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会-《读档九零》

  领导考察,路口迎接是惯例。

  休整完毕的老郭和县书记一起到达路口,看看手表还有十多分钟,便下车找了个树荫,准备抽两口烟。相关工作人员刚要围过来,就看到前面的车门打开,书记下车走过来。

  “老郭,于书记这一次到咱们县,咋就奔着这个培训会来了?有啥其他说法吗。”

  “我也是一头雾水啊!昨晚我去春城约农业水利的几个主管领导坐坐,想要点儿政策啥的。上午刚要去汇报一下工作,就接到简秘书的通知。这不,刚赶回来。”

  “我可听说于书记和农大的关系不错,也和农业厅的领导走的很近。咱们梨县是农业大县,别光看于书记主管党群工作,就不去寻求帮助了。”书记意有所指。

  “哪能呢!我是怕领导工作忙,要不巴不得常和领导汇报工作呢。”老郭心里腹诽对方管的宽,嘴上却应承不停。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咱们为官一任,得为老百姓做点啥啊!”书记背着手,望着眼前的青纱帐又道:“你我都是农民的孩子,农民不容易啊!”

  “书记真是心系百姓!”老郭还是故作不知,俩人斗了好几年,都很了解彼此。

  “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俩去前面迎接一下吧。”看着油盐不进的老郭,书记知道也探不出啥口风。只能转移话题,带头走向路口。

  背后的老郭一脸嫌弃,这老家伙在一把手和二把手面前立场不明、游移不定,还想套自己的话儿。

  思忖间看到远处有车队驶来,在一群人面前缓缓停下。众人知道是正主到了,赶紧上前招呼。十多分钟后,又各自上车,驶向政府招待所。午餐吃的很快,也没有喝酒,饭后考察组和县里主管领导交换了一下意见。原来此次临时考察是农业部和民政部主导,算是扶贫攻坚会议后的一个摸底。

  今年3月,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都举行。提出“八五”期间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使贫困地区的多数农户有稳定的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二是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资源开发,建设区域性支柱产业,使贫困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争取到世纪末贫困地区多数农户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创造条件。

  会议精神传达到省一级后,各省要因地制宜的安排推进时间。吉省研究完相关政策,便组织人员开始调研。而山城县这个无心插柳的养殖计划,便成为农业厅手里的一张王牌。可以说省里后期对谢凌峰的支持,也都源于这个方面。每个阶段获得的成果,厅里也极为关心,前两批小公鸡出栏的阶段性成果刚汇报完,就有两组人马去了山城,开始做相关的材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工作。而于谦林获得此消息后,顺势邀请了农业厅和科委来平城调研。既是为陆戬谷的推广站台,也是为自己的权力统合,同时也间接给禾丰和御八珍做背书。

  沟通完,老郭又出了一身冷汗,盘算了一下秘书的汇报,心里已经已经有了决断。老朱安排的再好,和市府一哥的关系再硬,比起自己的乌纱帽也啥也不是。梨县是农业大县,也是贫困县,如果能在自己的任上摘帽子,那前途将一片光明。至于饲料厂的积欠,都是公家的钱,哪天还还不行。思维转变之后他突然发现,那农大不就是自己深深爱恋的母校!那陆戬谷简直就是自己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而在座的农业厅、科委的同志,不再是领导,而分明是自己的至爱亲朋!再看于书记,那不就是自己要投奔的明主吗!

  所以下午两点,本来不准备参会的老郭,临时写了一个发言大纲,便上台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乡镇、公社大队的代表,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年的农业培训现场会并发表讲话。首先,我代表县里对农业厅、科委、市委的各位领导和农大的专家、教授、一线的科研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回顾过去县里过去的农业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 ...”

  “我们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种植传统作物的基础上,做好土地流转,以农村承包土地为载体,以土地合作为纽带,以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级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县里打算以集体投资为主建设标准大棚,通过培养挑选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并热爱农业、畜牧业的农民来共同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上级部门的领导,要有懂科学、懂技术的专家来引领,有一批基层的工作人员配合。今天的培训仅仅是开始,未来我县将持续的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的农民兄弟通过劳动、通过技术发家致富。下面我们有请留洋博士、农业大学农牧专家陆戬谷教授来做报告,大家欢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该说不说,老郭的水平挺高,农村工作做得挺扎实,嬉笑怒骂间便把各乡镇、公社的工作点评了一遍,把之前几个不太配合农大工作的人拎出来挨个放血,以杀鸡骇猴。同时更是把这次培训会的意义不断拔高,听得老陆和农大团队都产生了自我怀疑。于是陆戬谷迷迷糊糊上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很多不利于团结的语言都已经无法再出口,之前的怨言和不满都烟消云散。

  “通过我们的对比试验发现,种猪集中饲养后,出栏时间缩短了45天,经济效益提升了20%。而种鸡的效果更加明显,公鸡可以做到85天左右出栏,母鸡的年产蛋量可以增加60枚... ...”

  “我们在山城县援建的二十家养殖场,今年将出栏生猪两万头、小公鸡五十万只,产蛋一千多吨。已转化农村劳动人口六百人,实现一千万以上的经济产值... ...”

  “今年我们计划配合山城县再建六十家养殖场,目标总数是一百家,未来将形成年出栏生猪十万头,生鸡三百万只,鸡蛋一万吨,规模产值达到七千万... ...”

  “今年我们在梨县建立了三个养殖基地,实验数据要好于山城县。其中养殖技术提升和饲料喂养经验的成熟是主要方面,但也和这里的气候和人民的勤劳息息相关... ...”

  “据我们研究团队在山城县大安乡水洞村的散养实验数据,共156户村民养殖白羽鸡、黄羽鸡小公鸡五千只,生长期九十六天,已于月初全部出栏,获得利润六千三百元,另有生猪两百头,预计十月底出栏,将获利两万元。以此数为依据,散养计划全年可养殖羽鸡4轮,生猪两轮,获利七万七千元,户均五百元... ...”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利润,是因为农大研发的禾丰饲料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可降低15—20%使用量,抗病能力提升15%,价格比同类产品降低了20%... ...”

  “今年我们将以禾丰2号饲料为蓝本,研发适合于种苗、鱼虾及牛羊用的三种饲料,降低15%的养殖成本... ...”

  如果说老郭的话还是官话套话,大家不得不听。那么陆教授的话就生动了许多,大家先是将信将疑,后来便如痴如醉。每当一个枯燥而冰冷的数据发布,就会在这些乡镇精英脑海里形成具体的画面,然后就是巨大的抽气声,瞬间感觉气温都降低了好几度。

  “老陆的数据可比我们厅里的更详实,老谢这家伙还藏了一手啊!”农业厅的领导和于谦林私交很好,于是耳语道:“那个散养计划是不是已经在山城普及了?我这里没有相关数据,你得让凌峰赶紧做出来一份,这可是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成果。”

  “我估计也是不完善,你也知道凌峰是技术出身,性子比较稳,成果凸显后才会上报。”于谦林笑着道:“估计九月份就会有详实的数据了。”

  “争取在九月初吧!我们准备准备,可以搞一个国庆献礼。”农业厅的官员心里火热。

  “那个禾丰饲料确实先进,最好能让农大拿出来给省内的兄弟单位使用,这样咱们吉省的养殖产业就起来了。”科委的领导也和于书记嘀咕,这要是能普及,科委的政绩就是小母牛坐火箭了。

  “据我所知那个饲料是禾丰的技术产权,注册了全球专利,农大只有研发相关的署名权。”于谦林淡淡的道:“好像不管是农大还是老陆,都没有授权给别人生产的资格啊。”

  “那可太可惜了!”科委领导眼神闪烁,心有不甘。

  “感谢陆教授的讲解,下面有请农大的张家栋教授,为我们讲解家庭养殖的疾病防治。”激烈的掌声欢送陆戬谷下台后,主持人又请张家栋进行会议议程。

  “陆教授,我觉得咱们梨县更适合养殖农场的推广啊!你这真佛可要给我们好好讲讲经。”梨县书记起身让座,礼贤下士的姿态很足。

  “是啊,老陆。在县里咱们是共同奋斗的同志,在学校你可是我的授业恩师。咱梨县八十万父老乡亲,可就指望着农牧产业来脱贫致富,你可得帮助我们那。”老郭也是用人小甜甜,不用就是牛夫人的主儿,这帽子扣的娴熟无比。

  “技术支持我们没啥说的,但这饲料的推广也是重要一环,两位领导也得支持支持我啊!要不我也没法和学校交代,山城的谢县长也不会再这么大方的分享数据了。”

  “这你放心,禾丰饲料又便宜又好,下一步的推广我来给你保驾护航!”老郭大包大揽,浑然忘记了老朱的存在。

  “那可太好了!我明天联系一下山城县,看看能不能安排咱们的养殖大户去参观学习。”陆戬谷投桃报李。

  “陆教授,我觉得乡镇干部、公社大队也可以派代表去学习一下嘛!”梨县书记也道。

  “明天我问问,要是能行的话,明天的研讨会咱们再定一下人员?”

  “行!”老郭和书记对视一眼,干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