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雪·弥痕-《时序师》

  章节引子:鹖鴠不鸣,虎始交,荔挺出。当浩劫的烈度暂时回落,修复与反思便成为幸存者唯一的救赎。

  “归墟之眼”那穿透壁垒的冰冷凝视被苏砚以燃烧的信念之剑强行逼退,边界处疯狂攻击的黑暗触须也仿佛失去了核心驱动,攻势骤然减缓,甚至有一部分自行收缩、消散回了那无边的黑暗之中。持续了数日的、令人窒息的猛攻,终于告一段落。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

  苏砚虽在最后关头守住了心神,但强行引动“心念之锋”具现化,并燃烧信念与“归墟”规则正面碰撞,对他本就未完全恢复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他几乎是被青霖和白露架着回到四时书屋的,一沾床榻便再次陷入了深度的昏睡,气息微弱,但这一次,眉宇间不再有冻结的死寂,而是带着一丝力竭后的平静。

  “守序”石锚的光芒也黯淡到了极点,其核心那纯白色的灵光微弱地搏动着,小满的意念也陷入了沉寂,显然在刚才那场倾尽全力的灵魂呐喊与力量爆发中消耗过巨。整个“心念时序网”都因核心的衰弱而变得运转滞涩,网络中流淌的心念之力如同失去了泵站的水流,变得缓慢而无力。

  大雪节气,名副其实地降临。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洒落,很快便将“锚定区”覆盖在一片厚厚的银装之下。这雪,不再是之前小雪时节的轻柔,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仿佛要掩盖一切伤痕的静谧。

  边界处,那无形的壁垒在青霖和协会众人的全力修复下,暂时稳定了下来。但壁垒之上,之前被黑暗触须集中攻击、甚至短暂破碎的区域,规则符文的光芒依旧显得比其他地方黯淡,仿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疤痕”。青霖能清晰地感知到,这些“疤痕”区域的防御强度大不如前,成为了整个壁垒体系中最脆弱的环节。

  “归墟的这次攻击,并非毫无收获。”青霖巡视着边界,对陪同的守拙老人和文澜沉声道,“它找到了壁垒的弱点,并留下了‘标记’。下一次攻击,很可能还会从这些地方开始,而且……会更加猛烈。”

  守拙老人看着监测法阵上那些黯淡的节点,眉头紧锁:“修复这些规则层面的损伤,非一日之功。协会库存的资源,尤其是用于高阶时序修复的材料,已经所剩无几了。”

  文澜补充道:“而且,城内民众虽然因‘守序’的存在而暂时安定,但持续的封锁、资源的紧缺、以及边界处不时传来的异动,都在悄然滋长着不安的情绪。我们需要一场‘胜利’,或者至少是可见的‘进展’,来提振士气。”

  现实的困境,如同这大雪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接下来的日子,四时书屋与协会都进入了紧张的休整与修复期。

  苏砚在昏睡三日后终于苏醒,虽然依旧虚弱,但已能自行调息。他每日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打坐冥想,通过与“守序”那微弱的连接,缓缓汲取着网络中恢复的心念之力,温养自身枯竭的心神与“心念之锋”。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如同老僧入定,细细体悟着之前那场意志交锋中获得的感悟——关于“存在”的确认,关于信念的燃烧,关于如何将心念之力运用到更精微、更本质的层面。

  小满(守序)的灵体也在缓慢恢复。那纯白色的灵光如同经过淬炼,虽然微弱,却似乎更加纯净、凝练。她开始尝试引导“守序”的力量,不再是大范围的秩序波动覆盖,而是如同最精密的绣花针,聚焦于边界壁垒上那些黯淡的“疤痕”区域,以极其缓慢而持续的方式,尝试重新“点亮”那些受损的规则符文。这个过程收效甚微,却代表着一种方向——主动修复,而非被动防御。

  协会方面,在守拙老人的强力推动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动员。有限的资源被优先用于壁垒修复、民生保障以及对“归墟”与“寂灭编绎者”的研究。那些在之前动荡中展现出潜力的年轻感应者,被更多地吸纳进关键岗位,与经验丰富的时序师组成混合团队,共同应对难题。一种基于贡献点的临时配给制度被建立起来,最大限度地维持着社会的基本公平与运转效率。

  大雪封路,万物蛰藏。

  但在厚厚的雪层之下,生机并未断绝。

  苏砚于静默中锤炼着心念的锋芒;

  小满(守序)以水滴石穿的毅力修复着规则的伤痕;

  协会则在废墟之上,艰难地重建着秩序的框架。

  每个人都如同雪地中跋涉的旅人,在极寒与困境中,默默地、坚定地,向着未知的春天,迈出一步,又一步。

  伤痕需要时间弥合,而时间,恰恰是他们最缺乏,也最需要争取的东西。

  大雪弥痕,前路未卜。

  但希望的火种,已然在这银装素裹的寂静世界里,顽强地存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