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我回来了-《抗战:我是全军后勤大主任》

  顾秀英的脚一下就软了。

  人瘫了下来。

  一边的杜家嫂子忙将人搀扶住,忙道:“妹子,妹子,莫怕,莫怕,说不定又是来通知你拿东西的。”

  “对,对,对。”顾秀英反手抓住杜家嫂子,“我之前又把家里的桌子换了,是,是来给我送东西的吧……”

  她说着便勉力站了起来,朝门外走去。

  每走一步,都觉重如千斤。

  恒城解放后,很多没消息的人都有了消息。

  在这个节骨眼上过来……

  会是好事吗?

  而且桌椅的补贴已经给过一次了,不可能有二次补贴的吧?

  她浑身颤|抖,在杜家嫂子家里帮忙的大娃也是颤着手,将自己老娘扶住,跟二娃一起走出了杜家零食铺子。

  走到自家店铺的路很短,可顾秀英却觉得每走一步都很困难。等看到了陈三贵,这种恐惧已到达了巅|峰。

  她腿脚发软,脸色煞白,抖如糠筛,整个人如面条一般,一点力气都使不上来。

  爹娘不待见自己,丈夫是第一个心疼自己的人。她不敢想,要自己汉子也跟杜松一样,自己以后要怎么过。

  陈三贵看见了顾秀英,忙是上前,“婶子,你怎么了?”

  “没,没事。”顾秀英推开两个娃儿,看着陈三贵,眼泪就掉了出来,“陈同志……我家汉子是不是……”

  “没!”

  陈三贵忙道:“婶子,你别乱想。你之前要求桌椅如另外还有补贴,就换成边区票,我是给你送边区票来的。”

  “哦,哦,没消息就好,没消息就好……”

  顾秀英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油锅里过了一回一般,整个人都虚脱了。

  “不过这回补贴不多,只有30元边区票。”

  陈三贵拿出一个信封,“您看看,可收好了哈。”

  “谢,谢谢。”顾秀英颤着手,把信封接过来。到这会儿,她还没缓过气来。之前她盼着陈三贵来,可这两月见到的白事多了,她开始害怕陈三贵来了。尤其是杜松与鬼子周旋而死的事,让她无比担忧。

  自家汉子也是个良善的人,他会不会也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陈三贵见顾秀英脸色难看,抿了抿嘴后,道:“婶子,你莫多想,您家男人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顾秀英点点头,“嗯,嗯,没消息也是好事,也是好事……”

  唉!

  陈三贵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说什么,骑着自行车去下一家了。

  他不知顾秀英男人到底有没有解救出来,但这批送回来的名单里没有顾秀英男人,应该还有希望吧?

  小鬼子不是人,给夏国人吃最差的伙食,就连最差的伙食都不给吃饱,拼命压榨夏国人,很多人因为过度辛苦而生病,最后死去。

  恒城收复两月了,晋州的鬼子也完全被赶走,他们解救了不少人出来,但好多人过度虚弱,不能转移,需要静养。另外好多人不认字,也说不清自己家到底在哪里,只说往哪个地方走,自己就认路了。因此,好多家属也通知不到,只能让家属沉浸在惶恐里。

  他现在只能安慰顾秀英,也许她丈夫被抓去了更远的地方,回来需要时间。

  转眼,就到了小年。

  顾秀英一大早就出了门。

  尽管担心,但日子还是要过的。

  明天就大年夜了,也得买点好吃的,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

  她去了一个月前在城外新开的集市。

  这集市是八路军建造的。

  顶棚都是用金属皮子建造的,外面挂了透明的帘子。帘子是什么东西做的,她不清楚。但走进集市,就会暖和不少。

  集市里也有农民来卖东西,大多是蘑菇。

  顾秀英也觉得奇怪,周边农民怎么会有这么多蘑菇?

  安平县收复得早,周边生产也是最早恢复过来的。

  八路军进了安平县后,就进入周边农村,小孩儿山的村民也跟着来现身说法,教大家种蘑菇,养鸡。

  现在种蘑菇的方式也改变了,不再是发菌包,而是自己做培养基床。小李村最早种植蘑菇的,早就改良了生产方式,也有了一些经验。

  除了蘑菇外,发的鸡苗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白羽鸡。

  白羽鸡到时间不出笼,就会生病。除了浪费饲料外,没有任何好处。因此,现在各村也养起了普通的鸡。

  八路军发饲料,发工具,相信再过几个月后,市面上就能出现大量鸡蛋,也不用八路军一直输血了。

  恢复生产很重要,尤其是各前辈看到后世生产力解放带来的效果后,更是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收复恒城等地后,安玉有一个重大工作就是专门买书籍。

  生产力解放可太重要了。

  而夏国当下就是缺知识。现在八路军这边但凡只要认字的,都得当几个人用。全军科普知识,下乡实践,自我学习……

  时间虽还不长,可也见到了一些成效。

  知识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一旦有了后世的知识解放,夏国人学起来也是相当快的。

  顾秀英在集市上转着,看着各种蘑菇,就想起了恒城的什锦火锅。她听自家汉子说过,说那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回忆在脑海里泛滥的时候,人就不自觉地走到了那些卖菇的摊位前。

  她也不知什锦火锅要怎么做,只听汉子说过,里面有各种蘑菇,海带,还有肉。

  她在摊位上看了看,蘑菇大多在3分到1毛之间。她想着明日过年,便一口气买了六种菇类。

  然后又到集市的肉摊子上割了两斤肉,买了两斤大筒子骨。见到有鲤鱼卖,便也买了一条。

  过年,得有余啊。

  以往条件不好也就算了,今年八路军来了,日子好起来了,怎么也得买条鱼,取个好兆头。

  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她买了一堆东西,然后就匆匆赶回家了。

  明天就是除夕了,要做隔夜了。

  白菜切成细细的丝,加入油豆腐、百叶丝、木耳,加点油炒了,那也算四季如意菜了。

  筒子骨熬汤,明天当火锅汤底用。

  一斤肉做肉圆,一斤肉红烧。

  想到明天的丰盛,顾秀英这几日低落的情绪又得到了缓解。

  不管如何,今年是个丰年,日子比以前总好过多了。

  正忙着,外面忽然传来敲门声,“秀英,媳妇,我回来了!”

  “哐当”一声,炒菜的铲子落在了地上,顾秀英整个人都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