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离开后,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沈静姝靠在床头,闭目养神,实则在脑海中飞速梳理着刚刚获取的信息,构建着初步的生存策略。
首先,是自身处境的SWOT分析——优势:原主的贵妃位份、倾国倾城的容貌、她自己的现代思维与权谋能力;劣势:家族无实权、在宫中孤立无援、缺乏对宫廷规则和人脉的深入了解;机会:楚桓需要她这个棋子来平衡后宫、谢九渊可能需要一个后宫盟友、后宫各势力之间存在矛盾可利用;威胁:皇后与淑妃的打压、楚桓的猜忌、谢九渊的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到来的宫廷斗争。
基于这个分析,她制定了短期目标:蛰伏自保,收集情报,暗中培植心腹,与谢九渊建立初步联系;长期目标:摆脱棋子身份,掌控自身命运,最终在这深宫乃至朝堂中拥有一席之地。
要实现这些目标,第一步就是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不引人注目”。在没有足够实力之前,过分张扬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她必须扮演好“温顺怯懦”的静姝贵妃,让楚桓和皇后都觉得她依旧是那个可以随意掌控的棋子,从而降低他们的警惕心。
其次,是情报收集。后宫之中,信息就是生命。她需要知道各宫的势力分布、妃嫔之间的恩怨情仇、皇帝的喜好与忌惮、前朝与后宫的关联……这些信息,不能只靠挽月,还需要更多的眼线。而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收集到情报的,就是宫中的底层宫女和太监。
原主性子怯懦,对下人虽不算刻薄,却也不够亲近,因此身边并没有真正可用的心腹。沈静姝决定,从现在开始,要改变这种状况,暗中观察,挑选一些可靠、聪明、有潜力的底层宫人,加以笼络和培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耳目和臂膀。
正思忖着,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挽月压低的声音:“刘公公,贵妃娘娘刚醒,身子还弱,您看……”
“咱家只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来看看贵妃娘娘的情况,不打扰娘娘休息。”一个尖细的嗓音响起,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冷淡。
沈静姝心中一动,是皇帝身边的人?她连忙调整好神色,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虚弱与温顺,靠在床头,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算计。
门帘被轻轻掀开,一个穿着暗黄色宫装、戴着黑色幞头的太监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多岁,面容白皙,眼神精明,正是楚桓身边的贴身太监刘忠。
“老奴参见贵妃娘娘。”刘忠躬身行礼,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刘公公免礼。”沈静姝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劳公公跑一趟,有劳公公挂心了。”
刘忠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扫了一圈,像是在审视她的状况,随即笑道:“娘娘客气了,这都是老奴的本分。陛下听闻娘娘醒了,十分欣慰,让老奴来问问娘娘的饮食起居,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老奴说,老奴这就去回禀陛下。”
沈静姝心中冷笑。楚桓若是真的“十分欣慰”,为何不亲自来看她?派一个太监来探视,不过是做表面功夫,既显得他体恤妃嫔,又能借此打探她的虚实。
“多谢陛下关心,也多谢公公。”沈静姝微微颔首,语气柔顺,“臣妾身子已无大碍,只是还有些乏力,饮食上也只需些清淡的粥品便好,不敢劳烦陛下费心。”
她刻意表现得无欲无求,符合原主怯懦温顺的人设。果然,刘忠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笑道:“娘娘深明大义,陛下若是知道了,定会更加疼惜娘娘。”
沈静姝没有接话,只是微微垂着眸,一副娇羞不胜的模样。她知道,刘忠是楚桓的耳目,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会原封不动地汇报给楚桓。她必须让楚桓觉得,她依旧是那个对他言听计从、没有任何野心的静姝贵妃。
刘忠又说了几句安抚的话,无非是让她好生休养、不必胡思乱想之类的套话,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他再次意味深长地看了沈静姝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确认什么。
沈静姝始终保持着温顺的姿态,直到刘忠离开,殿门关上,她脸上的表情才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娘娘,刘公公这是……”挽月有些不解,不明白皇帝为何只派个太监来探视。
“他是来替皇帝打探虚实的。”沈静姝淡淡道,“楚桓想知道,我这次‘病愈’,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好掌控。”
挽月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担忧:“那陛下会不会对娘娘……”
“暂时不会。”沈静姝打断她的话,“他还需要我这个棋子来平衡后宫。皇后和淑妃的势力太大,他必须留着我,让我成为牵制她们的一枚棋子。”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我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让他觉得我不受掌控,他会毫不犹豫地舍弃我。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积蓄力量。”
正说着,小厨房的宫女端着粥进来了。一碗白粥,配着两碟小菜,清淡爽口,很适合久病初愈的人食用。沈静姝慢慢喝着粥,脑海中却在思索着如何解除谢九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九渊的东厂眼线遍布宫闱,她的一举一动,想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原主被淑妃羞辱、高烧昏迷、今日醒来后的种种表现,他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她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表现”中,埋下一些让他感兴趣的伏笔,让他觉得她不再是那个怯懦无能的棋子,而是一个值得被关注、值得被利用的人。
“挽月,”沈静姝放下粥碗,擦了擦嘴角,“你去帮我打听一下,昨日在御花园,除了淑妃和她的人,还有谁在场?尤其是……有没有东厂的人路过?”
挽月虽然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奴婢这就去问。”
沈静姝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如果昨日谢九渊的人真的在场,看到了淑妃羞辱她的场景,那么她今日的冷静应对,或许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但这还不够,她需要一个更直接的机会,让谢九渊看到她的价值。
不多时,挽月回来了,神色有些兴奋:“娘娘,奴婢问清楚了!昨日御花园的事,很多人都看到了,除了淑妃和她的宫女太监,还有贤妃娘娘宫里的人,以及……几个穿着东厂制服的公公,他们当时就在不远处的假山后面,像是在巡逻。”
果然如此。
沈静姝心中一喜。东厂的人既然在场,那么这件事必然已经汇报给了谢九渊。谢九渊作为一个复仇者,最痛恨的就是皇权和依附皇权的外戚势力。淑妃是皇后的表亲,属于韦家外戚集团,她的嚣张跋扈,无疑是在彰显外戚的势力。而她这个被羞辱的、无依无靠的贵妃,恰好可以成为谢九渊用来打击外戚的棋子。
“贤妃娘娘?”沈静姝捕捉到了另一个关键信息,“贤妃是什么来头?她和淑妃的关系如何?”
“贤妃娘娘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礼部尚书,为人温和,从不参与后宫争斗。”挽月解释道,“她和淑妃的关系一般,平日里互不来往,昨日应该只是恰巧路过。”
沈静姝点了点头。一个不参与争斗的贤妃,或许可以成为她暂时的盟友,至少不会成为敌人。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谢九渊。
她沉思片刻,对挽月道:“挽月,你去取一张素笺和笔墨来。”
挽月虽不解,但还是很快取来了笔墨纸砚。沈静姝坐在梳妆台前,拿起毛笔,微微蹙眉。她现代写惯了钢笔和键盘,毛笔字写得并不算好,但原主的字却是清丽娟秀,她只能模仿着原主的笔迹,缓缓写下一行字:“玉碎兰摧,非因风疾;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
这行字看似是感怀自身遭遇,实则是在向谢九渊传递信息。“玉碎兰摧”暗指自己被淑妃羞辱,“非因风疾”则暗示此事并非简单的后宫争斗,而是外戚势力的欺压;“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则是在表明,她虽身处深宫,却并非毫无察觉,她有自己的洞察和心机,值得被关注。
写完后,沈静姝将素笺折好,递给挽月:“你去一趟东厂,把这张纸条交给门口的公公,就说……是静姝贵妃有要事相告,烦请他转交给九千岁。记住,不要声张,尽量低调,若是对方不收,便直接回来,不要强求。”
挽月大惊失色:“娘娘!您这是要干什么?东厂是什么地方,咱们怎么能主动去找九千岁?万一被陛下或皇后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知道。”沈静姝语气坚定,“但我们现在没有别的路可走。皇后和淑妃不会放过我们,陛下也靠不住,我们只能寻求九千岁的帮助。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我们就能在宫里站稳脚跟;赌输了,大不了一死,总比坐以待毙强。”
她看着挽月惊慌的眼神,放缓了语气:“你放心,我自有分寸。这张纸条写得隐晦,就算被别人看到,也只会以为是我感怀身世,不会想到别的。而且,谢九渊心思深沉,他若看懂了我的意思,自然会有回应;他若看不懂,或者不想理会,也不会为难你一个小宫女。”
挽月看着自家娘娘眼中的坚定与决绝,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她咬了咬牙,接过纸条,用力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了,娘娘。奴婢这就去,一定小心行事。”
看着挽月离去的背影,沈静姝心中也有些忐忑。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最凶险的一步。谢九渊是敌是友,尚未可知;这张纸条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也未可知。
但她没有退路。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冷的风扑面而来,带着庭院中梅花的暗香。远处的宫墙巍峨耸立,遮住了天空,也遮住了自由。沈静姝望着那片朱红的宫墙,眼神坚定。
她知道,从她写下那张纸条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已经和那个权倾朝野、阴鸷狠辣的九千岁,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接下来,她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谢九渊的回应,等待破局的机会。
而就在沈静姝等待消息的时候,东厂的督主府内,谢九渊正坐在一张紫檀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墨玉扳指。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蟒纹常服,面容俊美得近乎妖异,肤色是常年不见阳光的苍白,一双凤眸狭长幽深,带着彻骨的寒意。
下属刚刚将御花园的事情汇报完毕,包括淑妃羞辱静姝贵妃,以及静姝贵妃今日醒来后的种种表现。
“哦?一个怯懦无能的贵妃,醒来后竟变得如此冷静?”谢九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奇异的磁性,“不仅不卑不亢地退回了淑妃的补品,还派人打探咱家的消息?”
“是的,督主。”下属躬身道,“据眼线回报,静姝贵妃醒来后,言行举止与往日截然不同,虽依旧温顺,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决断。方才,她的宫女还送来了一张纸条,说是贵妃有要事相告。”
下属将那张素笺递了上去。
谢九渊接过素笺,展开一看,目光落在那行清丽娟秀的字迹上。他细细品读着“玉碎兰摧,非因风疾;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凤眸中的寒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探究与兴趣。
“玉碎兰摧,非因风疾……”谢九渊低声重复着这句话,指尖轻轻摩挲着素笺上的墨迹,“看来,这位静姝贵妃,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啊。”
他一直知道静姝贵妃是楚桓用来平衡后宫的棋子,也一直觉得她懦弱无能,不堪大用。可今日这张纸条,却让他改变了看法。这短短一句话,既点明了自己的处境,又暗示了对时局的洞察,还隐晦地表达了想要合作的意愿。
“有点意思。”谢九渊嘴角的笑容加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个没落勋贵出身的贵妃,没有家族势力撑腰,却有这样的心智和胆识。或许……她真的可以成为一枚好用的棋子。”
他抬起头,对下属道:“去查查这位静姝贵妃的底细,包括她的家族、入宫后的所有经历,还有她今日醒来后的所有言行,一丝一毫都不要放过。另外,告诉那个宫女,就说咱家知道了,让她回去转告贵妃,好好休养,时机到了,咱家自会找她。”
“是,督主。”下属躬身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谢九渊一人,他再次看向那张素笺,眼神幽深。他蛰伏宫中数十年,等待的就是颠覆皇权、为家族报仇的机会。楚桓、韦家、所有参与构陷他家族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而现在,这枚突然变得“有趣”的棋子,或许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静姝贵妃……”谢九渊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凤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希望你不要让咱家失望。”
一场跨越身份、充满算计与试探的联盟,就此拉开了序幕。而身处深宫的沈静姝,还不知道,她的这一步险棋,不仅引起了谢九渊的注意,也让远在养心殿的楚桓,对她多了几分异样的关注。
养心殿内,楚桓正坐在龙椅上,听着刘忠的汇报。当听到静姝贵妃退回了淑妃的补品,还派人打探谢九渊的消息时,楚桓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哦?她竟会打探谢九渊?”楚桓的眼神变得深邃,带着几分探究与猜忌,“一个懦弱的女人,醒来后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回陛下,”刘忠躬身道,“据观察,静姝贵妃醒来后,确实沉稳了许多,但言行举止依旧温顺,并未有什么逾矩之处。或许……只是好奇罢了。”
楚桓摇了摇头,显然不信。他太了解静姝贵妃了,那个女人,除了美貌,一无是处,胆小怕事,怎么可能突然变得沉稳好奇?
“不对劲。”楚桓低声道,“她一定有什么目的。派人盯紧她,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如实汇报给朕。”
“是,陛下。”
楚桓的目光落在窗外,眼神复杂。他一直将静姝贵妃当作一枚温顺的棋子,可现在,这枚棋子似乎有了脱离掌控的迹象。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却也隐隐有了几分兴趣。
“静姝……”楚桓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深宫之中,各方势力的目光,都因为沈静姝的一个举动,悄然聚焦。而沈静姝自己,却依旧平静地待在宫中,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暗中观察着宫中人脉,为后续培植心腹、与谢九渊建立联系做着准备。
她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首先,是自身处境的SWOT分析——优势:原主的贵妃位份、倾国倾城的容貌、她自己的现代思维与权谋能力;劣势:家族无实权、在宫中孤立无援、缺乏对宫廷规则和人脉的深入了解;机会:楚桓需要她这个棋子来平衡后宫、谢九渊可能需要一个后宫盟友、后宫各势力之间存在矛盾可利用;威胁:皇后与淑妃的打压、楚桓的猜忌、谢九渊的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到来的宫廷斗争。
基于这个分析,她制定了短期目标:蛰伏自保,收集情报,暗中培植心腹,与谢九渊建立初步联系;长期目标:摆脱棋子身份,掌控自身命运,最终在这深宫乃至朝堂中拥有一席之地。
要实现这些目标,第一步就是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不引人注目”。在没有足够实力之前,过分张扬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她必须扮演好“温顺怯懦”的静姝贵妃,让楚桓和皇后都觉得她依旧是那个可以随意掌控的棋子,从而降低他们的警惕心。
其次,是情报收集。后宫之中,信息就是生命。她需要知道各宫的势力分布、妃嫔之间的恩怨情仇、皇帝的喜好与忌惮、前朝与后宫的关联……这些信息,不能只靠挽月,还需要更多的眼线。而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收集到情报的,就是宫中的底层宫女和太监。
原主性子怯懦,对下人虽不算刻薄,却也不够亲近,因此身边并没有真正可用的心腹。沈静姝决定,从现在开始,要改变这种状况,暗中观察,挑选一些可靠、聪明、有潜力的底层宫人,加以笼络和培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耳目和臂膀。
正思忖着,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挽月压低的声音:“刘公公,贵妃娘娘刚醒,身子还弱,您看……”
“咱家只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来看看贵妃娘娘的情况,不打扰娘娘休息。”一个尖细的嗓音响起,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冷淡。
沈静姝心中一动,是皇帝身边的人?她连忙调整好神色,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虚弱与温顺,靠在床头,微微垂眸,掩去眼底的算计。
门帘被轻轻掀开,一个穿着暗黄色宫装、戴着黑色幞头的太监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多岁,面容白皙,眼神精明,正是楚桓身边的贴身太监刘忠。
“老奴参见贵妃娘娘。”刘忠躬身行礼,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刘公公免礼。”沈静姝的声音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敬,“劳公公跑一趟,有劳公公挂心了。”
刘忠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扫了一圈,像是在审视她的状况,随即笑道:“娘娘客气了,这都是老奴的本分。陛下听闻娘娘醒了,十分欣慰,让老奴来问问娘娘的饮食起居,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老奴说,老奴这就去回禀陛下。”
沈静姝心中冷笑。楚桓若是真的“十分欣慰”,为何不亲自来看她?派一个太监来探视,不过是做表面功夫,既显得他体恤妃嫔,又能借此打探她的虚实。
“多谢陛下关心,也多谢公公。”沈静姝微微颔首,语气柔顺,“臣妾身子已无大碍,只是还有些乏力,饮食上也只需些清淡的粥品便好,不敢劳烦陛下费心。”
她刻意表现得无欲无求,符合原主怯懦温顺的人设。果然,刘忠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笑道:“娘娘深明大义,陛下若是知道了,定会更加疼惜娘娘。”
沈静姝没有接话,只是微微垂着眸,一副娇羞不胜的模样。她知道,刘忠是楚桓的耳目,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会原封不动地汇报给楚桓。她必须让楚桓觉得,她依旧是那个对他言听计从、没有任何野心的静姝贵妃。
刘忠又说了几句安抚的话,无非是让她好生休养、不必胡思乱想之类的套话,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他再次意味深长地看了沈静姝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确认什么。
沈静姝始终保持着温顺的姿态,直到刘忠离开,殿门关上,她脸上的表情才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娘娘,刘公公这是……”挽月有些不解,不明白皇帝为何只派个太监来探视。
“他是来替皇帝打探虚实的。”沈静姝淡淡道,“楚桓想知道,我这次‘病愈’,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好掌控。”
挽月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担忧:“那陛下会不会对娘娘……”
“暂时不会。”沈静姝打断她的话,“他还需要我这个棋子来平衡后宫。皇后和淑妃的势力太大,他必须留着我,让我成为牵制她们的一枚棋子。”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我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让他觉得我不受掌控,他会毫不犹豫地舍弃我。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积蓄力量。”
正说着,小厨房的宫女端着粥进来了。一碗白粥,配着两碟小菜,清淡爽口,很适合久病初愈的人食用。沈静姝慢慢喝着粥,脑海中却在思索着如何解除谢九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九渊的东厂眼线遍布宫闱,她的一举一动,想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原主被淑妃羞辱、高烧昏迷、今日醒来后的种种表现,他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她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表现”中,埋下一些让他感兴趣的伏笔,让他觉得她不再是那个怯懦无能的棋子,而是一个值得被关注、值得被利用的人。
“挽月,”沈静姝放下粥碗,擦了擦嘴角,“你去帮我打听一下,昨日在御花园,除了淑妃和她的人,还有谁在场?尤其是……有没有东厂的人路过?”
挽月虽然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奴婢这就去问。”
沈静姝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如果昨日谢九渊的人真的在场,看到了淑妃羞辱她的场景,那么她今日的冷静应对,或许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但这还不够,她需要一个更直接的机会,让谢九渊看到她的价值。
不多时,挽月回来了,神色有些兴奋:“娘娘,奴婢问清楚了!昨日御花园的事,很多人都看到了,除了淑妃和她的宫女太监,还有贤妃娘娘宫里的人,以及……几个穿着东厂制服的公公,他们当时就在不远处的假山后面,像是在巡逻。”
果然如此。
沈静姝心中一喜。东厂的人既然在场,那么这件事必然已经汇报给了谢九渊。谢九渊作为一个复仇者,最痛恨的就是皇权和依附皇权的外戚势力。淑妃是皇后的表亲,属于韦家外戚集团,她的嚣张跋扈,无疑是在彰显外戚的势力。而她这个被羞辱的、无依无靠的贵妃,恰好可以成为谢九渊用来打击外戚的棋子。
“贤妃娘娘?”沈静姝捕捉到了另一个关键信息,“贤妃是什么来头?她和淑妃的关系如何?”
“贤妃娘娘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礼部尚书,为人温和,从不参与后宫争斗。”挽月解释道,“她和淑妃的关系一般,平日里互不来往,昨日应该只是恰巧路过。”
沈静姝点了点头。一个不参与争斗的贤妃,或许可以成为她暂时的盟友,至少不会成为敌人。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谢九渊。
她沉思片刻,对挽月道:“挽月,你去取一张素笺和笔墨来。”
挽月虽不解,但还是很快取来了笔墨纸砚。沈静姝坐在梳妆台前,拿起毛笔,微微蹙眉。她现代写惯了钢笔和键盘,毛笔字写得并不算好,但原主的字却是清丽娟秀,她只能模仿着原主的笔迹,缓缓写下一行字:“玉碎兰摧,非因风疾;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
这行字看似是感怀自身遭遇,实则是在向谢九渊传递信息。“玉碎兰摧”暗指自己被淑妃羞辱,“非因风疾”则暗示此事并非简单的后宫争斗,而是外戚势力的欺压;“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则是在表明,她虽身处深宫,却并非毫无察觉,她有自己的洞察和心机,值得被关注。
写完后,沈静姝将素笺折好,递给挽月:“你去一趟东厂,把这张纸条交给门口的公公,就说……是静姝贵妃有要事相告,烦请他转交给九千岁。记住,不要声张,尽量低调,若是对方不收,便直接回来,不要强求。”
挽月大惊失色:“娘娘!您这是要干什么?东厂是什么地方,咱们怎么能主动去找九千岁?万一被陛下或皇后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我知道。”沈静姝语气坚定,“但我们现在没有别的路可走。皇后和淑妃不会放过我们,陛下也靠不住,我们只能寻求九千岁的帮助。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我们就能在宫里站稳脚跟;赌输了,大不了一死,总比坐以待毙强。”
她看着挽月惊慌的眼神,放缓了语气:“你放心,我自有分寸。这张纸条写得隐晦,就算被别人看到,也只会以为是我感怀身世,不会想到别的。而且,谢九渊心思深沉,他若看懂了我的意思,自然会有回应;他若看不懂,或者不想理会,也不会为难你一个小宫女。”
挽月看着自家娘娘眼中的坚定与决绝,知道她已经下定了决心。她咬了咬牙,接过纸条,用力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了,娘娘。奴婢这就去,一定小心行事。”
看着挽月离去的背影,沈静姝心中也有些忐忑。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最凶险的一步。谢九渊是敌是友,尚未可知;这张纸条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也未可知。
但她没有退路。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冷的风扑面而来,带着庭院中梅花的暗香。远处的宫墙巍峨耸立,遮住了天空,也遮住了自由。沈静姝望着那片朱红的宫墙,眼神坚定。
她知道,从她写下那张纸条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已经和那个权倾朝野、阴鸷狠辣的九千岁,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接下来,她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谢九渊的回应,等待破局的机会。
而就在沈静姝等待消息的时候,东厂的督主府内,谢九渊正坐在一张紫檀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墨玉扳指。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蟒纹常服,面容俊美得近乎妖异,肤色是常年不见阳光的苍白,一双凤眸狭长幽深,带着彻骨的寒意。
下属刚刚将御花园的事情汇报完毕,包括淑妃羞辱静姝贵妃,以及静姝贵妃今日醒来后的种种表现。
“哦?一个怯懦无能的贵妃,醒来后竟变得如此冷静?”谢九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奇异的磁性,“不仅不卑不亢地退回了淑妃的补品,还派人打探咱家的消息?”
“是的,督主。”下属躬身道,“据眼线回报,静姝贵妃醒来后,言行举止与往日截然不同,虽依旧温顺,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决断。方才,她的宫女还送来了一张纸条,说是贵妃有要事相告。”
下属将那张素笺递了上去。
谢九渊接过素笺,展开一看,目光落在那行清丽娟秀的字迹上。他细细品读着“玉碎兰摧,非因风疾;宫墙深几许,唯有暗香来”,凤眸中的寒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探究与兴趣。
“玉碎兰摧,非因风疾……”谢九渊低声重复着这句话,指尖轻轻摩挲着素笺上的墨迹,“看来,这位静姝贵妃,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啊。”
他一直知道静姝贵妃是楚桓用来平衡后宫的棋子,也一直觉得她懦弱无能,不堪大用。可今日这张纸条,却让他改变了看法。这短短一句话,既点明了自己的处境,又暗示了对时局的洞察,还隐晦地表达了想要合作的意愿。
“有点意思。”谢九渊嘴角的笑容加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个没落勋贵出身的贵妃,没有家族势力撑腰,却有这样的心智和胆识。或许……她真的可以成为一枚好用的棋子。”
他抬起头,对下属道:“去查查这位静姝贵妃的底细,包括她的家族、入宫后的所有经历,还有她今日醒来后的所有言行,一丝一毫都不要放过。另外,告诉那个宫女,就说咱家知道了,让她回去转告贵妃,好好休养,时机到了,咱家自会找她。”
“是,督主。”下属躬身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谢九渊一人,他再次看向那张素笺,眼神幽深。他蛰伏宫中数十年,等待的就是颠覆皇权、为家族报仇的机会。楚桓、韦家、所有参与构陷他家族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而现在,这枚突然变得“有趣”的棋子,或许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静姝贵妃……”谢九渊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凤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希望你不要让咱家失望。”
一场跨越身份、充满算计与试探的联盟,就此拉开了序幕。而身处深宫的沈静姝,还不知道,她的这一步险棋,不仅引起了谢九渊的注意,也让远在养心殿的楚桓,对她多了几分异样的关注。
养心殿内,楚桓正坐在龙椅上,听着刘忠的汇报。当听到静姝贵妃退回了淑妃的补品,还派人打探谢九渊的消息时,楚桓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哦?她竟会打探谢九渊?”楚桓的眼神变得深邃,带着几分探究与猜忌,“一个懦弱的女人,醒来后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回陛下,”刘忠躬身道,“据观察,静姝贵妃醒来后,确实沉稳了许多,但言行举止依旧温顺,并未有什么逾矩之处。或许……只是好奇罢了。”
楚桓摇了摇头,显然不信。他太了解静姝贵妃了,那个女人,除了美貌,一无是处,胆小怕事,怎么可能突然变得沉稳好奇?
“不对劲。”楚桓低声道,“她一定有什么目的。派人盯紧她,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如实汇报给朕。”
“是,陛下。”
楚桓的目光落在窗外,眼神复杂。他一直将静姝贵妃当作一枚温顺的棋子,可现在,这枚棋子似乎有了脱离掌控的迹象。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却也隐隐有了几分兴趣。
“静姝……”楚桓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深宫之中,各方势力的目光,都因为沈静姝的一个举动,悄然聚焦。而沈静姝自己,却依旧平静地待在宫中,一边调养身体,一边暗中观察着宫中人脉,为后续培植心腹、与谢九渊建立联系做着准备。
她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