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订货-《穿回渭北做刀客》

  章宗义仔细地看着报价单。

  牛皮和猪鬃的价格比汉口高了百分之十五,这应该包含了汉口到上海的转运成本和风险溢价,这是合理的收购价格。

  军火报价单上东西很多,从大炮、步枪,手枪到枪械用钢材,再到弹药补给一应俱全。

  他只关注自己想要的:

  毛瑟98步枪附带刺刀和维修工具,每套报价80银元;子弹每百发6银元。

  毛瑟驳壳枪每支90银元,子弹每百发6银元。

  后面还写着购买枪支的总数量不能低于五百支,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送货到最近的港口或指定地点,但运输和相关手续由买方负责。

  理查德看他看得很专注,就轻声说:

  “军火您先选,我查一下最近的大宗买卖,把您的订单加进去,到时候能享受批量优惠。”

  章宗义看着价格,心里想,威廉这个坑货,坑了我几百银元啊。

  又一想,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帐篷空间,带货方便,安全没有运输成本。

  假如带一批军火回去,是不是能赚一把。

  不行,按照市场规律来说,现在的军火价格是处于高位,随着国内军工厂的逐步仿制和产能扩张,供给正在持续增加,价格下行是必然趋势。

  再说,这个时候还不是需求的高峰期,回去三支两支的售卖,自己哪有时间做这种生意。

  算了,无本的生意可以做做,其他的还是太麻烦了。

  想明白后,他手指在报价单上轻轻一点,沉声道:

  “九八步枪要五百支,驳壳枪五十支。步枪子弹按五十万发,手枪子弹五万发。”

  理查德迅速记录下订单,心里又快速算了一下,接近八万银元,心里也是一阵小激动。

  这笔金额不算大的单子,但也绝对不小,特别是对地方武装来说,就十分罕见了。

  他压住心里的高兴,对章宗义说:“章先生稍等,我去看看库存。”

  说完快步走进里间。

  只听里面一阵电话交谈声,没多久他回来了,带着点歉意:

  “真是不巧,章先生,九八步枪现在库存只有一百五十支,驳壳枪和子弹倒是够。我问了船期,新货要一周后才能到。但我能保证这批货的价格不会变。”

  “正好浙江新军刚订了一批枪械,我把您的订单拼到他们那份里,可以申请个好折扣。不过货单可以按原价给您开。”

  原来,礼和洋行每批货的价格并不固定,合同里会写明根据运输成本或其他因素灵活调价。

  章宗义听完理查德的话,明白“回扣”是这时候的常规做法。

  但自己收不收有什么意思呢,要是收了,反而不好跟对方谈别的条件。

  他低头思考着,片刻后抬眼说:

  “我等一周吧,船一到就结算提货。货单还是按实际成交的价格开吧。”

  理查德稍微迟疑了一下,随即点头,看着章宗义说:

  “好。我先安排采购人员去验看牛皮和猪鬃,你估计有多少担呢?”

  章宗义一想,这会儿牛皮和猪鬃还在帐篷空间呢,明天要找一个库房,从空间倒出来。

  便道:“每样都有五六百担,时间定在后天吧,到时候直接到库房去验看。”

  又告诉对方自己住在礼查饭店,

  理查德听到章宗义说的牛皮和猪鬃数量,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和兴奋。

  诧异的是五六百担的现货在当前市场极为少见,要知道五六百担就是三十多吨。

  兴奋的是欧洲那边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及军事需要,对牛皮和猪鬃的需求非常旺盛,这么大宗的货物,消息一出来,绝对是各大洋行的抢手货。

  他迅速在心里盘算着,先签个合约,把这批牛皮和猪鬃先锁定,算着他的武器预付款。

  他又估算了这批货的价值,这笔交易总价有六七万银元,自己也能从洋行提成不少。

  他对章宗义就更加得热情。

  采购的事情说完,俩人都挺高兴。

  章宗义了却了一桩心事,理查德也做成了一笔生意。

  两人坐在会客厅喝着咖啡,愉快地聊起天来,话题基本围绕着威廉。

  突然,章宗义想起还要买望远镜,问道:“理查德先生,贵行有蔡司望远镜吗?”

  理查德笑道:“库房就有,一批德国原装货,每具卖四十银元,带皮盒和防水布套。我给您开十具的单子。够不够?”

  章宗义连声道:“够了够了。”

  理查德记下,又说:“这仪器精贵,路上要是震坏了,建议您再加个木箱子加固一下。”

  两人正说着,刚才那个职员进来了,拿着一张单子,低头在理查德耳边说了几句。

  理查德点头示意他出去,然后看着手里的单子,笑着转向章宗义说:

  “我在荷兰范德威登远东洋行的一个朋友,从比利时运来一批勃朗宁m1900手枪,卖得十分不好,私下里想让我帮忙推销推销。”

  理查德是当笑话,热情的,带着点炫耀讲给章宗义听的。

  但章宗义一听,兴趣可大了,因为这就是后世说的“枪牌撸子”。

  这枪卖不动是因为推销时间短,再说现在都是军队在采购武器,他们讲究的是火力猛,这种防身的小手枪,人家根本瞧不上眼。

  他不动声色问道:“这批货有多少?成色怎么样?”

  理查德耸耸肩:“一千支新货,每把配五百发子弹。他们急着出手,估计价格能压到每支三十五银元。”

  章宗义记得后世看过资料,上海兵工厂1920年仿制的勃朗宁还要四十银元呢。三十五银元一支,估计是这荷兰洋行的成本价了。

  总价也就三万五千银元,咱是差钱的人吗?

  再说了,这种小手枪,给自己人用、当礼物送人都挺合适。

  干了!

  他略一琢磨,便说:“行,理查德先生,只要货没问题,这批勃朗宁和子弹我全包了。要是可以,让他们后天送到我库房。”

  理查德有点意外,但马上露出笑脸:“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去联系。”

  他心里美滋滋的,这笔买卖自己多少能赚点。

  看来自己还是怠慢了这位内地来的地方武装头头。

  实力不一般,做事干脆,跟那些清政府的官员完全不一样。

  理查德心里大喊“啊,我要和他做好朋友!”

  章宗义端起咖啡喝了一小口,压住心里的高兴劲儿。

  这批勃朗宁现在虽然冷门,可等日后军阀混战、商人自保的时候,肯定抢手。

  两人相视一笑,咖啡的热气在两人中间袅袅飘着。

  又闲聊了几句,理查德就拟了一份订购武器的协议,大意武器品种、价格、交货日期,用准备销售给礼和洋行的一批牛皮和猪鬃的货款,作为预付货款。

  章宗义看了看,没什么问题,就签了自己的大名。

  他才不管里面的道道,给足钱就行,货供了就行。

  起身告辞,理查德亲自把他送到门口,还告诉大厅的工作人员,以后章宗义来了,就直接把他带到自己的办公室。

  章宗义临走时,他拿走了给礼和洋行的联络公函,只说拼单的话,货单就开陕西团练的名头。

  理查德才不管开谁的名头呢,钱货两清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