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岁宁绥宁-《我寄匡庐雪满头》

  ……没想到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她竟还能梦到这些“曾经”。

  自那梦中惊醒了的女人起身抹了把额顶渗出的点点虚汗,复又扯了扯她那被汗水浸了个透底的衣襟。

  哪怕是在梦中,哪怕那些事自终结的那日起,至今已过去了足近七年,她这时再回想起来,也仍旧会感受到那种几近窒息的、极致的痛苦。

  ……也不知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

  女人垂着眼睫定了定心神,继而抬头望了眼窗外——昨儿傍晚后的那雨下足了整夜,这会屋外的雨虽停了,可那山却又止不住地生出了大片浓白的雾。

  她从微开着些缝隙的窗棂自内向外望去,只瞧得见漫天空茫若无物的白——那白像极了她从前偶入过一次的那个“冥冥之地”,教她无来由地便生出了满腹怅然。

  算了,不睡了。

  左右天已过了五更,她也该收拾收拾,起床做生意去了。

  女人这样想着,一面利落地拾掇好了床榻,端着铜盆上后院打了盆干净的山泉。

  其实她昨夜那梦做得还不算太过完整——当年她在驾着那马车赶到庐山之后,除了盘下这座“栖云山庄”,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了她自己的名字。

  ——祝岁宁是她爷爷起给她的名字,意在祝愿他们的祖国岁岁长宁,同样也是在祝福她,祝她能和他们的祖国一样,一生安平喜乐。

  但眼下,她已做了这异世的旅客,而她在这异世中好不容易寻到的家人,又近乎是一一死了个干净。

  她回不到她的祖国,大鄢也不会是她的故乡——她这辈子都不能如她祖父所希望的那样岁岁长宁了,所以她索性便改了自己的名字,把“岁”,改做了“绥”。

  ——祝绥宁。

  “绥”去的是“安好”的意思。

  她祝她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真正安然的长宁。

  ……虽然那很困难。

  想到了这一点的女人自嘲着一扯唇角,遂换好了衣裳,下楼开了钥。

  门外重得教人几乎看不见十尺开外物什轮廓的山岚,刹那便扑了她一脸,她嗅着那股夹杂着雨后泥土味道的水气,无端就多觉出来了两分心安。

  不多时,每隔两日便需上山给她送来批新鲜食材的挑夫挑来了担子,举动间那担子上悬着的铃铛轻晃着,不住地发出阵叮当的响。

  “掌柜的,这是你前儿要的菜——你看看,东西是给你送到后院,还是就先放在门口?”

  “今儿送到后院罢——昨夜才下了雨,门口的青石板子积了不少的水,太湿了。”取了算盘来的女人循声不假思索,就手又给那挑夫备了碗山泉,并上碟厨子昨儿夜里新制的点心。

  一大早新沏的茶水太烫不好入口,就算勉强喝下去了,也容易让人越喝越觉着是口干舌燥。

  ——那便不如照常喝些清水了,刚打来的山泉大多还带着三分凉意,下腹的时候只消稍慢着一点,便既能一解嘴上干渴,又能消一消那满身的汗。

  “就放架子上,我一会得了空就去给它们拾掇出来——对了,王大哥,咱们今天是不是该结算脚力了?”女人道,一手抓来柜台上的账本,对着那上头的账目仔细找了找。

  那挑夫闻言,当即手脚甚是麻利地将那数十斤的菜蛋肉奶送去了老板娘指定的地点,旋即神态憨厚非常地对着老板娘挠头一笑:“是该结算脚力了,掌柜。”

  “我就记着是该到日子了。”女人颔首,边说边自柜台上的小罐子里摸来两块碎银,又细细数出百十枚铜板,“依照咱们头前定好的,王大哥,你上山一次的脚力费用是二十文,这月拢共上来了十四次,那就是二百八十文。”

  “——喏,给你两钱银子再并上八十枚铜板,或者,用我给你换成一钱银子外加一百八十枚铜板吗?”

  老板娘如是询问,她知道这位王姓挑夫一向喜欢将整钱都留存起来,平常只花些零散铜板。

  是以,每每到她要给人结算脚力,她也都有意将那钱给他换成一零一整的两个部分——免得这大哥还得下山另找地方换钱。

  “不必了,掌柜,就两钱银子加上八十个铜板挺好——能让我下月花钱时克制着些,还能顺带手让我再多存上点。”那挑夫摇头,话毕连忙接了钱,又小心翼翼将之收进了钱袋。

  “对了,祝掌柜,我今早上山前,山下卖菜的方大爷说了,篮子里那两只果子,是他特意摘来给小今欢吃的——那么大的一棵果树,这会拢共就才熟了这么两只果子。”

  “方大爷说,这果子可稀罕着,除了小今欢,谁都不许动——还让你千万注意着点,别再叫旁人把它给吃了去。”

  临走时那挑夫忽想起山下卖菜大爷的叮嘱,忙不迭一板一眼地复述起了老人家的话。

  祝岁宁听着他那描述,恍惚像是能瞧见那贪玩爱闹的小老头是如何搬着梯子,在枝头找见的这两只早熟的果子,又如何卡着人上山之前,鬼鬼祟祟地拦下的挑夫。

  于是她禁不住当场弯起眼来,今早晨起时,因那故去的梦境而生出的满腹阴霾,也随之一扫而空。

  她放下手中捏着的笔墨与账簿,随即郑重其事地与人点了脑袋:“好,我记得了。”

  “我保证让这两只果子,只落进今欢那小丫头的肚子里。”

  “好,那你忙着,我今日还有些别的东西要送——就不耽误你做生意了。”得了人承诺的挑夫也咧了嘴,言讫便又挑着那会叮当叫唤着的担子,一个人消失在那略微薄下了些许的山雾中。

  祝今欢是在卯时二刻起的床,厨子在卯正时分,下山送她去上辰正时分开课的学堂。

  往日栖云山庄的第一桌客人,大多要在临近午时时方能上座,孰料今日才刚过巳正,那山腰的雾气正将将散下小半,便已然有一行旅人携着那通身的水汽,匆匆忙忙跨过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