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天下第一:海棠别慌我是来帮你的》

  “枯荣大师烧毁剑谱,他竟劫走我,欲在慕容博墓前杀我祭拜。

  “表面宝相庄严,实则是魔披佛衣,绝非善类!”

  有武功,就有胆气!

  如今能自如驾驭六脉神剑的段誉,已不再畏惧鸠摩智。

  萧峰胸襟宽广,始终愿信天下人皆有善念。

  但如今段誉也认为鸠摩智不过如此,萧峰对他的印象自然更差了几分。

  段公子误会了,贫僧只是想了却故人心愿,绝无加害之意。

  段誉怒极反笑。

  要取人性命成全故友,竟能说得如此轻巧,这世上的和尚果然与众不同!

  荒谬!杀我二弟为你故友圆梦,这不是杀生是什么?

  休想用花言巧语蒙骗世人,国师未免太小觑天下英雄了。

  况且我二弟乃大理世子,国师身为吐蕃国师。

  一国国师对别国世子出手,难道不怕引发两国战事?

  即便大理国小势弱,一旦开战,遭殃的终究是黎民百姓。

  国师既是佛门中人,岂能置若罔闻?

  似你这等冷血之人,简直是佛门之耻!

  萧峰也被激怒了,堂堂国师竟口出狂言,实在令人震惊。

  江湖素有北乔峰南慕容之说,慕容公子的父亲与贫僧交情匪浅。

  贫僧久仰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威名。

  既然萧公子在此,不如与贫僧切磋一番?

  萧峰闻言愕然。

  此人竟对劝诫充耳不闻,满脑子只想着比武,当真不可理喻!

  神山上人此时也回过神来。

  看着道貌岸然的鸠摩智,不禁怒火中烧。

  自己虽痴迷武学,但此人简直是个武癫!

  阿弥陀佛,明王虽具佛陀相,却怀修罗心。

  在中原武林妄造杀孽,恐将祸及吐蕃。

  明王虽武功高强,但中原武林不乏绝世高手,望明王三思而行。

  神山上人虽败,却仍懂得借势施压。

  我实力不及你,便号召整个武林群起攻之,不信灭不了你!

  薛慕华心中暗喜,这次歪打正着,竟碰上一桩好事。

  鸠摩智这般狂妄,闹得越凶越好!

  萧峰望着鸠摩智庄严的姿态,完全提不起交手的兴致。

  若非见神山上人性命垂危,心中不忍,今日绝不会出手。

  这是中原武林的盛会,与他契丹人有何干系?

  “徒孙,你可知在场谁最危险?”

  看热闹的岳老三被秦玄突然点名,慌乱地挠了挠脑袋。

  “回师爷,必定是我们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老大武功盖世,心狠手辣,自然是最危险之人。”

  秦玄摇头:“你们四个算不得危险,顶多是麻烦。”

  “段延庆恨不得把‘我是恶人’刻在脑门上。”

  “这种人打得过便打,打不过还能躲。”

  “真正的危险之人,恰恰是看似最无害的。”

  “比如鸠摩智,他绝对是武林中最可怕的人物之一。”

  岳老三连连点头,此人的确令他感到畏惧。

  说好切磋却要取人性命,这种事岳老三绝做不出来。

  意图弑师却说得冠冕堂皇,这般心态他更无法理解。

  “他逢人自称小僧,言辞动听,宝相庄严。”

  “乍看之下,比雪山还要纯净。”

  “可他一生行事,全为执念所驱。”

  “痴迷武学,为求高深武功,所作所为皆与表象背道而驰。”

  “为了武功,他与 ** 玄悲大师之人称兄道弟。”

  “两人各怀鬼胎,互相利用。”

  “他借此窥得少林绝学之妙,便派师弟拜访少林,明为论佛,实为盗艺。”

  “强闯天龙寺,本为夺取六脉神剑,却假借‘借阅’之名。”

  “阴谋窃取,巧夺豪取。”

  “为了一部武学典籍,他使尽手段,不惜一切代价。”

  “表面慈悲为怀,暗地恶事做尽。”

  “武林之中最凶险之人,非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莫属。”

  “段延庆与丁春秋与之相比,反倒成了正人君子。”

  秦玄这番话,令少林众僧终于动容。

  一向镇定的玄慈也皱起眉头:“阿弥陀佛,秦施主所言可是实情?”

  “千真万确。大师可知近日有位吐蕃僧人天摩尼来少林论佛?”

  “本寺藏经阁向来对本门 ** 开放。”

  “天摩尼奉鸠摩智之命前来,身怀藏经阁详图。”

  “白日谈经论道,夜间潜入藏经阁盗录七十二绝技。”

  “这位国师为得武功秘籍,当真不择手段!”

  “薛慕华!你这糊涂脑袋!”

  场中一片寂静,这消息实在骇人。

  吐蕃虽已不复当年盛况,终究底蕴犹存。

  即便如今,大宋也不愿轻易招惹。

  堂堂吐蕃国师竟在大宋行此勾当,众人内心俱感荒诞。

  吐蕃举国崇佛,可谓佛国净土。

  然而一国国师竟是这般虔诚信佛,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阿弥陀佛,秦宫主所言是否属实?”玄慈语气转冷。

  “师弟确实到访少林,至于所为何事,贫僧不甚清楚。”

  “若因仰慕少林武学而生贪念,也是人之常情。”

  “天下武功源于少林,见此神功能不动心者,世间少有。”

  秦玄朝鸠摩智竖起拇指,认是认了,但也没全认。

  偷学功夫只能怪你们武功太厉害,我可没想这么干。

  嗯,这作风很鸠摩智,果然是他的风格。

  玄慈一时语塞,偷别人家的功夫还这么振振有词,简直无话可说。

  薛慕华摇头晃脑道:“国师的师弟虽然做法欠妥,可少林武功确实名震江湖。”

  “就算他起了贪念,也情有可原。”

  “不过国师的师弟毕竟是有道高僧,理应克服妄念,将秘籍归还。”

  “少林的绝学也不是不能外传。”

  81壹737六六6

  “据我所知,契丹人萧峰便在少林习得了失传已久的擒龙功。”

  “还练成了另一门绝学龙爪手。”

  “可见少林武功并非只传僧人,国师的师弟学一门也无妨。”

  “想来方丈大师不会太过计较。”

  秦玄听得目瞪口呆,这薛慕华怕不是个傻子吧?

  慷他人之慨的事见多了,可蠢成这样还是头一回见。

  眼下谁登场他都想护着。

  神山上人好歹是正道高手,护着还算有理。

  可鸠摩智是吐蕃人,现在还和少林对立。

  你居然站他那边,脑子被驴踢了吧!

  玄慈也懵了,这还能大方?

  武林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武功秘籍。

  难道因为秘籍多,被偷学就可以不计较?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

  “阿弥陀佛,薛神医此言是否欠妥?”

  玄生作为少林最年轻的玄字辈僧人,终于忍不住开口。

  “萧峰确实是契丹人,这事没错。”

  “然而他的身世不久前才被揭晓,先前无论我少林还是萧峰本人均不知情。”

  “萧峰是贫僧师兄玄苦大师的俗家 ** ,资质非凡,习得了龙爪手。”

  “这擒龙功流传千年始终是传说,寺中历代僧侣皆未练成。”

  “经卷就在藏经阁中,不仅本寺僧人,前来拜师的俗家 ** 皆可阅览。”

  “能否练成端看个人悟性与机缘。”

  “萧峰天赋卓绝,终将沉寂数百年的神功重现于世,并非本寺刻意传授。”

  “然本寺门规森严,非出家 ** 不得修习七十二绝技。”

  “萧峰身为俗家 ** ,自然未学七十二绝技。”

  “故而天摩尼盗录少林武学与萧峰在寺学艺原属两事,薛先生切莫混为一谈。”

  玄生此言竟为萧峰隐去部分实情,令萧峰诧异地望向这位高僧。

  实则玄苦精通燃木刀法、降魔掌两门绝技。虽未传授刀法,却将降魔掌教予萧峰。

  这两门武功皆走中正路子,降魔掌出招时若有似无。

  降龙十八掌乃至阳掌法,物极必反,阳极生阴。

  欲将此掌法练至大成,须得阴阳相济方成。

  萧峰年少便将降龙十八掌修至巅峰,与其练就降魔掌大有干系。

  至于龙爪手,至倚天时代方列七十二绝技,天龙时期的龙爪手尚未入此列!

  薛慕华已然心焦。

  请来的神山上人早已语塞,少林与丐帮众人始终缄默不语。

  丁春秋犹自安坐,今日之事眼看得再度落空。

  幸而武痴鸠摩智适时现身,此人显然站在萧峰对立一方。

  此刻秦玄揭开其隐秘,双方立场已然对立。

  .... ... .......

  既如此,与鸠摩智结交便是上策。

  薛慕华未有迟疑,当即作出决断。

  对玄生之言,薛慕华不置可否,略一点头退至一旁。

  善意已表,只需静待时机再行出面。

  见同门师兄弟妹与游氏双雄俱在,薛慕华暗忖该由游氏双雄掌控局面。

  薛慕华退下,秦玄却步步紧逼。

  薛慕华,你等八人自号函谷八友之缘由,我不屑多言。

  此事与旁人无干。

  可你等既不敢明言仇敌,又想借刀 ** 。

  非是单指你一人——你八人怕是心智有缺。

  若坦然道出仇家,凭你那平庸医术尚可鼓动众人为你拼命。

  抑或明码标价,以利相诱取仇家性命。

  如今却假作大义,暗中驱策他人。

  天下好处尽欲独占,当真了得。

  容某问一句——函谷八友,凭何有此底气?

  妄想操纵群雄,借大义之名行私心之事,此计出自哪位高才?

  称你等八人为庸碌之辈,可有异议?

  薛慕华骤然色变。秦玄竟知晓如此多江湖秘事。

  若他人言之,薛慕华必嗤之以鼻。

  然观秦玄此前所为,此人确通晓诸多隐晦秘辛。

  虽本派行事诡秘,薛慕华却不敢断言秦玄不知内情。

  薛慕华强扯笑意:秦宫主玩笑了。

  咱们这八个确实没啥出息,不过是八个郁郁不得志的人聚在一块互相安慰罢了。

  这次站出来也是想着这辈子还能为武林做点最后贡献,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秦玄差点把白眼翻到了神雕侠侣里头,心想你这脸皮可真够厚的。