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老许是要往上走了!”坐在一楼沙发上,姬子玉笑着道。
“是啊,大安这个蔬菜公司就是个过度!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就得干到4000-5000亩了,这个总部还得挪到县里,老许就自然上位,就是不知道还管不管大安镇了!”二哥喝了口茶水,叹道。
今天他难得休息。自从调到市局后,姬子良就一心扑到了工作上。他很明白这是于市长给自己的学习机会,以弥补业务上的短板。九十年代的社会治安并不好,他作为刑警副支队长的压力很大。不过优势也很明显,上有市长的光辉笼罩,旁边有刘明军和王克成的策应,下有马三留下的社会关系可调遣,还有御八珍的几十家门店做支撑,经过这三个月的统合,他已经逐渐的有了自己的班底,掌握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老许这是跟对了人!”旁边的姬子强道:“不管是养殖场还是蔬菜大棚,老许下的力气都不小,谢县长变成谢书记,老许算得上得力干将。”
“五哥,我听说你的产能限制了蔬菜大棚的发展,调整的咋样了?”
“谁说的!”姬子强下意识的反驳,但仔细琢磨了一下又道:“上个月太突然了,我的人员和工艺都没有调试过来。下个月开始,我会把土建剥离,福达金属就只负责生产和组装,进度能增加一倍。我们测算过,年底前能做到每月1000亩。”
“就应该这么整!土建的活儿简单,我们送完空心砖,你们再派个技术员过去,剩下的乡镇自己就能干,最少也能降下来300块的成本。”姬子才掏出烟,吸了一口。他停薪留职后,现在的日子过得挺惬意,有县里的股份,有先进的技术,业务开展的很不错。
“二哥,你的级别是不是也该上调了?”子玉问。
“这才半年多,副处肯定轮不到我。趁着这个机会我得多了解基层,多学习业务,以后不一定有这条件。”姬子良知道这是过渡阶段,他不能显得太急切。
“姐夫还有大半年就可以提副处。我估计你也快!”姬子强化身大明白,分析着,“你看许涛也要提了,年底前肯定副处,弄不好就是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刘明军、王克成都提完了,哪能就差你一个!咱家现在对政府这么支持,咋也得给颗甜枣啊。”
“我提副科转正科就属于破格提拔了!”姬子良知道自己的短板,公安系统是个业务很强的部门,他的资历太浅,最好能沉淀两年。
“三哥那个房产公司咋样了?”子玉之前对这个不太关注,现在这个板块的业务在国内刚萌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嫂和子美她们的分配方案五月末才定完,六月份昌盛房地产收了285户的定金,差不多有350万的,大家都很踊跃。我看明年应该再盖几栋!不在三江就在火车站那。”子才和子昌业务接触的比较多,比较了解实际情况。
“交了这么多!接近一半了吧。”姬子强诧异的道。
“过了年又调整了一次工资,工人的手里宽裕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房子。”姬子良揶揄,“你俩不也嫌火炕楼太挤,都弄了一套吗!”
“那是一套啊!”姬子强得意的道:“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给了老丈人。他们帮我看孩子呢!”
“我也买了两套,大舅哥家里人多,借我的名额弄了一套!”姬子才是个怕老婆的,大舅哥老田上一世对刚去钢厂的子玉很照顾。
“多亏预留了五十多套,要不都不够你们走后门的!”姬子良笑着说。
“我们也怕抢不着啊!”姬子强大吐苦水:“你数数咱家就多少人了!二叔、三叔和我爸他们的房子都给留好了,还有十多个兄弟姊妹要在这住,表亲呢?故旧呢?现在多少人手里有钱都没地方买房子!福达的人也在琢磨呢。”
“我听妹夫说,区里领导也问过他,咱家的这些房子外销不?能不能照顾一下相关单位!三江村的人也想凑热闹,不然的话,哪能有那么多的人交款啊!都是怕慢了再有变故。”姬子才笑着道:“就连我同学都想买一套!小丽怕我瞎答应,第一时间就去交钱了。”
“要是有地的话,你们两个厂子也可以参与集资,再盖几栋不就行了吗!”姬子玉觉得之前的计划有些保守了,三江村这块的建设脚步还可以加大一点,“你们去找一下三江村的书记和村长,把老厂后面的山坡给咱们,还能再盖几栋楼,给村子里留一栋顶费用。”
“那可太好了,我先去探探口风,等大哥回来再商量一下。我们福达拿出来一百万,先占上一栋楼。”姬子强眼神发亮。
“其实禾丰搬走后,那块地也不错,离着御八珍还近,就是面积有点小了。你姐还一直嘟囔,说白瞎了那么好的风景。”
“那就建10栋别墅吧!给专家和人才用。”子玉想起后世那些药厂的操作,顿时活了心。
现在三江这里有农大的专家,福达在奉天挖过来的技术员,以及自家的三个叔叔,都是入住这里的合适人群。那里离着御八珍也近,爸妈来回走动也方便,而且别墅的工期短,成本也不高,快点整的话,明年就能住进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玩意能行吗?得不少钱呢。”姬子才问。
“五哥,你找人问问,到时候让设计院一起弄了,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子玉笑着道:“拿出来三栋给二叔、三叔和四叔,也算咱们当小辈的孝敬。”
“我也可以多挖几个人过来了!”姬子强想想都觉得带感,挖人的成功率也会高不少。
“你挖的都是哪方面的?”子玉问。
“有流水线、机械方面的大拿,有一线的技术员,主要是给御八珍和火腿肠厂做的配套。现在厚德那面催的紧,咱们现有的工人技术还是差一点。奉天不愧是工业老大哥,有能耐的是真多啊。”
“冰箱那块咋样了?”
“那块儿不好整,咱们都是从奉天的沈努西买完,再请他们的工人改装一下,成本有点高,还费电!大哥说不太划算,所以咱们也没把这个冰柜列为重点,推的有点慢。”
“咱要是自己干还差啥?”
“那缺的可多了!最起码的生产线、厂房都得有,工人咱们都能干,找一些技术员就行。”
“那个什么西的厂用的是啥设备?你问问呗,行的话咱就买一条!厂房在三江村,咱自己盖一个就行。”
姬子强用“你疯了”的眼神看着这个弟弟,心中不停的腹诽。为了个冷鲜肉,建一个冰箱厂。这不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吗!
“那生产线就得上千万!小鱼儿啊,咱没必要为了这碟醋,非要包顿饺子。”
“五哥,你忘了咱们年初说的计划了吗?”姬子玉皱眉道。
“小鱼儿,那个计划挺好,但现在咱这儿差得太多了!除了几个技术人员,一点儿冷柜的需求,其他的都是啥都没有啊!”姬子强叹口气,“谢书记推行蔬菜大棚,按照寿县的经验,今年最少3000亩,明年就是亩,第三年还得多不少。要是于市长也要推广这个,十万亩都打不住。这一块就是三、四个亿的体量,够福达吃的了。”
“那冰箱、冰柜就不做了?”
“我问过奉天沈努西的相关人员...”姬子强娓娓道来。
自1985年起,奉天电冰箱厂便引入了意国努西公司的先进流水线,开始生产“沈努西”品牌电冰箱。最牛逼的时候,员工人数超过2000名,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广告宣传对他们而言更是多余。“沈努西”之所以声名显赫,并非因其产品质量出众,更多地是得益于地理优势。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电冰箱都是进口组装,包括海尔、美菱、长岭等知名品牌,都采用了意国默洛尼公司的图纸。而辽省的经济碾压后世的浙省,老百姓收入高,消费能力也强。
1989年,沈努西开始面临滞销困境。原因意国引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在技术、功能和质量方面均存在显着缺陷。“沈努西”也引进了这条生产线,但技术人员只是接受了简单的意国培训,组装技术相对简单。在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卖方时代,这些问题被消费者所忽略。然而,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以及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沈努西自然就被淘汰了。
“现在冰箱厂的效益很不好,又是大集体企业,他的技术人员挺好请的。就是生产线太贵了!你确定要做么?”姬子强还是不理解。
“生产线的资金我来解决,让于市长解决场地,你来解决人员,能行不?”想起红中投资账面上的资金,子玉还是决定开拓这个产业。后世的琴岛海尔,靠卖冰箱进入世界500强,足见这个市场市场的容量之大。
“那我得把手里的工作交出去!让我师傅管理福达机械,让他外甥贾国庆出来管理福达金属,我有时间也能带带他。”
“小贾不是在设计院吗?那可是管理干部!咋地,也不想干了。”姬子才问。
“咱家企业发展的这么好,想来的人多了!”姬子强撇撇嘴,“现在这些机关单位正响应国家号召,让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呢,老贾早就待够了!”
“是啊,大安这个蔬菜公司就是个过度!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就得干到4000-5000亩了,这个总部还得挪到县里,老许就自然上位,就是不知道还管不管大安镇了!”二哥喝了口茶水,叹道。
今天他难得休息。自从调到市局后,姬子良就一心扑到了工作上。他很明白这是于市长给自己的学习机会,以弥补业务上的短板。九十年代的社会治安并不好,他作为刑警副支队长的压力很大。不过优势也很明显,上有市长的光辉笼罩,旁边有刘明军和王克成的策应,下有马三留下的社会关系可调遣,还有御八珍的几十家门店做支撑,经过这三个月的统合,他已经逐渐的有了自己的班底,掌握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老许这是跟对了人!”旁边的姬子强道:“不管是养殖场还是蔬菜大棚,老许下的力气都不小,谢县长变成谢书记,老许算得上得力干将。”
“五哥,我听说你的产能限制了蔬菜大棚的发展,调整的咋样了?”
“谁说的!”姬子强下意识的反驳,但仔细琢磨了一下又道:“上个月太突然了,我的人员和工艺都没有调试过来。下个月开始,我会把土建剥离,福达金属就只负责生产和组装,进度能增加一倍。我们测算过,年底前能做到每月1000亩。”
“就应该这么整!土建的活儿简单,我们送完空心砖,你们再派个技术员过去,剩下的乡镇自己就能干,最少也能降下来300块的成本。”姬子才掏出烟,吸了一口。他停薪留职后,现在的日子过得挺惬意,有县里的股份,有先进的技术,业务开展的很不错。
“二哥,你的级别是不是也该上调了?”子玉问。
“这才半年多,副处肯定轮不到我。趁着这个机会我得多了解基层,多学习业务,以后不一定有这条件。”姬子良知道这是过渡阶段,他不能显得太急切。
“姐夫还有大半年就可以提副处。我估计你也快!”姬子强化身大明白,分析着,“你看许涛也要提了,年底前肯定副处,弄不好就是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刘明军、王克成都提完了,哪能就差你一个!咱家现在对政府这么支持,咋也得给颗甜枣啊。”
“我提副科转正科就属于破格提拔了!”姬子良知道自己的短板,公安系统是个业务很强的部门,他的资历太浅,最好能沉淀两年。
“三哥那个房产公司咋样了?”子玉之前对这个不太关注,现在这个板块的业务在国内刚萌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嫂和子美她们的分配方案五月末才定完,六月份昌盛房地产收了285户的定金,差不多有350万的,大家都很踊跃。我看明年应该再盖几栋!不在三江就在火车站那。”子才和子昌业务接触的比较多,比较了解实际情况。
“交了这么多!接近一半了吧。”姬子强诧异的道。
“过了年又调整了一次工资,工人的手里宽裕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房子。”姬子良揶揄,“你俩不也嫌火炕楼太挤,都弄了一套吗!”
“那是一套啊!”姬子强得意的道:“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给了老丈人。他们帮我看孩子呢!”
“我也买了两套,大舅哥家里人多,借我的名额弄了一套!”姬子才是个怕老婆的,大舅哥老田上一世对刚去钢厂的子玉很照顾。
“多亏预留了五十多套,要不都不够你们走后门的!”姬子良笑着说。
“我们也怕抢不着啊!”姬子强大吐苦水:“你数数咱家就多少人了!二叔、三叔和我爸他们的房子都给留好了,还有十多个兄弟姊妹要在这住,表亲呢?故旧呢?现在多少人手里有钱都没地方买房子!福达的人也在琢磨呢。”
“我听妹夫说,区里领导也问过他,咱家的这些房子外销不?能不能照顾一下相关单位!三江村的人也想凑热闹,不然的话,哪能有那么多的人交款啊!都是怕慢了再有变故。”姬子才笑着道:“就连我同学都想买一套!小丽怕我瞎答应,第一时间就去交钱了。”
“要是有地的话,你们两个厂子也可以参与集资,再盖几栋不就行了吗!”姬子玉觉得之前的计划有些保守了,三江村这块的建设脚步还可以加大一点,“你们去找一下三江村的书记和村长,把老厂后面的山坡给咱们,还能再盖几栋楼,给村子里留一栋顶费用。”
“那可太好了,我先去探探口风,等大哥回来再商量一下。我们福达拿出来一百万,先占上一栋楼。”姬子强眼神发亮。
“其实禾丰搬走后,那块地也不错,离着御八珍还近,就是面积有点小了。你姐还一直嘟囔,说白瞎了那么好的风景。”
“那就建10栋别墅吧!给专家和人才用。”子玉想起后世那些药厂的操作,顿时活了心。
现在三江这里有农大的专家,福达在奉天挖过来的技术员,以及自家的三个叔叔,都是入住这里的合适人群。那里离着御八珍也近,爸妈来回走动也方便,而且别墅的工期短,成本也不高,快点整的话,明年就能住进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玩意能行吗?得不少钱呢。”姬子才问。
“五哥,你找人问问,到时候让设计院一起弄了,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子玉笑着道:“拿出来三栋给二叔、三叔和四叔,也算咱们当小辈的孝敬。”
“我也可以多挖几个人过来了!”姬子强想想都觉得带感,挖人的成功率也会高不少。
“你挖的都是哪方面的?”子玉问。
“有流水线、机械方面的大拿,有一线的技术员,主要是给御八珍和火腿肠厂做的配套。现在厚德那面催的紧,咱们现有的工人技术还是差一点。奉天不愧是工业老大哥,有能耐的是真多啊。”
“冰箱那块咋样了?”
“那块儿不好整,咱们都是从奉天的沈努西买完,再请他们的工人改装一下,成本有点高,还费电!大哥说不太划算,所以咱们也没把这个冰柜列为重点,推的有点慢。”
“咱要是自己干还差啥?”
“那缺的可多了!最起码的生产线、厂房都得有,工人咱们都能干,找一些技术员就行。”
“那个什么西的厂用的是啥设备?你问问呗,行的话咱就买一条!厂房在三江村,咱自己盖一个就行。”
姬子强用“你疯了”的眼神看着这个弟弟,心中不停的腹诽。为了个冷鲜肉,建一个冰箱厂。这不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吗!
“那生产线就得上千万!小鱼儿啊,咱没必要为了这碟醋,非要包顿饺子。”
“五哥,你忘了咱们年初说的计划了吗?”姬子玉皱眉道。
“小鱼儿,那个计划挺好,但现在咱这儿差得太多了!除了几个技术人员,一点儿冷柜的需求,其他的都是啥都没有啊!”姬子强叹口气,“谢书记推行蔬菜大棚,按照寿县的经验,今年最少3000亩,明年就是亩,第三年还得多不少。要是于市长也要推广这个,十万亩都打不住。这一块就是三、四个亿的体量,够福达吃的了。”
“那冰箱、冰柜就不做了?”
“我问过奉天沈努西的相关人员...”姬子强娓娓道来。
自1985年起,奉天电冰箱厂便引入了意国努西公司的先进流水线,开始生产“沈努西”品牌电冰箱。最牛逼的时候,员工人数超过2000名,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广告宣传对他们而言更是多余。“沈努西”之所以声名显赫,并非因其产品质量出众,更多地是得益于地理优势。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电冰箱都是进口组装,包括海尔、美菱、长岭等知名品牌,都采用了意国默洛尼公司的图纸。而辽省的经济碾压后世的浙省,老百姓收入高,消费能力也强。
1989年,沈努西开始面临滞销困境。原因意国引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在技术、功能和质量方面均存在显着缺陷。“沈努西”也引进了这条生产线,但技术人员只是接受了简单的意国培训,组装技术相对简单。在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卖方时代,这些问题被消费者所忽略。然而,随着生产企业的增多、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以及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沈努西自然就被淘汰了。
“现在冰箱厂的效益很不好,又是大集体企业,他的技术人员挺好请的。就是生产线太贵了!你确定要做么?”姬子强还是不理解。
“生产线的资金我来解决,让于市长解决场地,你来解决人员,能行不?”想起红中投资账面上的资金,子玉还是决定开拓这个产业。后世的琴岛海尔,靠卖冰箱进入世界500强,足见这个市场市场的容量之大。
“那我得把手里的工作交出去!让我师傅管理福达机械,让他外甥贾国庆出来管理福达金属,我有时间也能带带他。”
“小贾不是在设计院吗?那可是管理干部!咋地,也不想干了。”姬子才问。
“咱家企业发展的这么好,想来的人多了!”姬子强撇撇嘴,“现在这些机关单位正响应国家号召,让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呢,老贾早就待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