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

  “文华殿议政会议”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朱元璋惊喜地发现,自己每天花在批阅奏章上的时间少了将近一半!那些请安问好、汇报祥瑞、请求修缮等鸡毛蒜皮的折子,都被那几位“议政大臣”按照章程处理得妥妥帖帖,送到他面前的,多是真正需要他权衡决断的要务。

  老朱同志心情大好,连带着看朱标都顺眼了许多,甚至觉得儿子那套“帝王养生学”似乎也不是全无道理。

  而咱们的太子殿下朱标,更是这套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这日清晨,朱标难得地睡到了自然醒。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觉神清气爽。

  “殿下,今日可要去文华殿旁听?”内侍轻声询问。

  朱标摆摆手,打了个哈欠:“不去不去,有李师傅、刘先生他们在,出不了岔子。孤今日……要休沐!”

  他是真的开始享受“甩手掌柜”的乐趣了。用他的话说:“制度建立起来,不就是让人省心的吗?事事亲力亲为,那不成傻子了?”

  早膳后,他先去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逗得马皇后眉开眼笑。接着,他又溜达到徐达府上,名义上是检查朱棣的功课,实际上是看朱棣被徐达操练得龇牙咧嘴,他在旁边优哉游哉地喝茶点评:“四弟,你这马步还得再蹲低点,下盘不稳,将来怎么冲锋陷阵?”

  把朱棣气得够呛,却又不敢反驳,只能咬着牙继续坚持。

  从徐达府上出来,朱标心血来潮,对随从说:“走,出宫转转,体察一下民情。”

  他换上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服饰,只带了几个便装护卫,溜溜达达就出了皇宫。南京城内,市井繁华,人流如织。新政推行后,科举取士更重实务,连带民间的风气也似乎更加务实了一些。书坊里,以往热卖的纯经义注解略有降温,反倒是那些涉及农工、水利、算学的实用书籍多了起来。

  朱标在一个卖新奇玩意儿的摊子前驻足,拿起一个改良过的水车模型看得津津有味。摊主见他不俗,热情地介绍起来。朱标和他聊了半晌,还买下了那个模型,准备带回宫给老五朱橚研究研究。

  他又去茶楼坐了坐,听听市井百姓的闲聊。有人夸朝廷新政好,取士公平了;也有人抱怨新立的“街道卫生管理条例”太严格,自家门口堆点柴火都不行……朱标听着,也不动气,反而觉得这些最真实的声音,比那些歌功颂德的奏章有意思多了。

  直到日头偏西,朱标才心满意足地溜达回东宫。常氏见他一脸惬意,笑着问:“殿下今日倒是清闲。”

  朱标往榻上一靠,满足地叹了口气:“夫人呐,这才是人过的日子!以前那是牛马!咱们这‘议政会议’制度,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以后啊,咱们就得这么过!该放权时就放权,该享受时就享受!”

  他掰着手指头算:“你看啊,朝政有议政会议预处理,财政有三弟盯着,军务有徐帅和老四,医药农事有五弟操心……咱们只需要把握大方向,关键时刻拍个板就行。这叫什么?这叫‘垂拱而治’的升级版——快乐治国!”

  常氏被他逗得掩嘴轻笑:“就你歪理多!不过……能看到殿下如此轻松,妾身也高兴。”

  正当朱标沉浸在“快乐治国”的美好愿景中时,一个内侍匆匆进来禀报:“殿下,陛下宣您即刻前往武英殿。”

  朱标一个激灵坐起来,心里嘀咕:不会是那议政会议出了什么纰漏,老爹又要抓我回去当壮丁吧?

  他怀着一点点小忐忑,赶到了武英殿。却见朱元璋正拿着一份奏折,眉头微蹙,但似乎并非怒容。

  “标儿,你看看这个。”朱元璋将奏折递给他。

  朱标接过一看,是北方边镇送来的一份关于军屯管理与当地部族互市的详细条陈,里面涉及诸多具体数据和利弊分析,写得颇为详尽。

  “这是……”朱标有些不解。

  “这是经由议政会议‘票拟’后呈上来的。”朱元璋指了指上面附着的处理意见,“他们建议准其所奏,试行新的互市条例。咱觉得可行,但此事关乎边防,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标仔细看了看那份条陈和议政大臣们的分析,心中了然。原来老爹不是找他麻烦,是真的开始习惯用这种“高层决策”模式了。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既肯定了条陈中的积极部分,也补充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风险和细节。

  朱元璋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嗯,与咱想得差不多。那就这么定了。”他提起朱笔,在奏折上批了个“准”字。

  整个过程,高效、顺畅,父子二人都没有陷入繁琐的事务细节。

  走出武英殿,朱标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心情更加愉悦。

  “看来,老爹也开始尝到甜头了。”他美滋滋地想,“这制度红利的雪球,算是滚起来了!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轻松!”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未来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偶尔指点江山,大部分时间都能用来陪老婆孩子、搞点个人小爱好(比如研究怎么把火药威力再搞大点)的美好生活。

  当然,他也没完全放松警惕。制度是好的,但执行制度的是人。如何确保这套体系持续健康运转,如何选拔和监督合适的官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这些,依旧是他需要不断思考和优化的课题。

  不过,那是明天的事了。今天,太子殿下决定,先回去陪夫人用晚膳,然后好好研究一下那个新买的水车模型。

  “工作生活两不误,这才是穿越者该有的觉悟嘛!”朱标哼着小调,脚步轻快地朝着东宫走去。帝国的未来,似乎正朝着他所期望的,那个既高效又“人性化”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