木棺椁一副,绸缎百匹,纸扎冥器若干,喇嘛道士诵经四十九日,葬入妃陵,整个流程预算需白银五万两。

  康熙初略看过以后,批了个“准”字。

  此时朝堂上正忙着追缴户部亏空以及“滋生人丁不再加赋税”的诸多政事讨论,他无暇过多关注一位后妃的丧事。

  等再次想起此时的时候已是二十天后了,他随口问了李德全一句此事进程,谁料李德全的回话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你说淑惠太妃已经下葬先帝妃园?为何如此匆忙?”

  “回万岁爷,工部满大人说近日天气异常,故抓紧时间办理了。”

  康熙闻听此言,目光锐利而幽深:

  “朕记得内务府原定的是四十九日的法事,这才二十四日就下葬了。那些喇嘛道士的经念到一半就不念了?”

  淑惠太妃是嫡母章皇后,也就是如今太后的亲妹妹,太后尚在,下面的人竟敢还如此糊弄差事。

  李德全被康熙的眼神吓得扑通一跪:“奴才听说……是因为经费不足,法事只能从简……”

  “放肆!”

  康熙一掌拍在御案之上讥讽道:“朕当日批了五万两白银,一个妃礼的丧事如何会不够,莫非其中有人中饱私囊?”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太监宫女跪倒一片,大气都不敢出。

  康熙冷笑一声:“好呀,若非朕突然想起,还要被蒙混了过去!

  朕倒要看看,连先帝妃嫔的丧事都敢动手脚,是哪些奴才竟敢如此地胆大包天!”

  他在殿中来回踱步片刻,思量着此事要派个皇族宗室去查。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筹集河道工款,查江南贪腐的那些事情,胤禛似乎办得高效利落。

  “速传四阿哥胤禛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