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星象为钥,末日倒数-《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

  李含光盘腿坐在签押房的中央,身旁散落着十几张从“废纸堆”里挑出来的咒符。

  他的面前,摆放着那架巨大的黄铜浑天仪。仪器的齿轮咬合处,被他滴入了少许灯油,转动时发出轻微而顺滑的声响。

  “顾寺卿,再读一遍那张‘丙寅日’的单据。”李含光头也不回地说道,手里正调整着浑天仪上代表“月宿”的圆环。

  顾长生拿起一张发黄的桑皮纸,念道:“贞元三年,丙寅日。出库:琉璃珠三串,胡椒五斤,没药二两。”

  “琉璃属火,胡椒属木,没药属土。”李含光的手指在浑天仪上飞快地拨动,“木生火,火生土。这对应的是……二十八宿中的‘尾火虎’。”

  他又拿起一张:“丁卯日。出库:白银十两,丝绸五匹。”

  “金克木。对应……‘房日兔’。”

  随着一张张单据被解读,浑天仪上的星象轨迹,逐渐清晰起来。

  这根本不是一本账。

  这是一张图。

  一张隐藏在商业流水之下的……星图。

  “安苏赫把每一次‘投料’的时间和种类,都精确地对应了天上的星宿。”李含光停下手中的动作,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在用这些微小的‘仪式’,一点一点地调整长安城的‘气场’。”

  “就像是在……给一把复杂的锁,慢慢地对上密码。”

  “而这把锁最终开启的时间……”

  李含光猛地转动浑天仪的主轴,将所有的星宿环,都对准了同一个方向。

  “咔哒。”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就是中元节,子时三刻。”

  “在那一刻,七曜中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填星’、‘太阳’、‘太阴’,将会在北天极附近,形成一条直线。”

  “七星连珠。”

  李含光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在道家看来,这是‘天门大开’的极凶之兆。而在那个古埃及的炼金术里,这是‘真理之眼’睁开的时刻。”

  “在这一刻,天地之间的能量屏障最薄弱。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被放大千万倍。”

  “如果在这个时候,把最后那张‘母符’投入熔炉……”

  “那就不仅仅是污染一批钱币了。”

  “那是……引爆。”

  “引爆什么?”顾长生问道。

  “引爆整个长安城的……‘贪婪’。”李含光的声音有些颤抖,“那种被压抑的、被秩序束缚的欲望,会像瘟疫一样,顺着那些带着诅咒的钱币,瞬间感染每一个人。”

  “商家会囤积居奇,百姓会抢购物资,官员会贪赃枉法,军队会哗变……”

  “整个大唐的社会秩序,会在一夜之间……崩塌。”

  顾长生看着那架静止的浑天仪,久久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安般若推门而入,手里紧紧攥着一封刚刚截获的密报。

  她的脸色,比李含光还要难看。

  “主公,兵部急件。”

  顾长生接过密报。那是安西都护府潜伏在河北道的暗桩,拼死送回来的绝密军情。

  信纸上沾着血迹,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写成的。

  “……安禄山叛军主力,已秘密集结于范阳南郊。其先锋部队,正向洛阳方向渗透。”

  “根据其粮草调动推算,叛军发动总攻的时间,定在……”

  顾长生看了一眼那个日期。

  “中元节。”

  “子时。”

  两份情报,两个时间。

  一个是天上的星象倒计时。

  一个是地上的战争倒计时。

  在这一刻,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他的计划。”顾长生将密报拍在桌上,声音冰冷如铁,“安苏赫不是在孤军奋战。他是在配合安禄山。”

  “他在长安制造金融崩溃,引发社会动荡。安禄山在河北发动军事进攻,直取东都洛阳。”

  “内乱一起,朝廷必将调动关中兵马东进平叛。而一旦长安生变,军心不稳,粮草不济……”

  “那这支平叛大军,还没走到洛阳,就会自己先垮掉。”

  “到时候,安禄山的铁骑,就能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签押房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宏大而毒辣的阴谋,震慑住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了。

  这是一场……灭国之战。

  而他们,是这场战争中,唯一知情的防线。

  “还有多久?”顾长生看向墙上的刻漏。

  “还剩……十二个时辰。”崔器看了一眼,沉声答道。

  十二个时辰。

  一天。

  顾长生深吸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外面,长安城的灯火,正在夜色中一点点亮起。万家灯火,祥和安宁。

  没有人知道,在这份宁静之下,一场足以毁灭这一切的风暴,已经进入了最后的读秒。

  “崔器。”顾长生转过身,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在。”

  “传令下去。格物司所有人员,立刻装备武器,甲胄。把库房里那几架刚领回来的伏火弩,也都给我搬出来。”

  “是。”

  “般若。”

  “在。”

  “拿着我的金牌,去金吾卫。找中郎将。告诉他,不管他用什么理由,哪怕是‘演习’,也要在今晚子时之前,把铸钱监周围的三条街道,全部封锁。”

  “只许进,不许出。”

  “是。”

  “李大法师。”顾长生看向李含光。

  “贫道在。”李含光已经开始收拾他的法器,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而带着一种即将见证大道的兴奋。

  “那张‘反咒符’,画好了吗?”

  “画好了。”李含光从袖中取出一张桑皮纸。那上面,用朱砂和金粉,画着那个逆转五行的复杂图案。

  “好。”

  顾长生接过那张符。

  “今晚,我们就用这张符,去给安苏赫……送终。”

  他大步走出签押房。

  门外,夜色如墨。

  但他的眼中,却燃烧着比星辰还要明亮的火焰。

  那是……烛龙的怒火。

  ……

  大理寺,郑还古的公房。

  这位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大理寺卿,此刻正坐在案前,愁眉不展。

  桌上,堆满了关于安苏赫一案的卷宗。

  虽然皇帝给了十天的期限,但他心里清楚,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十天后,他只能放人。

  这是大唐的律法。他身为执法者,必须遵守。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

  门被推开。顾长生走了进来。

  他没有穿官服,而是换了一身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腰间挂着长剑。身上,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顾寺卿?”郑还古有些惊讶,“这么晚了,有事?”

  “郑卿。”顾长生没有废话,直接走到案前,将那张从废纸堆里找出来的“咒符”,拍在了桌上。

  “这是什么?”郑还古拿起那张纸,左看右看,没看出什么名堂。

  “这是铁证。”顾长生说道,“也是……战书。”

  他简短而迅速地,将“印刷咒符”的秘密,以及安苏赫与安禄山勾结的阴谋,全盘托出。

  郑还古听得目瞪口呆。

  如果是别人跟他说这些,他一定会以为对方疯了。

  但是顾长生……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狂热,没有慌乱,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

  “郑卿。”顾长生看着他,“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我也知道,这不符合大理寺的‘程序’。”

  “但是,今晚,我不想跟你讲程序。”

  “我想跟你讲……大唐。”

  “如果我输了,你可以治我的罪。无论是擅调兵马,还是私闯禁地,我都认。”

  “但是,如果我赢了……”

  顾长生顿了顿,声音变得低沉。

  “我希望,你能亲眼见证。”

  “见证我们是如何,在这个充满了‘规矩’的死局里,杀出一条……生路。”

  郑还古沉默了。

  他看着桌上那张发黄的纸,又看着顾长生那张年轻而坚毅的脸。

  良久。

  他缓缓地站起身,摘下头上的官帽,放在桌上。

  然后,从墙上取下了那把,自从他担任大理寺卿以来,就再也没有拔出过的……尚方宝剑。

  “顾长生。”

  “下官在。”

  “如果今晚你输了,不用别人动手。我会亲手,砍了你的头。”

  “但现在……”

  郑还古将剑,扔给了顾长生。

  “带上它。”

  “去把那个混蛋,给我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