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蓝图-《读档九零》

  谢凌峰回来一天,几乎是看了牛书记后,就顺着大安乡到了御八珍,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实际这也是他对自己工作业绩的一次盘点,也只对1992年经济版图的一个摸底。

  1991年山城县生产总值是1.53亿,增长了21%。和姬家产业相关的就有3000万,那么今年有多少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必须要摸底之后才能做计划,山城县的蓝图今年就是他一个人来主导。

  “今天我过来就是想盘盘家底儿,咱们核计一下山城县今年的发展目标。”吃完饭,大家转到了御八珍的小会议室里,谢凌峰坐在首位上,笑着道:“子栋你先说吧。”

  “好的,谢县长。”姬子栋整理了一下思路,“今年2月底,厚德火腿肠将拥有日产火腿肠生产线4条,港产生产线2条,日加工火腿肠40-50吨,年产值最高可达6000万元。如果市场情况允许,我们可在八月份增加三条日产生产线,年产值再增加2000万元。”

  “还有就是厚德冷鲜肉项目,现在日处理生猪100头,今年可处理生猪4万头。两个项目相加,年需要生猪25-30万头,截止到上月末,山城县有养殖场92家,即使有散养计划做补充,缺口依然很大。”

  “禾丰饲料呢?”谢凌峰继续问。

  “谢县长,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四月份,禾丰一厂与二厂合并,三江村不设饲料厂,原有土地转做蔬菜大棚。在1991年,禾丰一厂产值是700万,二厂建厂时间不长,产值是1100万。今年一厂裁撤,二厂改为大安分厂,火车站的三厂正式命名为禾丰总厂,今年的销售目标是7000万。”

  “福达今年的计划是啥啊?有没有开分公司的想法!”谢凌峰笑着问姬子强。

  “谢县长,我们福达金属机械现在有两大业务:一个是阳光房的建设,今年会全力配合山城县的扩容。如果按照您的计划,未来十个月里还有100家的养殖场待建,而且梨县那里,以及其他地区的意向工程还有60家左右,总产值应该在600-700万。这个工程量确实有点大,三江村现有的生产场地确实不够用,正想和县长汇报一下,能不能在县里找个地方,或者在大安乡也可以,这个工厂以后就是福达金属公司。”

  见谢凌峰眼中期冀的闪光,姬子强继续道:“还有一块业务,就是给御八珍和厚德做的机械加工,这个涉及的类目比较多,设备也比较杂,而且很多原材料也要依靠钢厂,目前就要留在三江村,以后会更名为福达机械。”

  “哈哈,我代表县里欢迎福达的投资。不过老许那里就别考虑了,还是放在火车站那块!小江,你这两天带着子强走走看看,选一块地方,给最好的政策。”

  “好的,领导。”小江乖巧的回答。

  “子强,你们还要继续研究一下那个反季节大棚,争取能把成本降下来,要不对农民来说风险太高了!”

  “谢县长,这个许乡长昨天就找到我了。”姬子强很会做人的表扬了一下老许:“他是逼着我把技术人员都喊回来开现场会,我们研究了一天,决定采取半永固墙体建筑,也就是大棚的墙体由麦穰和泥混合垛成,棚体则采用水泥立柱和竹竿构建,玻璃墙换成塑料布,然后用秸秆做草帘做保暖,这样一来每亩地的成本可以降到5000元。如果春天化冻以后再施工,还可以再节约10%。?”

  “好!老许是个实干家。你们明天开工,村民有意见吗?”

  “嗐!谢县长,您不知道猪倌县长的口碑,只要是您想干,多了不敢说。同时起三十个大棚一点问题也没有!俺们大安的老百姓特别相信您。要不咱把计划的1.5亩的那10个大棚,改成20个一亩大小的,投资也差不多!”

  “行,杰甫,明天给他们批十万块。”谢凌峰拍板后指着老许道:“这可不是因为你拍马屁,而是鼓励你的节约意识。这二十个大棚就找最困难的家庭承包,政府支持,党员干部帮扶,争取让他们一年脱贫。”

  “嘿嘿,县长,我可不是拍马屁啊!”达成所愿的老许笑得像花儿一样。

  “你们的任务艰巨啊!我去农业厅送蔬菜的时候,听他们说鲁省寿县已经大面积推广这个大棚了。你们今年有时间去考察学习一下,要是实验成功,我先给你们大安再建100个。”

  “寿县有现成的!”姬子强惊讶道:“那咱明天就买票,我带技术小组过去。许乡长,你先带着村民挖土方。”

  “呵呵!我就喜欢子强和许涛这个实干精神。子良,你也关注一下这个项目,既然挂了副乡长,也得接触一下民生问题,这以后的路才宽广!”

  “好的,县长。”姬子良还是在纠结走专业还是地方,不过也不影响工作。

  “关于大棚的这部分业务,是放在山城县还是仲道这里?”谢凌峰问子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棚和养殖场业务的相似度比较高,也是要放在新厂的。”

  “好!好!那可得大一点的地方,今年这个蔬菜大棚会是县里的重点扶持项目。支持的力度不会比养殖场小,你要有思想准备,人员、技术、资金都要跟得上,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我明白,谢县长!”姬子强很高兴,单个大棚的造价不高,但规模要是上来了,产值就高了,今年福达金属销售目标还得翻一番。

  “谢县长,我四堂弟也是子强的亲哥哥,想在大安建一个建筑材料厂,可能需要县里的支持。”想起老四姬子才的事,趁着谢凌峰高兴,顺便提了一嘴。

  “哦!这是个什么厂子?”

  “我家今年要给员工盖四栋家属楼,老四就想把这块业务拿下来,然后入股了一个砖瓦厂。后来听陆教授说国内在推广空心砖,技术成熟还给免税,就准备投资干一个!这样不管是做养殖场还是盖厂房都能用得上。”

  “老许,这事你咋看?”谢凌峰没有直接回复,他不太了解实际情况,想多听一下当事人的意见。

  “我觉得这事儿靠谱!我还想让乡里用地皮和山上的灰矿和石矿入股呢。咱们县和这仲道,未来的建设工程肯定越来越多,材料不愁卖啊。”

  “准备投资多少钱?今年计划做多少?”谢凌峰问。

  “准备投资50万,其中姬子才占股55%,御八珍占股30%,那个砖瓦厂的同学准备占股15%。今年的目标200万,差不多我家的工程就够了。”这是初二晚上四叔一家来商量的结果。四叔一家从家族基金里按五个人的人头标准借10万,子美、子琴各7.5%的股份,子强占10%,子才占30%。

  “这个可以支持,需要什么手续,小江你帮忙协调一下。不过我的意见是大安乡用资源入股,县财政用现金入股,不能少于30%。怎么分配你们看着办!杰甫,这也是你小舅子的厂子,你得出点力!投产以后,把那些需要财政付款的工程都通知一遍,尽量用这个企业的产品。这一年咋也得做个千八百万的。”谢凌峰知道建筑材料里面的猫腻多,尤其一些沙场、石场、灰场,靠资源吃饭,社会人聚集,经常会有恶性事件发生,十分不好管理。有姬家这个搅局者,以后也能规范一些。

  “行,县长有指示,我们就按照这个重新划分股份。”姬子栋点头答应,有谢凌峰主政山城县,姬家不是很在意官方入股。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企业的一种保护。

  “药材市场那里今年有什么规划?”谢凌峰问姬子栋。

  “出来点差头!”姬子栋苦笑道:“我们本来谈好了,合同也签完了,就等国内的产品入港,那两家确认好之后开始履行。结果年前产品终于入港了,可那两家又反悔了,用港币足额支付了产品的货款,合同只能延期。我也问过刘景瑜,他说是港城有啥南巡的新闻,这些港商又动摇了。”

  “哦,这还和南巡挂上勾了!”谢凌峰有些诧异,他只知道国内的信息,还是于谦林告诉他的,关于港城的这部分,他就不清楚了。

  实际上,南巡最早是有些保密措施的,媒体并没有宣传。可在1月23日,港城的媒体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消息,南巡的相关报道就在港澳和海外媒体上不胫而走,《东方日报》是其中最早进行报道的媒体之一。于是国内同仁得到消息,才有了24日《国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小江,明天帮我约一下刘景瑜,我也要问问这些港商药厂改制的事!”谢凌峰心思电转。

  在姬家盘桓了到了晚上,谢凌峰才又驱车前往县内,这一趟行程让他的心终于落了地。初步核算了一下,厚德和禾丰就能带来1.2到1.5亿的产值,几乎相当于去年的总和。再加上福达金属、养殖场、建筑材料厂以及蔬菜大棚,翻一番是稳了!如果药材市场和药厂改制再有所增益,今年的数字将分外亮眼。

  凭此足可以和老牛那一系的干部掰掰腕子了!更何况牛家老三的这个事情还在发酵中,于谦林也要履新山城市,真是运来天地皆同力啊!谢凌峰暗忖,只觉得从窗外吹进来的风都是燥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