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汛与暗流-《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

  头狼的皮毛被完整剥下,经过简单的鞣制,成了一张厚实珍贵的皮褥子,铺在了李昊睡觉的干草铺上。这是众人无声的敬意。狼肉则被仔细地腌制或熏烤,大大丰富了冬末的食物储备。狼群袭击的危机,反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家人的伤势在李昊和赵大山的照料下,逐渐好转。为了表示感谢,陈老先生将孙子陈石头送到了李昊的山洞,名义上是“帮忙干活,听候差遣”,实则带有几分托付和亲近之意。陈石头虽然瘦小,但手脚麻利,眼神里透着山里孩子少有的机灵劲,和小草年纪相仿,倒是很快玩到了一起。

  冰雪开始消融,滴滴答答的雪水从岩壁上滑落,汇成涓涓细流。封山一冬的寂静被打破,山林恢复了些许生机,但也带来了新的麻烦——融雪导致道路泥泞不堪,山洞里也更加潮湿阴冷,孙老伯的风寒反反复复,始终不见大好。

  李昊知道,必须为开春做准备了。他利用民心值恢复到了79点,再次打开了【商城】。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基础、更长远的东西。

  他花费40点民心值,兑换了【初级炼铁土法图解】。光有图纸不够,他还需要原料。于是,他又让赵大山带人,在周边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裸露的铁矿脉或者废弃的铁器。同时,他指示陈老先生,留意他们之前逃亡路线上,是否有散落的兵刃或工具残骸,可以用食物交换回来。

  另一方面,李昊开始有意识地整合两个群体的资源和人手。他不再将交易局限于物资交换,而是开始布置一些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清理山洞前融雪后形成的泥泞空地,规划出一小块可以尝试春播的土地(种子来自商城里兑换的少量耐寒粟种);比如,组织人手加固两个营地之间的路径,设置更完善的警戒标志。

  陈老先生的价值开始凸显。他识文断字,见多识广,不仅能在规划土地时提出建议,更难得的是,他懂得一些简单的“占候”之术(根据物候预测天气),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至关重要。李昊的系统知识偏向理论和技巧,而陈老先生的阅历则补充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李首领,看这云势,东南风起,怕是还有一场倒春寒,这地,还得再等几天才能下种。”陈老先生捻着胡须,望着天空对李昊说。

  李昊点头受教,心中对这位老人越发敬重。他顺势提出,希望陈老先生闲暇时,能教教山洞里的年轻人认字,哪怕一天只认几个。陈老先生欣然应允,这对于一个曾经的村塾先生来说,仿佛是重操旧业,精神都焕发了不少。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资源的整合和人员的靠近,也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李昊团队原有的村民,看着陈家人逐渐融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难免有些想法。尤其是看到李昊对陈老先生颇为礼遇,甚至将认字这种“好事”也优先给了陈家的小子,而自家孩子(比如赵大山)却还在吭哧吭哧地学,不免有些酸溜溜的。一次分配熏肉时,就有人小声嘀咕“凭什么他们新来的分得一样多”。

  另一边,陈家人虽然感激,但寄人篱下的敏感和长期贫困形成的谨慎,让他们并不敢完全放开。陈石头在洞里干活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事。陈老先生的儿媳,那个会鞣皮的妇人,也总是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似乎想用更多的付出来抵消心中的不安。

  李昊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细微的情绪。他知道,单纯的施恩和共患难并不足以让两个背景不同的群体真正融为一体。需要建立更清晰的规则和共同的利益纽带。

  在一个融雪初晴、略有暖意的下午,李昊将两个营地所有能行动的人都召集到了山洞前的空地上。

  “诸位,”李昊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或新近熟悉的面孔,声音沉稳有力,“这个冬天,我们一起熬过来了。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靠的是守望相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冬天过去了,我们要想的,是怎么更好地活下去,怎么让老人孩子不再挨饿受冻,怎么让我们的力气,变成实实在在的粮食、安全的屋子和御寒的衣物。”

  众人安静地听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以前,我们人少,有什么吃什么,有力气一起出。现在,我们人多了,事情也多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李昊话锋一转,“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立些规矩。”

  “第一,按劳分配。以后,无论是打猎、采集、筑墙、垦荒,还是鞣皮、做饭,所有的收获和产出,都记下每个人出了多少力。到时候分粮、分肉、分东西,就按出力多少来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老人孩子干不了重活,但也有他们能做的事,同样记工分。”

  “第二,设立公库。每次收获,拿出两成存入公库,由我暂时掌管。公库的粮食和物资,用来应对荒时、奖励有功的人、救助真正无力干活的人,或者换我们急需的盐、铁等物件。”

  “第三,有事共议。以后遇到像要不要接纳新人、要不要开垦新地这样的大事,我们大家一起商量,多数人同意再办。”

  这三条简单的规矩,是李昊结合现代管理思想和当前实际情况能想到的最公平的办法。它承认差异,鼓励劳动,也保留了集体互助的底线。

  规矩宣布后,众人反应各异。赵大山等原团队成员有些茫然,但觉得李昊说的在理;而陈家人则明显松了口气,尤其是“按劳分配”和“有事共议”,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和尊重,那种寄人篱下的不安感减轻了许多。

  【叮!建立初步规章制度,提升群体公平性与凝聚力,获得民心值25点。民心值:104。】

  民心值再次突破一百,并且因为规则的建立而获得了增长,这说明他的方向是对的。

  春风吹拂,积雪加速消融,露出下面黑褐色的土地。李昊知道,冰雪覆盖下的,不仅是泥泞和挑战,更是新生的希望。立下的规矩是种子,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小心翼翼地将它培育、浇灌。

  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渐暖的空气中变得清晰,更广阔的世界,正在向他们招手。而内部刚刚萌芽的秩序,将首先面临春荒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