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子玉就被谢县长的小车接回了家,随行的还有谢建华。其实谢凌峰的这次参观,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饲料厂的问题。
之前他并没有把饲料这一块看得多重,总觉得那东西没啥技术含量,养猪嘛,喂啥不行。所以就没有这方面的设想,也不具备这样知识储备。四月份陆戬谷来做调研,和子玉谈判时,他也没有觉得这个产业真有那么大的规模。两周前,子玉给他打完电话后,他才被震惊了,然后便让办公室开始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资料汇总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市场太大了。去年全国的饲料生产量是2700多万吨,龙头品牌是泰国正大。具体年销售量没有查到,预估占10%以上,大概有200—300万吨。正大的价格最高,是1000元每吨,年销售就是二三十个亿。其他品牌最便宜的价格也得880元以上,吉省饲料用量是90万吨,那就是七八个亿的盘子。如果按照陆戬谷的设想,拿到20%的份额,那可是将近两个亿啊。不说挣多少钱,光是这部分产值,就足以让一个厅级干部动心了,何况他一个正处呢。
“子玉,这些资料都是从轻工局、省发改委拿到的,准确性很高,这个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你是咋想的。”谢凌峰见子玉看完了资料,便张嘴问道。
“这两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肉类副食品市场也会越来越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姬子玉知道这个行业的潜力,但他从事的行业和这个不搭边,也就不清楚具体的发展轨迹。于是边思考边说:“我原计划是慢慢发展,用三年的时间搭建团队,逐渐占领吉省。用五年的时间推广到三省加蒙东,用十年的时间推广到华北、西北和华东,再慢慢的推向全国。”
“你没和陆教授沟通吗?”
“还没顾得上啊!谢叔,我哪知道陆教授这么激进。”子玉感觉很是无辜,他还是个学生好不。
“还是你这饲料太好了。”于谦玥叹口气道:“老谢和陆教授沟通过,他说这么好的东西就应该早点投入市场,要不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老陆是个理想主义者,我让他先收集资料,等他在查干城的阶段性实验成果出来后,咱们一起研究。这事暂时是被我压下来了,可老陆下月初就回来,那面的一阶段实验数据也会在下月末出来,我们得做好准备。”
“农大那块还没太注意这个项目,负责人现在是我弟妹,要是速度推进得太快,利益太大,我怕会有变数。”拿到数据后,于谦玥和弟弟也交换过意见,于书记也是被吓一跳。
“不管咋样,今年都是以山城为主,要扩大产能也是明年得事儿了。”今年两种思潮反复拉扯,思想领域的动荡,直接体现在市场上,子玉可不想这时候被波及到。
“那就得咱俩一块给老陆施压,让他先做三期的实验数据。”谢凌峰也不想山城县局面不明朗的时候再起风波。
“我和你舅舅商量了一下,我们都觉得农大的股份给的太多,容易形成掣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禾丰饲料需要其他的社会资源进入,他建议是让直属部门或者当地政府进入。”于谦玥道。
“这个主意挺好!我原先是想借用农大的人脉做推广,现在要降速,就没必要给他们那么多的股份了。”子玉以前也不是没想过,但不论是谢凌峰还是于谦林都没坐好位置,也不知道现在的政策。
“农大那部分股份可以让渡给山城县,我们以土地和配套政策入股。”
“这个没问题,反正都是国家的,县里有谢叔你在,我也放心。”现在两家于公于私都是利益共同体,子玉乐见其成。
“至于老陆的团队股份,还是成立个公司,以企业的名义做投资。等老陆回来,咱们一起去县里选选地方。”谢凌峰很高兴,这项目落地,又能解决不少就业,带来很大产值。
“饲料厂和御八珍不一样,需要稳定的电力,以及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子玉对山城县没有啥概念,后世高考后就离开家乡,即使回家探亲祭祖也是都时间短暂。
“这玩意用啥原材料?”谢建华做了半天小透明,见父母都在思考,他便低声问姬子玉。
“无毒的植物,最好是麦秆、稻杆这些农作物的秸秆。”
“山城县火车站、二密镇、大安乡都行。”谢凌峰思考道:“火车站那离县里还有段距离,地面比较平整,好规划和建设。大安离你家比较近,二密的基础条件更好一点。”
“今年先这样,即使扩大也可以先放在大安。这块离着钢厂近,电力有保障。”子玉需要等明年南巡的天时,今年可以设计但不准备大动。
“那就先这么定,等老陆回来再碰。”谢凌峰站起来,看着子栋办公室外面的夕阳道:“山城第一批的养殖场原计划10号公鸡出栏,我看看改到8号礼拜六,让谦林和玉兰也抽时间来看看,咱们礼拜天再研究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舅舅在平城咋样?适应不。”子玉本想问问政治生态啥的,可考虑到目前的年龄及人设,便改了口。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谢凌峰叹口气道:“在这个位置上,那有啥适应不适应的。”
“你俩这次考的怎么样?”谢妈问。自从她经常去县里,建华平时基本就不回家,这周一期中考试,成绩应该下来了。
“嘿嘿,我进了年级前一百五。妈,你是不是得给我点奖励啊!”谢建华就等着妈妈问呢,这次虽然才前进了十名,但属于进了本科梯队。
“行啊,你想要啥。”谢妈继续问:“子玉呢?这次前进多少名。”
“这次没有发挥好,前进了五名,年级四十二。”即使是全力以赴,底子还是太薄,还得吃点苦,把基础夯实了。
“唉,这些事确实牵涉精力,难为你了。”谢凌峰有些汗颜,这四个多月他的事情最多,给御八珍和姬家的压力挺大,在他的眼里,子玉毕竟还是个孩子。
“没啥!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子玉开解道。
然后就把老谢忙坏了。他用一周时间走完了七八个有养殖场的乡镇,还专门为大安的富农计划做了个研讨推广会,让所有的乡镇挑选出一个村子搞试点,按照5000只鸡,200头猪的规模进行推广。这也搞得很多人不理解,你一县之长不抓工商业,一门心思的和养殖死磕。又是盖养殖场,又是推行散养方案,于是好事的就给老谢起了个外号“猪倌县长”,算山城政坛的一件奇葩事。
六月初,一脸风霜的陆教授回到仲道,随行带着一车的设备,后续又运过来两个车皮的牛羊牲口,这些是准备在禾丰养殖场继续做实验的。这么多大小牲口的抵达,一下子把禾丰养殖场搞得鸡飞狗跳。这属于农大团队的内部事务,子玉没有回来参与,不过谢凌峰却又跑了过来,一是想看看这些大牲口的养殖潜力,二是为饲料厂的改组做个沟通。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已是青山如黛,绿树成荫的芒种时节。几场春雨过后,田地里的玉米已经长至半人高。这周是六月的第二个周末,原本是姬家月会的日子,姬子栋和马爱军也从奉天赶了回来。不过周三就接到江小平的确认,谢县长要陪于书记参观,于是姬家只能在周六晚上简单的碰了一下。
五月份御八珍的发展很稳健,奉天的配套生产厂是按老厂的标准设计施工,建设起来很简单,基本半个月就能投产。至于现代化一点的厂房,子玉准备明年政策明朗,利好出台的时候再搞。三个大片区的门店数量达到了105家,不过开业促销活动热度有所下降,销售额稳定在550万,毛利却提升了四个点,利润和四月基本持平。批发增加到100万,主要是马爱军在奉天和春城的批发市场买了四个床铺,零售批发一下子就增长了10万。东方即白三家店稳定在30万的销售额,两个老板娘都成了孕妇,有此成绩也很不错。
四个多月的忙碌,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全年开店计划,姬家上下都感觉到了疲惫。于是大家决定,从六月开始,门店拓展应该放慢速度,等各个环节的人才成长起来后,再开始第二轮的开拓。子玉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这部分由大哥负责,团队的成长情况还需要他来掌握,这也是对他的锻炼。
下一步,马爱军主抓的批发就要发力。还要从门店团队抽调出一部分人员,进行零售批发的渠道推广。至于之前担心的养殖场规模扩大后,对生猪猪肉的消化难题,也被两个人无意中解决。
原来春城和奉天买入店铺时发现,只要经过防疫部门的检测,副食品市场的猪肉批发,也允许私营企业进驻。而生猪屠宰算是姬子栋的老本行,这里的规矩他门儿清。他初步计算了一下,从山城运输生猪过来宰杀,然后再进行批发,差不多有15%的利润。如果是养殖场统一运输,这个成本还能再降一些。于是两个人准备把门店拓展先交给子荃负责,然后在两市的加工厂旁边开设屠宰厂,自产自销一条龙。两大中心城市将近600万的城区人口,山城县那点生猪,扔进去连点水花都没有,而猪下水也会更新鲜。原本俩人还担心山城县的产能问题,这次回来又听说谢凌峰的散养计划,心里也更有底了。
自此姬家的所有产业形成了一个大闭环,也为山城县的养殖推广,打开了持续发展的通道。姬家人也更期待山城县养殖产业的突破,对此次的参观交流也就更加重视。
之前他并没有把饲料这一块看得多重,总觉得那东西没啥技术含量,养猪嘛,喂啥不行。所以就没有这方面的设想,也不具备这样知识储备。四月份陆戬谷来做调研,和子玉谈判时,他也没有觉得这个产业真有那么大的规模。两周前,子玉给他打完电话后,他才被震惊了,然后便让办公室开始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资料汇总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市场太大了。去年全国的饲料生产量是2700多万吨,龙头品牌是泰国正大。具体年销售量没有查到,预估占10%以上,大概有200—300万吨。正大的价格最高,是1000元每吨,年销售就是二三十个亿。其他品牌最便宜的价格也得880元以上,吉省饲料用量是90万吨,那就是七八个亿的盘子。如果按照陆戬谷的设想,拿到20%的份额,那可是将近两个亿啊。不说挣多少钱,光是这部分产值,就足以让一个厅级干部动心了,何况他一个正处呢。
“子玉,这些资料都是从轻工局、省发改委拿到的,准确性很高,这个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你是咋想的。”谢凌峰见子玉看完了资料,便张嘴问道。
“这两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肉类副食品市场也会越来越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姬子玉知道这个行业的潜力,但他从事的行业和这个不搭边,也就不清楚具体的发展轨迹。于是边思考边说:“我原计划是慢慢发展,用三年的时间搭建团队,逐渐占领吉省。用五年的时间推广到三省加蒙东,用十年的时间推广到华北、西北和华东,再慢慢的推向全国。”
“你没和陆教授沟通吗?”
“还没顾得上啊!谢叔,我哪知道陆教授这么激进。”子玉感觉很是无辜,他还是个学生好不。
“还是你这饲料太好了。”于谦玥叹口气道:“老谢和陆教授沟通过,他说这么好的东西就应该早点投入市场,要不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老陆是个理想主义者,我让他先收集资料,等他在查干城的阶段性实验成果出来后,咱们一起研究。这事暂时是被我压下来了,可老陆下月初就回来,那面的一阶段实验数据也会在下月末出来,我们得做好准备。”
“农大那块还没太注意这个项目,负责人现在是我弟妹,要是速度推进得太快,利益太大,我怕会有变数。”拿到数据后,于谦玥和弟弟也交换过意见,于书记也是被吓一跳。
“不管咋样,今年都是以山城为主,要扩大产能也是明年得事儿了。”今年两种思潮反复拉扯,思想领域的动荡,直接体现在市场上,子玉可不想这时候被波及到。
“那就得咱俩一块给老陆施压,让他先做三期的实验数据。”谢凌峰也不想山城县局面不明朗的时候再起风波。
“我和你舅舅商量了一下,我们都觉得农大的股份给的太多,容易形成掣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禾丰饲料需要其他的社会资源进入,他建议是让直属部门或者当地政府进入。”于谦玥道。
“这个主意挺好!我原先是想借用农大的人脉做推广,现在要降速,就没必要给他们那么多的股份了。”子玉以前也不是没想过,但不论是谢凌峰还是于谦林都没坐好位置,也不知道现在的政策。
“农大那部分股份可以让渡给山城县,我们以土地和配套政策入股。”
“这个没问题,反正都是国家的,县里有谢叔你在,我也放心。”现在两家于公于私都是利益共同体,子玉乐见其成。
“至于老陆的团队股份,还是成立个公司,以企业的名义做投资。等老陆回来,咱们一起去县里选选地方。”谢凌峰很高兴,这项目落地,又能解决不少就业,带来很大产值。
“饲料厂和御八珍不一样,需要稳定的电力,以及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子玉对山城县没有啥概念,后世高考后就离开家乡,即使回家探亲祭祖也是都时间短暂。
“这玩意用啥原材料?”谢建华做了半天小透明,见父母都在思考,他便低声问姬子玉。
“无毒的植物,最好是麦秆、稻杆这些农作物的秸秆。”
“山城县火车站、二密镇、大安乡都行。”谢凌峰思考道:“火车站那离县里还有段距离,地面比较平整,好规划和建设。大安离你家比较近,二密的基础条件更好一点。”
“今年先这样,即使扩大也可以先放在大安。这块离着钢厂近,电力有保障。”子玉需要等明年南巡的天时,今年可以设计但不准备大动。
“那就先这么定,等老陆回来再碰。”谢凌峰站起来,看着子栋办公室外面的夕阳道:“山城第一批的养殖场原计划10号公鸡出栏,我看看改到8号礼拜六,让谦林和玉兰也抽时间来看看,咱们礼拜天再研究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舅舅在平城咋样?适应不。”子玉本想问问政治生态啥的,可考虑到目前的年龄及人设,便改了口。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谢凌峰叹口气道:“在这个位置上,那有啥适应不适应的。”
“你俩这次考的怎么样?”谢妈问。自从她经常去县里,建华平时基本就不回家,这周一期中考试,成绩应该下来了。
“嘿嘿,我进了年级前一百五。妈,你是不是得给我点奖励啊!”谢建华就等着妈妈问呢,这次虽然才前进了十名,但属于进了本科梯队。
“行啊,你想要啥。”谢妈继续问:“子玉呢?这次前进多少名。”
“这次没有发挥好,前进了五名,年级四十二。”即使是全力以赴,底子还是太薄,还得吃点苦,把基础夯实了。
“唉,这些事确实牵涉精力,难为你了。”谢凌峰有些汗颜,这四个多月他的事情最多,给御八珍和姬家的压力挺大,在他的眼里,子玉毕竟还是个孩子。
“没啥!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子玉开解道。
然后就把老谢忙坏了。他用一周时间走完了七八个有养殖场的乡镇,还专门为大安的富农计划做了个研讨推广会,让所有的乡镇挑选出一个村子搞试点,按照5000只鸡,200头猪的规模进行推广。这也搞得很多人不理解,你一县之长不抓工商业,一门心思的和养殖死磕。又是盖养殖场,又是推行散养方案,于是好事的就给老谢起了个外号“猪倌县长”,算山城政坛的一件奇葩事。
六月初,一脸风霜的陆教授回到仲道,随行带着一车的设备,后续又运过来两个车皮的牛羊牲口,这些是准备在禾丰养殖场继续做实验的。这么多大小牲口的抵达,一下子把禾丰养殖场搞得鸡飞狗跳。这属于农大团队的内部事务,子玉没有回来参与,不过谢凌峰却又跑了过来,一是想看看这些大牲口的养殖潜力,二是为饲料厂的改组做个沟通。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已是青山如黛,绿树成荫的芒种时节。几场春雨过后,田地里的玉米已经长至半人高。这周是六月的第二个周末,原本是姬家月会的日子,姬子栋和马爱军也从奉天赶了回来。不过周三就接到江小平的确认,谢县长要陪于书记参观,于是姬家只能在周六晚上简单的碰了一下。
五月份御八珍的发展很稳健,奉天的配套生产厂是按老厂的标准设计施工,建设起来很简单,基本半个月就能投产。至于现代化一点的厂房,子玉准备明年政策明朗,利好出台的时候再搞。三个大片区的门店数量达到了105家,不过开业促销活动热度有所下降,销售额稳定在550万,毛利却提升了四个点,利润和四月基本持平。批发增加到100万,主要是马爱军在奉天和春城的批发市场买了四个床铺,零售批发一下子就增长了10万。东方即白三家店稳定在30万的销售额,两个老板娘都成了孕妇,有此成绩也很不错。
四个多月的忙碌,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全年开店计划,姬家上下都感觉到了疲惫。于是大家决定,从六月开始,门店拓展应该放慢速度,等各个环节的人才成长起来后,再开始第二轮的开拓。子玉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这部分由大哥负责,团队的成长情况还需要他来掌握,这也是对他的锻炼。
下一步,马爱军主抓的批发就要发力。还要从门店团队抽调出一部分人员,进行零售批发的渠道推广。至于之前担心的养殖场规模扩大后,对生猪猪肉的消化难题,也被两个人无意中解决。
原来春城和奉天买入店铺时发现,只要经过防疫部门的检测,副食品市场的猪肉批发,也允许私营企业进驻。而生猪屠宰算是姬子栋的老本行,这里的规矩他门儿清。他初步计算了一下,从山城运输生猪过来宰杀,然后再进行批发,差不多有15%的利润。如果是养殖场统一运输,这个成本还能再降一些。于是两个人准备把门店拓展先交给子荃负责,然后在两市的加工厂旁边开设屠宰厂,自产自销一条龙。两大中心城市将近600万的城区人口,山城县那点生猪,扔进去连点水花都没有,而猪下水也会更新鲜。原本俩人还担心山城县的产能问题,这次回来又听说谢凌峰的散养计划,心里也更有底了。
自此姬家的所有产业形成了一个大闭环,也为山城县的养殖推广,打开了持续发展的通道。姬家人也更期待山城县养殖产业的突破,对此次的参观交流也就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