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吕茅的顾虑-《找谁说理?一米八帅哥穿成武大郎》

  镜头转向南门之外。

  吕茅的天地与西门府内奢靡阴郁截然不同。

  这段时间,吕茅可完全没有丝毫懈怠。

  纵然府中虽有李瓶儿温柔解语,孙雪娥勤快贴心,两位美人相伴,他却深知此刻绝非纵情声色之时。

  西门庆如同一头蛰伏的恶虎,随时可能暴起发难,他必须争分夺秒,夯实根基,方能在这清河县站稳脚跟,图谋后计。

  好消息便如同这初夏的秧苗,一个接一个地窜出来,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首先便是沿河新建的缫丝厂与纺织厂。昔日荒芜的河滩地上,如今已立起连片的厂房,虽尚显简陋,却规划得井井有条。

  夯土围墙坚固,青瓦覆顶,里面按照吕茅的要求,预留了水槽、通风和光照的最佳位置。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陆续运抵、安装的“新式”机器——虽仍是木铁结构,但其设计之精巧,联动之高效,远超这时代寻常的纺车织机。

  这些都是吕茅凭借系统奖励的道具,结合当下工匠手艺,反复试验改进而成的利器。只待五月新丝上市,便可开足马力,其产出效率与布匹质量,吕茅有十足的信心能与西门家的绸缎庄一较高下。

  而来旺那边,更是进展神速。

  他隐于幕后,凭借对西门庆产业网络的烂熟于心,以及胸中那口复仇的恶气,如同最精明的猎手,悄然无声地行动着。

  他利用旧日人脉,绕过西门庆控制的几大蚕丝商,直接与产地信誉良好的桑农、丝坊搭上了线,以更公道的价格,锁定了第一批优质生丝货源。

  同时,他也开始暗中接触那些曾与西门庆合作,却因其压榨霸道而心存不满的客商与运输队伍。一条独立于西门庆体系之外的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通路,正在他的努力下,被一点点打通、拓宽。

  更让吕茅喜出望外的,是来自十字坡张青、孙二娘夫妇的消息。

  他们按照吕茅给的“海外奇种”种子,在自家后院开辟的试验田里,第一批作物已然种植成功!

  信使带来的描述虽朴实,却让吕茅心潮澎湃:那名为“土豆”的作物,块茎埋于土下,硕大饱满,一株便能结出数斤;那“玉米”秆子高大,棒子结实,籽粒金黄; “花生”藤蔓伏地,根下却藏着累累硕果;还有那红艳艳、水灵灵的“西红柿”,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

  这些来自未来的高产作物,不仅意味着武家菜馆将增添无数独一无二、令人惊叹的美味佳肴,更意味着一种潜在的、颠覆性的粮食生产能力!一旦推广开来,其带来的影响力,将远远超出口腹之欲的范畴。

  吕茅站在即将竣工的工厂外,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与远处郁郁葱葱的试验田方向,心中豪情顿生。

  西门庆还在汲汲营营于攀附权贵、构陷良善、在内宅争风吃醋,而他却已在实业与根基上,悄然布下了足以撼动其根本的棋子。

  缫丝厂、纺织厂是他的利刃,来旺是他的暗棋,而张青那边源源不断的新物种,则是他最深藏不露的底蕴。

  这一切,都如同深深扎入土地的根须,看似不显山露水,却已在为参天大树的崛起,积蓄着磅礴的力量。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目光坚定。

  风暴来临之前,他需要的是更快的速度,更厚的积累。他的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胜负之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见分晓。

  诸事虽进展顺利,一片向好,但吕茅心中始终有一块石头悬着,沉甸甸的。

  那便是远在东平府的兄弟武松。

  武松如今在东平府深受知府陈文昭器重,凭着一身超凡武艺和刚直不阿的性子,协管治安,缉捕盗贼,声名鹊起。

  传来的消息都说他干得风生水起,颇受倚重。

  寻常人听了,只怕要替武松高兴,赞叹他找到了用武之地。可吕茅每每思及此,眉头却总是下意识地蹙紧。

  他担心的,正是武松这“用武之地”。

  其一,便是剿匪之险。

  这世道不太平,占山为王的草寇、流窜作案的强人层出不穷。武松性子刚猛,遇事喜好争先,冲锋陷阵定然是不顾性命的主。刀剑无眼,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吕茅深知,武艺再高,也难保万全。

  他怕武松逞一时之勇,落入贼人陷阱,或是遭遇亡命之徒的拼死反扑。每次听到东平府境内有什么剿匪行动,吕茅的心都会揪起来,生怕下一刻就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这兄弟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人,他绝不能再承受一次“失去”的痛苦。

  其二,也是更深远的忧虑,便是武松的际遇与人脉。

  武松是个豪气干云、义字当头的汉子,最重情义,也最容易因义气而与人倾心相交。东平府离那水泊梁山已然不算太远,那梁山上如今虽尚未显山露水,但吕茅深知,那里正聚集着一群怎样的“星宿”。他尤其担心那个号称“及时雨”、最善于笼络人心的宋江!

  依照那冥冥中的“轨迹”,武松与宋江等人产生交集,乃至最后被迫落草,并非不可能。

  若真到了那一步,纵然一时痛快,可“梁山泊好汉”的结局……吕茅想起那“原着”中的招安、征方腊、死的死散的散,便觉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那是一条充满悲壮与无奈的绝路,是活生生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逼上穷途,最终磨灭于时代洪流之中的悲剧。

  他绝不能让武松走上那条老路!

  “必须得想个法子……”

  吕茅在书房中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得让他离开那是非漩涡的中心,至少,不能让他与梁山那伙人过早、过深地牵扯上关系。”

  他思忖着,或许可以借生意扩张之名,在东平府开设分号,让武松帮忙照看,以此让他逐渐脱离官府的缉捕事务?

  或者,寻个由头,让武松护送一批重要货物回清河,然后便将他留下?

  再不然,自己亲自去一趟东平府,与武松深谈一次。

  种种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知道,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并非易事,尤其武松那般有主见的性格。

  但他必须尝试,必须未雨绸缪。

  他如今积攒下的这些家业,谋求的这些布局,不仅仅是为了对抗西门庆,更是为了给他们兄弟二人,在这混乱的世道中,挣得一个安稳、自主的未来,一个不必被所谓“天命”裹挟的将来。

  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吕茅的目光愈发坚定。

  兄弟的安危与前途,是他必须牢牢守护不容有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