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他连忙躬身,姿态愈发谦卑:“陛下,微臣在此。”

  李云龙这才转过身,目光落在孙傅身上,那眼神深邃得让人捉摸不透,却又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穿透力:“今日金兵撤军了,你以为如何?”

  孙傅心头一凛,知道皇帝这是在考校他的见识和胆魄。

  他略一思忖,便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陛下英明神武,金兵望风而逃。然,此番退却,不过是暂缓攻势,并非永绝后患。臣以为,当调集兵马,围追堵截,趁势痛击金军,使其元气大伤,再无南下之力!”

  李云龙闻言,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走到孙傅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带着一股子江湖气,却又让孙傅感到莫大的荣幸。

  “好!”

  “老孙,我没看错你!”

  “你与宗泽的看法不谋而合。”

  “老子也想如此,趁他病要他命,将这群狗日的金人彻底赶回老家!”

  “可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国库空虚,军费匮乏,你让老子拿什么去追?”

  “拿什么去打?”

  “你可有办法?”

  孙傅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

  国库空虚,军费匮乏,这可是大宋朝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压在所有朝臣心头的一块巨石。

  他苦思冥想,额头渐渐渗出汗珠,却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他知道,大宋的弊病早已深入骨髓,积重难返。

  那些年,蔡京、童贯等人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国库早已被掏空。

  如今要动用大军,粮草、兵器、军饷,无一不需要巨额开支,这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陛下……这……这可难倒微臣了……”孙傅低头,声音中带着一丝羞愧。

  李云龙见状,并未责怪,反而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初升的太阳,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哎,你看这大宋都要快完了,你再看看这汴梁城里,那些富商大贾,一个个家财万贯,朱门酒肉,他们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孙傅心头一动,隐约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抬起头,试探着问道:“陛下说的是……”

  李云龙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着孙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今国难当头,他们这些身家巨万之人,难道不该为国分忧吗?”

  “老孙,你想想办法,让那些富人,支援一下大宋的军队,支援一下这大宋的江山!”

  孙傅闻言,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这哪里是“支援”,分明是“逼捐”!

  可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

  他深知那些富商与朝中权贵勾结甚深,要从他们手中抠出银子,无异于虎口拔牙,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他与那些人素无往来,如何能办成此事?

  “陛下,微臣……微臣与那些富商并不熟稔啊……”孙傅苦着脸,试图推脱。

  李云龙闻言,却是不怒反笑,他走到孙傅身前,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语气中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

  “老孙,你怎么就不会动脑子呢?”

  “你不熟悉,你不会让那些熟悉的人去办啊?”

  “难道非要老子手把手教你?”

  孙傅浑身一震,瞬间明白了李云龙的言外之意。

  那些熟悉富商的,不就是蔡京、童贯、李邦彦、王黼这些权势熏天的太师、节度使们吗?

  他们平日里与这些富商勾结,互通有无,要论谁能说得上话,非他们莫属。

  可让这些人出面,岂不是要将这把火烧到他们身上?

  “陛下是说……让微臣去找太师他们出面?”孙傅小心翼翼地问道,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只是需要皇帝亲口确认。

  李云龙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老孙,这多麻烦啊!”

  “又要耗费多少时间?”

  “这样,明日早朝的时候,你以你枢密院同知的名义,将此事提出来就行了。”

  “到时候,在朝会上议事,群策群力,岂不更好?”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在朝会上提议向富商募捐,这无疑会将他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那些权贵和富商的怒火,恐怕都会倾泻到他身上。

  他看了看李云龙,皇帝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

  他若不从,恐怕便会是第一个被“先斩后奏”的。

  孙傅心中挣扎片刻,最终还是躬身一拜,声音有些干涩:“微臣……遵旨。”

  李云龙却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别说遵旨。”

  “这是你的意思,明白没?”

  “是你看这大宋江山危如累卵,是你心系百姓,是你忧国忧民,这才想出此等为国分忧之策!”

  “与老子无关,懂吗?”

  孙傅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

  原来,皇帝是要将自己完全撇清,让自己彻底成为这个计划的“发起人”和“承担者”。

  这样一来,无论成败,无论引起多大的风波,都将由他孙傅一人承担。

  但反过来想,若是此事办成,他孙傅也将是首功之人,足以在青史上留名。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与激荡,再次躬身,声音却坚定了几分。

  “微臣……微臣明白!”

  “此乃微臣为国尽忠之策,与陛下无关!”

  李云龙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 不错,孺子可教也,那就这样吧,老孙。”

  “你去忙吧,好好准备明日早朝的奏疏。”

  “微臣告退!”

  孙傅行了一礼,转身退出了御书房。

  次日天蒙蒙亮,文武百官便齐聚午门外。然而,今日的午门,却与往日截然不同。

  五千金兵俘虏,衣衫褴褛,被绳索捆绑着,跪在午门外的广场上。禁军刀枪林立,将他们团团围住。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让所有到场的官员都感到心头沉重。

  蔡京、童贯等人看到这一幕,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安。

  这皇帝,到底想做什么?

  李云龙身穿龙袍,大步走上金銮殿。他的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最后落在蔡京等人身上。

  “今日早朝,老子要问问你们,这金兵围城,京师险些陷落的罪责,该由何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