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降临-《我的秘境是万界中心》

  决议既成,三大王朝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然启动。

  通过万衢界开辟的稳定空间通道,来自三个不同时空的虎狼之师,

  如同钢铁洪流,开始向北境烈风城外的指定集结地域,雪狼原,滚滚开进。

  空间通道稳定而广阔,散发着暗金色的光辉,足以让成建制的军团连同他们的装备迅速通过。

  这超乎想象的一幕,本身就预示着此战将彻底颠覆北境人的认知。

  首先踏出空间通道,踏上雪狼原冻土的,是大秦的黑色洪流。

  整整十五万大秦锐士,战意昂扬,纪律严明。

  他们身着统一的玄色重型札甲,甲片以精湛的工艺紧密铆接,在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头戴板冠,红色的盔缨在干燥寒冷的北风中,如同一片片跳动的火焰。

  士兵们手持长达七米的青铜长铍,铍尖打磨得极其锋利,

  或背负着已上弦的蹶张强弩,腰悬制式秦剑,剑柄缠绕着防滑的葛布。

  他们脚蹬厚底革靴,踏在冻土上的脚步声整齐划一,沉重而压抑,仿佛远古巨兽的心跳,撼动着整个雪原。

  除了这脚步声,以及大军行进时金属甲叶摩擦产生的低沉铿锵之音,再无半点杂声。

  那股森严、冰冷、仿佛能将空气冻结的杀气,让雪狼原本就凛冽的寒风都显得有些逊色了。

  他们不像是一支军队,更像是一座移动的钢铁城池。

  中军大纛之下,武成侯王翦端坐于四匹纯黑战马拉动的青铜战车之上,车辕上雕刻着玄鸟图腾。

  他身披更加精良的鱼鳞玄甲,外罩一件黑色大氅,花白须发在北风中微微拂动,

  眼神毫无波澜,仿佛眼前即将爆发的大战不过是一场寻常操演罢了。

  当先头部队完全列阵完毕,黑色的军阵如同不断扩散的墨迹,在雪原上铺展开来时,王翦缓缓起身。

  他声音并不洪亮,却奇异地盖过了风声,清晰地传遍全军,带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大秦的将士们!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秦土!

  今日兵锋所指,便是大秦律法通行之地!

  让这些化外蛮夷,见识一下,何为天威!何为秩序!”

  “风!风!风!大风!!”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战不休!”

  十五万秦军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战吼,声浪如同实质的冲击波,震得脚下冻土微微发颤,连远处烈风城墙上的积雪都被震得簌簌落下。

  那不仅仅是高昂的战意,更是一种要将此地彻底纳入其冰冷统治秩序的霸道宣言!

  通武侯王贲兴奋地挥舞着戴着铁护手的拳头,甲胄铿锵作响。

  而其他将领则肃然按剑,目光锐利如鹰隼。

  紧接着,空间通道再次剧烈波动,大明的红色浪潮汹涌而至。

  八万明军精锐,阵列分明,色彩鲜明。

  以五军营步兵为核心,他们身着赤色战袄,外罩网甲或锁子甲,头戴明缨盔,构筑起坚实的战线;

  三千营骑兵护卫两翼,人马皆选精锐,骑士着对襟布面甲,

  战马披着防箭的毡衣,鞍袋旁挂着角弓和箭囊,显得精悍而肃杀;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被严密保护在中军的神机营。

  他们装备更为独特,除了制式腰刀,肩上扛着迅雷铳、三眼铳等火器,身上还挂着装填火药和弹丸的皮囊。

  而那一辆辆被健壮骡马拖拽、覆盖着防水油布的洪武大炮、盏口将军炮,炮身黝黑沉重,散发着冰冷的危险气息。

  他们带来的,是火焰与雷霆的洗礼,是截然不同的战争模式。

  征虏大将军张辅与左都督朱能并肩而行,两人皆披猩红斗篷,身着精良的山文甲。

  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伤痕累累的烈风城轮廓,张辅声如洪钟,对全军宣告:

  “大明的儿郎们!

  吾皇陛下五征漠北,封狼居胥,七下西洋,扬威异域!

  今日,我等继承陛下武运,跨此异界,亦当如此!

  凡我明军兵锋所向,即为大明王道乐土!

  不臣者,犁庭扫穴!挡路者,灰飞烟灭!扬我大明国威,就在今日!”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统天!”

  “明军威武!”

  “万岁!万岁!万岁!”

  明军将士高举手中的火铳与刀矛,发出狂热的欢呼,声震四野,与秦军的肃杀形成鲜明对比。

  朱能策马在阵前来回奔驰,对着神机营的官兵怒吼道: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炮口校准,火药防潮,铅弹、实心弹都检查好了!让这些蛮子尝尝天火焚身的滋味!”

  神机营的士兵们大声应和,迅速开始检查火炮的仰角,清理引火孔,搬运弹药箱,空气中弥漫开淡淡的硫磺味。

  明军的阵营充满了进取与扩张的锐气,仿佛一团燃烧的、要将一切不臣焚毁的烈火。

  最后,通道中涌出的是大唐的赭黄风云。

  七万大唐府兵,虽数量稍逊,但气势丝毫不弱,装备更是兼容并蓄,华丽而实用。

  身披耀眼明光铠、胸甲打磨得如同镜面、手持超长陌刀的重步兵肃立如林,宛如天兵下凡;

  身着赭黄色圆领袍、外罩皮质札甲或锁子甲,擅长弓马骑射的轻骑兵勒紧缰绳,战马喷着响鼻,跃跃欲试;

  还有大量装备横刀、长枪、盾牌的步兵,阵型灵活多变,充满了活力与锐气,更带着一种海纳百川的自信与天朝上国的骄傲。

  卫国公李靖与英国公李积策马立于阵前。

  李靖面容清癯,目光却如鹰隼般洞察秋毫,他扫视全军,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

  “大唐的勇士们!

  记住,我们身后,是煌煌天唐,是万国来朝的天可汗!

  吾皇陛下胸怀四海,恩泽八荒!

  今日我等至此,非为征服,乃为布大唐王道于此方天地,救黎民于水火,彰华夏之仁德!然——”

  他话音一顿,猛然拔剑出鞘,剑锋闪耀着刺骨寒光,直指远方狼狄大营:

  “若有冥顽不灵,阻我王道者,虽远必诛!

  天兵至此,挡者披靡!”

  “大唐!万胜!天可汗!万胜!”

  唐军将士爆发出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浪中充满了身为强盛帝国一员的骄傲,以及不容侵犯的锋锐。

  程咬金挥舞着他那特制的加长马槊,槊刃寒光闪闪,哇哇大叫:

  “憋了这么久,终于能活动筋骨了!

  儿郎们,跟着俺老程,砍他娘的,让这些蛮子见识下咱大唐好汉的厉害!”

  尉迟恭则沉稳地检查着马鞍和弓箭,黑脸上战意盎然,默不作声地擦拭着他的钢鞭。

  李靖补充道,声音沉稳有力:

  “此战,既要打出我大唐的威风,也要让北境百姓,见识到我天朝气象,仁义之师的风范!”

  唐军的阵营,既有包容的胸怀,也有雷霆万钧的手段,如同出鞘的利剑,却又带着礼乐的纹饰。

  三十万大军,三种截然不同的制服色彩,三种风格迥异的军阵气质,三种穿透云霄的文明宣言,

  在广袤的雪狼原上绵延铺开,旌旗蔽日,刀枪雪亮,折射着冰冷日光。

  冲天的杀气、昂扬的斗志与磅礴的意志混合在一起,搅动风云,令天地为之变色!

  如此盛况,堪称千古未有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