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重生2005:我给校花洗袜子》

  李正阳和黄演梅并肩走下大石头,朝着烧烤炉走去。黄演梅手里拎着那个装着唯一“战利品”的小桶,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时不时侧头和李正阳说着什么。

  她那么灿烂,但也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偶尔点头回应。

  两人这副“有说有笑”、“并肩而行”的模样,在河滩上显得格外扎眼。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零食轰炸”和“黄演梅专程跑来”之后,几乎坐实了所有人的猜测。

  “哇!快看!黄演梅和李正阳!”

  “他们真在一起了?”

  “我就说嘛!黄演梅最近都不‘疯’了,原来是为了李正阳!”

  “啧啧,书记女儿和全校第一,还挺配的……”

  窃窃私语声在学生们中间迅速传开。羡慕、嫉妒、好奇、起哄的目光交织在一起,聚焦在两人身上。

  不远处,几个带队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初二(3)班的班主任秦文眉头微皱,下意识地就想走过去“提醒”一下学生注意影响。但他脚步刚动,就被旁边一位老师拉住了。

  “秦老师,算了算了。”那位老师压低声音,眼神示意了一下黄演梅,“那位可是黄书记的千金……再说了,李正阳这孩子,多省心啊!成绩好,懂礼貌,也没见惹是生非。年轻人嘛,有点……那个啥,也正常。只要不影响学习,睁只眼闭只眼吧。”

  另一位老师也凑过来,小声说:“就是!你看黄演梅最近,是不是安分多了?听说上课都不睡觉了!这李正阳说不定还起了正面作用呢!管太严了,万一惹恼了黄书记,或者把李正阳逼急了影响学习,咱们都担不起啊!”

  秦文老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摇了摇头:“唉……行吧行吧,只要别太过分……就当没看见吧。”

  于是,老师们默契地转过身,假装忙碌地指导其他学生烧烤,或者欣赏河景,将目光从那对引人注目的身影上移开。

  黄演梅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她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她此刻心情好极了!李正阳夸她打扮顺眼,还默许了她的靠近,甚至和她一起分享钓到鱼的喜悦!这让她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改变,都是值得的!

  她确实在努力。自从那次巷子里的“约定”后,她真的开始尝试“好好学习”。上课尽量不睡觉了,作业也抄得比以前认真了,放学后去游戏厅和网吧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她甚至偷偷把那些夸张的耳钉和荧光色的衣服都收了起来,学着柳花她们的样子,穿起了简单的运动服。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基础薄弱加上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和方法,她的努力收效甚微。月考成绩出来,依旧在班级中下游徘徊。她有些沮丧,但看到李正阳偶尔投来的、带着一丝赞许的目光,她又会重新鼓起劲头。

  “没关系!慢慢来!我一定能考上好学校的!”她给自己打气。

  黄演梅的这些变化,自然没有逃过她父亲黄演文的眼睛。

  黄书记最近心情不错。洪水过后的重建工作虽然繁重,但也在稳步推进。更让他欣慰的是女儿的变化。那个整天打扮得花里胡哨、沉迷游戏、让他头疼不已的“非主流”女儿,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开始穿得像个正常学生了!放学回家也早了!虽然成绩还是没什么起色,但至少态度端正了许多!老师们在“汇报工作”时,也委婉地提到黄演梅最近“表现稳定”、“上课专注度有所提高”。

  这一切,黄书记心知肚明,根源都在那个叫李正阳的男孩身上。

  他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了女儿疯狂倒追李正阳的事情。起初,他也觉得女儿胡闹,甚至有点生气。但女儿根本不听他的,他越反对,女儿反而越叛逆。他也想过找李卫国“谈谈”,但李卫国刚调走,而且人家儿子也没做错什么,他实在开不了口。

  渐渐地,黄书记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观察李正阳这个孩子,越看越觉得不错。长相端正,气质沉稳,最关键的是,成绩拔尖!在随波中学这种地方能稳坐第一,实属难得!而且待人接物也很有分寸,懂礼貌,不像有些成绩好的孩子那么傲气。

  更重要的是,李卫国现在调去了市发改委!虽然职位不高,但那是市里的核心部门!而且有小道消息说,李卫国这次调动是市里某位领导亲自点的将,还在抗洪救灾中得到了上级肯定!这前途……不可限量啊!

  黄书记心里的小算盘开始拨动起来。女儿要是真能和李正阳在一起……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是……良配?

  李正阳本人优秀,父亲李卫国前途光明,家庭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清白踏实。女儿要是嫁过去,起码不会受委屈。而且,看女儿现在这副“为爱改变”的样子,要是真能因此走上正途,考个像样的学校,那简直是意外之喜!

  想到这里,黄书记对女儿和李正阳之间那点“暧昧”关系,不仅不再反感,反而隐隐有些乐见其成。他甚至私下里跟妻子提过:“演梅这孩子,要是真能跟李正阳那小子好好处,收收心,学点好,倒也不错。李卫国那人,挺实在的,他儿子看着也靠谱。”

  李卫国在市发改委的工作,比他预想的要繁忙得多。虽然调离了乡镇一线,但市里的工作节奏更快,涉及面更广,要求也更高。他被分配到固定资产投资处下属的房地产规划管理科。这个科室在当时的苍州市,算是个“冷衙门”。

  2006年的苍州市,房地产市场远没有后世那般火热。人们买房大多是出于结婚、分家等刚性需求,而且普遍倾向于在老城区云山区置业,那里配套成熟,生活便利。市政府所在的北湖区,作为新开发的区域,除了政府机关和几个新建的住宅小区,其他地方还显得空旷,商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都不完善。房地产开发商在这里的投入也相对谨慎,项目不多。

  李卫国负责的工作,主要是配合处里审核一些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方案、统计相关数据、撰写一些分析报告。工作内容不算特别复杂,但繁琐、细致,需要耐心和责任心。他学历不高,理论水平有限,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趋势把握也不够敏锐。但他有个最大的优点:踏实、肯干、执行力强!

  领导交代的任务,他从不推诿,总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数据统计得清清楚楚,报告写得条理分明,跑腿协调也从不叫苦。他的直管科长,一位姓刘的副处长,对他这种务实、不耍滑头的作风非常满意。在刘科长看来,李卫国虽然缺乏开创性思维,但绝对是科室里最让人省心、最靠得住的“老黄牛”。

  更让李卫国受宠若惊的是,发改委主任李长春似乎也对他另眼相看。李长春年纪比李卫国还小几岁,是名牌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背景深厚(具体是什么背景,单位里众说纷纭,但没人敢深究),能力极强,说话做事雷厉风行,是市里公认的少壮派、潜力股。

  李长春似乎很欣赏李卫国身上那种部队出来的耿直、可靠和执行力。他经常会让李卫国开车接送他参加一些不太重要的会议或者私人应酬。李卫国对此毫无怨言,反而觉得这是领导信任的表现。每次出车,他都把车开得稳稳当当,提前到达,从不迟到。

  李长春收到的各种礼品不少(烟酒、茶叶、土特产等),他自己用不完,有时会随手给李卫国一些。李卫国不抽烟,但对酒颇有兴趣。领导给的酒,可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普通货色,动辄就是茅台、五粮液、甚至是一些他叫不上名字的进口洋酒,价格昂贵,以他那点工资根本消费不起。李卫国每次都诚惶诚恐地收下,心里既感激又有些不安。

  除了这些“额外收入”,调到市里后,李卫国的工资和奖金确实比在镇上高了不少。虽然买了房背了贷款,但手头总算宽裕了一些。

  不久前,李卫国在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中,玩立定跳远时,因为鞋底打滑,不小心扭伤了腰,疼了好几天。这让他想起儿子李正阳。儿子平时穿的运动鞋,都是镇上买的便宜货,鞋底硬,不防滑,穿着肯定不舒服。儿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爱运动的年纪,一双好鞋很重要。

  于是,他趁着周末去商场,打算给儿子买双好点的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际大牌,动辄五六百甚至上千,他看了直咂舌,实在舍不得。国产品牌安踏、李宁相对便宜些,但也要两三百一双。他犹豫再三,最终挑了一双安踏的跑鞋,款式不错,鞋底看着也厚实防滑。

  周末回家,他把鞋递给李正阳。李正阳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他确实需要一双好鞋。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他从不提要求,穿的都是十几二十块的地摊货,鞋底薄得像纸,穿不了多久就开胶变形,跑步打球时还容易打滑崴脚。这双安踏鞋,虽然比不上黄演梅脚上那双闪亮的耐克,但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改善了。他试了试,很合脚,也很舒服。

  “谢谢爸!”李正阳由衷地说。

  “谢啥,穿着舒服就行。”李卫国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

  富祥花园的新房装修已经进行了一半。李卫国抽了个周末,带着李正阳去看了看。房子是毛坯交付,现在水电管线已经铺好,墙面粉刷了一半,瓷砖也贴了一部分。李正阳看着那熟悉的布局和初步成型的装修风格,心里有些感慨。这风格,跟前世家里那套房的装修几乎一模一样!看来父亲的审美就这样。不过,让他满意的是,主卧和次卧都设计了独立的卫生间,而且都安装了马桶!

  李卫国现在的生活很辛苦。为了省钱,也为了照顾家里,他没有在市里租房,而是每天骑着他那辆老旧的嘉陵125摩托车,往返于随波镇和苍州市区。单程近四十公里,路况时好时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还好,冬天就遭罪了。清晨六点多,天还没亮透,就得顶着刺骨的寒风出发,骑一个小时才能到单位。晚上下班,再骑一个小时回家,到家时常常手脚冰凉,浑身僵硬。

  李正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好几次跟父亲提:“爸,买辆小车吧?摩托车太遭罪了,也不安全。”

  李卫国每次都苦笑摇头:“买车?说得轻巧!现在最便宜的夏利,也得小十万!咱家刚买了房,装修还得花钱,哪还有钱买车?再说,买了车,油钱、保险、保养,哪样不要钱?负担不起啊!”

  李正阳也知道父亲说的是实情。这个年代,汽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奢侈品。最便宜的夏利、奥拓,裸车价也要七八万,办下来接近十万。而父亲看中的桑塔纳2000,当时算是主流公务车和家用车,价格更是高达十几万!家里现在确实拿不出这笔钱。叔叔李安邦倒是买了一辆大众宝来,花了近二十万,但李正阳坐过几次,感觉后排空间太小,坐着憋屈。

  “还是得多赚钱啊……”李正阳坐在回随波镇的摩托车上,搂着父亲的腰,感受着引擎的震动和耳畔呼啸的风声,心里默默盘算着。股市里的那三万块(即将变成二十万),装修新房应该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买车……还远远不够!而且,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看着父亲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头发和微微佝偻的背影,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泛海建设年底的六倍收益,只是第一步!他必须抓住这轮牛市剩下的时间,让资本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