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妈才是真BOSS!-《亏钱?那不是有手就行》

  郭少云一家人,踏入了这栋被山水树木掩盖的独栋别墅。

  一进门,郭少云就“咦”了一声。

  (⊙?⊙)

  这……

  这和想象中的“老板别墅”完全不一样!

  没有奢华的水晶吊灯,没有金碧辉煌的欧式雕花,更没有那种俗气的红木家具。

  整个空间,走的是一种……极简科技风。

  配色,只有纯白、哑光灰、以及温暖的原木色。

  地板是浅色的实木,踩上去温润而厚实。墙壁是某种新型的白色涂料,摸上去有细腻的磨砂质感。

  所有的灯光,都隐藏在天花板的灯带里,洒下柔和的间接光,让整个空间明亮而不刺眼。

  客厅的沙发,是线条简约的灰色布艺沙发,看起来就……很适合瘫在上面。

  “这帮工程师,还挺会设计啊。”郭建国背着手,四处打量。

  他这个搞工程的,一眼就看出了门道。

  “这装修,看着简单,可每一处都用了心。”

  “你看这墙角,全都是圆弧过渡,这工艺,啧啧。”

  “还有这智能面板,简约,直观,比国外酒店那些花里胡哨的好用多了。”

  郭少云也发现了。

  这栋别墅,没有“奢华”的装饰,但“功能”齐全到了发指。

  厨房里,是全套他没见过的、印着“培达发航空”LoGo的(估计是实验室款)高端厨电。

  健身房里,器材比五星级酒店的还全。

  甚至还有一个……小型恒温泳池。

  “爸,妈,你们看这个!”赵绮梦在二楼的书房,发出了小小的惊呼。

  郭少云几人赶紧上楼。

  推开书房的门,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这哪里是书房?

  这简直是一个……模型展览馆!

  一整面墙的展示柜里,摆放的不是什么古董字画,而是……

  一排排,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模型!

  有龙国自研的各种飞机模型,教练机、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直升机,一应俱全。

  有“太行-1”那台失败品的微缩模型。

  有“太行-2”那台“宝贝”的1:10解构模型。

  “挺好。”郭建国看得津津有味,“这风格,我喜欢!比摆那些花瓶强多了!”

  一家人参观了一圈。

  卧室的调性,总算温暖了下来。

  不再是冰冷的科技白,而是换成了温暖的米色和原木色,厚实的地毯,柔软的床品,让人一看就想躺下。

  “行了,都别看了,航空发动机公司这马屁……拍得还挺舒服。”郭少云笑了笑。

  “爸,妈,你们早点休息,今天也累了。”

  “我跟绮梦住三楼。”

  ……

  刚把父母安顿好,郭少云回到三楼的卧室,手机就响了。

  是温酒疏。

  “酒疏?这么晚了,啥事?”郭少云靠在阳台的栏杆上。

  “郭总!好消息!”

  温酒疏的声音里透着兴奋:“我跟海城市府那边沟通了!他们……他们非常支持!!”

  “支持我们集团投身教育产业!”

  “哦?怎么个支持法?”

  “地!”温酒疏的声音都高了一度。

  “他们表示,高新区那边,正好有一块刚规划好的地块,可以提供给我们!”

  “总面积……大概1.5平方公里!!”

  “他们说,这块地,正好可以用于建设‘培达发教育产业园’!”

  1.5平方公里?

  郭少云在脑子里算了一下,这面积,从幼儿园盖到大学,绰绰有余了。

  “不过……”温酒疏话锋一转。

  “李市首也说了。这块区域,盯上的企业比较多,他……他不方便直接做主安排给我们。”

  “意思是,需要我们……走正常的,土拍流程。”

  郭少云闻言,笑了。

  “土拍?”

  “哈哈,我还以为多大事。”

  “这个当然!”

  “酒疏你告诉李市首,我们不需要什么内定,咱们培达发,讲规矩。”

  “土拍,我们正常参加。”

  郭少云的语气里,透着一股让温酒疏安心的“钞能力”。

  “但是!”

  “这块土地,必须拿下!不管多少钱,给我砸!”

  (?_?)

  “开玩笑,跟我拼土拍?那不是有手就行?”

  “明白!郭总!”温酒疏瞬间懂了。

  “另外!”郭少云补充道,“你跟郑璃说一声。”

  “可以提前开始准备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所有学校的人才招聘,必须顶格!”

  “全国范围内给我挖!”

  “对了,大学的校长位置,帮我空出来,我打算让我母亲担任大学校长。”

  “好的!”

  温酒疏顿了顿,又问:“郭总,那……关于师资,我了解了一下。”

  “现在海城不少提供‘精英教育’的幼儿园,都在主打什么‘双语教学’、‘外教’之类的。”

  “我们要不要……也多准备一些外教资源?”

  “外教?”

  郭少云皱了皱眉。

  “这个……先不要急着去定义。”

  “关于教育模式这部分,我需要和一些人交流后再做决定。”

  “好,我明白了。”

  挂了电话,郭少云却没有立刻回房。

  他站在阳台上,看着沈城夜空中的寥寥星辰,陷入了沉思。

  他在想“学校”的问题。

  更准确地说,是“人才”的定义。

  (;一_一)

  “学历……”

  “这玩意儿,说白了,不就是个‘标签’吗?”

  “贴在每个人脑门上,方便就业单位快速筛选人才的一种工具罢了。”

  “可,中文专业的人,就真的做不好编程吗?”

  “机械专业的人,就真的对艺术鉴赏不行吗?”

  郭少云撇撇嘴。

  “当标签成为束缚的时候,人,还怎么能发挥出真正的才干?”

  “培达发如今的体量……”

  “毫不客气地说,已经大到可以容下任何一种类型的人了!”

  “哪怕是……养‘废物’!”

  ( ̄▽ ̄)

  “嘿,养废物好啊!正好帮我亏钱了!”

  郭少云刚乐了一下,又立刻严肃了起来。

  “不行……”

  “教育的责任,不可谓之不重。”

  “这关乎到每一个信任我的人……他们的一生,甚至是他们整个家庭的福祉。”

  “如果只是做传统教育,那太简单了。”

  郭少云摇摇头。

  “花钱就好了。模式是现成的,人才全国到处都是,花钱就能挖来。”

  “但如果……”

  “如果我按照‘因材施教’的思路,去设计整个教育体系……”

  “那么,对于整个社会,恐怕都会产生不小的冲击。”

  “哎……”

  郭少云难得地,感到了“纠结”。

  “怎么了?”

  一双柔软的手,从背后轻轻环住了他的腰。

  赵绮梦把脸贴在他的背上,感受着他的体温。

  “你看你,又进入那种无法自拔的状态了。”

  “爸妈说睡不着这会都在客厅看电视呢。”

  “出什么事了?想得那么出神?”

  郭少云回过神,转身,伸手揽住自己老婆的纤腰。

  熟悉的、淡淡的馨香钻入鼻腔,让他紧皱的眉头舒缓了许多。

  “哎……”他又叹了口气。

  “还不是刚才温酒疏那个电话。”

  “正在想那个教育产业园的事。”

  “建学校、盖楼,这些都很简单……”

  “但是我刚才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教育模式上,做一些……改变?”

  赵绮梦想了想说:“要不和妈交流一下,她毕竟是大学教授。”

  郭少云想想也是,于是和赵绮梦一起来到一楼客厅。

  “妈!爸!”

  “坐吧,一起看电视。”李文芳指了指沙发。

  郭少云说:“妈我想请教你关于我们培达发的学校的教育模式问题。”

  李文芳把电视关掉,转过头看向郭少云说:“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呃……”

  郭少云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

  他清了清嗓子。

  “妈,我是这么觉得的。”

  “从培达发这几年的发展,我感受到……”

  “我们的工程师这个层级的人群,不弱于任何国家。甚至在执行力上,更强。”

  “但是……”

  “但是在‘创造’这个层面上,还是明显存在不足。”

  “我们擅长解决‘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不擅长进行‘没有标准答案’的探索。”

  李文芳点点头:“那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郭少云深吸一口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打算,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改革!”

  “我想……构建一个‘兴趣启蒙 → 能力建构 → 方向聚焦 → 创新创造’的递进式教育生态。”

  “全程,都以‘真实世界的问题’来驱动学习。”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能解决未来复杂挑战的人才!”

  郭少云一口气说完,自己都觉得热血沸腾。

  然后……他卡壳了。

  “但是……”

  “妈,我……我只有这个概念。”

  “我没法针对性地,制定出完整的一套教育模式的思路。”

  “……”

  客厅里,安静了下来。

  李文芳,陷入了认真的思考。

  郭建国在旁边,突然笑了。

  “哈哈。”

  “你小子!”

  “在你小时候,我和你妈,就天天琢磨,想看看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结果呢?”

  “你倒好,啥都尝试了一下,结果啥都喜欢,啥都没专精进去。”

  “我那时候就知道,你这小子,以后肯定成不了‘专才’。”

  “不过嘛……”郭建国摸了摸下巴,“往‘博才’的方向培养,好像也行。”

  郭少云仔细思索了一下。

  (⊙?⊙)

  “好像……我的路径……还真是这样的?!”

  “所以啊。”郭建国说,“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同。”

  “学校,如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这个才是关键点。”

  “既要有系统的教学,也要有基于兴趣的……启发式教学。”

  “我觉得……”

  一直沉默的李文芳,突然开口了。

  郭少云精神一振。

  (o_o)

  他几乎是本能地,掏出了手机,悄悄点开了“录音”功能。

  “我觉得。”李文芳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感官,并且做好奇心启蒙。”

  “要保护他们天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协作意识和动手兴趣。”

  “让他们建立一个‘这个世界是可探索的’基础认知。”

  “同时,建立团队合作的概念。”

  郭少云赶紧给旁边的赵绮梦使了个眼色。

  赵绮梦会意,立马起身,去给婆婆倒了一杯温水。

  “妈,您喝水。”

  “哎。”李文芳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

  “到了小学阶段。”

  “我认为,可以……取消固定年级。”

  “哦?”郭少云和赵绮梦都瞪大了眼睛。

  “嗯。”李文芳很平静。

  “按‘数学逻辑’、‘语言表达’、‘动手实践’,这三大核心能力,进行动态分组。”

  “同步,开展跨学科的项目。”

  “比如,别做什么应用题,那个太虚。”

  “搞点真实的。”

  “比如,设计一个‘校园生态优化’方案,或者‘社区便民设施创意’。”

  “在这些真实任务里,自然就把科学、数学、语文、美术、工程知识,全都整合进去了。”

  “评价,也要改。”

  “采用‘过程 成果’的多元评价。包括项目报告、模型作品、小组互评,还有高阶思维量表,主要看他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弱化单一知识点的测试。”

  郭少云听得心潮澎湃,手里的手机都快捏出汗了。

  李文芳继续道:

  “初中,要深化跨学科思维。培养逻辑分析能力、自主决策能力。”

  “这时候,要初步明确他们的兴趣方向了。”

  “可以设置‘科学工程’、‘人文社科’、‘艺术创新’这三大方向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侧重。”

  “评价,以项目成果,比如实验报告、调研论文、创意作品,还有导师评价为核心。”

  “到了高中。”

  “就要构建专业知识框架了。培养职业素养、科研能力和跨界协作能力。”

  “要实现高中与大学、乃至职业的无缝衔接。”

  “我们可以设置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人文社科、数字媒体等,更细分的模块,学生选一两个方向深耕。”

  “这就要用上你们培达发的资源了。”

  “搞校企合作模式,和你们培达发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项目’。”

  “评价,就看成果。专利申请、实习报告、学术论文。实行‘学分替代制’!”

  “他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抵扣部分课程的学分!”

  “那……那大学呢?”郭少云忍不住追问。

  “大学。”李文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大学,就是要培养跨学科的科研能力、创业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实现‘知识 → 创新 → 价值’的彻底转化!”

  “要搞‘学术导师 企业导师’双导师制!”

  “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必须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比如实验室的课题,或者你们企业的技术攻关!”

  “你们集团,要成立创业扶持基金,提供孵化资金、场地支持!”

  “评价?”李文芳笑了。

  “以创新成果,比如论文、专利、创业项目,乃至社会价值贡献,比如技术转化效益、公益项目影响,为核心!”

  “彻底弱化传统考试的占比!”

  “实行‘同行评议 企业评估 社会反馈’的多元体系!”

  “……”

  “……”

  郭少云和赵绮梦,已经彻底听傻了。

  这……

  这特么……

  这是一套完整到……恐怖的教育改革方案啊!

  郭少云咽了口唾沫,颤抖地举着手机。

  “妈……”

  “您……您是不是早就想这么改了?”

  “怎么……怎么张口就来?!”

  “哈哈哈哈!”

  一直没说话的郭建国,此刻爆发出一阵得意的大笑。

  他拍着儿子的肩膀,一脸自豪:

  “臭小子!”

  “你以为你妈,就是个普通的大学教授?!”

  “你母亲大人……”

  “那可是……给中枢写内参的人物!”

  “!!!”

  郭少云和赵绮梦的眼珠子,差点当场掉出来。

  中……中枢内参?!

  “妈……”赵绮梦一脸震惊地看着自己这个温婉的婆婆,“您……您这么厉害啊!!”

  李文芳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笑着拍了拍赵绮梦的手。

  “哎呀,什么厉害不厉害的,就是提点建议。”

  她嗔了郭建国一眼,又看向赵绮梦。

  “你们俩呀。”

  “早点生个孩子。”

  “以后啊,我可以把这些……手把手教你!”

  “你是不知道。”李文芳一提起这个,就来了精神。

  “少云他小时候,多皮啊!”

  “我啊……我就是为了能教好他,才没少操心,去研究这些东西的啊!”

  “……”

  郭少云一脸无语。

  (;一_一)

  “为什么……”

  “聊这么高端、这么严肃的教育改革问题……”

  “最后……怎么又能扯到我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