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讲解完芬奇家族的历史之后,本应该解释今天的话题。但是,艾米丽却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她的母亲呢?
书房内,空气仿佛在艾米丽问出那个问题的瞬间凝固了。信托管理人和律师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恐,仿佛听到了什么禁忌的咒语。
父亲塞缪尔瞳孔剧烈收缩,握着座椅扶手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哥哥伊利亚斯更是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身体紧绷,眼神死死锁定艾米丽,就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随时准备冲上去抱住她,压制住可能爆发的、他曾见过无数次的精神海啸。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艾米丽异常平静。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父亲,湛蓝的眼眸里没有掀起一丝波澜,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失控的征兆,仿佛只是问了一个关于天气的普通问题。
塞缪尔死死地盯着女儿,锐利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了足足十几秒,确认那平静并非暴风雨前的假象后,才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沙哑:“艾米丽……你知道,为什么你每天晚上,都需要服用那颗药丸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相关联的问题。艾米丽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偏头,示意他继续。
塞缪尔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足够的勇气:“就是因为……你们的母亲去世了。而且,就在你的面前。”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寂静的书房里炸响。律师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信托管理人不安地动了动身体。伊利亚斯的手已经微微抬起。
但艾米丽依旧平静,只是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仿佛某个长久以来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她轻轻点了点头,示意父亲继续。
塞缪尔仔细观察着她的反应,见她确实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才继续用沉重而缓慢的语调,将那个埋藏了十几年的血腥故事道出:
“你刚才问到,庄园的安保为何如此严密。一方面,确实如我所说,是源于外部数百年积累的敌人。但事实上,我们更危险的敌人,来自内部。”
“芬奇家族曾经极其庞大,富可敌国。为了维系家族团结和保障所有成员的基本生活,先祖们成立了长老会,并制定了一项制度:将家族每年收益的一半,存入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这个资金池进行最稳妥的投资,产生的收益则平分给所有家庭成员。”
“起初,这很好。但渐渐地,弊端显现。许多家族成员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只想着多生育子嗣来增加分红的份额,家族活力日渐萎靡。这时,一些人丁稀少但对家族贡献巨大的分支对这种制度感到强烈不满,提出了改革诉求。”
“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引发了芬奇家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内战。”塞缪尔的语气冰冷,带着历史的残酷,“战争的结果是改革派惨胜,但家族也因此损失了大量精英,元气大伤。”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胜利的改革派重新制定了分配机制。他们以几个核心分支为主体,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按照对家族的贡献来分配资金。这个方案平稳运行了一百多年。”
“但是,”塞缪尔的声音陡然转冷,“这个新制度有一个致命的隐患。当初制定规则时,改革派的核心分支,也就是我们这一支,明确规定,家族企业的核心管理权永远由我们掌控。这使我们在计算‘贡献值’时,拥有绝对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逐渐没落的分支积累的不满终于再次爆发。矛盾最终引发了第二次家族内战。”塞缪尔的眼中闪过一丝深刻的痛楚,“这次内战的规模虽不如第一次,但其残酷和卑劣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采取了更多的暗杀、背叛和阴谋……而你的母亲,就是在一次针对我的暗杀行动中,为了保护我……而牺牲的。而你,当时就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从那以后,你就患上了这无法治愈的情绪疾病。特别是在你面前提到你母亲的话,马上就会情绪失控。为了保护你,我不得不下令整个家族都严禁在你面前提起你母亲,也隐藏里庄园里所有关于你母亲的痕迹。”塞缪尔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悲伤,“那颗药,是为了保护你,不再被那恐怖的记忆每晚折磨。”
故事讲完了。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艾米丽静静地坐着,消化着这骇人听闻的家族秘辛。过了许久,她才缓缓站起身,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剧烈的情绪,只是对父亲和在场其他人微微点了点头,用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语气说:“我知道了。”
然后,她不再多言,转身,默不作声地、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书房,厚重的木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将那片沉重的历史和血腥的过往,暂时关在了门内。
当天的夜晚,芬奇庄园沉浸在一种异样的寂静中。艾米丽遣散了黛安娜和祝里琪,独自一人留在卧室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恐惧初现端倪时就伸手去拿床头柜上那杯清水和白色药片。
今夜,她决定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去直面、去消化白天所听到的那段沉重如山的家族历史,以及母亲惨死的真相。
当第一波熟悉的、冰冷的恐惧感如同潮水般从意识深处涌来时,她没有退缩。她紧紧攥住床单,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用尖锐的疼痛来对抗那灭顶的虚无和惊惶。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现出父亲描述的景象:暗杀、背叛、母亲倒下的身影、幼年自己惊恐的双眼……这些画面与那无名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具体、更加残酷的精神折磨。
财富与权力是馈赠,也是诅咒。 这句话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芬奇家族数百年的荣耀,是建立在无数敌人的尸骨和家族内部的鲜血之上的。她所继承的每一分钱,都沾染着历史的污秽和亲人的牺牲。这种认知带来的沉重感,几乎与那原始的恐惧一样令人窒息。
时间在极度的痛苦中缓慢流逝。一个小时过去了,她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冷汗浸透了睡衣。两个小时过去了,她的意识在崩溃的边缘徘徊,眼前开始出现幻觉的光斑,耳边仿佛有无数尖啸。她死死咬住嘴唇,尝到了血腥味,这是她保持清醒的锚点。
三个小时。
她打破了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抵抗时间。那铺天盖地的恐惧依然存在,如同冰冷的深海压力挤压着她的每一寸神经。但奇怪的是,在承受了如此非人的痛苦之后,她的内心反而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清明。
仿佛剧烈的精神震荡,反而震松了某些深埋在潜意识深处的枷锁。就在这濒临极限的痛苦中,她脑海中那些属于“李正阳”的记忆碎片,非但没有被恐惧吞噬,反而变得更加连贯、清晰和具体!
她不再只是看到模糊的江边小镇和百货店的轮廓。她“看到”了更精确的地址信息——“华国,江南省,苍州市,随波镇”。她“听到”了更多人物的名字和对话,甚至能感受到李正阳细微的情感波动,那种青春的悸动、烦恼和纠结,无比真实。
这些细节的涌现,如此系统、如此富有情感层次,让她几乎可以确定:这些夜晚不断侵袭她的、充满烟火气的东方记忆,其主人,就是那个远在华国、行为令人费解却又屡创奇迹的年轻人——李正阳。
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时,艾米丽终于精疲力尽,几乎是爬着过去吞下了那颗迟来的药片。意识被强制拖入虚无前,最后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清晰定格:
李正阳……我和他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超越时空、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深刻联结。他可能是……我摆脱芬奇家族这沉重诅咒的唯一途径。
在经历了那个用痛苦换来线索的夜晚后,艾米丽心中那个“必须亲自去见李正阳”的念头变得无比坚定。然而,她深知自己并非一个可以自由行动的普通人。她是芬奇家族重点“保护”的对象,她的健康状况、她的行踪,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直接提出要去遥远的、在家族看来充满“不可控因素”的华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她需要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
2011年,艾米丽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她的学术表现无可挑剔,教授们极力劝说她继续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认为她是不世出的学术天才。但艾米丽对此兴趣寥寥,学历对她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她真正的兴趣在于探索那个与她记忆纠缠的东方谜团,而非沉浸在象牙塔的理论研究中。
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开始跟随哥哥伊利亚斯,接触家族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是芬奇家族继承人的标准路径。然而,仅仅跟了几天,艾米丽就感到一种深沉的无聊。
芬奇家族庞大的商业帝国,如今早已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家族核心成员并不直接参与具体业务运营,而是通过一个庞大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和复杂的控股结构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本质上就是战略方向的把控、重大投资的决策审批,以及对经理人团队的监督。
艾米丽看到的伊利亚斯,每天的工作就是参加一个接一个的会议,阅读由秘书团队整理好的、厚达数英寸的各类报告摘要,然后在文件上签字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整个过程流程化、程式化,依赖的是一个高效但层级分明的支持系统。
而艾米丽发现,哥哥伊利亚斯在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时,竟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需要不断向身边的顾问团提问,才能理解报告中复杂的金融模型;他需要秘书反复提醒日程和要点,才能跟上会议的节奏;面对多个备选方案时,他常常犹豫不决,难以迅速抓住核心利弊。
某天下午,伊利亚斯和他的团队正在为一个跨国并购案的尽职调查报告焦头烂额。报告长达数百页,数据繁杂,风险点众多,团队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整理出的摘要,依然让伊利亚斯觉得云里雾里,难以决断。会议陷入了僵局,顾问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的艾米丽,终于忍不住了。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白板前,拿起笔。
“可以让我试试吗?”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在伊利亚斯和顾问们惊愕的目光中,艾米丽开始在白板上书写。她没有看那份厚厚的报告摘要,而是直接基于刚才听到的讨论和零散数据,开始重构整个并购案的核心逻辑。
她以惊人的速度,将复杂的交易结构、资产估值模型、协同效应分析、潜在风险点(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整合风险)用极其简洁的图形和公式表达出来。她甚至指出了原始报告中几个被忽略的关键假设漏洞,并现场推演了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和损失规模。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当艾米丽放下笔时,白板上呈现的不再是一堆杂乱的信息,而是一个清晰、立体、动态的决策模型。利弊一目了然,关键节点突出,风险被量化标注。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顾问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艾米丽,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敬畏。
伊利亚斯更是目瞪口呆。他花了几天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被妹妹在二十分钟内剖析得透彻无比。他终于意识到,妹妹的思维能力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从那天起,伊利亚斯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他开始毫不犹豫地将越来越多复杂、繁琐的工作“扔”给艾米丽。从审阅投资计划到分析市场趋势,从评估新项目到优化资产配置。而艾米丽总能以惊人的效率和深度完成,往往还能提出更具前瞻性的见解。
伊利亚斯乐得清闲,很快就把大部分日常管理事务交给了艾米丽,自己则带着新交的女朋友去瑞士滑雪、去摩纳哥度假,尽情享受生活去了。
艾米丽对此并无不满,反而觉得正中下怀。她需要积累信任和展现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当她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处理家族核心事务,并且表现得比哥哥更可靠、更高效时,她未来提出一些“非常规”的要求,父亲塞缪尔才更有可能应允。
她耐心地等待着,一边高效地处理着家族生意,一边通过加密渠道密切关注着李正阳在华国的一举一动。她在积蓄力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计划的下一步,稳稳地推进下去。通往东方的道路,正在她的精心谋划下,一寸一寸地被铺就。
书房内,空气仿佛在艾米丽问出那个问题的瞬间凝固了。信托管理人和律师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恐,仿佛听到了什么禁忌的咒语。
父亲塞缪尔瞳孔剧烈收缩,握着座椅扶手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哥哥伊利亚斯更是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身体紧绷,眼神死死锁定艾米丽,就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随时准备冲上去抱住她,压制住可能爆发的、他曾见过无数次的精神海啸。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艾米丽异常平静。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父亲,湛蓝的眼眸里没有掀起一丝波澜,脸上没有任何情绪失控的征兆,仿佛只是问了一个关于天气的普通问题。
塞缪尔死死地盯着女儿,锐利的目光在她脸上逡巡了足足十几秒,确认那平静并非暴风雨前的假象后,才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沙哑:“艾米丽……你知道,为什么你每天晚上,都需要服用那颗药丸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相关联的问题。艾米丽没有说话,只是微微偏头,示意他继续。
塞缪尔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足够的勇气:“就是因为……你们的母亲去世了。而且,就在你的面前。”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寂静的书房里炸响。律师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信托管理人不安地动了动身体。伊利亚斯的手已经微微抬起。
但艾米丽依旧平静,只是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了然,仿佛某个长久以来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她轻轻点了点头,示意父亲继续。
塞缪尔仔细观察着她的反应,见她确实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才继续用沉重而缓慢的语调,将那个埋藏了十几年的血腥故事道出:
“你刚才问到,庄园的安保为何如此严密。一方面,确实如我所说,是源于外部数百年积累的敌人。但事实上,我们更危险的敌人,来自内部。”
“芬奇家族曾经极其庞大,富可敌国。为了维系家族团结和保障所有成员的基本生活,先祖们成立了长老会,并制定了一项制度:将家族每年收益的一半,存入一个庞大的资金池。这个资金池进行最稳妥的投资,产生的收益则平分给所有家庭成员。”
“起初,这很好。但渐渐地,弊端显现。许多家族成员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只想着多生育子嗣来增加分红的份额,家族活力日渐萎靡。这时,一些人丁稀少但对家族贡献巨大的分支对这种制度感到强烈不满,提出了改革诉求。”
“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引发了芬奇家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内战。”塞缪尔的语气冰冷,带着历史的残酷,“战争的结果是改革派惨胜,但家族也因此损失了大量精英,元气大伤。”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胜利的改革派重新制定了分配机制。他们以几个核心分支为主体,设计了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按照对家族的贡献来分配资金。这个方案平稳运行了一百多年。”
“但是,”塞缪尔的声音陡然转冷,“这个新制度有一个致命的隐患。当初制定规则时,改革派的核心分支,也就是我们这一支,明确规定,家族企业的核心管理权永远由我们掌控。这使我们在计算‘贡献值’时,拥有绝对的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逐渐没落的分支积累的不满终于再次爆发。矛盾最终引发了第二次家族内战。”塞缪尔的眼中闪过一丝深刻的痛楚,“这次内战的规模虽不如第一次,但其残酷和卑劣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它采取了更多的暗杀、背叛和阴谋……而你的母亲,就是在一次针对我的暗杀行动中,为了保护我……而牺牲的。而你,当时就在现场,目睹了一切。”
“从那以后,你就患上了这无法治愈的情绪疾病。特别是在你面前提到你母亲的话,马上就会情绪失控。为了保护你,我不得不下令整个家族都严禁在你面前提起你母亲,也隐藏里庄园里所有关于你母亲的痕迹。”塞缪尔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悲伤,“那颗药,是为了保护你,不再被那恐怖的记忆每晚折磨。”
故事讲完了。书房里一片死寂,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艾米丽静静地坐着,消化着这骇人听闻的家族秘辛。过了许久,她才缓缓站起身,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剧烈的情绪,只是对父亲和在场其他人微微点了点头,用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语气说:“我知道了。”
然后,她不再多言,转身,默不作声地、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书房,厚重的木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将那片沉重的历史和血腥的过往,暂时关在了门内。
当天的夜晚,芬奇庄园沉浸在一种异样的寂静中。艾米丽遣散了黛安娜和祝里琪,独自一人留在卧室里。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恐惧初现端倪时就伸手去拿床头柜上那杯清水和白色药片。
今夜,她决定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去直面、去消化白天所听到的那段沉重如山的家族历史,以及母亲惨死的真相。
当第一波熟悉的、冰冷的恐惧感如同潮水般从意识深处涌来时,她没有退缩。她紧紧攥住床单,指甲深深陷进掌心,用尖锐的疼痛来对抗那灭顶的虚无和惊惶。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现出父亲描述的景象:暗杀、背叛、母亲倒下的身影、幼年自己惊恐的双眼……这些画面与那无名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具体、更加残酷的精神折磨。
财富与权力是馈赠,也是诅咒。 这句话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芬奇家族数百年的荣耀,是建立在无数敌人的尸骨和家族内部的鲜血之上的。她所继承的每一分钱,都沾染着历史的污秽和亲人的牺牲。这种认知带来的沉重感,几乎与那原始的恐惧一样令人窒息。
时间在极度的痛苦中缓慢流逝。一个小时过去了,她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冷汗浸透了睡衣。两个小时过去了,她的意识在崩溃的边缘徘徊,眼前开始出现幻觉的光斑,耳边仿佛有无数尖啸。她死死咬住嘴唇,尝到了血腥味,这是她保持清醒的锚点。
三个小时。
她打破了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抵抗时间。那铺天盖地的恐惧依然存在,如同冰冷的深海压力挤压着她的每一寸神经。但奇怪的是,在承受了如此非人的痛苦之后,她的内心反而产生了一种诡异的清明。
仿佛剧烈的精神震荡,反而震松了某些深埋在潜意识深处的枷锁。就在这濒临极限的痛苦中,她脑海中那些属于“李正阳”的记忆碎片,非但没有被恐惧吞噬,反而变得更加连贯、清晰和具体!
她不再只是看到模糊的江边小镇和百货店的轮廓。她“看到”了更精确的地址信息——“华国,江南省,苍州市,随波镇”。她“听到”了更多人物的名字和对话,甚至能感受到李正阳细微的情感波动,那种青春的悸动、烦恼和纠结,无比真实。
这些细节的涌现,如此系统、如此富有情感层次,让她几乎可以确定:这些夜晚不断侵袭她的、充满烟火气的东方记忆,其主人,就是那个远在华国、行为令人费解却又屡创奇迹的年轻人——李正阳。
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时,艾米丽终于精疲力尽,几乎是爬着过去吞下了那颗迟来的药片。意识被强制拖入虚无前,最后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清晰定格:
李正阳……我和他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超越时空、无法用常理解释的深刻联结。他可能是……我摆脱芬奇家族这沉重诅咒的唯一途径。
在经历了那个用痛苦换来线索的夜晚后,艾米丽心中那个“必须亲自去见李正阳”的念头变得无比坚定。然而,她深知自己并非一个可以自由行动的普通人。她是芬奇家族重点“保护”的对象,她的健康状况、她的行踪,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直接提出要去遥远的、在家族看来充满“不可控因素”的华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她需要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
2011年,艾米丽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她的学术表现无可挑剔,教授们极力劝说她继续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认为她是不世出的学术天才。但艾米丽对此兴趣寥寥,学历对她而言只是锦上添花,她真正的兴趣在于探索那个与她记忆纠缠的东方谜团,而非沉浸在象牙塔的理论研究中。
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开始跟随哥哥伊利亚斯,接触家族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是芬奇家族继承人的标准路径。然而,仅仅跟了几天,艾米丽就感到一种深沉的无聊。
芬奇家族庞大的商业帝国,如今早已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家族核心成员并不直接参与具体业务运营,而是通过一个庞大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和复杂的控股结构来管理。他们的日常工作,本质上就是战略方向的把控、重大投资的决策审批,以及对经理人团队的监督。
艾米丽看到的伊利亚斯,每天的工作就是参加一个接一个的会议,阅读由秘书团队整理好的、厚达数英寸的各类报告摘要,然后在文件上签字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整个过程流程化、程式化,依赖的是一个高效但层级分明的支持系统。
而艾米丽发现,哥哥伊利亚斯在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时,竟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需要不断向身边的顾问团提问,才能理解报告中复杂的金融模型;他需要秘书反复提醒日程和要点,才能跟上会议的节奏;面对多个备选方案时,他常常犹豫不决,难以迅速抓住核心利弊。
某天下午,伊利亚斯和他的团队正在为一个跨国并购案的尽职调查报告焦头烂额。报告长达数百页,数据繁杂,风险点众多,团队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整理出的摘要,依然让伊利亚斯觉得云里雾里,难以决断。会议陷入了僵局,顾问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的艾米丽,终于忍不住了。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的白板前,拿起笔。
“可以让我试试吗?”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在伊利亚斯和顾问们惊愕的目光中,艾米丽开始在白板上书写。她没有看那份厚厚的报告摘要,而是直接基于刚才听到的讨论和零散数据,开始重构整个并购案的核心逻辑。
她以惊人的速度,将复杂的交易结构、资产估值模型、协同效应分析、潜在风险点(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整合风险)用极其简洁的图形和公式表达出来。她甚至指出了原始报告中几个被忽略的关键假设漏洞,并现场推演了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和损失规模。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当艾米丽放下笔时,白板上呈现的不再是一堆杂乱的信息,而是一个清晰、立体、动态的决策模型。利弊一目了然,关键节点突出,风险被量化标注。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顾问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艾米丽,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敬畏。
伊利亚斯更是目瞪口呆。他花了几天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被妹妹在二十分钟内剖析得透彻无比。他终于意识到,妹妹的思维能力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从那天起,伊利亚斯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他开始毫不犹豫地将越来越多复杂、繁琐的工作“扔”给艾米丽。从审阅投资计划到分析市场趋势,从评估新项目到优化资产配置。而艾米丽总能以惊人的效率和深度完成,往往还能提出更具前瞻性的见解。
伊利亚斯乐得清闲,很快就把大部分日常管理事务交给了艾米丽,自己则带着新交的女朋友去瑞士滑雪、去摩纳哥度假,尽情享受生活去了。
艾米丽对此并无不满,反而觉得正中下怀。她需要积累信任和展现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当她证明自己有能力独立处理家族核心事务,并且表现得比哥哥更可靠、更高效时,她未来提出一些“非常规”的要求,父亲塞缪尔才更有可能应允。
她耐心地等待着,一边高效地处理着家族生意,一边通过加密渠道密切关注着李正阳在华国的一举一动。她在积蓄力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计划的下一步,稳稳地推进下去。通往东方的道路,正在她的精心谋划下,一寸一寸地被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