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帝心难测,棋子明悟-《穿成工具贵妃,转身投入九千岁怀》

  坤宁宫的传唤来得又快又急,仿佛是特意赶着楚桓的仪仗刚离开景仁宫,便迫不及待地递了过来。来传召的是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张嬷嬷,一身深紫色宫装,面色严肃,眼神锐利,进门后只是象征性地行了一礼,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贵妃娘娘,皇后娘娘有请,还请娘娘即刻随老奴前往坤宁宫。”

  沈静姝心中冷笑,皇后这是怕她得了皇帝的撑腰,迫不及待地要敲打一番了。她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温顺的神色,微微颔首:“有劳张嬷嬷。挽月,替我更衣。”

  她没有选择华贵的宫装,依旧是一身素净的月白宫装,只是将楚桓赏赐的暖玉镯戴在了手腕上。这枚玉镯,既是楚桓的“恩赐”,也是她的“护身符”,带着它去坤宁宫,就是要让皇后知道,她如今得了皇帝的关注,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娘娘,要不要带些人手?”挽月担忧道,坤宁宫是皇后的地盘,去了怕是会吃亏。

  “不必。”沈静姝摇了摇头,“皇后现在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我动手。她请我去议事,不过是想试探虚实,敲打一番。我们只需谨言慎行,不卑不亢,便可应对。”

  她看向林秀,递了个眼色:“你留在宫里,密切关注各宫动静,有任何消息,立刻让人告诉我。”

  “奴婢明白。”林秀躬身应道,眼底闪过一丝担忧。

  沈静姝跟着张嬷嬷走出景仁宫,寒风扑面而来,带着雪后的凉意。通往坤宁宫的石板路上,积雪未消,踩上去咯吱作响,仿佛是在预示着前路的艰难。

  坤宁宫气势恢宏,朱红的宫墙,金黄的琉璃瓦,处处透着中宫的威严。殿内温暖如春,燃着名贵的檀香,皇后韦氏端坐在主位上,身着明黄色宫装,头戴凤冠,妆容精致,眼神冰冷,周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压。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沈静姝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微。

  “免礼。”韦氏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赐座。”

  宫女搬来一张锦凳,放在下首。沈静姝谢过后坐下,目光低垂,不去与皇后对视,却用眼角的余光留意着她的神色。

  “听闻陛下今日驾临景仁宫,还赏赐了你一对暖玉镯?”韦氏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几分似有若无的嘲讽,“看来,妹妹深得陛下宠爱啊。”

  “皇后娘娘说笑了。”沈静姝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羞涩,“陛下只是体恤臣妾大病初愈,才赏赐了些物件,并非什么宠爱。在这后宫中,能得皇后娘娘的庇护,才是臣妾的福气。”

  她刻意抬高皇后,贬低自己,既给了皇后颜面,又避开了“宠爱”这个敏感的话题。

  韦氏冷笑一声,目光落在她手腕上的暖玉镯上,眼神锐利:“这暖玉镯质地通透,一看便知是稀世珍品,陛下对你,倒是上心。”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只是妹妹刚病愈,身子还弱,应当好好休养,少掺和些不该掺和的事情。后宫之中,尊卑有序,各司其职,妹妹身为贵妃,更应以身作则,维护后宫和睦,而不是惹是生非,挑起争端。”

  这番话明着是告诫,实则是敲打,暗指她昨日惩戒青黛、拒绝参芪汤之事。

  “皇后娘娘教训的是。”沈静姝起身行礼,语气恭敬,“臣妾知错了。往后定当谨言慎行,安分守己,不再给皇后娘娘添麻烦。”

  她的顺从让韦氏眼底闪过一丝得意,却也带着几分疑虑。她不信沈静姝真的如此怯懦,尤其是在得了皇帝的赏赐之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韦氏语气缓和了几分,“你出身没落勋贵,在宫中无依无靠,能有今日的位份,全靠陛下的恩宠。你要明白,陛下的恩宠如同流水,今日有,明日可能便无。唯有依附于中宫,才能在宫中长久立足。”

  她这是在拉拢,也是在威胁。暗示沈静姝若不依附于她,迟早会失去皇帝的恩宠,落得凄惨下场。

  沈静姝心中了然,皇后这是既想敲打她,又想将她拉拢到自己麾下。可惜,她既不会做楚桓的棋子,也不会依附于皇后。

  “多谢皇后娘娘提点。”沈静姝语气依旧恭敬,“臣妾铭记在心。只是臣妾资质愚钝,只愿安心休养,侍奉陛下,不愿卷入太多纷争。”

  她再次表明中立的态度,既不依附皇后,也不与她为敌,让皇后无从下手。

  韦氏看着她油盐不进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怒意,却又发作不得。沈静姝如今得了皇帝的关注,她若是贸然动她,只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既然妹妹心意已决,那本宫也不强求。”韦氏语气冷淡,“只是本宫要提醒你,有些人心术不正,妄图挑拨离间,破坏后宫和睦,妹妹可要擦亮眼睛,莫要被人利用了。”

  她意有所指,暗指谢九渊和楚桓。

  “臣妾明白。”沈静姝躬身应道,不再多言。

  韦氏见敲打和拉拢都没有效果,也失去了耐心:“行了,你刚病愈,身子弱,也该回去好好休养了。本宫就不留你了。”

  “臣妾告退。”沈静姝再次行礼,转身退出了坤宁宫。

  走出坤宁宫,寒风扑面而来,沈静姝紧绷的肩膀才微微松弛下来。皇后的敲打虽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让她更加清楚,自己如今的处境有多艰难。夹在皇帝和皇后之间,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回到景仁宫,挽月连忙迎上来:“娘娘,您回来了!皇后没为难您吧?”

  “没有。”沈静姝摇了摇头,走到殿内坐下,“她只是敲打了我几句,想拉拢我依附于她。”

  “那娘娘答应了吗?”挽月急切地问道。

  “自然没有。”沈静姝轻笑一声,“依附于她,不过是从一个棋子,变成另一个棋子。我们要走自己的路。”

  正说着,小禄子匆匆跑进来:“娘娘,养心殿的刘公公来了,说是陛下有旨,让您明日陪同陛下一起去御花园赏梅。”

  沈静姝眼底闪过一丝诧异。楚桓刚驾临景仁宫,又传旨让她明日赏梅,这是要进一步抬高她的地位,让她成为众矢之的,更好地制衡皇后。

  “知道了。”沈静姝语气平静,“替我谢过刘公公,就说臣妾明日定当准时赴约。”

  刘公公走后,挽月忧心忡忡:“娘娘,陛下这是要把您推到风口浪尖啊!明日御花园赏梅,各宫妃嫔都会在,皇后和淑妃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肯定会为难您的!”

  “我知道。”沈静姝眼底闪过一丝坚定,“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越是风口浪尖,越能展现我们的价值,也越能让谢九渊看到我们的决心。”

  她顿了顿,继续道:“楚桓想让我做棋子,制衡皇后;皇后想拉拢我,或者除掉我;淑妃嫉恨我,想找机会报复;谢九渊在暗中观察,等待合适的时机。我们就处在这四方势力的中心,看似危险,实则是最好的布局时机。”

  沈静姝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株傲然挺立的寒梅,眼神坚定:“明日御花园赏梅,我不仅要去,还要好好表现。我要让楚桓觉得我可用,让皇后和淑妃不敢轻易动我,让谢九渊看到我的潜力。”

  她转身看向挽月:“挽月,明日替我准备一身桃红色的宫装,再戴上陛下赏赐的暖玉镯。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沈静姝,不再是那个怯懦可欺的软柿子。”

  挽月看着自家娘娘眼中的光芒,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奴婢明白了,娘娘!”

  当晚,沈静姝辗转难眠。她仔细梳理着各方势力的关系,分析着明日御花园赏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了应对之策。楚桓的心思难测,皇后的手段狠辣,淑妃的骄纵跋扈,谢九渊的深谋远虑,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

  她深刻地明白,自己的“棋子”身份已经被楚桓坐实。楚桓需要她这个棋子来平衡后宫,牵制韦家,而她,只能利用这个“棋子”的身份,为自己争取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

  夜深人静时,林秀悄悄送来消息,称皇后已经召集了淑妃和几位依附于她的妃嫔,商议明日御花园赏梅时如何“教训”沈静姝。淑妃更是扬言,要让沈静姝在众人面前难堪,收回她的贵妃尊严。

  沈静姝看着林秀传来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后和淑妃,还是太心急了。她们以为人多势众,就能让她屈服,却不知,她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原主。

  她提笔写下一张纸条,交给心腹小太监,让他连夜送到东厂:“梅开寒枝,恐遭风雨,盼暗香相护。”

  这是她向谢九渊发出的求助信号。她知道,明日御花园的局面,仅凭她一己之力,很难全身而退。她需要谢九渊的暗中相助,而这,也是他们建立联盟的最好时机。

  做完这一切,沈静姝才稍稍安心。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脑海中不断演练着明日的应对之策。她知道,明日的御花园赏梅,将是一场硬仗。赢了,她就能在后宫站稳脚跟,获得谢九渊的认可,成为真正的棋手;输了,她将再次沦为任人摆布的棋子,甚至可能失去性命。

  第二日清晨,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沈静姝身着桃红色宫装,头戴金步摇,手腕上戴着楚桓赏赐的暖玉镯,妆容精致,容光焕发。桃红色的宫装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既有贵妃的端庄华贵,又带着几分少女的娇俏灵动,与往日的素净温婉判若两人。

  “娘娘,您真好看!”挽月看着镜中的沈静姝,满眼惊艳。

  沈静姝对着镜子微微一笑,眼神坚定。今日,她要在这深宫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步。

  来到御花园时,楚桓已经到了,正坐在赏梅亭中喝茶。皇后、淑妃以及其他几位妃嫔也已到场,各自坐在亭中的石凳上,目光纷纷落在沈静姝身上,有好奇,有嫉妒,有敌意。

  “臣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沈静姝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静姝来了,快过来坐。”楚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示意她坐在自己身边,“今日天气甚好,梅花开得正艳,你身子刚好,多出来走走也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静姝谢过后坐下,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皇后和淑妃的冰冷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身上。

  “妹妹今日这身打扮,倒是明艳动人。”淑妃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只是妹妹刚病愈,穿这么艳丽的颜色,怕是不太合适吧?”

  “淑妃姐姐说笑了。”沈静姝淡淡一笑,“臣妾觉得,这桃红色既喜庆,又能让人心情愉悦,正好驱散病后的郁结。再说,陛下也说今日天气甚好,梅花开得正艳,臣妾想着,穿得明艳些,也能与这美景相配。”

  她的回应不卑不亢,既回击了淑妃的嘲讽,又暗合了楚桓的心意。

  楚桓闻言,笑着点头:“静姝说得有理。美景配佳人,这桃红色很适合你。”

  皇后看着楚桓对沈静姝的偏爱,眼底闪过一丝怒意,却没有发作,只是语气平淡地说道:“赏梅讲究的是雅致,妹妹穿得如此艳丽,倒是少了几分韵味。”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沈静姝没有反驳,而是顺着皇后的话往下说,“臣妾资质愚钝,不懂什么雅致,只想着自己开心就好。比起韵味,臣妾更在意自己的心情。”

  她的话看似顺从,实则带着一丝叛逆,暗示自己不会被皇后的规矩所束缚。

  楚桓看着沈静姝与皇后、淑妃的交锋,眼底闪过一丝兴味。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沈静姝与皇后、淑妃相互制衡,他坐收渔利。

  赏梅途中,淑妃几次三番故意刁难沈静姝,一会儿让她吟诗作对,一会儿让她抚琴助兴,试图让她出丑。沈静姝凭借着原主的记忆和自己的现代知识,从容应对,吟出的诗句清丽脱俗,抚出的琴声悠扬动听,不仅没有出丑,反而赢得了楚桓的赞赏和其他妃嫔的侧目。

  皇后见淑妃的刁难没有效果,便亲自出手,故意提起沈静姝的家族:“听说妹妹的家族是没落勋贵,不知如今家中境况如何?若是有什么困难,妹妹尽管开口,本宫定会帮忙。”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羞辱沈静姝出身卑微,无依无靠。

  沈静姝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感激的神色:“多谢皇后娘娘关心。臣妾的家族虽已没落,但父兄都安守本分,日子过得也算安稳。臣妾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陛下的恩宠和皇后娘娘的庇护,不敢再奢求更多。”

  她再次抬高皇帝和皇后,既表达了感激,又巧妙地避开了家族没落的羞辱,同时暗示自己如今的地位是皇帝给的,不是靠家族。

  楚桓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静姝不仅聪慧,还懂得感恩,实属难得。”

  皇后见两次刁难都没有效果,心中的怒意更盛,却又无可奈何。沈静姝的应对滴水不漏,既不卑不亢,又给足了她和皇帝面子,让她无从下手。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对楚桓说道:“陛下,不好了!前朝出了急事,韦大人在朝堂上弹劾东厂督主谢九渊,说他结党营私,滥用职权,两人在朝堂上争执起来,事态十分严重!”

  楚桓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底闪过一丝怒意和无奈。韦家和谢九渊的矛盾,终究还是爆发了。

  “知道了。”楚桓语气冰冷,“摆驾回宫!”

  他起身时,看了沈静姝一眼,眼神复杂:“静姝,你先回景仁宫,好好休养。后宫之事,你多上心。”

  “臣妾遵旨。”沈静姝躬身行礼。

  看着楚桓的仪仗匆匆离去,皇后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韦家在前朝弹劾谢九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而她作为韦家的女儿,也会受到牵连。

  “散了吧。”皇后语气冰冷,转身离开了御花园。

  淑妃等人见状,也不敢再多留,纷纷散去。

  御花园中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沈静姝和挽月。

  “娘娘,这是……”挽月有些不解。

  “这是谢九渊的手笔。”沈静姝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知道今日御花园的局面对我不利,所以故意在前朝挑起事端,吸引陛下的注意力,帮我解了围。”

  她抬手摸了摸袖口的墨玉兰花佩,心中清楚,谢九渊已经回应了她的求助。这场联盟,已经悄然形成。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挽月问道。

  “回景仁宫。”沈静姝语气坚定,“前朝的风波,必然会波及后宫。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接下来的风暴。”

  走在回景仁宫的路上,沈静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日御花园的交锋,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棋子”身份,也让她明白了各方势力的复杂博弈。楚桓的利用,皇后的打压,淑妃的嫉恨,谢九渊的相助,这一切都让她深刻地明白,在这深宫中,唯有强大,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的目光望向远方的宫墙,眼神坚定。棋子的命运,她不认。她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挣脱枷锁,成为真正的执棋者。而这场围绕着权力、生存与野心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