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坤宁夜宴,家法国法-《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

  盛大的凯旋庆典与封赏过后,皇宫内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然而这夜,朱元璋却并未宿在乾清宫,而是摆驾坤宁宫,并特意传召了徐达、太子朱标,以及……那个胆大包天混入军中的燕王朱棣。

  坤宁宫的偏殿内,灯火通明,不似正式朝会那般威严,却另有一种属于家庭的、却依旧令人不敢松懈的氛围。一桌不算奢华却精致的家常菜肴已然摆好,马皇后坐在朱元璋身侧,神色温和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徐达和朱标先行入内,行礼过后,依序坐下。朱棣则跟在最后,小脑袋耷拉着,脚步磨蹭,全然没了在军中的那股机灵劲,活像一只预感要挨揍的小猫。

  “都坐吧,今日算是家宴,不必太过拘礼。”朱元璋挥了挥手,语气还算平和,先举杯对着徐达,“天德,此番北征,辛苦了!咱敬你一杯!”

  徐达连忙起身:“陛下言重,此乃臣分内之事,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方能侥幸获胜。”

  君臣对饮一杯。朱元璋又看向朱标,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标儿,此次随军,表现不错。徐帅在军报中都对你赞誉有加,没给咱丢脸!”

  “儿臣不敢居功,全仗父皇信任,徐帅提携,将士奋勇。”朱标恭敬答道,姿态放得很低。

  马皇后看着沉稳的长子,眼中满是欣慰,亲自夹了一筷子他爱吃的菜放到他碗里:“在外面辛苦了,多吃些。”

  气氛似乎一片和睦。然而,朱元璋的目光终于缓缓转向了那个一直努力缩小存在感的朱棣。脸上的笑意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凝的威严。

  “老四。”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让朱棣浑身一颤。

  “父……父皇。”朱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头埋得低低的。

  “你可知罪?!”朱元璋猛地将酒杯顿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吓得朱棣一个哆嗦,连旁边的马皇后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手帕。

  “儿臣……儿臣知罪。”朱棣声音带着哭腔,“儿臣不该私自离京,混入军中……”

  “不该?朕看你是胆大包天!”朱元璋霍然起身,指着朱棣斥道,“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还有没有宫规律法?北征大军,数十万人性命相搏,是让你去玩闹的地方吗?!若是路上被元虏探马抓了去,你是想让我大明颜面扫地,还是想让你娘担心死?!”

  他越说越气,胸口起伏:“你大哥去,是观摩军务,体察边情!你呢?你是去添乱!若不是徐帅和你大哥护着,按军法,私自混入军营,形同奸细,砍了你的头都不为过!”

  这话说得极重,朱棣吓得小脸煞白,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却死死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

  马皇后看得心疼不已,忍不住开口:“陛下,棣儿他还小,只是一时贪玩好奇,如今也知道错了,您就……”

  “小?他可不小了!”朱元璋打断她,怒气未消,“就是你们平时太惯着他!才让他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今日若不严加管教,他日还不知要闯出什么弥天大祸来!”

  徐达见状,也起身拱手道:“陛下息怒。燕王殿下虽行事鲁莽,然在军中也确实乖巧,并未惹出祸事,且于军事一道,颇有天分,好学肯问。还请陛下念在其年幼,又初犯,从轻发落。”

  朱标也立刻离席跪下:“父皇,四弟私自随军,确是重罪。但他在军中期间,儿臣已严加看管,其亦能谨守规矩,甚至对兵事有所领悟。恳请父皇看在母后担忧、其已知悔改的份上,饶过他这一次。儿臣愿代弟受罚!”

  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儿子,一个沉稳睿智,刚立大功;一个虽顽劣却天赋初显,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脸上依旧冷峻。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如刀般刮过朱棣:“看在徐帅和你大哥为你求情的份上,朕这次就饶了你的脑袋!”

  朱棣闻言,猛地松了口气,几乎瘫软在地。

  “但是!”朱元璋语气一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禁足三个月,抄写《孝经》、《孙子兵法》各百遍!若再敢有下次,朕绝不轻饶!滚出去!”

  “谢父皇!谢父皇开恩!”朱棣如蒙大赦,连忙磕了几个头,在内侍的引领下,几乎是爬着退出了坤宁宫。

  处置完朱棣,殿内的气氛才真正缓和下来。朱元璋重新坐下,叹了口气,对徐达和朱标道:“让你们见笑了。这小子,就是个混世魔王,不打磨不成器。”

  徐达忙道:“陛下严加管教,乃是慈父之心,亦是保全殿下之道。”

  朱标也道:“四弟性子是跳脱了些,但本质不坏,经此一事,想必也能长些记性。”

  马皇后这才真正放下心来,重新布菜,温言道:“好了好了,事情过去了就莫要再提。天德、标儿,快尝尝这新做的点心。”

  小小的风波过后,这场特殊的“家宴”才得以继续。朱元璋与徐达聊着北疆防务的后续安排,与朱标探讨着新政在边地的推行可能,马皇后则不时关切地询问朱标在军中的起居。

  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家(加上徐达这位被视为家人的重臣)人的身影。严厉与慈爱,国事与家事,责任与亲情,在这坤宁宫的夜晚交织融合。朱元璋用他的方式,维护着皇家的规矩,锤炼着儿子的心性,也维系着这个帝国第一家庭的平衡。

  而经此一番敲打,朱棣那无法无天的性子,或许真能收敛几分。朱标看着殿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明白,对于朱棣这样的“猛虎”,一味的宽容与一味地打压都非良策,如何引导其将爪牙对向敌人而非内部,将是他作为长兄,未来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