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的阴雨天气,让北戎的进攻暂时停歇,黑石城难得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让人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李彻并没有闲着,他带着工匠们在城外勘察地形,准备修建新的防御工事和引水渠。苏璃(苏先生)也跟着一起,美其名曰“学习军务”,实则是想多和李彻待在一起。
“你看这里,”李彻指着一处地势较低的地方,对身边的工匠说,“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一条引水渠,把山上的泉水引到城下的蓄水池里,这样就算被围困,也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工匠们纷纷点头称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苏璃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你看得懂?”李彻注意到苏璃的举动,好奇地问。
“略懂一些。”苏璃抬起头,微微一笑,“我父亲以前教过我一些水利方面的知识,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李彻眼前一亮:“没想到你还懂这个!那你觉得我的设计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璃走到图纸前,指着其中一处说:“这里的坡度设计有点问题,如果坡度太陡,水流太快容易冲垮渠道;如果太缓,又怕水流不畅。我觉得可以根据地形,设计成阶梯式的,这样既能保证水流速度,又能减少对渠道的冲击。”
李彻惊讶地看着苏璃,没想到她不仅懂,还能提出这么专业的意见。他仔细一想,苏璃的说法确实有道理,自己只考虑了引水功能,却忽略了渠道的耐久性。
“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李彻兴奋地一拍大腿,“苏先生,你真是我的福星!有你在,我省了不少事!”
苏璃的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只是随口说说,具体还要靠你和工匠们。”
“不不不,你的意见非常重要!”李彻认真地说,“这引水渠关系到黑石城的生死存亡,一点都不能马虎。就按你说的,改成阶梯式的!”
工匠们也对苏璃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文弱的苏先生竟然还有这么深的学问。
勘察完地形,李彻带着苏璃来到造纸工坊。工坊里机器轰鸣,工匠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一张张洁白的纸张从机器中生产出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就是你改良的造纸术?”苏璃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是啊,比传统的造纸术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李彻自豪地说,“而且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等打败北戎,我们就把这种技术推广到全国去,让天下人都能用得起纸。”
苏璃点点头:“好想法。纸张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只有让更多人能读书识字,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些奇怪的工具和图纸。
“这是什么?”苏璃好奇地拿起一个小巧的金属工具,看起来像是一个微型的水车。
“这是我最近琢磨的一个小玩意儿,叫‘水准仪’,用来测量地势高低的。”李彻解释道,“修建引水渠和防御工事都用得上,比传统的方法精准多了。”
他拿起水准仪,给苏璃演示起来:“你看,通过这个目镜,调整中间的水泡,就能测出两地的高度差。”
苏璃学得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她拿着水准仪在工坊里四处测量,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李彻看着她的笑容,心中一暖。他很少看到苏璃这么放松、这么开心的样子,平时的她总是端庄、冷静,带着一丝疏离感。这一刻,她终于像个普通的年轻女子,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没想到这个小东西这么好用。”苏璃兴奋地说,“有了它,以后修建水利、城防就方便多了。”
“喜欢吗?喜欢就送给你了。”李彻笑着说。
苏璃的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这太贵重了吧?”
“不贵重,能让苏先生开心就好。”李彻的眼神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情意。
苏璃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她低下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小心翼翼地把水准仪收好。
工坊里的工匠们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早就看出李将军和苏先生之间关系不一般,只是没想到平时凶巴巴的李将军,在苏先生面前会这么温柔。
“对了,”李彻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晚上工坊有一批新纸要出窑,质量比之前的更好,要不要来看?”
苏璃眼睛一亮:“好啊!我还从没见过新纸出窑的样子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造纸工坊上,给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李彻和苏璃并肩站在工坊里,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聊着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情愫。
这段难得的平静时光,让两人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升温,如同工坊里正在酝酿的新纸,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李彻并没有闲着,他带着工匠们在城外勘察地形,准备修建新的防御工事和引水渠。苏璃(苏先生)也跟着一起,美其名曰“学习军务”,实则是想多和李彻待在一起。
“你看这里,”李彻指着一处地势较低的地方,对身边的工匠说,“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一条引水渠,把山上的泉水引到城下的蓄水池里,这样就算被围困,也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工匠们纷纷点头称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苏璃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你看得懂?”李彻注意到苏璃的举动,好奇地问。
“略懂一些。”苏璃抬起头,微微一笑,“我父亲以前教过我一些水利方面的知识,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李彻眼前一亮:“没想到你还懂这个!那你觉得我的设计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苏璃走到图纸前,指着其中一处说:“这里的坡度设计有点问题,如果坡度太陡,水流太快容易冲垮渠道;如果太缓,又怕水流不畅。我觉得可以根据地形,设计成阶梯式的,这样既能保证水流速度,又能减少对渠道的冲击。”
李彻惊讶地看着苏璃,没想到她不仅懂,还能提出这么专业的意见。他仔细一想,苏璃的说法确实有道理,自己只考虑了引水功能,却忽略了渠道的耐久性。
“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李彻兴奋地一拍大腿,“苏先生,你真是我的福星!有你在,我省了不少事!”
苏璃的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只是随口说说,具体还要靠你和工匠们。”
“不不不,你的意见非常重要!”李彻认真地说,“这引水渠关系到黑石城的生死存亡,一点都不能马虎。就按你说的,改成阶梯式的!”
工匠们也对苏璃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文弱的苏先生竟然还有这么深的学问。
勘察完地形,李彻带着苏璃来到造纸工坊。工坊里机器轰鸣,工匠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一张张洁白的纸张从机器中生产出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就是你改良的造纸术?”苏璃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
“是啊,比传统的造纸术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李彻自豪地说,“而且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等打败北戎,我们就把这种技术推广到全国去,让天下人都能用得起纸。”
苏璃点点头:“好想法。纸张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只有让更多人能读书识字,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些奇怪的工具和图纸。
“这是什么?”苏璃好奇地拿起一个小巧的金属工具,看起来像是一个微型的水车。
“这是我最近琢磨的一个小玩意儿,叫‘水准仪’,用来测量地势高低的。”李彻解释道,“修建引水渠和防御工事都用得上,比传统的方法精准多了。”
他拿起水准仪,给苏璃演示起来:“你看,通过这个目镜,调整中间的水泡,就能测出两地的高度差。”
苏璃学得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使用方法。她拿着水准仪在工坊里四处测量,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李彻看着她的笑容,心中一暖。他很少看到苏璃这么放松、这么开心的样子,平时的她总是端庄、冷静,带着一丝疏离感。这一刻,她终于像个普通的年轻女子,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没想到这个小东西这么好用。”苏璃兴奋地说,“有了它,以后修建水利、城防就方便多了。”
“喜欢吗?喜欢就送给你了。”李彻笑着说。
苏璃的脸颊微微发烫,轻声说:“这太贵重了吧?”
“不贵重,能让苏先生开心就好。”李彻的眼神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情意。
苏璃的心跳不由得加快,她低下头,轻声说了句“谢谢”,小心翼翼地把水准仪收好。
工坊里的工匠们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早就看出李将军和苏先生之间关系不一般,只是没想到平时凶巴巴的李将军,在苏先生面前会这么温柔。
“对了,”李彻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晚上工坊有一批新纸要出窑,质量比之前的更好,要不要来看?”
苏璃眼睛一亮:“好啊!我还从没见过新纸出窑的样子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造纸工坊上,给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李彻和苏璃并肩站在工坊里,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聊着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情愫。
这段难得的平静时光,让两人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升温,如同工坊里正在酝酿的新纸,充满了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