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胶州保卫战从黄昏时分开始,一个多时辰结束全部战斗。
此时天早就黑了,但整个胶州城的百姓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所有百姓都一起动手,打扫战场,将一千八百多匹战死或受重伤的战马全部宰杀,二十多万胶州百姓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所有将士和百姓一起,抬着七十多个将士和百姓的灵柩,向城外走去。
他们要送别胶州的英雄们,将他们安置在城外的一处风水宝地。
周怀安带着将士们,向这些英雄敬礼,所有百姓磕头,感谢他们为保卫胶州,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吴大山问道: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去支援潍县?”
周怀安摇摇头,让五千骑兵暂时休整,等待命令,并做好准备,随时开拔。
因为他昨天晚上接到斥候的禀报,三万鞑子已经全部从莒县启程,向诸城前进,他必须要知道这三万鞑子的动向才能决定。
按正常来讲,鞑子到达诸城后,会一路向北,经潍县向北撤退,最后从京城北边退出长城。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三万鞑子孤注一掷,攻打胶州报仇雪恨。
现在胶州是周怀安的大本营,他必须首先保证胶州的安全。
潍县即将面对三万鞑子的进攻,虽然会面临极大的压力,甚至损失惨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周怀安根据这段时间斥候的汇报,已经知道,这三万兵马是鞑子最后的兵马。
鞑子这次南略,一共带了十万兵马,已经被周怀安在潍县和昌乐县消灭了一万五,在胶州消灭了一万。
鞑子在京城周边布置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保护重要据点,确保他们北上回撤的道路。
这也说明,鞑子这次南下劫掠的大部分物资,都会由这三万兵马保护。
周怀安前身是土匪出身,怎么可能对这么巨额的财宝视而不见?
他必须周密部署,一定不能让鞑子把从大明劫掠的财宝带出大明。
“王小二,派出多路精锐斥候,务必搞清楚鞑子的一举一动,随时禀报。”
“是,大人。”
王小二答应一声,立即去安排。
王小二和李大牛跟随周怀安多年,李大牛现在是亲兵百户,管着周怀安的一百名亲兵。
王小二负责情报收集,手下现在管着两百人的斥候。
这是周怀安为了这次剿灭鞑子,刚设立不久,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未来他们将成为他手中的特务机构。
周怀安回到后院,却发现整个后院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全都席地而坐,男女老少都有,足足一百多。
朱青禾挺着大肚子,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众多丫鬟围在她的周围。
“诸位都是我胶州英雄的家眷,你们的儿子、丈夫或父亲,为了保卫胶州百姓牺牲了。”
“我朱青禾代表周大人,从现在开始,负责所有胶州牺牲将士家属的安置,以后我会尽最大可能照顾你们。”
这些家属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还在悲伤之中,看到知州大人的夫人竟然挺着大肚子,还在为他们操心,全都感动地泪流满面。
他们全都跪倒在地,一边哭一边磕头,千恩万谢。
丫鬟小兰说:
“诸位,夫人即将临盆,不能激动,也不能悲伤,大家都不要哭了,安静地听夫人说话。”
众人赶紧止住哭声,擦干眼泪,尽量止住悲伤的情绪,看着他们漂亮善良的夫人。
“诸位,周大人说,胶州是胶州人的胶州,他会尽最大努力,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们每个胶州人也要为胶州出一份力。”
“周大人会给你们高额的抚恤,保障你们的生活,不让牺牲将士的血泉下难安。”
“你们也要想办法自救,将日子过好,孝敬老人,照顾好孩子。”
“从现在开始,你们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进入我的后院,我一定会亲自为你们主持公道。”
“未来,我还会专门成立一个学堂,招收你们的孩子,等他们长大之后,优先成为周大人的亲兵,优先安排最好的工作。”
众人再次匍匐在地,拜谢周夫人大恩。
小兰看看朱青禾,对着所有人说:
“大家都起来吧,夫人的意思你们应该都听明白了,都回去吧,夫人不能劳累。”
众人再磕一个头,纷纷起身离开。
待众人走后,周怀安来到朱青禾的身边,笑着说:
“夫人辛苦了,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朱青禾笑道:
“夫君每天这么辛苦,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周怀安坐在朱青禾的旁边,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情和感激,感叹道: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对了,夫人,你要做这些事情,现在人手肯定不够,以后随着我们的战事越来越多,牺牲的将士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现在后院的人根本不够,还需要再招一批人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青禾说:
“夫君,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
“刘君她们那个制衣工坊现在已经走上正轨,培养了一批新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我想把她们那五十人全部叫过来,以后协助我,后面我还想做很多事情,没有得力的人不行,我看她们就最合适。”
这段时间,周怀安都把这事儿忘记了。
刘君和那五十个女子,都是周怀安在即墨第一次剿匪的时候,从土匪窝里解救出来的。
后来专门为她们建了一个制衣工坊,主要生产将士们的军装,现在工坊招收了大量的女工,她们这些人都成了管理者。
她们因为受到土匪长期的侮辱,对于嫁人这事儿早就心如死灰。
女人一旦不考虑嫁人这事儿,就会在工作中爆发出超乎一般的能力。
“如此甚好,有她们协助夫人,那就太好了。”
“只是夫人,你刚刚说了那么多事情,每一件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你马上就要生产了,哪里能经得起劳累。”
朱青禾摸摸自己的肚子,笑道:
“夫君多虑了,我只出嘴,又不动手,哪里累得着。”
“有刘君她们的帮助,我就更轻松了。”
周怀安本来就是后世的灵魂,也不会想着要将老婆一直拘于后宅。
再说,很多事情,由他夫人出面做,最合适不过。
就比如这安置阵亡者家属,如果安排胶州官署做,那就是公事,如果朱青禾来做,就会让所有胶州将士对周怀安更加效忠。
“好!都依夫人所言。”
正在这时,王小二进来禀报:
“大人,斥候来报,三万鞑子没有往胶州方向过来,而是一路北上,向潍县方向前进。”
(本书写到现在,数据还不错,也获得了大量读者大大的喜爱,我会每天用心写,感谢所有大大的支持!每天追读的这么多,但书评数量有点少,这直接关系到评分,跪求各位大大抽点时间写写书评,哪怕一句话两句话都行,多谢多谢!爱你们!)
此时天早就黑了,但整个胶州城的百姓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所有百姓都一起动手,打扫战场,将一千八百多匹战死或受重伤的战马全部宰杀,二十多万胶州百姓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所有将士和百姓一起,抬着七十多个将士和百姓的灵柩,向城外走去。
他们要送别胶州的英雄们,将他们安置在城外的一处风水宝地。
周怀安带着将士们,向这些英雄敬礼,所有百姓磕头,感谢他们为保卫胶州,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吴大山问道: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去支援潍县?”
周怀安摇摇头,让五千骑兵暂时休整,等待命令,并做好准备,随时开拔。
因为他昨天晚上接到斥候的禀报,三万鞑子已经全部从莒县启程,向诸城前进,他必须要知道这三万鞑子的动向才能决定。
按正常来讲,鞑子到达诸城后,会一路向北,经潍县向北撤退,最后从京城北边退出长城。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三万鞑子孤注一掷,攻打胶州报仇雪恨。
现在胶州是周怀安的大本营,他必须首先保证胶州的安全。
潍县即将面对三万鞑子的进攻,虽然会面临极大的压力,甚至损失惨重,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周怀安根据这段时间斥候的汇报,已经知道,这三万兵马是鞑子最后的兵马。
鞑子这次南略,一共带了十万兵马,已经被周怀安在潍县和昌乐县消灭了一万五,在胶州消灭了一万。
鞑子在京城周边布置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保护重要据点,确保他们北上回撤的道路。
这也说明,鞑子这次南下劫掠的大部分物资,都会由这三万兵马保护。
周怀安前身是土匪出身,怎么可能对这么巨额的财宝视而不见?
他必须周密部署,一定不能让鞑子把从大明劫掠的财宝带出大明。
“王小二,派出多路精锐斥候,务必搞清楚鞑子的一举一动,随时禀报。”
“是,大人。”
王小二答应一声,立即去安排。
王小二和李大牛跟随周怀安多年,李大牛现在是亲兵百户,管着周怀安的一百名亲兵。
王小二负责情报收集,手下现在管着两百人的斥候。
这是周怀安为了这次剿灭鞑子,刚设立不久,都是从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未来他们将成为他手中的特务机构。
周怀安回到后院,却发现整个后院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全都席地而坐,男女老少都有,足足一百多。
朱青禾挺着大肚子,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众多丫鬟围在她的周围。
“诸位都是我胶州英雄的家眷,你们的儿子、丈夫或父亲,为了保卫胶州百姓牺牲了。”
“我朱青禾代表周大人,从现在开始,负责所有胶州牺牲将士家属的安置,以后我会尽最大可能照顾你们。”
这些家属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还在悲伤之中,看到知州大人的夫人竟然挺着大肚子,还在为他们操心,全都感动地泪流满面。
他们全都跪倒在地,一边哭一边磕头,千恩万谢。
丫鬟小兰说:
“诸位,夫人即将临盆,不能激动,也不能悲伤,大家都不要哭了,安静地听夫人说话。”
众人赶紧止住哭声,擦干眼泪,尽量止住悲伤的情绪,看着他们漂亮善良的夫人。
“诸位,周大人说,胶州是胶州人的胶州,他会尽最大努力,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们每个胶州人也要为胶州出一份力。”
“周大人会给你们高额的抚恤,保障你们的生活,不让牺牲将士的血泉下难安。”
“你们也要想办法自救,将日子过好,孝敬老人,照顾好孩子。”
“从现在开始,你们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进入我的后院,我一定会亲自为你们主持公道。”
“未来,我还会专门成立一个学堂,招收你们的孩子,等他们长大之后,优先成为周大人的亲兵,优先安排最好的工作。”
众人再次匍匐在地,拜谢周夫人大恩。
小兰看看朱青禾,对着所有人说:
“大家都起来吧,夫人的意思你们应该都听明白了,都回去吧,夫人不能劳累。”
众人再磕一个头,纷纷起身离开。
待众人走后,周怀安来到朱青禾的身边,笑着说:
“夫人辛苦了,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朱青禾笑道:
“夫君每天这么辛苦,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周怀安坐在朱青禾的旁边,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情和感激,感叹道: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对了,夫人,你要做这些事情,现在人手肯定不够,以后随着我们的战事越来越多,牺牲的将士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现在后院的人根本不够,还需要再招一批人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青禾说:
“夫君,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
“刘君她们那个制衣工坊现在已经走上正轨,培养了一批新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我想把她们那五十人全部叫过来,以后协助我,后面我还想做很多事情,没有得力的人不行,我看她们就最合适。”
这段时间,周怀安都把这事儿忘记了。
刘君和那五十个女子,都是周怀安在即墨第一次剿匪的时候,从土匪窝里解救出来的。
后来专门为她们建了一个制衣工坊,主要生产将士们的军装,现在工坊招收了大量的女工,她们这些人都成了管理者。
她们因为受到土匪长期的侮辱,对于嫁人这事儿早就心如死灰。
女人一旦不考虑嫁人这事儿,就会在工作中爆发出超乎一般的能力。
“如此甚好,有她们协助夫人,那就太好了。”
“只是夫人,你刚刚说了那么多事情,每一件事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你马上就要生产了,哪里能经得起劳累。”
朱青禾摸摸自己的肚子,笑道:
“夫君多虑了,我只出嘴,又不动手,哪里累得着。”
“有刘君她们的帮助,我就更轻松了。”
周怀安本来就是后世的灵魂,也不会想着要将老婆一直拘于后宅。
再说,很多事情,由他夫人出面做,最合适不过。
就比如这安置阵亡者家属,如果安排胶州官署做,那就是公事,如果朱青禾来做,就会让所有胶州将士对周怀安更加效忠。
“好!都依夫人所言。”
正在这时,王小二进来禀报:
“大人,斥候来报,三万鞑子没有往胶州方向过来,而是一路北上,向潍县方向前进。”
(本书写到现在,数据还不错,也获得了大量读者大大的喜爱,我会每天用心写,感谢所有大大的支持!每天追读的这么多,但书评数量有点少,这直接关系到评分,跪求各位大大抽点时间写写书评,哪怕一句话两句话都行,多谢多谢!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