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义山的嘲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

  直到天亮。

  亲兵在外叩门请示,周敏才从那个荒唐又满足的梦中醒来。

  只觉神清气爽,多日来的疲惫竟一扫而空,连眼神都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深邃。

  周敏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

  大军如同上了发条般,速度陡然提升,朝着北境边境滚滚而去。

  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浩浩荡荡的阳家大军,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北境边境的重镇,拒北城。

  周敏看着近在咫尺的拒北城,并未下令大军入城。

  她知道朝廷兵马的队伍目标太大,贸然入城,极易引起不必要混乱。

  于是选择在拒北城十五里外的一处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之地,命令大军安营扎寨。

  此地与拒北城遥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既能互相支援,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和安全。

  大军刚刚立稳营盘,辕门外便传来了消息。

  拒北城城主李义山,亲自带领一队人马,押送着上百车粮草,前来“劳军”了。

  周敏闻报,亲自带着一众将领来到辕门前迎接。

  只见那李义山,约莫四十上下年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半旧的武将官服,眼神精明而谨慎,一看便知是常年在边关磨砺、深谙生存之道的人物。

  他身后跟着的兵卒,也个个面带风霜之色,与京畿地区的守军气质迥然不同。

  李义山看到辕门内众星捧月般走出的金甲周敏,立刻快步上前,抱拳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热情:

  “想必您就是阳老夫人吧?今日得见,果然英姿勃发,巾帼不让须眉。在下拒北城城主李义山,代表拒北城全体军民,感谢老夫人率军来援,解我北境危局!”

  他话语间,目光快速扫过周敏身后的将领,尤其在几位身着甲胄的阳家女眷(如柳如云、云烟等)身上略微停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但很快便掩饰过去。

  周敏脸上露出程式化的温和笑容,虚扶一下:

  “李城主太客气了,保境安民,乃我等军人之本分。”

  李义山再次表示感谢,“老夫人能亲至,实在是北境军民之福。区区百车粮草,略表心意,还望老夫人笑纳,切勿推辞。”

  “李城主有心了,如此,老身便代全军将士,谢过城主厚赠。”

  周敏微微颔首,随即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城主,还请入营,到帅帐一叙。”

  “老夫人先请!” 李义山姿态谦卑。

  周敏也不推辞,当先引路。

  李义山带着几名亲信紧随其后,一同朝着中军帅帐走去。

  贾将混在人群里,打量着李义山的背影,心里嘀咕。

  这李义山,看着不像是个老实巴交的边将啊。

  送上百车粮草?

  怕是试探多于犒劳吧?

  他知道,在这北境之地,需要面对的不仅有狄族,还有这些边境将领。

  帅帐之内,众人分宾主落座。

  周敏待时机差不多,便抬手指向坐在下首、一直默不作声品茶的肖明珠,向李义山介绍道:

  “李城主,这位乃是当今圣上亲妹,长公主殿下,亦是此次大军的监军。”

  李义山闻言,脸上瞬间露出“极度震惊”和“惶恐不安”的神色,仿佛刚刚才知道这位气质不凡的黑甲女子竟是长公主。

  他慌忙从座位上起身,快步走到帐中,对着肖明珠便是大礼参拜,伏地高呼:

  “臣李义山,不知长公主殿下驾临,有失远迎,更是方才眼拙未能认出,还请公主殿下恕罪”

  李义山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将一个边陲小官骤然面见天潢贵胄的惊惧演绎得淋漓尽致。

  肖明珠放下茶盏,慵懒地抬了抬手,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刻意展现的宽仁:

  “李城主不必多礼,不知者无罪。本宫此行乃是监军,并非巡狩,一切从简。快快请起吧。”

  “谢长公主殿下恩典!”

  李义山又叩了一个头,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垂手退到一旁。

  演技不错。”

  混在周敏亲卫队伍里,站在帐角旁听的贾将心里暗笑。

  这李城主,也是个影帝级别的选手啊。

  周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将话题引回正事:

  “李城主,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如今大军初至,对北境情况所知有限。不知眼下这拒北城具体情况如何?狄族主力,如今又在何处活动?”

  提到正事,李义山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羞愧难当”的表情,重重叹了口气:

  “唉!说来惭愧!周元帅,长公主殿下,下官……下官无能啊!”

  “这拒北城,已被那凶悍的狄族袭扰长达月余之久!他们来去如风,专挑防守薄弱处下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城中守军损失惨重,兵力已捉襟见肘,所以对于狄族主力确切动向……”

  李义山话语未尽,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是提供不了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城主不必过于自责。” 肖明珠适时开口,声音清越,带着一种皇室特有的、试图安抚人心的力量。

  “狄族凶顽,非一地守军之过。如今既有朝廷大军在此,定当同心协力,必叫那狄族有来无回,再不敢犯我边境。”

  “是是是!长公主殿下所言极是。”

  李义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对着肖明珠和周敏又是一揖。

  “有殿下和周元帅坐镇,拒北城军民终于有望矣。臣,代全城百姓,谢过殿下,谢过元帅。”

  端坐主位的周敏,看着李义山这番样子,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果然……指望不上。

  想从他这里获取关键情报,估计是没戏了。

  这样的开局,无疑对她很不利啊!

  又是一阵互吹互敬的场面话后。

  李义山便起身告辞:

  “殿下,元帅,城中事务繁杂,下官还需回去尽快处理。二位但有任何需要,尽管派人到城中传唤,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误。”

  周敏也不挽留,亲自将他送到了辕门外,看着李义山带着人马,匆匆离去。

  ……

  直到离开大军营地足够远的距离,确认身后无人跟踪,李义山才猛地一拉缰绳,停了下来。

  他回头望向那片连绵的军营,眼中早已没了之前的惶恐与谦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明的、带着玩味和审视的光芒。

  “有意思啊……”

  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旁边一名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壮汉不解地问道:

  “大人,什么有意思啊?不就是朝廷派来的援军吗?不就是一群娘们,有啥意思啊?”

  李义山瞥了他一眼,笑而不语,整个人气质焕然一新,哪还有半分刚才的窝囊样?

  他轻轻一抖缰绳,继续策马缓行。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阳家的事他也略有耳闻,满门忠烈,可惜了……

  哪怕是派一群寡妇来打仗,朝廷也不放心啊!

  可没想到……连派来的监军,也是个死了驸马的寡妇啊!

  “哈哈哈~”

  空旷的荒野上,回荡起李义山那不再掩饰的朗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