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逸的手指还放在骨片上,刀尖停在“查”字的最后。风从山谷吹进来,吹到他脖子上,他没动。
三天前,他在这里刻下这个字。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坐在灵田边,再没离开过。手贴着泥土,能感觉到下面有轻微震动,像是心跳,又像有什么东西在等。
那颗裂开一条缝的生命果实还在原地。裂缝没有变大,也没有合上。它就那样躺着,外壳泛着暗绿色的光,偶尔闪一下,好像里面的东西在动。
他看了很久。
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想做。脑子里全是文献里的话——“堕落之种”“自然溃烂”“不可救赎”。这些词像钉子一样扎进心里。他也怀疑过自己。他改变了哥布林的命运,可他是不是反而把他们带进了更大的错误?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皮肤是绿色的,和子体一样。他是靠“生命之种”创造他们的,不需要交配,也不用怀孕,只要有材料、能量和想法就行。在这个世界,这是禁忌。可他在地球上见过试管婴儿,也看过基因编辑新闻。人类早就开始操控生命了。为什么到了这里,就成了罪?
他站起来,走向资料室。
石匣还在角落。三块石板和一张羊皮卷摊在地上。他蹲下来,一块一块翻看。这次不是为了读内容,而是看细节。
灰岩板上的字烧焦了边缘,但笔画太整齐,不像自然损坏。黑曜石碎片上的符号排得奇怪,不像记录文字,倒像某种仪式用的咒语。羊皮卷上的画更不对劲——树根缠着绿虫,可那些虫子不像哥布林,更像是被扭曲过的生物。
他拿出随身带着的骨片,在背面写了三行字:
谁写的?
什么时候?
为什么要写这些?
没人回答他。但他知道,这些问题只能自己去找答案。
他重新启动灰岩板。绿光渗进去,红字出现:“凡绿肤者,皆为堕落之种,其生即罪,其存即咒。”
他盯着这句话,突然想到:如果这是真的,那教会为什么不直接消灭所有哥布林?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清剿的记录?这些文献为什么藏在废弃矿洞里,而不是放在神殿显眼的地方?
他拿起黑曜石碎片,再次输入能量。画面出现了:哥布林跪在地上,身上绑着锁链,头顶压着断掉的权杖。
他皱眉。这场景太像审判,不像历史。真正的历史不会只讲一面。不会有“腐化”“溃烂”这种带有强烈情绪的词。
他把三样东西摆在一起。材质不同,年代应该也不一样。但文字风格一样,用词方式也相似。就像有人后来把它们拼起来,做成一份“证据”。
他明白了。
这不是历史,是宣传。是有人想让大家相信,哥布林天生就是错的。
那目的是什么?
他想起子体们的行为。042会绕开小鸟,043多站一班岗,044宁愿挨冻也不擅离职守。这些不是程序设定能做到的。他们有自己的本能,也会做选择。他们在做对的事。
如果这样的生命都被说成“诅咒”,那定规则的人才更不正常。
他回到灵田,重新坐下。
手心贴回泥土。温度还是温的,能量流动稳定。那颗果实的裂缝,好像比之前宽了一点。
他闭上眼,查看意识海。
“光种”还在跳动,绿色的光丝慢慢缠绕,像一颗活着的心。每一次跳动,都和灵田同步。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力量来源。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是他穿越、重生、挣扎活下来后,自己长出来的东西。
他不再觉得羞耻。
他睁开眼,从怀里拿出新的骨片册。封面已经磨破,边角发白。他翻开空白页,写下第一句话:
“假设‘诅咒’是真的,那要证明它是假的,就得找原始记录。”
接着他列出三条线索:
遗迹里有没有更早的铭文?
其他种族有没有提过哥布林的起源?
‘生命之种’是否出现在别人身上或别的地方?
他一条条写下来,像做计划。这是他最熟悉的方式——把问题拆开,一步一步来。情绪没用,行动才有用。
他抬头看那颗果实。
裂缝又动了一下。一道微弱的绿光闪过,很快就没了。
他知道,新子体快出生了。它不会懂什么是诅咒,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它。它只会听命令,完成任务,保护这个家。
而这个家,是他亲手建起来的。
他站起来,走到灵田边上,用手在土里划出一圈沟。这是新的培育区。他打算用宁神花和铁矿砂混合,试着培养一个能感知环境的林语者。如果成功,它可以帮忙收集植物信息,还能发现异常。
他蹲下,开始铺材料。
一层腐叶,一层泉水,再加一层花瓣。最后放一点秘银粉——这是布伦希尔德上次留下的,据说能让结构更稳。他不敢多用,怕浪费。
做完这些,他集中精神,调动“光种”。
绿色光丝从意识海延伸出来,钻进泥土。分解,重组,编织。过程很慢,但他能感觉到能量在流动。一个看不见的胚胎正在形成。
一个小时后,土面鼓起一个小包。两小时后,一枚淡绿色的果实冒出地面,表面有藤蔓一样的纹路。
他松了口气。
成功了。消耗不大,时间也在预料之中。说明就算外界否定他,他的能力依然有效。规则不能改变现实。
他坐回原位,看着两颗果实并排躺在灵田中。一颗快要破壳,一颗刚成型。
他知道,下一步必须动。不能一直躲在山谷。真相不在书里,而在更深的地方。在没人敢进的遗迹里,在被封住的历史底层。
他摸了摸腰间的刻刀。
刀柄上有几道划痕,是他每次做决定时无意刻下的。最深的一道,是给“绿裔”命名那天留的。
他抽出刀,在新骨片上写下最后一句:
“行动前提:据点防御要完整,子体配合要稳定,资源要够。”
写完,他把骨片收进怀里。
夜风变冷了。发光苔藓的光暗了一些。S-02在远处巡逻,通过链接传来正常的信号。其他子体都在岗位上,状态良好。
他低头看那颗裂开的果实。
裂缝又大了些。一根小芽从里面伸出来,绿色的,带着露水。
它要出来了。
三天前,他在这里刻下这个字。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坐在灵田边,再没离开过。手贴着泥土,能感觉到下面有轻微震动,像是心跳,又像有什么东西在等。
那颗裂开一条缝的生命果实还在原地。裂缝没有变大,也没有合上。它就那样躺着,外壳泛着暗绿色的光,偶尔闪一下,好像里面的东西在动。
他看了很久。
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想做。脑子里全是文献里的话——“堕落之种”“自然溃烂”“不可救赎”。这些词像钉子一样扎进心里。他也怀疑过自己。他改变了哥布林的命运,可他是不是反而把他们带进了更大的错误?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皮肤是绿色的,和子体一样。他是靠“生命之种”创造他们的,不需要交配,也不用怀孕,只要有材料、能量和想法就行。在这个世界,这是禁忌。可他在地球上见过试管婴儿,也看过基因编辑新闻。人类早就开始操控生命了。为什么到了这里,就成了罪?
他站起来,走向资料室。
石匣还在角落。三块石板和一张羊皮卷摊在地上。他蹲下来,一块一块翻看。这次不是为了读内容,而是看细节。
灰岩板上的字烧焦了边缘,但笔画太整齐,不像自然损坏。黑曜石碎片上的符号排得奇怪,不像记录文字,倒像某种仪式用的咒语。羊皮卷上的画更不对劲——树根缠着绿虫,可那些虫子不像哥布林,更像是被扭曲过的生物。
他拿出随身带着的骨片,在背面写了三行字:
谁写的?
什么时候?
为什么要写这些?
没人回答他。但他知道,这些问题只能自己去找答案。
他重新启动灰岩板。绿光渗进去,红字出现:“凡绿肤者,皆为堕落之种,其生即罪,其存即咒。”
他盯着这句话,突然想到:如果这是真的,那教会为什么不直接消灭所有哥布林?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清剿的记录?这些文献为什么藏在废弃矿洞里,而不是放在神殿显眼的地方?
他拿起黑曜石碎片,再次输入能量。画面出现了:哥布林跪在地上,身上绑着锁链,头顶压着断掉的权杖。
他皱眉。这场景太像审判,不像历史。真正的历史不会只讲一面。不会有“腐化”“溃烂”这种带有强烈情绪的词。
他把三样东西摆在一起。材质不同,年代应该也不一样。但文字风格一样,用词方式也相似。就像有人后来把它们拼起来,做成一份“证据”。
他明白了。
这不是历史,是宣传。是有人想让大家相信,哥布林天生就是错的。
那目的是什么?
他想起子体们的行为。042会绕开小鸟,043多站一班岗,044宁愿挨冻也不擅离职守。这些不是程序设定能做到的。他们有自己的本能,也会做选择。他们在做对的事。
如果这样的生命都被说成“诅咒”,那定规则的人才更不正常。
他回到灵田,重新坐下。
手心贴回泥土。温度还是温的,能量流动稳定。那颗果实的裂缝,好像比之前宽了一点。
他闭上眼,查看意识海。
“光种”还在跳动,绿色的光丝慢慢缠绕,像一颗活着的心。每一次跳动,都和灵田同步。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力量来源。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是他穿越、重生、挣扎活下来后,自己长出来的东西。
他不再觉得羞耻。
他睁开眼,从怀里拿出新的骨片册。封面已经磨破,边角发白。他翻开空白页,写下第一句话:
“假设‘诅咒’是真的,那要证明它是假的,就得找原始记录。”
接着他列出三条线索:
遗迹里有没有更早的铭文?
其他种族有没有提过哥布林的起源?
‘生命之种’是否出现在别人身上或别的地方?
他一条条写下来,像做计划。这是他最熟悉的方式——把问题拆开,一步一步来。情绪没用,行动才有用。
他抬头看那颗果实。
裂缝又动了一下。一道微弱的绿光闪过,很快就没了。
他知道,新子体快出生了。它不会懂什么是诅咒,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它。它只会听命令,完成任务,保护这个家。
而这个家,是他亲手建起来的。
他站起来,走到灵田边上,用手在土里划出一圈沟。这是新的培育区。他打算用宁神花和铁矿砂混合,试着培养一个能感知环境的林语者。如果成功,它可以帮忙收集植物信息,还能发现异常。
他蹲下,开始铺材料。
一层腐叶,一层泉水,再加一层花瓣。最后放一点秘银粉——这是布伦希尔德上次留下的,据说能让结构更稳。他不敢多用,怕浪费。
做完这些,他集中精神,调动“光种”。
绿色光丝从意识海延伸出来,钻进泥土。分解,重组,编织。过程很慢,但他能感觉到能量在流动。一个看不见的胚胎正在形成。
一个小时后,土面鼓起一个小包。两小时后,一枚淡绿色的果实冒出地面,表面有藤蔓一样的纹路。
他松了口气。
成功了。消耗不大,时间也在预料之中。说明就算外界否定他,他的能力依然有效。规则不能改变现实。
他坐回原位,看着两颗果实并排躺在灵田中。一颗快要破壳,一颗刚成型。
他知道,下一步必须动。不能一直躲在山谷。真相不在书里,而在更深的地方。在没人敢进的遗迹里,在被封住的历史底层。
他摸了摸腰间的刻刀。
刀柄上有几道划痕,是他每次做决定时无意刻下的。最深的一道,是给“绿裔”命名那天留的。
他抽出刀,在新骨片上写下最后一句:
“行动前提:据点防御要完整,子体配合要稳定,资源要够。”
写完,他把骨片收进怀里。
夜风变冷了。发光苔藓的光暗了一些。S-02在远处巡逻,通过链接传来正常的信号。其他子体都在岗位上,状态良好。
他低头看那颗裂开的果实。
裂缝又大了些。一根小芽从里面伸出来,绿色的,带着露水。
它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