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带头捐款-《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狡黠而又大胆的光芒,看得张陈杰心里直发毛。

  “老子教你怎么来钱!”

  他猛地转过身,重新面向目瞪口呆的文武百官,气势十足地一挥手。

  “传朕旨意!”

  “即日起,为修建烈士园,表彰为国捐躯的英烈,在全国范围内,向所有富商、士绅,乃至普通百姓,进行募捐!”

  募捐?

  这两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大殿里轰然炸响。

  整个朝堂,瞬间炸了锅。

  “什么?募捐?”

  “向……向老百姓要钱?这……这成何体统!”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御史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云龙的方向,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自古以来,只有朝廷开仓赈济百姓,哪有朝廷反过来向百姓伸手要钱的道理?”

  “此举与沿街乞讨何异?我大宋朝廷的颜面何在!陛下的威严何在!”

  “荒唐!简直是闻所未闻,荒唐至极!”

  文官们一片哗然,刚刚被压下去的反对声浪,此刻以十倍的强度反弹了回来。

  皇帝带头当乞丐?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让后世史官如何记载?

  李云龙却只是冷冷地看着这群嗡嗡乱叫的苍蝇,根本没把他们的抗议放在心上。

  他心里清楚得很,想让这帮铁公鸡主动拔毛,光靠爱国情怀是不够的。

  觉悟还没到那个层次。

  必须得给点实实在在的,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甜头。

  他清了清嗓子,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议论声,然后,他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创新”方案。

  “凡是为修建烈士园捐款者,不论金额多少,哪怕只捐了一枚铜钱!”

  他顿了顿,扫视着全场。

  “朕,都允他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

  “所有捐款人的姓名,籍贯,以及捐款数额,一律用金漆,亲手镌刻在功德碑上!”

  “此功德碑,朕要建九丈九之高,与烈士英名碑并立于烈士园中!”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煽动性。

  “朕要让后世子孙,万代瞻仰!要让天下人都去看看,都去记着!”

  “捐得最多的,名字就刻在最顶上,字号最大!捐得少的,就往下面排,字号小一些!”

  “让天下人都看看,谁,才是我大宋真正的忠臣义士!谁,才是我大宋的有功之人!”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还激烈反对,叫嚷着“不成体统”的文官们,瞬间全部哑火。

  他们一个个张着嘴,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呆立当场。

  还能……这么搞?

  用一个“流芳百世”的虚名,去换那些商贾士绅手里的真金白银?

  这……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张陈杰也忘了哭了,他呆呆地抬起头,嘴巴不知不觉张成了“O”形,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向老百姓要钱?不成体统!

  可要是老百姓自己哭着喊着,争先恐后地把钱送上门来呢?

  这……这买卖……

  好像,似乎,大概……能干!而且是大大的能干啊!

  李云龙的“功德碑”计划,像一颗深水炸弹,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整个大庆殿嗡的一声,好似几百只苍蝇同时振翅。

  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极为复杂。

  有的人瞠目结舌,觉得这位皇帝是不是打仗打糊涂了,净想些闻所未闻的怪招。

  有的人满腹狐疑,觉得这事儿透着一股邪性,不像是圣君所为。

  当然,也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眼珠子滴溜溜地转,鼻翼微动,似乎已经从这看似荒唐的计划里,嗅探到了某些不寻常的气息和巨大的利益。

  宰相李纲的脸绷得紧紧的,额上的纹路深了许多,他从队列中走出,对着高台上的李云龙深深一躬。

  “陛下,此法虽奇,但终究是向民间伸手。”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充满了忧虑。

  “自古以来,朝廷只有赈济百姓,何曾有过向百姓募捐之说?若应者寥寥,岂非更损朝廷威严?”

  李纲的话,说出了在场绝大多数文官的心里话。

  是啊,这事儿风险太大了。

  皇帝带头搞募捐,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老百姓没人搭理,最后就收到那么几两碎银子。

  那这张龙脸,可就真没地方搁了,恐怕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李云龙听完,却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麻。

  “哈哈哈哈!”

  他从龙椅上站起身,踱步到大殿前方,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李纲。

  “李爱卿,你放心。”

  “咱大宋的老百姓,觉悟高着呢!比你们这些天天算计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官老爷,要高得多!”

  这话说的极不客气,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许多文官的脸上顿时青一阵白一阵,却又不敢发作。

  “再说了,想让别人往前冲,你自己得先带头!”

  李云龙一挥袖袍,环视全场,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

  “光说不练假把式!”

  “今天,朕就给你们这帮读书读傻了的家伙,好好打个样!”

  他猛地一转身,冲着殿外扯开嗓子就喊。

  “小福子!”

  侍立在殿门外的大太监小福子一个激灵,提着袍角,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进来,在丹陛之下跪倒。

  “奴才在。”

  “去,从朕的‘内帑’,给老子搬一百万两银子过来!”

  李云龙的声音洪亮,每一个字都砸在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内帑?

  皇帝自己的小金库!

  一瞬间,文官们全都竖起了耳朵,就连那些五大三粗的武将,也好奇地瞪圆了眼睛,伸长了脖子。

  谁都知道,这位新皇的内帑恐怕是历代皇帝里最丰厚的,毕竟抄了那么多贪官污、奸臣的家。

  可具体有多少钱,那绝对是宫里头等机密,谁也不清楚。

  现在,皇帝居然要自曝家底?

  小福子愣了一下,但随即重重磕了个头,不敢有丝毫迟疑。

  “嗻!”

  他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殿外就传来一阵沉重而杂乱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喘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