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弗凭借伦纳被阿尔瓦雷斯阻挡无法超越的机会拉开差距,而我不仅被他们两人甩开,还眼睁睁看着领跑三强绝尘而去。
韦弗最终成功拉开足够差距,进站后超越法拉利与队友,换上新胎后再次领跑全场。
我则掉回第十位,在一号弯刹车区拼命守住位置,勉强领先东山良和的索伯,尽管我的轮胎温度更低。
出弯后,我在第二段直道上继续压制他,随后在二号弯刹车区前突然向左切,抢占内线确保领先。
驶过三号小角度弯道、冲上坡道后,我知道自己已摆脱索伯的威胁 ,轮胎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新胎优势让我拉开了差距。
但没有外力帮助,我很难再向前推进,幸运的是,帮助来了,而且来自一位昔日对手。
威廉?齐格勒的梅赛德斯赛车今天同样状态低迷,既无法发挥梅赛德斯引擎的动力优势,空气动力学性能又不足。
当他的前队友鲁道夫?贡萨尔维斯(现效力威廉姆斯)换了新胎,从发车直道尝试超越时,齐格勒重演了西班牙站的一幕,甚至更糟。
当时赛车速度已接近每小时 320 公里,贡萨尔维斯切到极内线,齐格勒则采取防守姿态,但他的防守越来越极端。
此时我和东山良和刚好驶入主直道,看到前方赛车全挤在右侧,远离左侧赛车线。
很明显,齐格勒在故意将前队友逼向护栏,逼得这位巴西车手要么放弃超车,要么面临 “如同飞机撞墙” 的事故风险。
贡萨尔维斯不得不收油,我和东山良和趁机从赛车线超越,分别升至第九、第十位。
赛会干事对齐格勒的行为同样持否定态度:这位七届世界冠军在西班牙站的 “故意切线路线” 已消耗大量好感,此次竟对前队友下狠手,还将对方逼向混凝土墙,实在太过分。
德国车手最终因 “停站 5 秒罚时” 失去竞争力,我升至第八,东山良和第九,贡萨尔维斯重返积分区(第十)。
贡萨尔维斯在激烈对抗中通过无线电说的话,足以概括当时的惊险:“他想干什么?这简直是谋杀!”
我在 2010 年匈牙利大奖赛的最终成绩定格在第八位。
以下是本场比赛积分区结果:
1.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25 分
2.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8 分
3.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5 分
4. 恩里克?德?马特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2 分
5.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夫 —— 俄罗斯 ——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10 分
6. 詹姆斯?巴克斯顿 —— 英国 —— 威廉姆斯 - 考斯沃斯车队 ——8 分
7. 维克多?哈特曼 —— 德国 —— 索伯 - 法拉利车队 ——6 分
8.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4 分
9. 东山良和 —— 日本 —— 索伯 - 法拉利车队 ——2 分
10.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 —— 巴西 —— 威廉姆斯 - 考斯沃斯车队 ——1 分
红牛与法拉利收获颇丰,迈凯伦则运气不佳:一辆赛车无辜退赛,另一辆因排位赛失误全程困在中游。
虽不足以安慰,但客观来说,匈牙利赛道狭窄、直道短、超车难,本就是我们本赛季最不占优势的赛道。
我曾希望迈凯伦在此地的 “近期夺冠史”(2007 年起连续夺冠)能带来好运,可 F1 从不会因 “车队过往战绩” 偏袒,若当前赛车不适应赛道,再辉煌的历史也无用。
好消息是,威廉姆斯与索伯表现亮眼,开始缩小与印度力量的差距,印度力量本赛季前半程曾一度领先中游。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或许格外开心:尽管经历波折,他最终仍以第十名拿分,而威廉?齐格勒只能屈居第十一位,成为 “第一个失败者”。
对迈凯伦而言,还有两个积极信号:第一,接下来的斯帕、蒙扎等赛道更适合我们的赛车;第二,安东尼未能拿分,因此,我今天重新夺回了积分榜领跑位置。
1.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76 分
2. 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75 分
3.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169 分
4.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66 分
5.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53 分
6. 恩里克?德?马特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07 分
夏休期来临前,争冠格局愈发胶着:我以 1 分优势领先安东尼,红牛双雄紧追不舍,甚至费利佩?阿尔瓦雷斯也只需再赢一场,且我们其余人均未拿分,就能反超积分榜,虽可能性不大,但谁能想到,迈凯伦会在这条自 2007 年起年年夺冠的赛道上,仅收获 4 分呢?
迈凯伦仍能领跑双积分榜,要归功于我们在土耳其、加拿大、迈阿密、瓦伦西亚等赛道的出色表现,当时我们的赛车拥有绝对速度。
但近期,我们的表现甚至算不上第三强。
更能体现 “前排竞争白热化” 的是:科斯基宁与卡明斯基均因维修区事故未能拿分,德?马特奥趁机重返前六。
如今争冠又回到 “三强对决”:前三名车队的六位车手,积分差距均在 100 分以内(单场冠军可得 25 分)。
马丁?韦弗以 4 场胜利领跑,我以 3 场紧随其后,安东尼、伦纳、阿尔瓦雷斯各有 2 场胜利。
本赛季至今,没有车队能持续统治,没有车手能长期领跑,没人知道年终阿布扎比站方格旗落下时,谁会成为冠军。
车队积分榜目前如下:
1.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沃金)——351 分
2. 红牛 - 雷诺车队 —— 奥地利(总部位于英国米尔顿凯恩斯)——335 分
3. 法拉利车队 —— 意大利(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洛)——260 分
4. 梅赛德斯 Gp 马石油车队 —— 德国(总部位于英国布拉克利)——132 分
5.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恩斯通)——114 分
6. 印度力量 - 梅赛德斯车队 —— 印度(总部位于英国银石)——48 分
红牛与我们的差距仅剩几分,法拉利逐渐重返争冠行列,路特斯与梅赛德斯的中游之争也因两队近期表现平平再度升温。
威廉姆斯则异军突起:若我统计无误,他们目前积 42 分,仅落后印度力量 6 分,要知道印度力量本赛季前半程曾是中游绝对霸主。
更值得关注的是,威廉姆斯与卡特汉姆、玛鲁西亚、hRt 等新车队使用同款考斯沃斯引擎,这证明:只要新车队能培养技术、积累经验,这款引擎仍有潜力可挖。
娜塔莎以第十六名完赛,未能从赛车中挖掘更多潜力,仅发挥出赛车应有水平,领先队友,落后于卡特汉姆,排在 hRt 之前。
尽管 “卡特汉姆>玛鲁西亚>hRt” 的格局看似固定,但这些 “小鱼小虾” 车队间的竞争同样激烈:既然短期内无望拿分,每逢高退赛率的比赛,他们便会为第十三、十四名拼尽全力,毕竟这关系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关乎车队生存。
前排有争冠大战,中游有积分争夺,队尾有生存较量。
我出生于 1988 年,那年迈凯伦在赛道上无人能敌;成长于 1990 年代,威廉姆斯拥有堪比小国的技术团队,再加上艾德里安?纽维的空气动力学天赋;开始职业赛车生涯时,法拉利在威廉?齐格勒的带领下统治 21 世纪初的 F1。
我知道,F1 最差的状态是 “一家独大”,甚至枯燥乏味。
因此,像本赛季这样 “群雄逐鹿”,任何人都有可能夺冠的局面,更值得珍惜 ,毕竟我们无法预知 2011 年、2012 年,甚至 2020 年会发生什么。
我们只知道,此刻的 F1 精彩绝伦、竞争激烈,这样的赛季,正是我们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
如今,迈凯伦、法拉利,以及由艾德里安?纽维领衔(取代昔日威廉姆斯)的红牛,正为 F1 总冠军展开巅峰对决。
这何其辉煌!
当下一次有人统治 F1、让比赛重回枯燥时,无论那是明年、三年后,还是十年、十三年后,人们都会想起这个赛季的精彩。
韦弗最终成功拉开足够差距,进站后超越法拉利与队友,换上新胎后再次领跑全场。
我则掉回第十位,在一号弯刹车区拼命守住位置,勉强领先东山良和的索伯,尽管我的轮胎温度更低。
出弯后,我在第二段直道上继续压制他,随后在二号弯刹车区前突然向左切,抢占内线确保领先。
驶过三号小角度弯道、冲上坡道后,我知道自己已摆脱索伯的威胁 ,轮胎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新胎优势让我拉开了差距。
但没有外力帮助,我很难再向前推进,幸运的是,帮助来了,而且来自一位昔日对手。
威廉?齐格勒的梅赛德斯赛车今天同样状态低迷,既无法发挥梅赛德斯引擎的动力优势,空气动力学性能又不足。
当他的前队友鲁道夫?贡萨尔维斯(现效力威廉姆斯)换了新胎,从发车直道尝试超越时,齐格勒重演了西班牙站的一幕,甚至更糟。
当时赛车速度已接近每小时 320 公里,贡萨尔维斯切到极内线,齐格勒则采取防守姿态,但他的防守越来越极端。
此时我和东山良和刚好驶入主直道,看到前方赛车全挤在右侧,远离左侧赛车线。
很明显,齐格勒在故意将前队友逼向护栏,逼得这位巴西车手要么放弃超车,要么面临 “如同飞机撞墙” 的事故风险。
贡萨尔维斯不得不收油,我和东山良和趁机从赛车线超越,分别升至第九、第十位。
赛会干事对齐格勒的行为同样持否定态度:这位七届世界冠军在西班牙站的 “故意切线路线” 已消耗大量好感,此次竟对前队友下狠手,还将对方逼向混凝土墙,实在太过分。
德国车手最终因 “停站 5 秒罚时” 失去竞争力,我升至第八,东山良和第九,贡萨尔维斯重返积分区(第十)。
贡萨尔维斯在激烈对抗中通过无线电说的话,足以概括当时的惊险:“他想干什么?这简直是谋杀!”
我在 2010 年匈牙利大奖赛的最终成绩定格在第八位。
以下是本场比赛积分区结果:
1.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25 分
2.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8 分
3.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5 分
4. 恩里克?德?马特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2 分
5.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夫 —— 俄罗斯 ——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10 分
6. 詹姆斯?巴克斯顿 —— 英国 —— 威廉姆斯 - 考斯沃斯车队 ——8 分
7. 维克多?哈特曼 —— 德国 —— 索伯 - 法拉利车队 ——6 分
8.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4 分
9. 东山良和 —— 日本 —— 索伯 - 法拉利车队 ——2 分
10.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 —— 巴西 —— 威廉姆斯 - 考斯沃斯车队 ——1 分
红牛与法拉利收获颇丰,迈凯伦则运气不佳:一辆赛车无辜退赛,另一辆因排位赛失误全程困在中游。
虽不足以安慰,但客观来说,匈牙利赛道狭窄、直道短、超车难,本就是我们本赛季最不占优势的赛道。
我曾希望迈凯伦在此地的 “近期夺冠史”(2007 年起连续夺冠)能带来好运,可 F1 从不会因 “车队过往战绩” 偏袒,若当前赛车不适应赛道,再辉煌的历史也无用。
好消息是,威廉姆斯与索伯表现亮眼,开始缩小与印度力量的差距,印度力量本赛季前半程曾一度领先中游。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或许格外开心:尽管经历波折,他最终仍以第十名拿分,而威廉?齐格勒只能屈居第十一位,成为 “第一个失败者”。
对迈凯伦而言,还有两个积极信号:第一,接下来的斯帕、蒙扎等赛道更适合我们的赛车;第二,安东尼未能拿分,因此,我今天重新夺回了积分榜领跑位置。
1. 张骋 —— 中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76 分
2. 安东尼?哈里森 —— 美国 ——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175 分
3. 马丁?韦弗 —— 澳大利亚 —— 红牛 - 雷诺车队 ——169 分
4.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66 分
5.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法拉利车队 ——153 分
6. 恩里克?德?马特奥 —— 巴西 —— 法拉利车队 ——107 分
夏休期来临前,争冠格局愈发胶着:我以 1 分优势领先安东尼,红牛双雄紧追不舍,甚至费利佩?阿尔瓦雷斯也只需再赢一场,且我们其余人均未拿分,就能反超积分榜,虽可能性不大,但谁能想到,迈凯伦会在这条自 2007 年起年年夺冠的赛道上,仅收获 4 分呢?
迈凯伦仍能领跑双积分榜,要归功于我们在土耳其、加拿大、迈阿密、瓦伦西亚等赛道的出色表现,当时我们的赛车拥有绝对速度。
但近期,我们的表现甚至算不上第三强。
更能体现 “前排竞争白热化” 的是:科斯基宁与卡明斯基均因维修区事故未能拿分,德?马特奥趁机重返前六。
如今争冠又回到 “三强对决”:前三名车队的六位车手,积分差距均在 100 分以内(单场冠军可得 25 分)。
马丁?韦弗以 4 场胜利领跑,我以 3 场紧随其后,安东尼、伦纳、阿尔瓦雷斯各有 2 场胜利。
本赛季至今,没有车队能持续统治,没有车手能长期领跑,没人知道年终阿布扎比站方格旗落下时,谁会成为冠军。
车队积分榜目前如下:
1.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沃金)——351 分
2. 红牛 - 雷诺车队 —— 奥地利(总部位于英国米尔顿凯恩斯)——335 分
3. 法拉利车队 —— 意大利(总部位于意大利马拉内洛)——260 分
4. 梅赛德斯 Gp 马石油车队 —— 德国(总部位于英国布拉克利)——132 分
5. 路特斯 - 雷诺车队 —— 英国(总部位于英国恩斯通)——114 分
6. 印度力量 - 梅赛德斯车队 —— 印度(总部位于英国银石)——48 分
红牛与我们的差距仅剩几分,法拉利逐渐重返争冠行列,路特斯与梅赛德斯的中游之争也因两队近期表现平平再度升温。
威廉姆斯则异军突起:若我统计无误,他们目前积 42 分,仅落后印度力量 6 分,要知道印度力量本赛季前半程曾是中游绝对霸主。
更值得关注的是,威廉姆斯与卡特汉姆、玛鲁西亚、hRt 等新车队使用同款考斯沃斯引擎,这证明:只要新车队能培养技术、积累经验,这款引擎仍有潜力可挖。
娜塔莎以第十六名完赛,未能从赛车中挖掘更多潜力,仅发挥出赛车应有水平,领先队友,落后于卡特汉姆,排在 hRt 之前。
尽管 “卡特汉姆>玛鲁西亚>hRt” 的格局看似固定,但这些 “小鱼小虾” 车队间的竞争同样激烈:既然短期内无望拿分,每逢高退赛率的比赛,他们便会为第十三、十四名拼尽全力,毕竟这关系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关乎车队生存。
前排有争冠大战,中游有积分争夺,队尾有生存较量。
我出生于 1988 年,那年迈凯伦在赛道上无人能敌;成长于 1990 年代,威廉姆斯拥有堪比小国的技术团队,再加上艾德里安?纽维的空气动力学天赋;开始职业赛车生涯时,法拉利在威廉?齐格勒的带领下统治 21 世纪初的 F1。
我知道,F1 最差的状态是 “一家独大”,甚至枯燥乏味。
因此,像本赛季这样 “群雄逐鹿”,任何人都有可能夺冠的局面,更值得珍惜 ,毕竟我们无法预知 2011 年、2012 年,甚至 2020 年会发生什么。
我们只知道,此刻的 F1 精彩绝伦、竞争激烈,这样的赛季,正是我们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
如今,迈凯伦、法拉利,以及由艾德里安?纽维领衔(取代昔日威廉姆斯)的红牛,正为 F1 总冠军展开巅峰对决。
这何其辉煌!
当下一次有人统治 F1、让比赛重回枯燥时,无论那是明年、三年后,还是十年、十三年后,人们都会想起这个赛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