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调料碗-《夜市一霸:孟家小摊的烤肠卖爆啦》

  在吴厨娘忐忑的目光中,孟琦却是答应得格外爽快。

  “好呀!我也十分欣赏珍珍姐姐呢!”

  其实今日刚与岳明珍相谈时,她心中就存了几分这样的心思,只是她现在摊子还小,暂时用不上账房这样的专业人才,所以她也只能默默记在心里,准备等日后做大做强了再邀请岳明珍。

  却没想到吴厨娘竟然跟自己想到了一处去,以她这小摊子目前的收益来看,让岳明珍来她这小摊子入职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她自己白捡了个大便宜,自然是要赶快答应下来。

  吴厨娘一愣,仿佛没有想到孟琦竟然答应得如此果断,接着便不待孟琦反应,便也像是害怕孟琦后悔一般飞快地出门叫岳明珍进来。

  待叫了岳明珍进来后,两方相谈甚欢,均是害怕对方反悔,于是很快便将契书定了下来。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于是事情定下后吴厨娘一家就告辞离开了。

  而孟琦白捡了一个优秀的账房,心里美滋滋的,这一开心,就想做点什么来大家一起庆祝一下。

  孟琦思索片刻,突然一拍脑袋,今天的丸子做好大家还没有尝呢,不如就做火锅吧!

  至于这汤底也是现成的,为了做实验,孟琦熬了一大锅关东煮的汤底呢!

  除了这些目前已有的丸子,孟琦还从自己的冰箱的冷冻室里拿出了自己在现代时囤货的虾仁和肥牛片出来。

  吃火锅怎么能没有肥牛和虾滑呢?

  这两样虽然没办法推广到自己的小摊子上,但现在只有自己一家人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来吃吃的。

  孟琦手头的虾仁是剥好的黑虎虾仁,倒省了她许多功夫。

  想到美味的火锅,孟琦咽了咽口水,忍不住加快了手下的动作。

  先将虾仁化冻洗净,沥干水分后将其放在砧板上,用刀背轻轻地拍打了几下,好让虾肉的肉质更加松散,好方便一会将它剁成虾肉泥,

  剁虾肉的这一步,她坚持到一半就没了力气,无奈之下便直接抓了孟琛做壮丁——他也该锻炼锻炼了。

  好在这虾滑本来就不应剁得太细,不然会流失很多口感,如此在两个孩子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这虾肉剁成了孟琦所需要的粗细程度。

  孟琦用完就丢,挥挥手示意孟琛可以离开了,便头也不回地继续醉心于虾滑的制作中了。

  只见她将剁好的虾肉泥放入碗中,加入盐、白胡椒粉、葱姜水和淀粉搅拌均匀后,又加入了鸡蛋和少许淀粉,好让这虾肉泥更加粘稠有弹性。

  如此还不算结束,孟琦将做好的虾肉泥拿在手里反复摔打多次,这样做出来的虾滑才更紧实有弹性。

  待终于将虾滑做好,孟琦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不禁在心中后悔自己之前在现代时怎么不记得囤些虾滑。

  好在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看这虾滑的模样,孟琦便知道这虾滑吃起来一定错不了。

  做好了虾滑,又有现成的汤底,孟琦只需要调制好蘸料就可以开吃啦。

  孟琦准备了葱花、蒜泥、香油、芝麻酱、腐乳、老太太做的韭花酱、以及一碗孟琦特制的茱萸油,还将自己一直不太舍得多用的耗油从冰箱拿出挤了一小碗,好供众人选用。

  准备好所有东西后,孟琦便和老太太通知众人可以落座了。

  自家桌子底下自然是没有炭火的,而老太太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小炭炉又找不到合适的锅,小锅太小,煮不了多少东西,而大锅又太大,瞧着摇摇欲坠的模样让人好不担心。

  于是这火锅便只能煮好了以后再端上桌来。

  不过即使如此,这火锅还是得到了众人一致的好评。

  老爷子率先发表意见,“这是拨霞供?与我之前吃过的倒不太一样。”

  又指了指那五花八门的蘸料,“这想法颇好,自己喜爱什么口味倒可只管自调。”

  今日这小料可算是目前孟琦在这里能找到的最全的蘸料了,大家瞧着也觉得新鲜,每个人可谓是调得五花八门。

  孟琦是坚定的“香油碟”党,在现代时每次吃川渝火锅打的料碗多不过只放香油加蒜泥,红彤彤的食材捞出来在香油里狠狠一蘸,醇厚香浓的芝麻香油包裹住食材,使得辣味不再那么尖锐,又夹杂着浓浓的蒜香,但即便如此,往往还是被辣得满脸通红、麻得嘴唇只跳,但也只有如此才算吃得过瘾。

  只是这关东煮汤底却是与川渝火锅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味,让十分怀念现代川渝火锅的孟琦稍显遗憾,只能满满加了一大勺茱萸油、又加了一点耗油,这才吃出了几分感觉来。

  而老爷子先学着孟琦打了与孟琦一样的料碗,吃着却觉得不甚满意,孟琦见他如此,又知晓他素来爱吃肉,于是又调了一个麻酱碟给他,正是北方铜锅涮肉常吃的经典料碗——芝麻酱打底、再加上适量的韭花酱、腐乳和葱花做配。

  这次的料碗滋味儿香浓,很是合了老爷子的意。

  只见他狠狠沾了一筷子那自调的料碗,还摇头晃脑地念叨着什么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1的。

  好在孟琦前世也是读了不少书的,知道这“拨霞供”指的正是兔肉火锅,因此倒也听懂了老爷子的话,只是受困于文学素养储备不足,也不知道接什么话来,于是只能默默点了点头。

  老太太懒得理会他,小声嘟囔了一句“成天就知道掉书袋”,便毫不留情地将老爷子赶走开始调制属于自己的料碗。

  老太太的母亲是南方人,因此她也很能吃得了清淡的菜肴,见孟琦这关东煮的汤底熬得已经足够鲜美,便只打了些葱花,又舀了一勺关东煮的汤底,美滋滋地喝上一口,只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

  孟琦了然,原来老太太是“原汤碟”党。

  而孟琛和苏氏倒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见他们俱都是每样小料都舀了一些,两人尝了尝,倒都还挺满意。

  出现了,“什么都来一点儿”党!

  一顿火锅,一桌子人集齐了所有“蘸料党”,孟琦表示强迫症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