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泼酒拒赏的举动,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蜀汉朝堂,激起的波澜远超落雁坡的劫粮事件。这已不是委婉的劝谏或愤怒的控诉,而是近乎公开的抗争,是将君臣之间、朝野之间那层最后的遮羞布彻底撕碎。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那队狼狈逃回成都的卫尉骑兵的哭诉,迅速在成都的宫阙街巷间传播开来。版本各异,但核心一致:大将军姜维,拥兵自重,藐视皇恩,公然毁弃御赐,煽动边军,其心叵测!
皇城深处,刘禅闻报,惊怒交加,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恐惧。他想象中的边将,即便有所不满,也当恪守臣节,婉言上奏,何曾想过会如此激烈直白?姜维的举动,在他看来,坐实了黄皓一直以来“权臣逼宫”的警告。
“反了!反了!”刘禅在宫中暴跳如雷,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他姜维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没有王法!”
黄皓跪伏在地,心中窃喜,面上却是一副痛心疾首、忧国忧民的姿态:“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老奴早就说过,姜维久握兵权,尾大不掉,如今又有诸葛瞻这黄口小儿为其张目,二人勾结,其志非小!今日敢泼御酒,明日就敢……就敢挥师成都啊!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旁的阎宇全身甲胄,抱拳厉声道:“陛下!姜维跋扈,罪同谋逆!末将请旨,即刻率京营兵马,北上锁拿姜维、诸葛瞻问罪!同时紧闭四方城门,严防其党羽作乱!”
“不可!万万不可!”秘书令郤正不顾礼仪,几乎是冲进了殿中,须发皆张,高声劝阻,“陛下!此必是误会!或是前线将士粮草断绝,情急失态!大将军一生为国,怎会谋逆?若此刻派兵拿问,岂不是逼反忠良,自毁长城?正中了魏贼下怀啊陛下!”
“郤正!你一再为逆臣张目,是何居心!”阎宇怒目而视,手按剑柄。
“阎宇!你欲兴兵作乱,才是其心可诛!”郤正毫不退让。
朝堂之上,顿时又吵作一团。主战派、忠臣们虽觉姜维举动过激,但更惧内讧亡国,竭力劝阻;黄皓阎宇一党则趁机大肆渲染姜维的“反迹”,力主镇压。
刘禅看着下面吵吵嚷嚷的臣子,只觉得头痛欲裂,心烦意乱。他既怕姜维真的反了,又怕逼反了姜维,更怕此刻成都空虚,若与姜维彻底撕破脸,谁来抵挡北面的邓艾?这种极端矛盾的心理,让他再次陷入了优柔寡断的泥沼。
最终,在黄皓的反复“劝谏”和阎宇的“武力保证”下,刘禅做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更加昏聩的决定:一方面,下旨严厉申饬姜维“行为失当,有负圣恩”,责令其“闭门思过,谨守臣节”,并再次派出使者,名为“宣慰”实为监视警告;另一方面,默许阎宇进一步加强成都及周边关隘的防务,尤其是北向的通道,增派兵马严格盘查,几乎等同于将绵竹前线视为潜在的敌区。
这道旨意和随之而来的军事调动,如同两道冰冷的铁索,死死缠住了绵竹关的咽喉。
消息传回绵竹时,关内的气氛已压抑到了极点。
粮草将尽,后路被断,朝廷的旨意不再是援助,而是申斥和封锁。士卒们每日的口粮已减至糊口之量,伤兵营里因缺医少药而传来的哀嚎声日渐微弱——并非伤势好转,而是更多的人没能熬过去。
姜维和诸葛瞻并肩站在冰冷的关墙上,望着南方。那里是他们誓死扞卫的国都,此刻却仿佛变成了巨大的囚笼和敌营。
“伯约,看来陛下是彻底不信任我们了。”诸葛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连续的操劳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清瘦的脸颊更显凹陷,但眼神中的火焰却未曾熄灭。
姜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经年风霜刻下的冷硬线条。他缓缓道:“不是不信任,是害怕。陛下害怕的从来不是魏贼,而是我们这些他无法完全掌控的‘权臣’。”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悲凉。“黄皓阎宇,不过是利用了这份恐惧罢了。”
“那我们……”诸葛瞻看向姜维,“坐以待毙吗?”
“坐以待毙?”姜维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那是在无数次绝境中磨砺出的悍厉,“我姜伯约征战一生,字典里没有这四个字!”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关内那些虽然面有菜色、却依旧在默默修补工事、擦拭兵器的士卒,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金铁交击:“他们想困死我们!想让我们饿死、冻死,或者像疯狗一样出去送死!但我们偏不!”
他一把拉住诸葛瞻的手臂,指向关外邓艾大营的方向:“我们的生路,不在南边,而在北边!在邓艾的营地里!”
诸葛瞻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姜维的意图:“大将军是想主动出击?”
“不错!”姜维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火焰,“与其坐等粮尽,不如放手一搏!邓艾劳师远征,补给线长,其营中必有存粮!而且,他绝对料不到,在我们如此困境下,还敢主动出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是……”诸葛瞻虽然也想过冒险,但深知此举风险极大,“我军士卒饥疲,兵力悬殊,若出击不利……”
“没有万全之策了,思远!”姜维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等待是死,出击或有一线生机!就算败了,也不过是马革裹尸,总好过窝囊饿死!我要让成都那些人看看,什么是汉军的风骨!也要让邓艾知道,想啃下绵竹得崩掉他满口牙!”
这一刻,姜维身上那股属于百战名将的决绝与霸气展露无遗。他不是不懂政治,而是到了这一刻,政治算计已毫无意义,唯有最原始的勇气和力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诸葛瞻看着姜维决然的眼神,胸中也涌起一股豪情与悲壮。他知道,这是绝境中唯一的选择。他重重点头:“好!瞻愿随大将军,拼死一搏!”
困兽犹斗,其势更烈。绵竹关这头被逼入绝境的雄狮,不再望向身后冰冷的枷锁,而是将嗜血的目光,投向了前方同样饥饿的狼群。一场注定惨烈无比的搏杀,已在弦上。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伴随着那队狼狈逃回成都的卫尉骑兵的哭诉,迅速在成都的宫阙街巷间传播开来。版本各异,但核心一致:大将军姜维,拥兵自重,藐视皇恩,公然毁弃御赐,煽动边军,其心叵测!
皇城深处,刘禅闻报,惊怒交加,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恐惧。他想象中的边将,即便有所不满,也当恪守臣节,婉言上奏,何曾想过会如此激烈直白?姜维的举动,在他看来,坐实了黄皓一直以来“权臣逼宫”的警告。
“反了!反了!”刘禅在宫中暴跳如雷,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他姜维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没有王法!”
黄皓跪伏在地,心中窃喜,面上却是一副痛心疾首、忧国忧民的姿态:“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老奴早就说过,姜维久握兵权,尾大不掉,如今又有诸葛瞻这黄口小儿为其张目,二人勾结,其志非小!今日敢泼御酒,明日就敢……就敢挥师成都啊!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旁的阎宇全身甲胄,抱拳厉声道:“陛下!姜维跋扈,罪同谋逆!末将请旨,即刻率京营兵马,北上锁拿姜维、诸葛瞻问罪!同时紧闭四方城门,严防其党羽作乱!”
“不可!万万不可!”秘书令郤正不顾礼仪,几乎是冲进了殿中,须发皆张,高声劝阻,“陛下!此必是误会!或是前线将士粮草断绝,情急失态!大将军一生为国,怎会谋逆?若此刻派兵拿问,岂不是逼反忠良,自毁长城?正中了魏贼下怀啊陛下!”
“郤正!你一再为逆臣张目,是何居心!”阎宇怒目而视,手按剑柄。
“阎宇!你欲兴兵作乱,才是其心可诛!”郤正毫不退让。
朝堂之上,顿时又吵作一团。主战派、忠臣们虽觉姜维举动过激,但更惧内讧亡国,竭力劝阻;黄皓阎宇一党则趁机大肆渲染姜维的“反迹”,力主镇压。
刘禅看着下面吵吵嚷嚷的臣子,只觉得头痛欲裂,心烦意乱。他既怕姜维真的反了,又怕逼反了姜维,更怕此刻成都空虚,若与姜维彻底撕破脸,谁来抵挡北面的邓艾?这种极端矛盾的心理,让他再次陷入了优柔寡断的泥沼。
最终,在黄皓的反复“劝谏”和阎宇的“武力保证”下,刘禅做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更加昏聩的决定:一方面,下旨严厉申饬姜维“行为失当,有负圣恩”,责令其“闭门思过,谨守臣节”,并再次派出使者,名为“宣慰”实为监视警告;另一方面,默许阎宇进一步加强成都及周边关隘的防务,尤其是北向的通道,增派兵马严格盘查,几乎等同于将绵竹前线视为潜在的敌区。
这道旨意和随之而来的军事调动,如同两道冰冷的铁索,死死缠住了绵竹关的咽喉。
消息传回绵竹时,关内的气氛已压抑到了极点。
粮草将尽,后路被断,朝廷的旨意不再是援助,而是申斥和封锁。士卒们每日的口粮已减至糊口之量,伤兵营里因缺医少药而传来的哀嚎声日渐微弱——并非伤势好转,而是更多的人没能熬过去。
姜维和诸葛瞻并肩站在冰冷的关墙上,望着南方。那里是他们誓死扞卫的国都,此刻却仿佛变成了巨大的囚笼和敌营。
“伯约,看来陛下是彻底不信任我们了。”诸葛瞻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连续的操劳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清瘦的脸颊更显凹陷,但眼神中的火焰却未曾熄灭。
姜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经年风霜刻下的冷硬线条。他缓缓道:“不是不信任,是害怕。陛下害怕的从来不是魏贼,而是我们这些他无法完全掌控的‘权臣’。”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悲凉。“黄皓阎宇,不过是利用了这份恐惧罢了。”
“那我们……”诸葛瞻看向姜维,“坐以待毙吗?”
“坐以待毙?”姜维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那是在无数次绝境中磨砺出的悍厉,“我姜伯约征战一生,字典里没有这四个字!”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关内那些虽然面有菜色、却依旧在默默修补工事、擦拭兵器的士卒,声音陡然提高,如同金铁交击:“他们想困死我们!想让我们饿死、冻死,或者像疯狗一样出去送死!但我们偏不!”
他一把拉住诸葛瞻的手臂,指向关外邓艾大营的方向:“我们的生路,不在南边,而在北边!在邓艾的营地里!”
诸葛瞻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姜维的意图:“大将军是想主动出击?”
“不错!”姜维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火焰,“与其坐等粮尽,不如放手一搏!邓艾劳师远征,补给线长,其营中必有存粮!而且,他绝对料不到,在我们如此困境下,还敢主动出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可是……”诸葛瞻虽然也想过冒险,但深知此举风险极大,“我军士卒饥疲,兵力悬殊,若出击不利……”
“没有万全之策了,思远!”姜维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等待是死,出击或有一线生机!就算败了,也不过是马革裹尸,总好过窝囊饿死!我要让成都那些人看看,什么是汉军的风骨!也要让邓艾知道,想啃下绵竹得崩掉他满口牙!”
这一刻,姜维身上那股属于百战名将的决绝与霸气展露无遗。他不是不懂政治,而是到了这一刻,政治算计已毫无意义,唯有最原始的勇气和力量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诸葛瞻看着姜维决然的眼神,胸中也涌起一股豪情与悲壮。他知道,这是绝境中唯一的选择。他重重点头:“好!瞻愿随大将军,拼死一搏!”
困兽犹斗,其势更烈。绵竹关这头被逼入绝境的雄狮,不再望向身后冰冷的枷锁,而是将嗜血的目光,投向了前方同样饥饿的狼群。一场注定惨烈无比的搏杀,已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