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寒·雉始鸲-《时序师》

  章节引子:雉始鸲,阳气回升。当第一声雉鸣划破冬日寂静,被转化的规则便在世界脉络里悄然生长。

  ---

  地下管道的阴冷潮湿尚未完全散去,苏砚在小满的搀扶下站起身,体内那丝新生的阳气虽微弱,却如同寒冬深埋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的力量。他感受着那被天地隐脉转化、吸收的湮灭之力,此刻正如同细微的养分,悄然滋养着这个世界的时序根基。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紧密的联系感,在他与这片天地间建立起来。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

  返回四时书屋的路上,苏砚敏锐地察觉到,城市上空那层“万象归藏”迷阵,似乎比之前……更薄了一些?并非结构受损,而是其模拟出的“标准稳定”时序波动,隐隐透出了一丝属于这个世界的、独特的“弹性”与“生机”。那是被转化的外道力量反哺后,世界时序基底自然增强所带来的、无法完全掩盖的细微变化!

  “迷阵的伪装效果在减弱。”苏砚声音低沉,望着窗外依旧飘落的雪花,“我们转化吸收它们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自身的气息。这种改变,瞒不过更高层级的探测。”

  小满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握紧苏砚的手:“也就是说,我们变强的过程,本身就可能暴露我们?”

  “是福也是祸。”苏砚眼神凝重,“就看‘监察者’系统如何判定这种变化了。”

  他们的担忧很快得到了验证。

  小寒节气,天气依旧酷寒,但阳气已开始微弱地回升。这天清晨,一声清越的、带着勃勃生机的雉鸣(野鸡叫声),突兀地划破了城市边缘一片被雪覆盖的枯寂山林间的宁静。

  这本是正常的物候现象,但在苏砚和小满此刻的感知中,那声雉鸣所引动的、极其微弱的时序涟漪里,竟然夹杂着一丝极其隐晦的、与之前那灰色棱晶同源,却更加“驯服”、更加“内敛”的规则波动!

  那不是攻击,也不是渗透,更像是……共鸣?或者说,是某种被“驯化”后的外道规则,正在与这个世界的自然时序产生适应性融合!

  两人立刻循迹而去,在那片山林中,他们看到了一只羽毛艳丽、正在雪地上踱步的雄雉。在它每一次振翅、每一声鸣叫中,都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经过转化的冰冷规则之力,被自然地融入到它自身的生命节奏与周围的环境时序之中,不仅没有破坏平衡,反而让这只雄雉的生命力显得更加旺盛,其存在本身,也变得更加“稳固”,仿佛更能抵抗外界的时序干扰。

  “它……吸收了那些逸散的规则碎片?”小满惊讶地看着那只浑然不觉的雄雉,“而且……适应了?”

  苏砚仔细观察着,时间视觉下,他能看到那丝丝缕缕被转化的规则之力,如同无形的丝线,正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沿着地脉和生物链,向着更广阔的自然界扩散、融合。

  “不是吸收,是‘共生’。”苏砚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个世界,正在主动‘消化’那些被我们转化的外道规则,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时序体系的一部分!这只雉,只是最早显现出迹象的一个点。”

  这个发现让他们既振奋又不安。

  振奋的是,这个世界似乎拥有着远超他们想象的、强大的同化与进化能力。不安的是,这种“进化”的方向是好是坏?这种融合了外道规则的“新时序”,最终会塑造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而且,这种世界基底层面的缓慢“变异”,无疑会加速“万象归藏”迷阵的失效!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们的不安,当天下午,白露带来了协会监测到的最新异常报告——全球范围内,数个远离城市的、生态环境保存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其内部的时序波动都出现了极其细微但持续的“强化”与“异化”迹象,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排外性”。

  “不仅仅是动物,”白露指着报告上的数据,“某些古老的植物群落,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地质结构,其时间场的‘韧性’和‘惰性’都在莫名增强。就像……整个世界正在给自己穿上一层越来越厚的、带着尖刺的时序盔甲。”

  苏砚和小满对视一眼,都明白了。

  雉始鸲,是阳气回升的征兆,也是生命适应新环境的开始。

  他们成功抵挡了“监察者”的直接攻击,甚至转化了它们的力量。但这场战争,已经从激烈的攻防,转向了更加漫长、更加本质的……世界进化竞赛。

  “监察者”想要将世界“标准化”,而世界本身,则在反抗中,吸收敌人的“资粮”,走上了一条未知的、“异化”的强化之路。

  他们守护的,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目标,而是一个正在剧烈演变的、前途未卜的生命体。

  小寒已至,雉鸣声声。新的挑战,不在远方,就在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在参与着这场无声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