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府。
西门庆坐在厅上,听着小厮平安气喘吁吁地回报街上情形。
应伯爵如何被识破,闲汉们如何被那“雷公匣”电得哭爹喊娘,又如何被捆了送去衙门。
西门庆静静听着,脸上却并无多少惊讶之色,只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意义不明的光彩。
“嗯,知道了。这矬子,果然有些鬼门道。”
他冷哼一声。
应伯爵失手,本就在他预料之中,甚至可说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派这几个泼皮去,本就是一次廉价的试探,能成则好,不成,也能看看这武大郎究竟有多少斤两,以及他背后是否还有别的依仗。
那“雷公匣”的威力,他上次在花厅里已见识过,确实棘手。
“伯爵也是个不中用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西门庆淡淡评价了一句,似乎并不太将这位“兄弟”的安危放在心上。
他旋即起身,吩咐道:“来兴儿,去账房支五百两银子,要足色纹银,封在匣子里。”
捞应伯爵出来需要打点,但更重要的是,小厮的报告里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武大郎在面对应伯爵时,公然抬出了《宋刑统》和知县老爷!
这让他敏锐地意识到,李知县对武大郎的态度,恐怕不止是欣赏那么简单。
再联想到之前听闻的一些风声,他几乎可以肯定,李知县在那日进斗金的糕饼行里,怕是占了干股的!而且份额恐怕不小,否则武大郎岂能如此有恃无恐?
想通此节,西门庆嘴角勾起一丝阴笑。
只要是用钱能打通的关系,那就好办,他西门庆最不缺的就是钱!
不多时,西门庆便带着沉甸甸的银匣子,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知县的后宅。
他是这里的常客,门子通传后,很快便被请了进去。
书房内,李知县看着西门庆带来的白花花五百两银子,脸上笑容和煦,心中却是明镜一般。
街上发生的事他早已知晓,并且他完全摸清了其中的各种关系。
“西门大官人,此是何意啊?”
李知县故作不知,拈须问道。
西门庆拱手笑道:“老父母明鉴。今日街上有些许纷扰,涉及晚生一个不成器的朋友应伯爵,冲撞了武大官人的买卖,实属不该。晚生特备些薄礼,一来是替朋友向老父母请罪,恳请老父母高抬贵手,稍作惩戒便放他出来,免得污了县衙牢房;这二来嘛……”
他话锋一转,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
“晚生听闻,老父母在武记糕饼行,似乎也有些许雅趣?”
李知县目光一闪,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笑道:“哦?西门大官人消息果然是灵通。”
西门庆见状,心中更有把握,便开门见山。
“老父母,晚生与那武大之间,说来也是些商业上的竞逐,无非是各凭手段。今日晚生前来,并非要老父母偏帮晚生,只求老父母能持身中正,两不相帮即可。”
他指了指那箱银子,又加深了语气。
“无论晚生与武大之间最终谁胜谁负,老父母您在糕饼行的二成干股,晚生在此承诺,必定原封不动,分毫不少!若武大胜了,您自然依旧享那二成红利;若晚生侥幸略胜一筹,接手了那糕饼行,您的那二成,依旧算数!而且,届时晚生另有心意奉上,绝不会让老父母吃了亏去!”
这一番话,可谓说到了李知县的心坎里。
他原本确实有些看重武大郎的能力和那点心带来的稳定收益,也有心在权限内稍稍回护一下,毕竟那是下蛋的母鸡。
但西门庆这五百两现银的“薄礼”加上未来更大利益的承诺,分量实在太重了。
武大郎能给他的,是细水长流但可见的收益;而西门庆给出的,是立竿见影的巨额现银和一份空头但极具诱惑力的保障——无论谁赢,他李知县的股份都在!
李知县沉吟片刻,脸上笑容更盛。
他轻轻拍了拍那银匣子,道:“西门大官人真是快人快语,心思缜密。本县身为父母官,自当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商业之事,自有其规律,优胜劣汰,本官岂会随意干预?至于些许茶点份例,乃下面人孝敬,本官倒从未细究过来源。一切,就依大官人所言吧。”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默许了西门庆的请求,又保全了自己的官身体面。
西门庆心中大喜,知道这五百两银子已然买来了李知县的“中立”。
只要官府不明着偏向武大郎,他西门庆有的是阴私手段可以慢慢炮制那个卖炊饼的!
“老父母英明!晚生感激不尽!”
西门庆连忙起身施礼。
又闲谈几句后,西门庆志得意满地告辞离去。
送走西门庆,李知县看着那箱银子,对身旁的乐和安悠然道:“这西门庆,手面倒是阔绰。也罢,就让他们自己去斗吧。本官倒要看看,那武大郎除了几分急智和那古怪兵器,还能有什么本事扛住西门庆的攻势。反正,无论谁输谁赢,本官这份……总是少不了的。”
乐和安连忙赔笑。
“大人高明!坐收渔利,方是上策,只不过……”
李知县见他欲言又止,便道:“只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乐和安见知县如此,便开口道:“之前老爷说武大郎有气运之子之姿,以我近来观察,的确如此。此时正是他发迹之时,是拉拢结交的最好时机,怎么……就要放弃吗?”
李知县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开口。
“这世间不甘平庸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然能成大事者不过凤毛麟角。这武大确实机缘不小,加之他兄弟武松也不错。不过如今武松已经算是陨落了,武大究竟能翻起多大浪花还不一定。我不偏向西门庆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了。”
乐和安点头赞同。
至此,西门庆成功地将武大郎在官府中最大的潜在倚仗,暂时化为了“中立”。
西门庆并不太把武大郎放在眼里,毕竟小小糕饼行对于他庞大的商业帝国来说还是太小了,不过他秉承着要弄武大郎就要把他彻底打垮。
特别是他今日对于花子虚的帮衬让西门庆很不爽!
西门庆坐在厅上,听着小厮平安气喘吁吁地回报街上情形。
应伯爵如何被识破,闲汉们如何被那“雷公匣”电得哭爹喊娘,又如何被捆了送去衙门。
西门庆静静听着,脸上却并无多少惊讶之色,只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意义不明的光彩。
“嗯,知道了。这矬子,果然有些鬼门道。”
他冷哼一声。
应伯爵失手,本就在他预料之中,甚至可说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派这几个泼皮去,本就是一次廉价的试探,能成则好,不成,也能看看这武大郎究竟有多少斤两,以及他背后是否还有别的依仗。
那“雷公匣”的威力,他上次在花厅里已见识过,确实棘手。
“伯爵也是个不中用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西门庆淡淡评价了一句,似乎并不太将这位“兄弟”的安危放在心上。
他旋即起身,吩咐道:“来兴儿,去账房支五百两银子,要足色纹银,封在匣子里。”
捞应伯爵出来需要打点,但更重要的是,小厮的报告里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武大郎在面对应伯爵时,公然抬出了《宋刑统》和知县老爷!
这让他敏锐地意识到,李知县对武大郎的态度,恐怕不止是欣赏那么简单。
再联想到之前听闻的一些风声,他几乎可以肯定,李知县在那日进斗金的糕饼行里,怕是占了干股的!而且份额恐怕不小,否则武大郎岂能如此有恃无恐?
想通此节,西门庆嘴角勾起一丝阴笑。
只要是用钱能打通的关系,那就好办,他西门庆最不缺的就是钱!
不多时,西门庆便带着沉甸甸的银匣子,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知县的后宅。
他是这里的常客,门子通传后,很快便被请了进去。
书房内,李知县看着西门庆带来的白花花五百两银子,脸上笑容和煦,心中却是明镜一般。
街上发生的事他早已知晓,并且他完全摸清了其中的各种关系。
“西门大官人,此是何意啊?”
李知县故作不知,拈须问道。
西门庆拱手笑道:“老父母明鉴。今日街上有些许纷扰,涉及晚生一个不成器的朋友应伯爵,冲撞了武大官人的买卖,实属不该。晚生特备些薄礼,一来是替朋友向老父母请罪,恳请老父母高抬贵手,稍作惩戒便放他出来,免得污了县衙牢房;这二来嘛……”
他话锋一转,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
“晚生听闻,老父母在武记糕饼行,似乎也有些许雅趣?”
李知县目光一闪,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笑道:“哦?西门大官人消息果然是灵通。”
西门庆见状,心中更有把握,便开门见山。
“老父母,晚生与那武大之间,说来也是些商业上的竞逐,无非是各凭手段。今日晚生前来,并非要老父母偏帮晚生,只求老父母能持身中正,两不相帮即可。”
他指了指那箱银子,又加深了语气。
“无论晚生与武大之间最终谁胜谁负,老父母您在糕饼行的二成干股,晚生在此承诺,必定原封不动,分毫不少!若武大胜了,您自然依旧享那二成红利;若晚生侥幸略胜一筹,接手了那糕饼行,您的那二成,依旧算数!而且,届时晚生另有心意奉上,绝不会让老父母吃了亏去!”
这一番话,可谓说到了李知县的心坎里。
他原本确实有些看重武大郎的能力和那点心带来的稳定收益,也有心在权限内稍稍回护一下,毕竟那是下蛋的母鸡。
但西门庆这五百两现银的“薄礼”加上未来更大利益的承诺,分量实在太重了。
武大郎能给他的,是细水长流但可见的收益;而西门庆给出的,是立竿见影的巨额现银和一份空头但极具诱惑力的保障——无论谁赢,他李知县的股份都在!
李知县沉吟片刻,脸上笑容更盛。
他轻轻拍了拍那银匣子,道:“西门大官人真是快人快语,心思缜密。本县身为父母官,自当秉公执法,不偏不倚。商业之事,自有其规律,优胜劣汰,本官岂会随意干预?至于些许茶点份例,乃下面人孝敬,本官倒从未细究过来源。一切,就依大官人所言吧。”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默许了西门庆的请求,又保全了自己的官身体面。
西门庆心中大喜,知道这五百两银子已然买来了李知县的“中立”。
只要官府不明着偏向武大郎,他西门庆有的是阴私手段可以慢慢炮制那个卖炊饼的!
“老父母英明!晚生感激不尽!”
西门庆连忙起身施礼。
又闲谈几句后,西门庆志得意满地告辞离去。
送走西门庆,李知县看着那箱银子,对身旁的乐和安悠然道:“这西门庆,手面倒是阔绰。也罢,就让他们自己去斗吧。本官倒要看看,那武大郎除了几分急智和那古怪兵器,还能有什么本事扛住西门庆的攻势。反正,无论谁输谁赢,本官这份……总是少不了的。”
乐和安连忙赔笑。
“大人高明!坐收渔利,方是上策,只不过……”
李知县见他欲言又止,便道:“只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乐和安见知县如此,便开口道:“之前老爷说武大郎有气运之子之姿,以我近来观察,的确如此。此时正是他发迹之时,是拉拢结交的最好时机,怎么……就要放弃吗?”
李知县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开口。
“这世间不甘平庸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然能成大事者不过凤毛麟角。这武大确实机缘不小,加之他兄弟武松也不错。不过如今武松已经算是陨落了,武大究竟能翻起多大浪花还不一定。我不偏向西门庆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了。”
乐和安点头赞同。
至此,西门庆成功地将武大郎在官府中最大的潜在倚仗,暂时化为了“中立”。
西门庆并不太把武大郎放在眼里,毕竟小小糕饼行对于他庞大的商业帝国来说还是太小了,不过他秉承着要弄武大郎就要把他彻底打垮。
特别是他今日对于花子虚的帮衬让西门庆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