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是自己的圈子别挤-《重生2005:我给校花洗袜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场同学聚会的气氛,随着酒精的持续发酵,彻底滑向了失控的边缘。以徐石和锦荣为“主力”的喧嚣区,话题越来越不着边际,从互相吹捧攀比,渐渐演变成了低俗的黄色笑话和对不在场同学的恶意揣测、拉踩讽刺。乌烟瘴气的氛围,让在座不少同学,尤其是几位女同学,如柳花、显清等人,都感到了明显的不适和尴尬。她们或低头玩手机,或小声交谈,脸上写满了“想尽快离开”的意愿。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提议:“哎呀,时间不早了,家里还有点事,我看……咱们今天就到这吧?”

  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附和。大家纷纷起身,开始穿外套、拿包,准备散场。

  这时,有同学提出:“今天这顿饭,咱们还是AA吧?不能让锦荣一个人破费。” 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认同。虽然锦荣作为组织者,一开始豪爽地表示他请客,但大家觉得这么多人,让一个人负担不合适。推让了几番后,最终还是决定采用AA制。

  就在大家忙着算钱、转账的时候,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发生了。刚才还在酒桌上吹嘘自己跟哪个房地产老板称兄道弟、扬言能帮李正阳买房打“骨折价”的徐石 ,竟然偷偷摸摸地凑到李正阳身边,扯了扯他 的袖子,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窘迫和讨好,讪讪地说:

  “那个……老表……哥们儿今天出来急,没带多少现金……手机里……也不太方便……你先借我三百块钱应应急,过两天……过两天一定还你!”

  李正阳 看着徐石那副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样子,心里只觉得无比讽刺和可笑。他 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什么也没问,非常自然地从钱包里抽出三张百元钞票,不动声色地塞到了徐石 手里,低声说:“没事,拿着用,不急。”

  徐 如蒙大赦,赶紧把钱攥紧,含糊地说了声“谢了老表”,就迅速溜回到人群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而这与他几分钟前还在吹嘘自己“混得风生水起”的形象,形成了极其荒诞的对比。

  一行人吵吵嚷嚷地下了楼,来到酒店门口。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带着年节特有的慵懒气息。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门口,互相道别,交换着联系方式,约定着“下次再聚”。气氛在告别时,总算恢复了几分老友间的真诚和不舍。

  李正阳和艾米丽 也站在门口。李正阳 通过耳麦低声对金刚说准备车。这时,锦荣 也叼着牙签,晃晃悠悠地走了下来。他看到李正阳 还在等车,便又凑过来,带着几分酒意和炫耀的语气,搭着李正阳 的肩膀说:

  “正阳,等车啊?哥刚提了辆保时捷卡宴,就那辆!蓝色的!瞅见没?” 他 说着,掏出车钥匙,得意地按了一下。不远处停车位上,一辆崭新的蓝色保时捷卡宴应声闪了闪灯。“哎,可惜今天喝多了,开不了,不然送你一程!”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富有质感的引擎声由远及近。在锦荣 和周围几个还没走的同学惊讶的目光注视下,一辆高大威猛的黑色美式全尺寸SUV率先稳健地停在了酒店门口。紧接着,一辆线条优雅、气场十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黑色宾利慕尚,无声地滑行而至,精准地停在了SUV后方!

  这两台“猛兽”级别的豪车一前一后出现,瞬间将锦荣 那辆崭新的蓝色卡宴比得有些“小家子气”!强大的气场让酒店门口的空气都为之一滞!

  原来,是金刚在呼叫车辆时,因为李正阳 正在和锦荣 说话,她 没能及时请示具体乘坐哪一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便干脆让两辆车都开了过来。

  车门打开,两名穿着黑色西装、戴着耳麦、神情冷峻的司机迅速下车,恭敬地站在车旁。而李正阳 和艾米丽 ,或许是因为刚才聊天分了神,也或许是潜意识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出行配置,两人几乎是想都没想,就下意识地、非常自然地朝着那辆宾利慕尚走去!

  身穿旧运动服的李正阳 ,和金发耀眼、气质高华的艾米丽 ,在这一刻,与那辆象征着顶级奢华与地位的宾利轿车,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司机为艾米丽 拉开后座车门,她 优雅地俯身进入。金刚则为李正阳 拉开另一侧车门,李正阳 也弯腰坐了进去。车门轻轻关上,隔断了外界所有的目光。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自然得仿佛呼吸一般!

  而这一幕,却像一颗无声的炸弹,在酒店门口剩余的老同学中间轰然炸响!

  锦荣 脸上的炫耀笑容瞬间僵住,嘴巴微张,叼着的牙签掉在了地上都浑然不觉,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那辆黑色的宾利!

  其他还没离开的同学,如柳花、廖峰、显清等人,也全都愣在原地,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骇然和不可思议!

  这反差太大了!大得让人无法接受!大得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车内,李正阳 靠在舒适的真皮座椅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窗外那些石化般的熟悉面孔,用英语轻声对身边的艾米丽 说了一句:“what a farce. (一场闹剧。)”

  艾米丽 碧蓝的眼眸平静地扫过窗外,她 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些目光中的震惊、嫉妒、困惑,以及一道无形的、骤然拉开的鸿沟。她 微微颔首,用她那冷静而精准的语调,补充了至关重要的一句:

  “were not in the same league anymore. theres no point trying to blend in. (我们已经不在一个阶层了。强行融合,毫无意义。)”

  这句话,像一把冰冷而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切中了这场聚会最终的核心本质,也为这出充满了世俗气息、人情冷暖和老同学间微妙较量的“春节闹剧”,画上了一个现实而残酷的休止符。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依旧处于震惊中的众人视线,将身后的喧嚣、尴尬、以及那道骤然清晰的阶级裂痕,远远地抛在了那里。

  车轮碾过苍州略显陈旧的街道,将桃园美景酒店门口那群仍处于震惊与茫然中的老同学,以及那场充斥着吹嘘、攀比、尴尬与最终无声震撼的同学聚会,远远地抛在了身后。车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车内一片寂静,只有空调系统发出细微的送风声。

  李正阳靠在舒适的真皮座椅上,闭上眼,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回放着聚会上的种种画面。

  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疏离感,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 忽然清晰地意识到,那种曾经亲密无间、可以勾肩搭背、可以分享秘密的少年情谊,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一种无形却坚实的东西彻底阻隔了。

  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它不是简单的金钱多寡,因为锦荣也算有钱;它不是权力大小,因为徐石 吹嘘的人脉或许不值一提;它甚至不是学识高低,因为柳花 、廖峰 与他的知识结构已然不同。它是一种更复杂、更本质的差异,是经历、眼界、思维方式、追求目标、乃至所处世界运行规则的全方位分野。它像一层透明的、却坚不可摧的玻璃墙,你看得到对面的人,似乎触手可及,但伸出手,只能碰到冰冷的隔阂。

  “阶级的差距,或许从来就不是人为划分的标签,也不会因个人意志而转移。” 李正阳 在心里默默地想,“它无形无质,没有明确的度量衡,却像地心引力一样真实存在,决定着每个人的轨迹和高度。强行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或者试图将旧日伙伴拉入自己的轨道,结果只会像今天这样,徒增尴尬与疲惫。”

  他 睁开眼,望向窗外飞速倒退的、熟悉的故乡街景,心中已然做出了一个冷静而决绝的决定:这,将是他 最后一次参加这样的初中同学聚会了。不是因为他 薄情寡义,瞧不起昔日的同窗,而是因为他 深刻地认识到,彼此早已行走在平行的人生轨道上。相见不如怀念,强行维系,只会让记忆中那些美好的青涩模样,被现实一次次冲刷得面目全非。保持距离,或许是对那份纯真岁月最好的珍藏。

  回到富祥花园的家中,春节的喜庆气氛依旧浓郁,但李正阳 的心却已经飞回了千里之外的沪海。当晚,他便向父母提出了第二天一早就要返回沪海的决定。

  这个决定显得有些仓促,让李卫国 和徐秀芬 颇感意外和不舍。母亲徐秀芬 忍不住念叨:“怎么这么急?这年还没过完呢!多住几天再走嘛!”

  李正阳 只好耐心解释,理由充分且现实:

  “爸,妈,沪海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呢。” 他 掰着手指头数道,“首先,得赶紧回去给几位重要的合作伙伴拜年,像王多鱼 、张扬 他们家的长辈,这都是必不可少的礼数。生意场上,人情世故最是关键,耽误不得。去晚了,就显得咱们诚意不足了。”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李卫国 听了点点头,表示理解。在体制内多年的他 ,深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促使李正阳 “逃离”家乡的,还有两个更深层、更难以启齿的原因:

  第一,艾米丽 的“贴身紧逼”让他 快要窒息了!这位大小姐似乎已经完全把“跟着李正阳 ”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早到晚,形影不离。虽然她 举止优雅,大多数时间安静得像一幅画,但那种无处不在的、带着审视和某种不明意图的存在感,以及两人之间那种微妙、尴尬、又无法言说的“共生”关系,让李正阳 的精神时刻处于一种紧绷状态。他 迫切需要回到沪海那个更广阔、更熟悉的环境,获得一点喘息和独处的空间。

  第二,黄演梅 的“远程监控”也让他 不胜其烦!自从艾米丽 出现后,黄演梅 的危机感彻底被引爆了。几乎每天都要打好几个电话“查岗”,语气从最初的撒娇试探,到后来的酸溜溜的盘问,再到隐隐的质疑和不安。李正阳 每次接电话都得绞尽脑汁、小心翼翼地应对,既要安抚她 的情绪,又不能透露太多关于艾米丽 的信息,这种在钢丝上跳舞的感觉,让他 身心俱疲。他 感觉再这样下去,黄演梅 那边迟早要出大问题。

  这两个女人,一个近在咫尺,如影随形,带来无形的压力;一个电话不断,制造着精神内耗。李正阳 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两面夹击的夹心饼干,再待下去,恐怕真的要精神分裂了。返回沪海,至少能把物理距离拉开,暂时缓解一下这令人头疼的局面。

  最终,李卫国 和徐秀芬 虽然不舍,但还是理解并支持了儿子的决定。

  大年初四,清晨。天色微亮,空气中还弥漫着鞭炮燃放后的淡淡硝烟味。两辆黑色的豪车已经静静地停在了富祥花园楼下。

  简单的告别后,李正阳 和艾米丽 坐进了宾利车。金刚 和安保团队乘坐另一辆SUV。车队缓缓驶出小区,汇入了清晨略显冷清的车流,朝着高速公路入口方向驶去。

  李正阳 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逐渐远去的、被冬日晨雾笼罩的故乡小城,心中百感交集。这个春节,充满了重逢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交织着情感的纠葛、阶层的碰撞和成长的阵痛。它像一场盛大而匆忙的梦,此刻,梦醒了,他 必须回到那个属于“李总”的、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的现实世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