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眼放长远-《天道正义》

  楚峰从清水村回来后的第三天,清晨五点,天还没亮透,镇政府大院还笼罩在一片寂静中。楚峰已经醒了,正伏在办公桌上,就着一盏昏黄的台灯,修改着关于清水村旅游开发的初步规划报告。报告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旁边还摊着一张手绘的清水村资源分布草图。

  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黎明的宁静。楚峰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腰背。连续几天的奔波和熬夜,让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清水村那片未经雕琢的绿水青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也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把这份“美丽”转化为老百姓口袋里的“实在”,是他当前最紧迫的课题。

  “咚咚咚”,敲门声轻轻响起。党政办王海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和两个馒头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笑容。

  “楚镇长,您又是一晚没睡好吧?快趁热吃点早饭。”王海生把饭菜放在桌上,瞥见桌上摊开的报告和草图,感叹道,“您为清水村的事,真是操碎了心。”

  楚峰拿起馒头咬了一口,问道:“海生,通往清水村那条路的勘测数据,交通站报上来了吗?”

  “还没呢,”王海生摇摇头,“我问过交通站长老吴,他说那段路地形复杂,勘测难度大,需要时间。而且……我听说,镇里有些人觉得,花那么大代价修一条通到最偏远山村的路,不划算,还不如把钱用在镇区建设上。”

  楚峰眉头微蹙。这种论调他并不意外。在部分习惯于“锦上添花”的干部眼里,投资偏远贫困村确实是“赔本买卖”。他沉声道:“眼光要放长远。清水村的路,不仅是解决几十户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更是打开山门、连接市场的发展之路。这个道理,必须跟他们讲清楚。你再去催一下老吴,最迟后天,我要看到初步的勘测数据和预算方案。”

  “好的,楚镇长,我马上去。”王海生应声退了出去。

  楚峰匆匆吃完早饭,正准备继续修改报告,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是县委书记杨国福亲自打来的,语气罕见地急促和严肃。

  “楚峰同志吗?紧急通知!市委陆明书记临时改变行程,决定今天上午就到河阳镇调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看一个贫困村!县里经过研究,推荐了你们镇的清水村!陆书记的车队已经从市里出发了,预计上午十点左右到达!时间非常紧,你们必须立刻、马上做好接待准备!”

  楚峰的心猛地一跳,握着听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了些。“杨书记,陆书记今天就来?还定了清水村?”

  “对!事出突然,但这也是对你们工作的检验和机遇!”杨国福语气凝重地强调,“陆书记的调研风格你知道,最反感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