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道火初燃-《落榜后,修真大学找上了我》

  春去秋来,符衍峰顶的竹叶黄了又绿。

  林辰坐在惯常的那块青石上,手中捧着的并非修炼功法,而是一卷泛黄的、记载着凡俗农耕与天时变化的《齐民要术》。他看得专注,时而用手指在膝上虚划,推演着雨水分布与谷物生长的关联。周身无丝毫灵力波动,与山间寻常樵夫并无二致,唯有那双眸子,开阖间偶尔流转的混沌之色,昭示着内在的不凡。

  距离那场撼动天地的归墟之劫,已过去三年。

  三年来,青云学院在废墟之上艰难重生。司徒影以雷霆手段整顿残余,联合巡天盟肃清叛逆,又广开山门,吸纳心性纯良、不拘一格的新血。学院的教习不再局限于青云正统,开始引入部分流云仙宗的云禁之术、阵道精要,甚至对魔功、妖法也采取“研其理,明其害,而非一味禁绝”的态度。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风气,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悄然滋生。

  而林辰,这位曾是学院乃至整个劫难漩涡中心的传奇弟子,却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道基尽毁,修为全失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初时还有人不解、惋惜,甚至暗中嘲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他日复一日,或于峰顶观云望气,或于溪畔垂钓沉思,或与前来论道的长老、弟子平静交谈,那份超然于修为之外的沉静与智慧,反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生敬意。

  他不再修炼,或者说,他修炼的方式已截然不同。

  “林师兄,您看这‘小云雨诀’,引动的水灵之气总是过于躁烈,反伤灵植根系,该如何调整?”一名年轻的内门弟子恭敬地递上一枚玉简,眼中带着渴求。他修炼的并非传统青云功法,而是学院新建的“万象院”中整理的、源自流云仙宗的一门辅助法术。

  林辰接过玉简,神识微动(虽无法力,但神识因混沌道基的特质得以部分保留),片刻后,指尖沾了沾身旁石臼中积蓄的雨水,在青石上勾勒出几个扭曲的云纹:“云气无常,水意至柔。你只知其‘聚’,未解其‘散’。试试在灵力运转至檀中时,意念引导其如晨露自发蒸腾,而非强行催逼。”

  年轻弟子凝神看去,只觉那几个简单的云纹仿佛活了过来,蕴含着某种自然流转的韵律,茅塞顿开,大喜拜谢而去。

  苏晓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灵药粥走来,看着那弟子欢快离开的背影,笑道:“你现在倒真像个传道授业的先生了。”

  林辰接过粥碗,感受着碗壁传来的温暖,微微一笑:“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若能以残躯,为后来者点破些许迷障,亦是幸事。”

  这三年来,他虽无法储存灵力,但对天地规则的感悟,对各种力量本质的理解,却在与日俱增。混沌衍道的核心在于“衍”与“容”,失去力量容器的桎梏后,他反而能更纯粹地去感知、去推演世间万法运行的根本规律。流云仙宗的云空变幻,归藏石碑的纳物镇渊,潮汐之心的磅礴韵律,乃至幽冥引魂幡的寂灭真意,都在他心中不断沉淀、交融,化作一种超越具体术法的“道识”。

  他的“道”,并未因修为尽失而湮灭,反而以一种更本质的方式,在沉寂中积蓄,在平凡中生长。

  这一日,司徒影的身影出现在竹舍外。他气息愈发深沉内敛,周身隐隐有与空间融合的趋势,显然这三年来修为精进不少。他手中拿着一份密封的卷宗。

  “北境守望堡传来讯息。”司徒影将卷宗递给林辰,“他们确认,当年流失在外的半部《星轨镇魔录》,确实落入了‘冰魄魔宗’之手。此魔宗盘踞北境雪原深处,近年来活动频繁,似有所图。”

  林辰打开卷宗,仔细阅读。里面还附有一份守望堡的求援信,言及冰魄魔宗近期屡屡犯边,其功法诡异,能冻结灵力,侵蚀神魂,堡内修士应对艰难,希望青云学院能施以援手,并探寻《星轨镇魔录》的下落。

  《星轨镇魔录》,据传是上古时期某位大能观星定轨,用以镇压北境魔渊的秘法,若能寻回,不仅可解守望堡之危,对完善如今兼容并蓄的学院传承亦有裨益。

  “学院如今初定,高手凋零,抽不出足够力量远征北境。”司徒影看着林辰,“我需坐镇中枢,苏晓要主持万象院事务……此事,恐怕……”

  他的意思很明显,学院无力派遣大队人马。

  林辰合上卷宗,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那片永恒的雪原之上。他轻轻摩挲着怀中那枚一直贴身携带、已变得温润的“心跳石”。

  三年前,紫眸女子留下此石护住他心脉,之后便再无音讯。这石头除了微弱的生命波动,并无特异,但林辰总感觉,它与自己,与这方天地,有着某种更深层的联系。

  “我去吧。”林辰平静地说道。

  司徒影并无意外,只是确认道:“你如今状态……”

  “修为虽失,腿脚尚在。”林辰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况且,有些路,总要自己走一遍,才能知道通不通。北境苦寒,正可磨砺意志,验证所学。”

  他知道此去凶险,冰魄魔宗绝非善地。但他更知道,若一直困守在这符衍峰顶,他的“道”将永远停留在“识”的层面,无法真正“行”于天地。重塑道基的希望,或许就在那未知的险境与跋涉之中。

  苏晓站在一旁,没有劝阻,只是轻声道:“我与你同去。”

  林辰看向她,摇了摇头:“万象院初建,诸多典籍整理、功法推演离不开你。北境环境恶劣,我此去以游历磨砺为主,并非与人争强斗狠,一人足矣。”

  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苏晓了解他,知道一旦决定,便难以更改,只能默默为他准备行装。

  三日后,晨曦微露。

  林辰背着一个小小的行囊,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一些干粮、几本笔记,以及那枚心跳石。他穿着一身普通的青布衣衫,手持一根随手砍削的竹杖,如同一个最寻常的游学士子,告别了司徒影、苏晓与相送的几位师长同门,一步步走下了符衍峰。

  没有灵力光华,没有飞梭代步,他就这样,凭借一双脚,踏上了前往北境的漫漫长路。

  身影渐行渐远,融入苍茫山色之中。

  苏晓站在峰顶,直至那身影彻底消失,才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有关切,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信任与期待。

  司徒影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望着林辰离去的方向,缓缓道:“龙归大海,鹰击长空。他的道,不在方寸之间,而在万里河山。”

  山下,林辰踏上了官道。

  官道之上,车马粼粼,人流如织。有追逐名利的商贾,有求仙问道的学子,有奔波劳碌的凡人。无人知晓,这个看似普通的青衫少年,曾于崩坏之际言定乾坤,曾于凡躯之内蕴藏道火。

  前路漫漫,风雪未知。

  但道火既燃,便无惧风雨,终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