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逸左手按着灵田边,右手那道小伤口已经不流血了。苔藓灰盖在上面,结了一层薄痂。他没管伤口,全部注意力都在脑子里。生命之种浮在那里,绿色的丝线慢慢转着。昨晚想出来的符文规律还在脑海里回响。那些能量一段一段地跳,像一个个齿轮咬在一起,不是一下子全来,而是一步一步触发。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如果警戒系统可以分阶段反应,那子体的命令是不是也能拆开?不用只下“挖”或者“走”这种简单的指令,可以把任务分成几步,一步步完成。
他站起来,走到南坡岩脊下面。这里离北坡远,不会碰到那片符文石。地面干,石头少,适合做测试。他从怀里拿出兽皮,用炭笔写起来:第一行写“挖陷阱”,第二行写“设警报”,第三行写“撤到安全区”。三个步骤连起来,每步后面画个小圈,表示要等确认。
这叫指令树。
收起兽皮后,他拍了三下手。脚步声很快传来,021、022、023一个接一个走出来,站成一排。它们皮肤发绿,眼睛直直地看着前面,没有多余动作。
“你们三个,听命令。”段逸说,“现在开始练新任务。”
他指着岩脊下的一块松土:“021,第一步,挖坑。两米长,半米深,十分钟内完成。”
021马上蹲下,用手开始刨土。它的手指短,指甲硬,抓地很牢,泥土很快被翻出来,堆到两边。
段逸连上它的视野。画面很稳,不晃。他看时间,七分半就完成了,比预想快。
“完成。”他在心里说。
绿光一闪,021停下,站着不动。
“022,第二步,设警报。”段逸下令,“用藤蔓和石头做绊线,连上响铃骨。”
022走到工具堆,捡起一段干藤,又拿三块扁石头。它把藤绑在两棵树之间,石头挂中间,下面放一堆空骨壳。风吹过来,骨壳轻轻碰,发出声音。
“完成。”段逸再次确认。
022退回原位。
“023,第三步,撤离。回到通道口,靠右墙站好。”
023转身,按路线往回走。步伐稳,五秒后进了通道阴影。
“完成。”段逸点头。
第一次全程用了三分钟,没出错。
他记下数据:执行时间、反应延迟、动作衔接。都在正常范围。
第二次测试加了干扰。021挖到一半时,他突然扔一块石头砸在坑边,声音很响,土也飞起来。
021手抖了一下,但没停,继续挖,直到完成。
022布线时,他故意踩断一根藤。022立刻换另一根,重新绑好。
023接到撤离指令后,顺利返回。
两次都成功。
段逸松了口气。看来分步指令是可行的。只要每步做完给反馈,子体就能进下一步。
第三次测试,他想加点压力。
他让021开始挖坑,等022刚挂好响铃骨,突然大喊:“敌人来了!快撤!”
这是模拟突发危险。
022立刻转身跑向通道。
021也马上停下,跟着撤离。
只有023没动。
它站在原地,眼神有点乱,然后走起来——但它没回通道,反而绕到坑边,伸手想去扶还没弄好的响铃骨。
段逸皱眉。
它搞错了顺序。
更严重的是——它没完成撤离。
他断开所有连接,走过去。023最后还是到了通道口,但晚了十五秒。它站着不动,头低一点,等下一个命令。
段逸翻开兽皮笔记,在023名字后面写:漏掉撤离指令,压力下行为混乱。
这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之前也有子体受惊后忘了回位。他以为是信号慢,现在明白了,是压力大时,子体会本能处理眼前的事,忘了后面的步骤。
他蹲下来,看着023的眼睛。那双绿眼睛没情绪,只有等待。
他抬手,指尖冒出一点绿光,轻轻点在它额头上。绿光一闪,进去了。
这是封存记忆的操作——把这次错误记下来,存进生命之种,以后分析神经路径。
023眨了眨眼,还是站着不动。
段逸收回手。他知道不能怪它。它们不是人,不怕惩罚。它们只是程序出了错。要改的是指令,不是这个个体。
他重新画指令树。每一步后面加一个“确认脉冲”——不只是完成信号,而是给一次短的能量反馈,像敲一下钟,告诉子体:“这步完了,准备下一步。”
同时缩短等待时间。原来每步留五秒,现在改成三秒。时间太长容易走神,太短又来不及反应。
太阳快下山了,光线斜照在岩壁上。发光苔藓一盏盏亮起来,照亮小路。
段逸叫来三个工兵,做第四次测试。
“开始。”
021挖坑。完成。段逸发出确认脉冲,绿光闪一次。
022设警报。完成。确认脉冲,绿光再闪。
023接到撤离指令。这次它转身就走,路线直,速度稳。
六秒后,它靠右墙站好。
“完成。”段逸记录:第一次在压力测试中完整执行三步任务。
他抬头看天。天色变暗,风从谷口吹进来,有点冷。他拉紧披风,没起身。
笔记放在膝盖上,炭笔还在动。他写下新的想法:当压力太大,子体的反应会跳过高级指令,直接进入最基础的生存模式,比如“停下任务,就近躲起来”。
这说明复合指令必须设逃生优先级。一旦发现危险信号,应该直接跳到撤离流程,而不是一步步走完。
正写着,023突然动了。
它没接到新命令,却抬手摸了下耳朵。
段逸马上连上它的视角。
画面清楚。通道深处,一只甲虫从石缝爬出来,触角动了动。
没有危险。
但他发现,023动作慢,像是犹豫了一下才抬手。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指尖还沾着炭粉。他慢慢握拳,又松开。
子体的数据越来越多。每次错都被记下,每次调整都在靠近极限。
可它们不是机器。它们是血肉做的,能量流动会有波动。就像那套符文系统,看着死的,也会因为地下震动提前醒来。
他翻到笔记最后一页,在空白处写:
“指令能不能稳定,要看环境压力和神经负担能不能平衡。”
写完,他把炭笔插回腰带,手掌再次贴上灵田。
绿光顺着指缝渗进土里。生命之种轻轻颤动,开始整理今天的全部数据。目的不是造新的子体,而是修正旧的逻辑。
风更大了。种植区边缘的苔藓忽明忽暗。段逸坐在原地,闭着眼,呼吸平稳。
023站在通道口,影子拉得很长。
它的右手垂在身侧,指尖轻轻抽动了一下。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如果警戒系统可以分阶段反应,那子体的命令是不是也能拆开?不用只下“挖”或者“走”这种简单的指令,可以把任务分成几步,一步步完成。
他站起来,走到南坡岩脊下面。这里离北坡远,不会碰到那片符文石。地面干,石头少,适合做测试。他从怀里拿出兽皮,用炭笔写起来:第一行写“挖陷阱”,第二行写“设警报”,第三行写“撤到安全区”。三个步骤连起来,每步后面画个小圈,表示要等确认。
这叫指令树。
收起兽皮后,他拍了三下手。脚步声很快传来,021、022、023一个接一个走出来,站成一排。它们皮肤发绿,眼睛直直地看着前面,没有多余动作。
“你们三个,听命令。”段逸说,“现在开始练新任务。”
他指着岩脊下的一块松土:“021,第一步,挖坑。两米长,半米深,十分钟内完成。”
021马上蹲下,用手开始刨土。它的手指短,指甲硬,抓地很牢,泥土很快被翻出来,堆到两边。
段逸连上它的视野。画面很稳,不晃。他看时间,七分半就完成了,比预想快。
“完成。”他在心里说。
绿光一闪,021停下,站着不动。
“022,第二步,设警报。”段逸下令,“用藤蔓和石头做绊线,连上响铃骨。”
022走到工具堆,捡起一段干藤,又拿三块扁石头。它把藤绑在两棵树之间,石头挂中间,下面放一堆空骨壳。风吹过来,骨壳轻轻碰,发出声音。
“完成。”段逸再次确认。
022退回原位。
“023,第三步,撤离。回到通道口,靠右墙站好。”
023转身,按路线往回走。步伐稳,五秒后进了通道阴影。
“完成。”段逸点头。
第一次全程用了三分钟,没出错。
他记下数据:执行时间、反应延迟、动作衔接。都在正常范围。
第二次测试加了干扰。021挖到一半时,他突然扔一块石头砸在坑边,声音很响,土也飞起来。
021手抖了一下,但没停,继续挖,直到完成。
022布线时,他故意踩断一根藤。022立刻换另一根,重新绑好。
023接到撤离指令后,顺利返回。
两次都成功。
段逸松了口气。看来分步指令是可行的。只要每步做完给反馈,子体就能进下一步。
第三次测试,他想加点压力。
他让021开始挖坑,等022刚挂好响铃骨,突然大喊:“敌人来了!快撤!”
这是模拟突发危险。
022立刻转身跑向通道。
021也马上停下,跟着撤离。
只有023没动。
它站在原地,眼神有点乱,然后走起来——但它没回通道,反而绕到坑边,伸手想去扶还没弄好的响铃骨。
段逸皱眉。
它搞错了顺序。
更严重的是——它没完成撤离。
他断开所有连接,走过去。023最后还是到了通道口,但晚了十五秒。它站着不动,头低一点,等下一个命令。
段逸翻开兽皮笔记,在023名字后面写:漏掉撤离指令,压力下行为混乱。
这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之前也有子体受惊后忘了回位。他以为是信号慢,现在明白了,是压力大时,子体会本能处理眼前的事,忘了后面的步骤。
他蹲下来,看着023的眼睛。那双绿眼睛没情绪,只有等待。
他抬手,指尖冒出一点绿光,轻轻点在它额头上。绿光一闪,进去了。
这是封存记忆的操作——把这次错误记下来,存进生命之种,以后分析神经路径。
023眨了眨眼,还是站着不动。
段逸收回手。他知道不能怪它。它们不是人,不怕惩罚。它们只是程序出了错。要改的是指令,不是这个个体。
他重新画指令树。每一步后面加一个“确认脉冲”——不只是完成信号,而是给一次短的能量反馈,像敲一下钟,告诉子体:“这步完了,准备下一步。”
同时缩短等待时间。原来每步留五秒,现在改成三秒。时间太长容易走神,太短又来不及反应。
太阳快下山了,光线斜照在岩壁上。发光苔藓一盏盏亮起来,照亮小路。
段逸叫来三个工兵,做第四次测试。
“开始。”
021挖坑。完成。段逸发出确认脉冲,绿光闪一次。
022设警报。完成。确认脉冲,绿光再闪。
023接到撤离指令。这次它转身就走,路线直,速度稳。
六秒后,它靠右墙站好。
“完成。”段逸记录:第一次在压力测试中完整执行三步任务。
他抬头看天。天色变暗,风从谷口吹进来,有点冷。他拉紧披风,没起身。
笔记放在膝盖上,炭笔还在动。他写下新的想法:当压力太大,子体的反应会跳过高级指令,直接进入最基础的生存模式,比如“停下任务,就近躲起来”。
这说明复合指令必须设逃生优先级。一旦发现危险信号,应该直接跳到撤离流程,而不是一步步走完。
正写着,023突然动了。
它没接到新命令,却抬手摸了下耳朵。
段逸马上连上它的视角。
画面清楚。通道深处,一只甲虫从石缝爬出来,触角动了动。
没有危险。
但他发现,023动作慢,像是犹豫了一下才抬手。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指尖还沾着炭粉。他慢慢握拳,又松开。
子体的数据越来越多。每次错都被记下,每次调整都在靠近极限。
可它们不是机器。它们是血肉做的,能量流动会有波动。就像那套符文系统,看着死的,也会因为地下震动提前醒来。
他翻到笔记最后一页,在空白处写:
“指令能不能稳定,要看环境压力和神经负担能不能平衡。”
写完,他把炭笔插回腰带,手掌再次贴上灵田。
绿光顺着指缝渗进土里。生命之种轻轻颤动,开始整理今天的全部数据。目的不是造新的子体,而是修正旧的逻辑。
风更大了。种植区边缘的苔藓忽明忽暗。段逸坐在原地,闭着眼,呼吸平稳。
023站在通道口,影子拉得很长。
它的右手垂在身侧,指尖轻轻抽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