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羽的警告和赠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让林辰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守望堡繁华与坚固表象下的暗流。他并未感到恐惧,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踏实感——该来的,总会来。
返回驿馆后,他首先用新获得的功勋点和乙等权限,在内城靠近典藏阁的一处相对僻静区域,租赁了一间小型洞府。洞府设有基础的防护和隔音阵法,虽然简陋,但胜在私密,正适合他修炼那不容于世的《无名炼气诀》和试验混沌符文。
安置妥当后,他便一头扎进了典藏阁第六层。
第六层的典籍数量更少,但每一卷都散发着岁月和力量的气息,或被更强的禁制封印。凭借乙等权限,他能查阅的部分,果然涉及到了更多关于上古秘辛和稀有能量的记载。
他重点查阅了赤羽所赠玉简中提到的几个能量异常区域,以及所有关于“混沌”、“归墟”、“寂灭”等相关概念的只言片语。
在一卷名为《太初逸闻录》的残破玉简中,他找到了一段极其晦涩的记载:“……混沌未分,鸿蒙未判,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后清浊分,阴阳立,混沌隐,然其‘种子’散落诸界,或显为造化之源,或隐为归寂之引……”
“种子”?这与冰夷意志对他的称呼不谋而合!混沌种子,既可显化为生机造化,亦可引动归墟寂灭?这似乎印证了他混沌之气既能滋养自身,又能赋予符文“归寂”特性的现象。
另一卷关于北境地理的秘典中,则标注了几处赤羽玉简中也提到的绝地:
· 熔火之心:位于极南炎阳山脉深处,地火喷涌,至阳至刚,据说曾有上古火精栖息。
· 幽寂海眼:位于极北永冻冰洋之下,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线与声音,连神识都能冻结。
· 葬星谷:位置飘忽不定,据说乃上古星辰陨落之地,空间脆弱,法则紊乱,时有奇异流光和空间裂缝出现。
· 归墟裂隙:(标记为极度危险,信息残缺)传闻是连接着“万物终结之地”的缝隙,具体位置未知,只言片语提及与“魔渊异动”有关。
这些地方,无疑都符合“极致之境”的描述,但每一个都凶险万分,绝非现在的他能够踏足。他必须从长计议。
同时,他也开始利用混沌之气,系统地练习符文。他发现,混沌之气对不同类型的符文,加持效果也不同。
· 对于“锐锋”、“破甲”等攻击性符文,主要赋予其“破败”、“侵蚀”特性,破坏力惊人。
· 对于“坚固”、“守护”等防御性符文,则能赋予其一种“吸收”、“消融”攻击能量的特性,但消耗极大。
· 最为奇特的是,当他尝试将一丝混沌之气注入那枚“冰夷碑印”时,碑印会反馈回一股精纯的寂灭寒意,这寒意与他自身的混沌之气竟能短暂共存,形成一种奇异的平衡,仿佛冰与火的共舞,寂灭与生机的交织。这让他对混沌的“包容”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将这些发现和练习的成果,谨慎地应用于改造几件随身携带的普通物品上——一柄匕首,一面小盾,几枚刻画了基础符文的玉片。这些都是他的底牌。
就在他沉浸于修炼和研究中时,冰狩大会的日子,悄然临近。
整个守望堡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热烈和紧张。来自各方的队伍陆续抵达,外城的酒馆和客栈人满为患。穿着不同服饰、气息各异的修士随处可见,有炎阳殿这般纪律严明的宗门弟子,有守望堡本部剽悍的北境战士,有来自南方修真国度的散修,甚至还有一些身上带着野兽特征、眼神桀骜的北境部落勇士。
冲突与摩擦也时有发生,内城的巡逻队明显增加了频率。
这一日,林辰正在洞府内揣摩一枚新改造的“敛息玉符”(试图结合混沌之气的包容特性,达到更好的隐藏效果),洞府的警戒阵法被触动了。
他收敛气息,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名陌生的修士,身着守望堡制式的军官皮甲,修为在炼气后期,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冷漠。
“可是林辰客卿?”军官沉声问道。
“正是在下,阁下是?”
“奉联军指挥部令,所有登记在册的客卿、散修,凡修为在炼气期以上,或身负特殊技艺者,均需报名参加本届冰狩大会外围协防任务。这是任务清单,请林客卿三日内做出选择并前往军需处报备。”军官递过一枚玉简,不等林辰回应,便转身离去,显然只是例行通知。
林辰握着玉简,眉头微蹙。他这“凡人”身份,终究还是被归入了“身负特殊技艺者”的范畴。看来想完全避开这冰狩大会,是不可能的了。
他神识探入玉简,里面罗列了数十种外围任务,包括:
· 随军符文师:负责在前进营地维护和临时强化武器法器符文。
· 狩猎后勤:处理猎获的妖兽材料,制作临时符箓、丹药。
· 前线侦察辅助:利用特殊手段(如驯兽、探知法术)协助侦察小队。
· ……等等。
这些任务大多位于相对安全的二线区域,但也不排除遭遇魔宗偷袭或强大妖兽的可能。
林辰的目光在任务列表上逡巡。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相对安全地观察大会,又可能接触到一些非常规信息或物品的机会。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任务上:
“古迹测绘记录员”:随同联军勘测小队,前往大会区域附近几处新发现的、疑似上古遗迹的地点进行初步测绘和记录。要求: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符文识别能力,心细谨慎。备注:该区域曾报告有微弱能量异常,可能存在未知风险。
古迹测绘?上古遗迹?能量异常?
这几个关键词瞬间吸引了林辰。这正符合他寻找“同源之力”或了解上古秘辛的需求!而且作为记录员,位置相对靠后,风险可控。
就是它了!
三日后,林辰前往军需处报备,接下了“古迹测绘记录员”的任务。负责登记的军官看了看他毫无灵力波动的身体,又看了看他客卿令上“符文顾问”的备注,虽有些疑惑,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例行公事地发放了任务凭证和一套基础的测绘工具、御寒物资以及一张标明了集合地点和时间的兽皮地图。
根据地图指示,集合地点在外城西区的第七号广场。
当林辰按照时间来到第七号广场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数十支准备出发的队伍,人声鼎沸,驮兽嘶鸣。他很快找到了“古迹勘测三队”的旗帜。
旗帜下,已经站了五六个人。
为首是一名面容严肃、身材高瘦的中年修士,身着守望堡勘探司的制式灰袍,修为在筑基初期,正拿着一卷地图与旁边一名背着巨大工具箱的矮壮汉子低声交谈。那矮壮汉子气息浑厚,显然也是个筑基期,应该是队伍的主要护卫。
另外三人,两男一女,看起来年纪都不大,修为在炼气中期到后期不等,穿着不同的服饰,应该是招募来的临时队员或学徒。其中那名女子,身着水蓝色法袍,面容清秀,气质温婉,正安静地检查着自己手中的罗盘状法器。
返回驿馆后,他首先用新获得的功勋点和乙等权限,在内城靠近典藏阁的一处相对僻静区域,租赁了一间小型洞府。洞府设有基础的防护和隔音阵法,虽然简陋,但胜在私密,正适合他修炼那不容于世的《无名炼气诀》和试验混沌符文。
安置妥当后,他便一头扎进了典藏阁第六层。
第六层的典籍数量更少,但每一卷都散发着岁月和力量的气息,或被更强的禁制封印。凭借乙等权限,他能查阅的部分,果然涉及到了更多关于上古秘辛和稀有能量的记载。
他重点查阅了赤羽所赠玉简中提到的几个能量异常区域,以及所有关于“混沌”、“归墟”、“寂灭”等相关概念的只言片语。
在一卷名为《太初逸闻录》的残破玉简中,他找到了一段极其晦涩的记载:“……混沌未分,鸿蒙未判,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后清浊分,阴阳立,混沌隐,然其‘种子’散落诸界,或显为造化之源,或隐为归寂之引……”
“种子”?这与冰夷意志对他的称呼不谋而合!混沌种子,既可显化为生机造化,亦可引动归墟寂灭?这似乎印证了他混沌之气既能滋养自身,又能赋予符文“归寂”特性的现象。
另一卷关于北境地理的秘典中,则标注了几处赤羽玉简中也提到的绝地:
· 熔火之心:位于极南炎阳山脉深处,地火喷涌,至阳至刚,据说曾有上古火精栖息。
· 幽寂海眼:位于极北永冻冰洋之下,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线与声音,连神识都能冻结。
· 葬星谷:位置飘忽不定,据说乃上古星辰陨落之地,空间脆弱,法则紊乱,时有奇异流光和空间裂缝出现。
· 归墟裂隙:(标记为极度危险,信息残缺)传闻是连接着“万物终结之地”的缝隙,具体位置未知,只言片语提及与“魔渊异动”有关。
这些地方,无疑都符合“极致之境”的描述,但每一个都凶险万分,绝非现在的他能够踏足。他必须从长计议。
同时,他也开始利用混沌之气,系统地练习符文。他发现,混沌之气对不同类型的符文,加持效果也不同。
· 对于“锐锋”、“破甲”等攻击性符文,主要赋予其“破败”、“侵蚀”特性,破坏力惊人。
· 对于“坚固”、“守护”等防御性符文,则能赋予其一种“吸收”、“消融”攻击能量的特性,但消耗极大。
· 最为奇特的是,当他尝试将一丝混沌之气注入那枚“冰夷碑印”时,碑印会反馈回一股精纯的寂灭寒意,这寒意与他自身的混沌之气竟能短暂共存,形成一种奇异的平衡,仿佛冰与火的共舞,寂灭与生机的交织。这让他对混沌的“包容”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将这些发现和练习的成果,谨慎地应用于改造几件随身携带的普通物品上——一柄匕首,一面小盾,几枚刻画了基础符文的玉片。这些都是他的底牌。
就在他沉浸于修炼和研究中时,冰狩大会的日子,悄然临近。
整个守望堡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热烈和紧张。来自各方的队伍陆续抵达,外城的酒馆和客栈人满为患。穿着不同服饰、气息各异的修士随处可见,有炎阳殿这般纪律严明的宗门弟子,有守望堡本部剽悍的北境战士,有来自南方修真国度的散修,甚至还有一些身上带着野兽特征、眼神桀骜的北境部落勇士。
冲突与摩擦也时有发生,内城的巡逻队明显增加了频率。
这一日,林辰正在洞府内揣摩一枚新改造的“敛息玉符”(试图结合混沌之气的包容特性,达到更好的隐藏效果),洞府的警戒阵法被触动了。
他收敛气息,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名陌生的修士,身着守望堡制式的军官皮甲,修为在炼气后期,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冷漠。
“可是林辰客卿?”军官沉声问道。
“正是在下,阁下是?”
“奉联军指挥部令,所有登记在册的客卿、散修,凡修为在炼气期以上,或身负特殊技艺者,均需报名参加本届冰狩大会外围协防任务。这是任务清单,请林客卿三日内做出选择并前往军需处报备。”军官递过一枚玉简,不等林辰回应,便转身离去,显然只是例行通知。
林辰握着玉简,眉头微蹙。他这“凡人”身份,终究还是被归入了“身负特殊技艺者”的范畴。看来想完全避开这冰狩大会,是不可能的了。
他神识探入玉简,里面罗列了数十种外围任务,包括:
· 随军符文师:负责在前进营地维护和临时强化武器法器符文。
· 狩猎后勤:处理猎获的妖兽材料,制作临时符箓、丹药。
· 前线侦察辅助:利用特殊手段(如驯兽、探知法术)协助侦察小队。
· ……等等。
这些任务大多位于相对安全的二线区域,但也不排除遭遇魔宗偷袭或强大妖兽的可能。
林辰的目光在任务列表上逡巡。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相对安全地观察大会,又可能接触到一些非常规信息或物品的机会。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任务上:
“古迹测绘记录员”:随同联军勘测小队,前往大会区域附近几处新发现的、疑似上古遗迹的地点进行初步测绘和记录。要求: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符文识别能力,心细谨慎。备注:该区域曾报告有微弱能量异常,可能存在未知风险。
古迹测绘?上古遗迹?能量异常?
这几个关键词瞬间吸引了林辰。这正符合他寻找“同源之力”或了解上古秘辛的需求!而且作为记录员,位置相对靠后,风险可控。
就是它了!
三日后,林辰前往军需处报备,接下了“古迹测绘记录员”的任务。负责登记的军官看了看他毫无灵力波动的身体,又看了看他客卿令上“符文顾问”的备注,虽有些疑惑,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例行公事地发放了任务凭证和一套基础的测绘工具、御寒物资以及一张标明了集合地点和时间的兽皮地图。
根据地图指示,集合地点在外城西区的第七号广场。
当林辰按照时间来到第七号广场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数十支准备出发的队伍,人声鼎沸,驮兽嘶鸣。他很快找到了“古迹勘测三队”的旗帜。
旗帜下,已经站了五六个人。
为首是一名面容严肃、身材高瘦的中年修士,身着守望堡勘探司的制式灰袍,修为在筑基初期,正拿着一卷地图与旁边一名背着巨大工具箱的矮壮汉子低声交谈。那矮壮汉子气息浑厚,显然也是个筑基期,应该是队伍的主要护卫。
另外三人,两男一女,看起来年纪都不大,修为在炼气中期到后期不等,穿着不同的服饰,应该是招募来的临时队员或学徒。其中那名女子,身着水蓝色法袍,面容清秀,气质温婉,正安静地检查着自己手中的罗盘状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