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暗流潜行诸侯乱,周公笼众谋更深-《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镐京祭礼既毕,天下诸侯表面顺服,却暗中心潮翻涌。

  ——

  鲁国府邸。

  夜深,烛影摇曳。鲁侯负手踱步,额上冷汗渗出。幕僚小心劝道:“大人,今日之祭,百姓尽归周公。吾等若再造谣,恐自取其辱。”

  鲁侯面色阴沉:“非吾不知。但若再坐视,周公礼网愈紧,他日我鲁岂有喘息之机?!”

  蔡侯来使正坐于堂下,冷笑一声:“鲁侯不必多虑。礼虽笼众,人心却未尽服。听闻东夷旧部仍在海隅潜动,愿与吾等相应。若合外力,未必不能再试周公。”

  鲁侯心头一震,眉头深锁。

  蔡侯目光森冷,压声道:“吾已密书遣出,三月内必有回音。周公若真敢再以礼逼迫,便由刀兵试其虚实!”

  堂中气氛骤然凝滞,烛火摇曳,似乎随时要被风扑灭。

  ——

  镐京,学宫之中。

  子弟们正夜读《周礼》,而周公却身披素衣,悄然步入。

  众人惊起行礼,他却微笑抬手:“礼为天下根本,孤欲与诸君共守。此书非孤之私智,乃王室之正典。”

  弟子们肃然,齐声叩首:“愿学礼,愿守礼!”

  殿外,召公缓步而来,低声道:“殿下所行,虽小小一步,却已深植人心。今日百姓议论,多称殿下辅王有德。然暗流仍潜,不可掉以轻心。”

  周公神色如水,缓缓答道:“孤深知此理。人心如川,顺则浩浩荡荡,逆则泛滥成灾。礼能导之,势能压之。孤所谋,便是以礼为矛,以势为盾,使诸侯无所遁形。”

  姜子牙自暗处步出,声音如雷:“暗探来报,关东密使频入京城,往返驿馆。此等之举,必非善意。”

  周公点头,眸光冷厉:“孤正欲见他们行至何处。待其动,孤便设局,让他们知:周之礼,不可违;周之势,更不可试!”

  ——

  镐京东郊驿馆。

  夜幕下,酒肆灯火昏黄。

  几名使者隐身其中,酒盏碰撞声中,话语低沉。

  燕国使节冷声道:“周公既以礼夺人心,吾等若不联手,皆将被削。蔡侯之议,可行。”

  宋国使节摇头:“但若仓促而动,恐遭反噬。周公之网,非寻常权术,祭礼已显天命。稍有不慎,便是祸灭宗庙。”

  齐地余孽冷笑一声:“天命?不过虚名!若真有天命,何以东郊纵火,乱民皆应?不过是周公以诈术收买人心罢了。若吾等能聚刀兵于关东,再驱流言入镐京,周公纵有百谋,亦难抵群起!”

  数人对视,面色各异。终有人低声道:“此事……便依蔡侯之谋。先传谣,再聚兵,以探周公虚实!”

  话音落下,堂中灯火摇曳,似有风起。

  ——

  镐京之内,宫阙高耸。

  周公独立月下,负手而望。

  冷风猎猎,衣袍翻飞。

  侍从欲言又止,周公却自语低声:“诸侯之心,未死也。然其合谋,已在孤掌中。此局……便让他们以为得计,终将自陷囹圄!”

  月色冷冽,银辉映照,他的背影如山般沉重。

  镐京数日,街头巷尾忽然起了异声。

  “幼主年少,朝纲不稳,周公擅权,岂真为社稷?”

  “闻关东诸侯议兵,欲共安天下,乃真忠义!”

  “周公设祭,不过自立之兆,恐有篡位之心!”

  谣言如风,先自酒肆、集市传起,继而蔓延至士林学宫,连朝中小吏亦有耳闻。

  百姓惊疑,市井骚动,镐京似又起了不安的涟漪。

  ——

  朝堂之上,群臣惶惶。

  太史奏言:“城中流言日盛,已动摇人心,若不早除,恐成大患!”

  有人急切上奏:“请殿下立刻下令捕杀谣者,以正国法!”

  亦有人忧声劝谏:“谣言若止于刑戮,必招反噬,反令百姓疑心。”

  殿上议论纷纷,声浪喧沸。

  周公端坐高阶,神色不变,直至百官声音逐渐消散,他才淡淡开口:

  “此等流言,孤岂不知?然谣言之源,不在百姓,而在诸侯。捕斩市井,非但无益,反而正合其意。”

  殿上顿时一静。

  召公拱手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但若不反制,谣言日深,恐生大乱。殿下意欲如何?”

  周公目光冷厉,缓缓吐出四字:“以谣破谣。”

  群臣色变,不解其意。

  姜子牙却会意一笑:“殿下欲设局,以虚破虚?”

  周公微微颔首,声音如洪钟:“诸侯以虚言惑众,孤便以真礼昭世。明日,孤将在南郊再设大坛,非祭社稷,而祭‘信义’二字。请百姓同观,以正谣诼!”

  此言一出,百官皆震。祭礼本为国之大典,周公竟以“信义”为名设坛,此举空前。

  ——

  翌日,镐京南郊。

  祭坛高筑,旌旗猎猎。百姓数万云集,黑压压一片。

  鼓声隆隆,钟磬齐鸣,气势如山。

  周公身着玄衣,步上坛阶,声震如雷:“诸侯造谣,欲乱人心。然天子幼主,孤以辅政之责,鞠躬尽瘁!孤今祭告天地,以信义为誓:若有二心,天必殛之;若心存忠正,愿天鉴其诚!”

  言毕,仰天焚香。

  风起云动,火焰冲天。

  顷刻之间,南空忽降雷霆一声,轰震天地!

  百姓齐呼:“天应殿下!周公无欺!”

  群情激昂,众口一词。

  谣言瞬间崩塌,士林士子纷纷振臂:“愿随周公,以礼正天下!”

  ——

  而在镐京北郊的驿馆,诸侯使节得报此事,尽皆面色骤变。

  齐国使节怒声道:“天象如此,百姓皆信周公,此下如何可敌?!”

  燕国使节冷冷道:“越是如此,越不可退。若再退一步,便是永受其制!”

  宋国使者厉声喝道:“既然礼不能破之,唯有刀兵!若不试一战,吾等皆将被削弱!”

  几人目光交织,杀机渐生。终于,有人低声吐出一句:“合谋试探,已至最后一步!”

  驿馆烛火剧烈摇曳,仿佛随时会燃成燎原烈焰。

  ——

  宫阙之上,周公立于高台,望向南郊人群,眸光如刀。

  “诸侯……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声音低沉,却透出森冷寒意。

  ——

  这正是:

  流言似火燃人心,礼祭如雷镇九州。

  诸侯未甘潜暗涌,周公设局待其投。

  ——

  这一场以“信义”为名的祭礼,既定住了镐京百姓之心,也迫使诸侯暗流走向最后的合谋。

  风暴在即,谋与力的对撞,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