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世子的书房灯火通明。
东方毓心绪难平,彻夜未眠,伏案画了一整晚的各式符箓,直至天际泛白。
他必须拿回那道平安符,他的符箓,绝不是用来庇护这种人面兽心之徒的!
天刚蒙蒙亮,他便带着一身未散的朱砂气味和凛冽的寒气出了门,直奔上官文谦的住处。
上官文谦虽顶着四大家族的姓氏,但其父乃是入赘,府邸规制远不能与真正的上官本家相比,不过相较于寻常百姓,仍是高门大户。
东方毓亮明身份后,门房不敢怠慢,直接放行,并未通报。
他命一名下人带路前往上官文谦的房间。
那下人却只敢将他引至院门外,便驻足不前,面露难色:“世子爷恕罪,我家公子自上回出游归来后,这院子就再也不许我等随意进出了,违者重罚。”
东方毓眉头微蹙,独自迈入院中。
一脚踏入,便觉周身气温陡然降低了几分。
明明是清晨,院子里却弥漫着一股不合时宜的阴冷潮湿,光线也异常暗淡,仿佛被无形的阴影吞噬了一般。
他推开虚掩的房门,室内一片漆黑,上官文谦并不在房内。
“这么早,能去哪儿?”东方毓心中疑窦丛生。
他适应了一下黑暗,才发现房间的所有窗户都被厚厚的黑布严密遮盖,不透一丝光线。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一张光秃秃的床榻,便只有床头边放置的一张矮小案台,连把多余的椅子都没有。
而真正让东方毓脊背发凉的,是那案台上的东西。
一碗堆尖的未经烹煮的生米,生米又俗称“鬼饭”,一杯清澈的清水,以及一碟颜色黯淡、毫无香气可言的糕点。
这分明是供养鬼物的祭品!
更令人心惊的是,案台上还散放着好几个做工精致的荷包。
那熟悉的金色锦缎、龙凤鸳鸯的刺绣纹样与之前引发阴婚的那个荷包如出一辙!
而这样的荷包,台上竟有好几个。
案台一角,还搁着一个半开的木盒。
东方毓上前将其完全打开,里面赫然是两束用红绳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头发,一束粗硬,一束细软,似是来自不同之人。
旁边还零散放着几件女子的首饰,质地廉价,样式普通。
他迅速从两束头发中各小心地抽取了几根发丝,用随身带的干净帕子包好。
又从那堆廉价首饰中,挑了一只最不起眼、最小的耳坠,一并收起。
退出这间充满不祥气息的屋子,他在院门外找到那名引路的下人,塞过去一锭不小的银子。
压低声音,细致地打听起上官文谦近一个月来的作息、以及是否有过什么异常的举动,或带回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东方毓从战战兢兢的下人口中,反复听到了一个关键地点,城北寒山寺。
据描述,上官文谦正是从那里回来后,整个人从性情到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这让他下定决心,必须亲自去这寒山寺探个究竟。
寒山寺坐落于城北僻静之处,香火远比东方毓想象中要冷清许多。
寺庙本身也显得有些年久失修,殿宇斑驳,来往的香客大多是衣着朴素的贫苦百姓。
这与上官文谦那等追求享乐的富家子弟身份格格不入,他为何会特意来此祈福?
更让他注意的是,寒山寺的后山甚至成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乞丐的临时栖身之所。
他看到寺院的方丈正带着几个年轻僧人,在院中架起大锅,给这些穷苦人和乞丐分发稀粥馒头,一派慈悲景象。
东方毓想了想,打听消息还是找常来的香客,尤其是喜好闲聊的妇人最为合适。
他瞧见一位看起来颇健谈的中年妇女刚上完香,便上前搭话。
谁知那妇女一见他锦衣华服,气质不凡,立刻显得十分拘谨戒备,眼神躲闪,扭捏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整话。
东方毓心下明了,也不多言,直接从袖中摸出一块不小的银锭,在她面前晃了晃。
那妇女的眼睛瞬间亮了,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哎哟,这位公子您可算问对人了。这寒山寺啊,真是寺如其名,清寒得很!不过方丈大师可是个大好人,慈悲为怀,这附近的穷苦人、还有那些没地方去的乞丐,没少受他接济。”
“最近这寺里,可曾来过其他像我这般的富家子弟?”东方毓切入正题。
妇女捂嘴一笑:“有啊,您这不就是吗?”
东方毓被噎了一下,无奈道:“除了我之外呢?”
“哦!有的有的!”妇女回想道。
“前阵子确实来了一位长得挺俊俏的公子哥,刚开始来的时候啊,脸色蜡黄,病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后来听说,是方丈亲自为他诵经祈福,才除了他的梦魇,让他容光焕发起来。那位公子为了感谢,还给寺里添了不少香火钱呢!”
“可知那公子哥叫什么名字?”
妇女摇摇头:“这倒不清楚,那些贵人老爷的名讳,我们哪敢多问。不过说来也怪,”
她压低了些声音,“那公子刚开始来的时候,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了,瞧人都用眼角。可后来再来,倒是平易近人了许多,还会对我们这些粗人点点头呢。”
她忽然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哦,对了。那位公子哥好像在寺里长期包下了一间僻静的厢房,有时候会来住上一两日。我们有次帮寺里打扫院落,想顺便打扫那附近,方丈却特意嘱咐,不让我们任何人靠近那间厢房,神神秘秘的。”
长期包下的厢房?还不许任何人靠近?
东方毓一听这话,心头那点探究的火焰瞬间被撩拨得旺盛起来。这等明显的遮掩,不去一探究竟简直对不起他天师的直觉!
“那间厢房具体在什么位置?”他追问那妇人。
妇人伸手指向寺院深处:“您顺着这条廊子一直往里走,最尽头那间独立僻静的就是了。”
东方毓心绪难平,彻夜未眠,伏案画了一整晚的各式符箓,直至天际泛白。
他必须拿回那道平安符,他的符箓,绝不是用来庇护这种人面兽心之徒的!
天刚蒙蒙亮,他便带着一身未散的朱砂气味和凛冽的寒气出了门,直奔上官文谦的住处。
上官文谦虽顶着四大家族的姓氏,但其父乃是入赘,府邸规制远不能与真正的上官本家相比,不过相较于寻常百姓,仍是高门大户。
东方毓亮明身份后,门房不敢怠慢,直接放行,并未通报。
他命一名下人带路前往上官文谦的房间。
那下人却只敢将他引至院门外,便驻足不前,面露难色:“世子爷恕罪,我家公子自上回出游归来后,这院子就再也不许我等随意进出了,违者重罚。”
东方毓眉头微蹙,独自迈入院中。
一脚踏入,便觉周身气温陡然降低了几分。
明明是清晨,院子里却弥漫着一股不合时宜的阴冷潮湿,光线也异常暗淡,仿佛被无形的阴影吞噬了一般。
他推开虚掩的房门,室内一片漆黑,上官文谦并不在房内。
“这么早,能去哪儿?”东方毓心中疑窦丛生。
他适应了一下黑暗,才发现房间的所有窗户都被厚厚的黑布严密遮盖,不透一丝光线。
屋内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一张光秃秃的床榻,便只有床头边放置的一张矮小案台,连把多余的椅子都没有。
而真正让东方毓脊背发凉的,是那案台上的东西。
一碗堆尖的未经烹煮的生米,生米又俗称“鬼饭”,一杯清澈的清水,以及一碟颜色黯淡、毫无香气可言的糕点。
这分明是供养鬼物的祭品!
更令人心惊的是,案台上还散放着好几个做工精致的荷包。
那熟悉的金色锦缎、龙凤鸳鸯的刺绣纹样与之前引发阴婚的那个荷包如出一辙!
而这样的荷包,台上竟有好几个。
案台一角,还搁着一个半开的木盒。
东方毓上前将其完全打开,里面赫然是两束用红绳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头发,一束粗硬,一束细软,似是来自不同之人。
旁边还零散放着几件女子的首饰,质地廉价,样式普通。
他迅速从两束头发中各小心地抽取了几根发丝,用随身带的干净帕子包好。
又从那堆廉价首饰中,挑了一只最不起眼、最小的耳坠,一并收起。
退出这间充满不祥气息的屋子,他在院门外找到那名引路的下人,塞过去一锭不小的银子。
压低声音,细致地打听起上官文谦近一个月来的作息、以及是否有过什么异常的举动,或带回过什么奇怪的东西。
东方毓从战战兢兢的下人口中,反复听到了一个关键地点,城北寒山寺。
据描述,上官文谦正是从那里回来后,整个人从性情到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这让他下定决心,必须亲自去这寒山寺探个究竟。
寒山寺坐落于城北僻静之处,香火远比东方毓想象中要冷清许多。
寺庙本身也显得有些年久失修,殿宇斑驳,来往的香客大多是衣着朴素的贫苦百姓。
这与上官文谦那等追求享乐的富家子弟身份格格不入,他为何会特意来此祈福?
更让他注意的是,寒山寺的后山甚至成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乞丐的临时栖身之所。
他看到寺院的方丈正带着几个年轻僧人,在院中架起大锅,给这些穷苦人和乞丐分发稀粥馒头,一派慈悲景象。
东方毓想了想,打听消息还是找常来的香客,尤其是喜好闲聊的妇人最为合适。
他瞧见一位看起来颇健谈的中年妇女刚上完香,便上前搭话。
谁知那妇女一见他锦衣华服,气质不凡,立刻显得十分拘谨戒备,眼神躲闪,扭捏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整话。
东方毓心下明了,也不多言,直接从袖中摸出一块不小的银锭,在她面前晃了晃。
那妇女的眼睛瞬间亮了,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哎哟,这位公子您可算问对人了。这寒山寺啊,真是寺如其名,清寒得很!不过方丈大师可是个大好人,慈悲为怀,这附近的穷苦人、还有那些没地方去的乞丐,没少受他接济。”
“最近这寺里,可曾来过其他像我这般的富家子弟?”东方毓切入正题。
妇女捂嘴一笑:“有啊,您这不就是吗?”
东方毓被噎了一下,无奈道:“除了我之外呢?”
“哦!有的有的!”妇女回想道。
“前阵子确实来了一位长得挺俊俏的公子哥,刚开始来的时候啊,脸色蜡黄,病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后来听说,是方丈亲自为他诵经祈福,才除了他的梦魇,让他容光焕发起来。那位公子为了感谢,还给寺里添了不少香火钱呢!”
“可知那公子哥叫什么名字?”
妇女摇摇头:“这倒不清楚,那些贵人老爷的名讳,我们哪敢多问。不过说来也怪,”
她压低了些声音,“那公子刚开始来的时候,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了,瞧人都用眼角。可后来再来,倒是平易近人了许多,还会对我们这些粗人点点头呢。”
她忽然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哦,对了。那位公子哥好像在寺里长期包下了一间僻静的厢房,有时候会来住上一两日。我们有次帮寺里打扫院落,想顺便打扫那附近,方丈却特意嘱咐,不让我们任何人靠近那间厢房,神神秘秘的。”
长期包下的厢房?还不许任何人靠近?
东方毓一听这话,心头那点探究的火焰瞬间被撩拨得旺盛起来。这等明显的遮掩,不去一探究竟简直对不起他天师的直觉!
“那间厢房具体在什么位置?”他追问那妇人。
妇人伸手指向寺院深处:“您顺着这条廊子一直往里走,最尽头那间独立僻静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