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真是一把好刀-《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

  承天殿偏殿。

  李策手里端着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茶雾氤氲,模糊了他半张脸。

  他没喝,只是用杯盖有一搭没一搭地撇着浮沫。

  “孔爱卿,稷下学宫那几个叽叽歪歪的读书人,都处理干净了?”

  “回陛下,都处理了。”

  孔明躬身立在一旁,立即拱手回应道。

  “哦?”

  李策抬了抬眼皮,动作很慢,

  “怎么处理的?”

  “不过是几条替赵相看门的犬,留着只会乱吠,平白浪费我大夏的粮食。”

  孔明回答得云淡风轻,没有半分波澜,

  “臣已命毛骧都尉,将他们就地坑杀,尸骨混着石灰埋在了城外乱葬岗,连个碑都不会有。”

  “噗。”

  李策一口茶喷了出来,幸好偏头得快,才没糟蹋了身前的紫檀木案。

  他放下茶杯,用一种见了鬼的表情打量着孔明。

  “全杀了?”

  “全杀了。”

  “一个不留?”

  “一个不留。”

  李策夸张地“哎呀”了一声,身子往龙椅里一靠,双手摊开。

  “孔爱卿,你这下手可比朕黑多了。朕顶多是砍了陈勃,抄他满门,你倒好,直接把那群耍笔杆子的活埋了。你就不怕天下读书人的笔杆子,把你脊梁骨戳穿?”

  这话说得像是责备,可任谁都能听出那份毫不掩饰的欣赏。

  孔明微微一笑,那张清秀的脸上,透出一股与长相完全不符的阴冷。

  “陛下可知,乡间老农如何处置偷食的田鼠?”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李策来了兴致:

  “说来听听。”

  “老农绝不会因为一只田鼠偷了几粒米,就大发慈悲。

  他们会寻到鼠窝,用最烈的浓烟,或者最猛的河水,把一窝老少全部灌死在洞里。

  因为他们明白,今日放过一只,明日就会有十只,百只,最终蛀空的是整个粮仓,饿死的是自己一家老小。”

  孔明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也更清晰。

  “在臣看来,那些盘踞在稷下学宫,空谈误国,结党营私的腐儒,便是啃食我大夏国运的田鼠。他们今日敢在宫门前鼓噪,非议陛下,明日就敢串联百官,动摇国本。”

  “对付田鼠,就要用烟熏水灌的法子,一次性全部闷杀在洞里,连根拔起,才能保证粮仓的长久安宁。”

  “至于天下读书人的笔杆子?”

  孔明发出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嗤笑。

  “一群只会在背后摇唇鼓舌的废物罢了,除了会写几篇酸臭文章,还能做什么?

  陛下,成大事者,从不在意脚下蝼蚁的悲鸣。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等陛下扫清寰宇,君临天下,臣不过是史书上‘为君分忧,肃清吏治’的忠臣典范。

  那些被埋进土里的枯骨,连成为反面教材的资格都没有。”

  “哈哈哈哈哈!”

  李策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说得好!”

  “好一个‘何须在意蝼蚁悲鸣’!”

  “朕就喜欢你这股子旁若无人,六亲不认的劲儿!”

  他站起身,走到孔明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明天,你就去五城兵马司。”.

  李策的声音压低了几分,

  “给朕把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脱缰野马,好好训一训。”.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鞭子也好,刀子也罢。”.

  “朕只要一个结果。”.

  “让那些丘八知道,京城这片天,到底谁说了算!让他们从骨子里懂得,什么叫做害怕!”.

  孔明深深一揖,后退一步。

  “臣,遵旨。”

  看着孔明转身离去的背影,李策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

  真是一把好刀。

  一把淬了剧毒,锋利到能轻易割伤主人的绝世凶刃。

  但他喜欢。

  因为他自信,自己就是那个能握住这把刀的唯一人选。

  孔明走后,偏殿里又恢复了安静。

  李策伸了个懒腰,重新坐回软榻上。

  今天又是杀人,又是布局,又是跟这帮老狐狸小狐狸斗智斗勇,属实有点累了。

  紧绷的神经一旦松弛下来,就感觉有些百无聊赖。

  征服天下是个体力活,也是个脑力活,但总不能一天到晚都琢磨这些。

  人嘛,总得找点乐子。

  尤其是在当了皇帝之后,这乐子可就太多了。

  李策对着殿外随侍的太监招了招手。

  小太监一路小跑进来,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

  “去,把刘贵妃给朕叫来。”

  “朕要亲自考校一下她的功课,看她最近,到底有没有长进。”

  “奴婢……遵旨。”

  老太监心头一颤,头埋得更低了。

  谁不知道,陛下口中的“考校功课”,考校的是什么“功课”。

  看来今夜,长乐宫又要彻夜闻“琴”声了。

  老太监躬着身子,小步快跑着退出了偏殿。

  殿内,重归寂静。

  李策闭上眼睛,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刘贵妃那娇媚动人的脸庞,和她那柔若无骨的身段。

  那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尤物,一颦一笑,都能勾动男人心底最原始的火。

  与她在一起,能让李策暂时忘却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纯粹地享受作为一名帝王的……福利。

  时间,一点点过去。

  殿外的天色,也逐渐暗淡下来。

  李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怎么去了这么久?

  从这里到刘贵妃的长乐宫,来回不过片刻的时间。

  就在李策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殿门外,终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只是,那脚步声,带着明显的慌乱。

  刚刚离去的老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金砖上。

  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陛……陛下!不……不好了!”。

  李策的眼睛,猛地睁开。

  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了整个大殿。

  “讲。”.

  只有一个字,却让老太监浑身抖得和筛糠一样。

  他颤抖着,带着哭腔说道。

  “奴才……奴才去了长乐宫,可……可刘贵妃……她……她不在宫里!”.

  李策的脸色,没有变化。

  “哦?那她在哪?”。

  老太监咽了口唾沫,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从喉咙里挤出那句话。

  “刘贵妃她……她一个时辰前,去了……去了太后娘娘的……凤鸾宫!”.

  “至今……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