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小贩批发甜瓜,摆摊抢购引小偷-《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

  当地有个小贩,名叫李强,平时没有固定的营生,之前就听人说过黄普的瓜好,只是一直没机会拿货。

  这次偶然路过土坡村,远远就闻到了瓜香,顺着香味找到瓜园,一尝之下就定了主意——这瓜,准能卖爆。

  于是,李强赶紧找到黄普说:“老乡,我想从你瓜地拉车瓜去做生意,便宜点,行不?”

  黄普说:“可以呀!你这个小本生意人,生活不容易,给你最便宜的价格批发,你自己想卖多高价都行!”

  之后,他从凌晨六点就起床,开了一个小三轮车,去瓜园里摘瓜。

  瓜园在土坡村后山,那里光照足、土壤肥,种出来的甜瓜个个饱满,小贩李强就捡了一些大点的甜瓜去镇上卖,边走边哼着歌曲!

  六月的日头刚爬过树梢,就把小镇集市烤得热腾腾的。

  空气里混杂着油条的油香、卤味的咸香、水果的清香,还有人潮涌动带来的燥热气息,叫卖声此起彼伏,像一首热闹的市井交响曲。

  突然,一阵穿透力极强的甜香猛地钻进鼻腔,带着蜜般的醇厚,又裹着几分清爽,硬生生盖过了其他味道,勾得人脚步不由自主地往集市中段偏头——那里,一个临时搭起的木架子旁,正围得水泄不通。

  “甜瓜特别甜,甜得很,甜得很!免费尝瓜,不甜不要钱嘞!”大喇叭里的叫卖声重复又响亮,带着当地口音的朴实,一遍遍撞在耳膜上。

  架子后面,李强正忙得满头大汗,额前的头发被汗水粘成一绺绺,蓝色短袖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紧紧贴在身上。

  他左手麻利地拿起一个黄澄澄的甜瓜,右手握着水果刀,“咔嚓”一声,清脆的响声穿透人群的嘈杂,果肉的甜香瞬间炸开,更浓了几分。

  切开的甜瓜皮薄如纸,果肉饱满多汁,淡黄色的瓤里嵌着一排排细密的白籽,汁水顺着刀刃往下淌,滴在木架子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来,大姐,尝尝!刚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李强笑着递过一块装在纸盘里的甜瓜,眼角的皱纹里都堆着热情。

  那大姐接过咬了一大口,甜汁立刻在嘴里爆开,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清香,顺着喉咙往下滑,暑气瞬间消了大半。

  “哎哟,这瓜是真甜!”大姐眼睛一亮,立马掏出钱包,“给我来五个!不,十个!家里孩子肯定爱吃!”

  李强的摊位前,这样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中午时刻,摊位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有提着菜篮子的家庭主妇,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还有赶早集的老人。

  孩子们踮着脚尖,盯着架子上的甜瓜,嘴里嚷嚷着“妈妈我要吃”;年轻人举着手机,对着切开的甜瓜拍照,一边拍一边说“这瓜看着就好吃,发个朋友圈”;老人们则仔细地挑选着,用手轻轻拍着甜瓜,听着声音判断成熟度。

  李强一会儿切瓜让大家品尝,一会儿称重收钱,一会儿还要回答顾客的问题,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始终挂着笑。

  “大家别急,慢慢来,都有份!这瓜管够,甜得保证让你们满意!”他嗓门洪亮,一边给顾客装瓜,一边不忘吆喝。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进眼睛里,他随手抹了一把,又继续忙活。

  旁边卖蔬菜的王婶笑着打趣:“强子,你这瓜是放了蜜吧?看把这儿围的,我这菜都没人问了!”李强哈哈一笑:“婶子,回头给你留两个最好的,让你也尝尝鲜!”

  人群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摊位围了起来,有人怕买不到,干脆往前挤,原本就不宽敞的过道变得更加拥挤。

  “让一让,让一让,我先付钱!”“老板,给我来八个,我赶时间!”“别挤呀,小心碰到孩子!”嘈杂的声音里,夹杂着推搡的动静。

  李强顾着给前面的顾客称重,没注意到人群边缘,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瘦小身影正鬼鬼祟祟地挪动着。

  那是秦桶,镇上出了名的惯偷,专挑集市人多的时候下手。他混在人群里,低着头,眼神却像老鼠一样四处打量,寻找着目标。

  很快,他盯上了排在队伍末尾的张老太。张老太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蔬菜,钱包就放在布袋子外侧的小口袋里,拉链没拉严实,露出了一角红色的钞票。

  秦桶慢慢挪到张老太身后,假装也要买瓜,趁着前面有人拥挤、张老太弯腰扶了扶布袋子的瞬间,手指飞快地伸进小口袋,夹出钱包,迅速塞进自己的外套内袋,然后趁着人群的骚动,悄悄往后退,准备溜之大吉。

  张老太买完瓜,正准备掏钱付账,手伸进布袋子里一摸,却摸了个空。

  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布袋子翻过来,里面除了蔬菜,哪里还有钱包的影子?“我的钱包呢?我的钱包不见了!”张老太急得声音都变了,双手不停地在布袋子里翻找,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她的钱包里装着三百多块钱现金,还有身份证和养老卡,那可是她半个月的生活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娘,您别急,慢慢找,是不是放别的地方了?”李强见状,赶紧停下手里的活,上前安抚。周围的顾客也纷纷停下脚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会不会掉地上了?”“再仔细翻翻口袋!”大家帮忙在地上找了一圈,却什么也没找到。张老太急得眼圈都红了:“肯定是被偷了!刚才人太挤了,我就弯腰扶了一下袋子,钱包就没了!”

  李强心里一紧,连忙说:“大娘,您别慌,集市口就有警务室,我陪您去报警,现在集市里都装了监控,肯定能找回来!”

  说着,他把摊位暂时托付给旁边的王婶,扶着张老太就往警务室走。

  周围的顾客也议论纷纷,有人说“太过分了,趁着人多偷东西”,有人说“强子这瓜太火,引来这么多人,反倒让小偷钻了空子,摊主要负赔偿责任!”。

  警务室里,民警听完张老太的叙述,立刻调取了集市的监控录像。

  监控画面清晰地拍到了秦桶作案的全过程:他如何混入人群、如何瞄准目标、如何下手、又如何溜走,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得明明白白。

  民警认出秦桶是惯犯,之前就因偷窃被处理过,根据监控显示的逃跑路线,很快就锁定了他的位置,派人前去抓捕。

  不到半个小时,民警就传来了好消息:秦桶已经被抓到了,钱包也完好无损地追了回来。

  当民警把钱包递给张老太时,老太太激动得双手都在发抖,打开钱包一看,现金、身份证、养老卡都在,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太谢谢你们了!真是遇到好人了,不然我这钱就打水漂了!”

  回到摊位前,李强连忙向张老太道歉:“大娘,实在不好意思,都怪我贩的瓜太甜,引来这么多人,人多的地方小偷就容易钻空子,让您受惊吓了!”

  张老太抹了抹眼泪,笑着摆摆手:“不怪你不怪你,是我自己没把钱包放好。你这瓜是真好吃,甜到心里去了,人多说明你这瓜受欢迎!”

  她拿起刚才买的甜瓜,又闻了闻,问道:“小伙子,你这瓜是从哪里批发的?品质这么好,我也让我儿子去拉点,也来集市上卖,肯定能赚钱!”

  李强一听,笑着回答:“大娘,这瓜是从土坡村黄普大哥的瓜园拉的,他种瓜可有一手了,地里的瓜个个都这么甜,我今天拉了满满一车,这才半天就快卖完了!”

  “哦,土坡村黄普啊,我知道他,是个实在人!”张老太恍然大悟,笑着说,“那我回头就跟我儿子说,让他明天就去黄普家拉瓜!产品好就是不一样,生意就是火爆!哈哈,我走了呀,你也看好你的摊子,不光要防小偷,也得小心瓜被人偷跑了!”

  李强哈哈一笑:“您放心吧大娘,我看着呢!您慢走,以后想吃瓜了再来找我!”

  张老太提着瓜,乐呵呵地走了。周围的顾客听了两人的对话,也纷纷打听起黄普的瓜园,都说要让家里人也去批发。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集市上飞快地传开了。

  不到中午,就有好几个摆摊的小贩找到李强,详细问了土坡村的位置和黄普的联系方式,都想着去拉点甜瓜来卖。

  而此刻的土坡村,黄普刚把最后一筐甜瓜装进地窖,正坐在瓜园旁的茅草屋门口抽烟。他看着眼前绿油油的瓜田,心里还在琢磨着李强今天能卖多少。

  突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一辆辆三轮车、小货车朝着瓜园的方向驶来,车上下来一个个提着袋子、满脸急切的人,正是从集市上赶来的小贩们。

  “请问是黄普大哥吗?我们是来批发甜瓜的!”“黄大哥,听说你家的甜瓜特别甜,我们想拉点去集市卖!”“给我们多装些,我们着急赶回去摆摊呢!”小贩们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一个个都急着要拿货。

  黄普愣在原地,手里的烟都忘了抽。他种了一辈子瓜,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多小贩上门拿货的情况。

  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再看看地里还没摘完的甜瓜,他心里犯了难:这么多小贩要货,自己的瓜够不够?

  要是都答应了,后续能不能保证供应?要是供应不上,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阳光渐渐升到头顶,照在小贩们急切的脸上,也照在黄普黝黑的脸上。他握着烟杆的手紧了紧,看着眼前一片金黄的甜瓜地,心里五味杂陈。

  这场由甜瓜引发的抢购潮,不仅让李强赚了个盆满钵满,也让土坡村的甜瓜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