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妒火中烧-《找谁说理?一米八帅哥穿成武大郎》

  西门庆自那日在南门小院被吕茅用“雷公匣”惊走,心里就极不舒坦。

  如今更是眼睁睁看着李瓶儿被武大郎风光娶进门,心中那股邪火和挫败感更加无处发泄。

  回到府里的他便整日沉着脸,抱着酒坛子灌闷酒。稍有不顺心便拿下人撒气,摔杯砸盏,搞得合府上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吴月娘见他如此模样,心中无比忧虑。

  这般下去,只怕家宅不宁,也伤了官人自己的身子。

  她便私下里与孟玉楼、潘金莲、李娇儿商量:“官人近日心中不痛快,我们姐妹几个好生打扮一番,备些酒菜,请他来后花园散散心,说说话,或可解他烦忧。”

  众妾皆称是。

  这日傍晚,后花园凉亭内早早摆下了酒席瓜果。

  吴月娘端庄稳重,坐在主位;李娇儿依旧怯怯懦懦,小心陪着;潘金莲则使出了浑身解数,穿着一身娇艳的桃红衫裙,眼波流转,笑语盈盈,恨不得将西门庆的魂儿直接勾过来。

  然而,西门庆兴致缺缺,只是闷头喝酒。

  对潘金莲的刻意撩拨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恰在此时,孟玉楼到了。

  她不像潘金莲那般张扬,只穿着一身淡雅的月白绫裙,发髻上却别出心裁地戴了一副新得的金玲珑草虫头饰。

  那草虫以细如发丝的金线盘绕而成,缀着米粒大小的宝石,随着她的步履轻轻颤动,在夕阳余晖下流光溢彩,既精致又不失雅趣。

  西门庆本是漫不经心地一瞥,目光却瞬间被那副头饰吸引。

  再细看孟玉楼,只见她眉眼温婉,气质娴静,肌肤丰润,自有一种潘金莲的妖娆、李娇儿的懦弱所没有的、属于成熟少妇的从容风韵。

  她并未刻意讨好,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反倒让看腻了争奇斗艳的西门庆觉得耳目一新,心中那股燥郁之气仿佛都被抚平了几分。

  “玉楼,你这项上首饰倒是别致。”

  西门庆忍不住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

  孟玉楼微微一笑,声音柔和:

  “前日得了这么个小玩意儿,今日戴出来给官人和姐妹们瞧瞧,博大家一笑。”

  西门庆越看越觉喜爱,孟玉楼身上那种不争不抢、温良识趣的劲儿,此刻正合了他想暂时逃离纷争的心境。

  他兴致渐起,开始与众女子,问些家常闲话。孟玉楼应答得体,言语间又透着几分聪明伶俐,既不显得卖弄,又能接住西门庆的话头,甚至还能引经据典说上几句,更让西门庆觉得遇到了知音,心中大喜。

  当晚,西门庆便歇在了孟玉楼房中。

  孟玉楼原就是在商贾之家,精通生意之道。

  如今曲意逢迎,温柔小意,与西门庆言谈甚欢,更是投其所好,说了些管理家宅、经营铺面的见解,虽不深入,却也让西门庆刮目相看,觉得此女不仅是玩物,更可偶尔交谈解闷。

  接连数日,西门庆都流连于孟玉楼处。

  白日在外面处理事务,晚上便回到孟玉楼这边寻求慰藉和放松。孟玉楼也趁机巩固地位,将房中布置得更加舒适宜人,饮食起居伺候得无微不至。

  这一来,可惹恼了两个人。

  首当其冲的便是潘金莲。

  潘金莲本就是掐尖要强的性子,往日里西门庆虽也去别人房中,但属她这里最得宠,何曾受过这等连续冷落?

  她见孟玉楼不过戴了副新头饰,说了几句装模作样的话,便将官人迷得连续几日不离身,心中那股醋意和妒火简直要烧穿胸膛!

  她在自己房里摔打东西,对着丫鬟秋菊指桑骂槐:“不过是个死了男人的寡妇,装什么清高!戴个草虫子就以为自己是凤凰了?”

  “我呸!”

  另一个则是李娇儿。

  她虽不敢像潘金莲那样发作,但见西门庆久不来自已房中,心中也愈发凄惶不安,只觉得自己在这府里越发无足轻重,时常暗自垂泪。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

  西门府按例摆设酒席,宴请一众帮闲、亲眷,吃那“会亲酒”。

  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卷棚内先待了茶,等客齐了,方才迎入大厅,依序落座。

  头一席是吴大舅、二舅,往下便是应伯爵、谢希大、祝实念、孙天化等一众帮闲篾片,女婿陈敬济也在一旁陪坐,西门庆自居主位。

  场面甚是喧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队杂耍的下去后,乐工李铭、吴惠上来弹唱了一套应景的曲子。

  待他二人下去,今日请来的四个唱的——李桂姐、吴银儿、董玉仙、韩金钏便袅袅婷婷地出来,在席前把盏斟酒,娇声软语,劝客畅饮。

  西门庆连日来在孟玉楼处得了慰藉,心情舒畅了许多,此刻见宾客满堂,歌舞升平,更是兴致高昂。

  他见孟玉楼今日打扮得虽不似潘金莲那般妖娆,却自有一番端庄风流体态,心中喜爱,便有心让她在人前显耀,遂吩咐道:

  “去请三娘出来,与诸位亲眷见个礼,也让大家瞧瞧,她自进门来还未曾与大家见过面呢。”

  丫鬟便进去请了孟玉楼出来。

  孟玉楼本不欲多事,但西门庆既已发话,只得出来,与众人万福见礼。

  她举止得体,谈吐文雅,应伯爵等人自然是满口奉承,夸赞不已:“西门大官人好福气!三娘真是仪态万方,贤良淑德!”

  那四个唱曲的见孟玉楼得宠,又是主家娘子,一个个如同见了蜜的蜂儿般围拢上来,姐姐长姐姐短地叫着,讨要赏封。

  孟玉楼知道这是场面上的规矩,也不吝啬,笑着每人给了一两银子的红封。

  四个唱的得了厚赏,更是卖力。

  李桂姐领头,四人交换了下眼色,便拨动琵琶,轻启朱唇,唱了一套《南石榴花·佳期》:

  “喜得功名遂,……天之配合一对儿,如鸾似凤夫共妻,……永团圆,世世夫妻。”

  她们嗓音娇柔,曲调婉转,尤其唱到“如鸾似凤”、“永团圆,世世夫妻”这几句时,更是眼波流转,有意无意地瞟向孟玉楼和西门庆,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是借这曲子奉承孟玉楼与西门庆乃是天作之合,姻缘美满。

  这曲子若在平时唱,倒也只是一般吉庆奉承。

  可今日不同,孟玉楼刚刚得宠,又是在这般大庭广众之下,这歌词听在某些人耳中,便格外刺心。

  潘金莲和李娇儿因是妾室,并未在大厅主座,只在后面帘内坐着听曲吃酒。

  潘金莲早已妒火中烧,听得这几句唱词,只觉得如同针扎般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